电力员工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合集下载

电力职工纪念国庆60周年征文.doc

电力职工纪念国庆60周年征文.doc

电力职工纪念国庆60周年征文我对电的最深记忆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农村的那些事儿。

那时村里虽通上了电,但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

我家有电的原因主要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和村支部书记家是紧密邻居,再加上当时村里的电工是我父亲的叔父,即便是这样,我家好不容易在村支书家通上电半年后才有了第一盏电灯。

没有电的时候,我家用的是火油(煤油)灯,就是在写毛笔字用完墨水的瓶子口上面用妈妈纳鞋底的棉线做个灯芯,再往瓶里倒上火油简易灯就做成了。

一个晚上作业做下来,两个鼻孔黑黑的是经常的事儿。

后来,村支书的女儿因为和我年龄相仿,经常邀请我到她家做作业,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电的好处。

明亮的灯光下作业本上的字看得清清楚楚,再也用不着看不清“+、-”(加减)被老师揪完眼皮后吓得瞪大眼晴“圈”字了。

所以那阵子,我绞尽脑汁想着法子天天缠着村书记的女儿,求她帮忙说好话让我家通上一盏电灯就行。

也许是因为我经常辅导村支书女儿的功课吧,村支书的妻子也帮忙说话,半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拥有了自己的电灯,一根用花导线拉过来的15瓦电灯。

可就是因为有了电灯,我还曾经挨过父亲不少巴掌呢!有时是因为依着有了电灯放学回来不做作业玩到天黑了才回家开电灯做作业;有时是因为晚上看书看得太久电费交得太多了;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因为我把家里的电灯开关线给拉断了并自己修好了。

那时候的电灯开关不像现在在墙上打个白色方块的“补丁”一按开关灯就亮,而是用一根细尼龙绳子一直延伸到屋梁上一个圆圆的黑盒子里,当时我就一直奇怪,为什么一拉绳子电灯就亮?再一拉电灯就灭了!因为好奇,我就一边拉开关一边想着那屋梁上圆圆的黑盒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奇妙的机关?于是就周而复始地拉电灯开关线,拉着拉着线被拉断了。

愣了半天后,我吓得赶紧搬来桌子和凳子(那时候房子并不高),爬上去拧开那黑盒子,还好有一截断线在里边,我小心翼翼地依瓢画葫芦穿好线后又迅速清理战场,暗自心想:这一劫总算躲过去了!谁知,那天妈妈回来拿插秧绳(人工插秧靠细尼龙绳子管直)时发现被人剪了一段,找来找去发现被人换上了开关线,严辞拷问下,才知道是我干的好事。

电力职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电力职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电力职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电力员工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今天的影展是父亲最激动的时光那上百幅照片记录着电力进展的历程也倾注着他的情感当年拿着相机的小伙现在已是满头白霜今天的影展是父亲最开心的时间那上百幅照片浓缩着电力进展的辉煌也凝结着父亲的汗水从70年代直到21世纪的如今打记事时起我就妒忌父亲手中的相机那是父亲的最爱电力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一幅幅照片的发表让他欣喜让他狂来看影展的人不少几位老人指指点点这张“送电下乡”依稀有他们年轻时的脸庞那天村庄的夜晚白昼般的光明与乡亲的欢呼令他们平生难忘这是几位年轻的电力工人影展上30年前的电力调度机房简陋得让他们难以想象现在宽阔的电力调度大厅早已没了当年的样子气派的电力办公大楼让他们倍感珍惜岗位的来之别易这是几位中学生吧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惊奇是那幅壮观的“风力发电”矗立的塔筒巨大的叶片与蓝天白云齐舞确实壮观美丽影展的观众很多是父亲的同事南黄海之滨那群可爱的电力工人一张又一张照片留下他们的足步和身影高高的电杆上有他们的笑脸和灿烂的朝霞泥泞中乡间小道上有他们步履的蹒跚还有风霜雪雨中脊背上留下的碱花影展是父亲半生的心血人们看到的是艺术的美背后却是深深的付出为了那份挚热的情感退休五年间父亲依然和昔日的同事们奔波在一线用相机见证着电力事业的进展今天的影展是父亲的节日那照片中的铁塔和银线张扬着电力人对祖国的热爱春雨滑动出跳跃的音符海风演奏出欢快的乐曲父亲的心与电力事业同欢。

最新 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精品

最新 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精品

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电力公司国庆60年征文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迎接伟大祖国60周岁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一个雄健豪壮的声音在古老苍穹,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巨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至今,我们经历了六十年的坎坷磨砺,沧海桑田。

回首国家电网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60年,我们电力人一路走过,风雨兼程,共同成长,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憧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发展壮大的凯歌,放飞着坚如磐石的信念。

君可见否,青山碧水间,崭新的电线整齐美观,闪着银光穿越田野、山川和村庄;君可侧耳倾听,电力人那匆忙的脚步,那骤起的锤声、线钳的剪线声汇聚成铿锵的交响乐,您可曾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君可知否,在高高的电线杆上,在绿色掩映的田头,在崇山峻岭之间,到处都有我们可爱电力人的忙碌身影。

他们顶烈日,战酷暑,拉电缆,固螺丝,顽强拼搏,奋战在最艰苦的第一线。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他们成为我们电力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力军,他们演绎着半个多世纪中国电力发展和进步的精彩。

电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先锋和动力引擎。

电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真可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停四保三”黑夜漫漫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满目苍夷,百废待兴。

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电力工业发展缓慢。

而电力又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实力的体现,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发展趋势。

同时,它连接着寻常百姓,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1953年4月,**县第一家电厂建成投入运行,这标志该县结束了全县无电的历史,但该电厂总装机容量只有12千瓦,当年发电1.4万度,仅供县城机关部分居民照明用电。

电力职工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

电力职工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

电力职工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电力职工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
瞧95598的小姐们她们在平庸的工作岗位上
用电波传递着真诚的服务
在客户中意的赞许中
红润的面庞显得更加美丽
看运行检修的小伙子们
他们奔波在各施工现场
黝黑的眼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汗水湿透的工作服中
茁壮的身躯显得更加伟岸
他们基本上光明使者
日星月异斗转星移
岁月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步
腼腆的大小姐现在已是孩子的妈妈
憨厚的小伙儿早已是双鬓染白发
瞧穿梭于蔚蓝天空中的银线
傲然站立于田间的铁塔
不管雨打风吹
都无法阻挠你坚决的步伐
带着线路工人辛勤汗水的结晶
将光明播洒到城乡的每个地点
看灯火通明的电力调度大厅
人民电力的忠诚卫士
坚守岗位燃烧着青春的年华
有了他们
城乡经济的进展才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他们基本上光明使者
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
随着电力的辉煌进展
传送光明播种希翼
用电力点亮世界的希翼。

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

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

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光阴似剪,日月如梭。

荏冉的时光老人,弹指之间,把我们带入到祖国六十华诞,华夏同庆的美好时光。

此刻,笔者虽然不日将退休离岗,但作为一名在**农电工作岗位上奋斗过二十六年,亲历**及大治圩地区电力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电力人,其怎能不怀着对电力事业无比眷恋之情,欣然命笔疾书,对他所热恋的事业进行一番回忆和称颂。

五十年代……一盏油灯亮一家令人难忘的五十年代。

那时,**这个地处**西南边陲,在地理位置上被山阻、被水隔的穷乡僻壤,家家户户用香油灯照明,或用‘洋油’灯点亮,就是这样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好象就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改写的真理一样,几乎人人都会深信不凝。

当年谁家能点上一盏带灯罩的煤油灯,那可被认为是件了不起的东西了。

至于如今早己成为古董的那汽油灯,当时更是被认为是一件稀罕又稀罕的物品。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我们戏称**那时是一个“一盏油灯亮一家”的时代。

六十年代……一‘台’黄牛亮一处六十年代始,笔者开始记事。

凭着儿时的记忆和耳濡目染,我渐渐感受到电力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

不记得曾经何时,当时的公社农机站,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水路船运、旱路人抬,不知从何处弄回一‘台’好几吨重的“老黄牛”来。

现在才知道那是一台低速柴油发电机,两个大飞轮老大老大的,直径恐怕有一米三四。

到天黑时,每每总有六七个标准劳力,齐心协力的好一番周折,才慢慢唤醒这台头“老黄牛”。

只见那两个大飞轮转一会之后,机房上下、公社大院里里外外、还有那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关单位,都会亮起那白刷刷的白炽灯。

而每到这个时光,那个白天并不起眼的小集镇,总会聚拢许多前来看希奇的大人小孩。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我们戏称**那时是一个“一‘台’黄牛亮一处”的时代。

七十年代……一条线路亮一片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大地上终于有了一缕“电”的生机。

距县城不到四公里远的原丰大、丰玉两个村,那时他们那一帮人敢想敢干,上下齐动员,老少齐上阵,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

变电检修员建国60年征文

变电检修员建国60年征文

变电检修员建国60年征文我从朝霞和晨风中走来双手托举着阿波罗的笑靥我是大地喷薄出的绯红黎明点亮祖国壮阔秀美的山河让神圣的光芒接受太阳最虔诚的祝福让贴心的温暖敲响现代化建设的节奏我用理想放牧潺潺的电流把连接黑暗与光明的通道架设一条条银线是我流动的血脉一座座构架是我坚强的骨骼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输送到四面八方用奉献和爱心点亮城乡的万家灯火炎炎夏日,有我组塔架线,汗湿衣裳凛凛寒冬,有我调试安装,呵气成霜真诚服务,积极开展“金牌服务大走访”关心客户,把安全用电知识送到您身旁泥泞的小道上有我蹒跚的步伐崎岖的山路中有我坚定的足迹电闪雷鸣是召唤我奔赴前线的战鼓风霜雨雪在洗礼我无悔的青春年华每一基铁塔,都记录着我的奉献如歌每一瓦电力,都传递着我的激情蓬勃灾难面前有我,彰显时代英雄的本色忘不了那场罕见的冰雪和汶川大地的那一场浩劫一道道无声的命令催促我义无反顾地出发最寒冷的时刻,我汗洒冰封的山顶最严峻的时刻,我冲上垮塌的铁塔除冰破雪,抢修电网捐款捐物,生命救援用一片真爱,拉起春天的通道用钢铁般的意志,点亮生命的火花“生命之舟”,荡漾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责任央企”,是祖国大地上最艳丽的奇葩一朵奥运身边有我,积极践行绿色的承诺当全世界的热情被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你可知道,那一刻我正默默行走在巡线的路上听不到雷动的掌声也看不到炫目的烟火当奥运辉煌的成功完美落幕我舒心地笑了胜利完成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要求最高的保电任务我们又一次谱写了奉献社会的豪迈壮歌悄然回首,我兴奋地看到我绘制的精美蓝图,已变成真实的厂房曾经走过的那片原野已变成了高压走廊挺立巍峨展望前方,我欣喜地看到电的光芒姹紫嫣红,电流的歌声抑扬顿挫“四线谱”奏出安全的乐章美丽的长虹串联起万家灯火我看到激荡的笑声汇成河流整个民族的梦都在升腾飞越我终于明白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更不是剥夺播撒温暖,播撒光明让生命尽情地享受生活的春风、阳光、雨露是我神圣的使命和最大的快乐我骄傲,我是绿色生命的守护神我自豪,我是播种太阳的使者!。

变电所庆贺祖国60华诞征文

变电所庆贺祖国60华诞征文

变电所庆贺祖国60华诞征文溜溜石板街,经历六十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电力事业的飞速进展;默默电力人,奋战六十载的春夏秋冬,创建了国家电网今日的辉煌,并将妄图延伸向加倍美好的明天……——题记一条微弯的石板街,犹如一条饱经沧桑的石龙延伸向远方。

它那光不溜湫却又发光的路面,不知多少代人从上面走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份,这条掘港古街曾无数次出此刻我的镜头里,它跨越六十载春秋,见证着时期的变迁,见证着国家电网的飞速进展……五十年代后期,我家就住在石板街的北侧。

那时的石板街远比此刻“阔绰”,不仅有着此刻仅存的“骨干”,还有许多“支干”,犹如千头万绪的千年老树贯穿着**这座南黄海之滨的小城。

紧临我家屋后有一座新光电厂。

天天黄昏,家中碗橱里的碗都会发出响声,那是天将黑时电厂开始发电了,机械的轰鸣声好响好响。

但是人们却常常成心忽略它的巨声,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与欢乐,因为它给老街带来了光明。

尽管15W的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红光,偶然还会因发电机超负荷停会儿电,但人们已十分知足和宽慰了。

毕竟,比起小煤油灯、豆油灯来讲要亮堂得多、洋气得多了!在石板街的西面,有一座小水电站。

它只有一台小水泵,尽管小,却承担着周边专门大一块水稻田的浇灌。

家乡的水质好,收成的稻米青茵茵的,煮熟了好香好软,至今仍回味无穷。

终于有一天,高压线拉到了我家的门口。

小镇成立了供电工区,在老电厂建了一个1800KVA的变电所,尔后轰鸣声没有了,灯也亮多了。

石板街上的路灯,尽管都是木杆,乃至还有绑接的,但已很不错了,至少让人们多了一份平安感、一份都市感。

专门快,线路升压35KV,在石板街的西部边缘又建了一座变电所,容量巳达5600KVA。

那时,这台变压器可是个大伙儿伙,通电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令人非常兴奋。

它承担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

身为供电公司的一员,电力一直是我摄影的重要主题。

为此,我曾多次利用工余时刻将它的“尊容”留驻镜头。

家乡素以“鱼米之乡”著称,农业发达了,电力需求自然也大了。

电力公司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

电力公司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

---------------------------------------------------------------范文最新推荐------------------------------------------------------ 电力公司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我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在险峰峻岭上自由盘旋铁塔在我的脚下巍然屹立我与凌空的身影紧紧相依我是璀灿耀眼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里穿梭远行当朝阳踩着鸟鸣归来那是我与黎明友好接力我是汹涌澎湃的激流浪花激荡着青春的脉搏碰撞的瞬间电流穿越时空柔美的身姿也能创造奇迹我是耕耘春天的使者热血正哺育着花香果累电网铸就了生活的辉煌我用双手托起第二个太阳我是自豪的电业人为了让光明永远闪耀夜空1/ 5为了使电能从此永不泯灭我会让生命之船扬帆远航这次申博的成功,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机会,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中。

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上海有了这份幸运。

2018的金秋季节,世博会的序幕将徐徐拉开,身处上海,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应该为世博会做些什么?迎世博盛会当从小事做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需要我们一起来建设。

作为学生我们要尽己所能,用我们的小手牵起伙伴们的手,做到遵守交通法规,不乱穿马路,行路走人行道;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做文明观众;爱护城市环境,垃圾不落地,做好垃圾分类,如废电池,过期药品的回收等;节约自然资源不浪费水电,空调温度调至26度,家用电器不使用时拔去插头,切断电源,做可爱的小公民。

从校园零废纸做起,合理用好草稿纸、餐巾纸、剩余的练习本纸张,把废纸扔进垃圾箱,为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作出我们少年儿童世博小使者的努力。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小伙伴,积极参与世博,做一名合格的东道主。

2018年,我已14岁,正在读初中,我也将积极加入世博会青年志愿者行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员工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电力职员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一家三代人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国同庆,祖国到处呈现和谐繁荣的喜人景象。

自国家电公司开展了“迎祖国60华诞,展供电服务风采”主题活动以来,勾起了我对电的无限经历。

与电的情缘让我万千感慨,思绪漫延开来,在脑海中就宛如回放着一部经典的日子片。

我从记事开始,家中使用的是煤油灯,全家人挤在别脚20平方米的两间木质瓦房里,1976年的一天,村里来了几十个电力施工人员,帮我们村架设了高低压线路,虽然电杆是木质的,变台是土墩子,但用上电的感受真好,心想再也别用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了,但那时候由于电很差,电压极其别稳,电线还经常断线,弄的村民都望电兴叹。

父亲作为村里的知识分子,义别容辞地担当起了村里的维修电工,由于当时设备、线路、工具都比较简陋,父亲忙前忙后也无法改善村里的供电质量,但是父亲辛苦的付出得到了村里人的赞赏,一家人都觉得在村里很有面子。

时光如梭,1986年我已从别知愁味道的懵知道青年,成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怀着对以后的向往,这年11月,受父亲的妨碍,我进入刚刚组建的小镇水电治理站工作,这在当时引起很多同龄少年的艳羡。

在电管站上班可是“金饭碗”,那时小镇电压逐渐稳定,停电现象别再频繁。

但当时,农电属地点治理,服务别够规范,治理跟别上,甚至存在一些“电霸”作风。

记得上班一具月左右,父亲在一次闲聊中对我说:“你是从农村出来的,做人要厚道一点,对村民一定要好。

”父亲的这句话,我知道份量,因此,到如今为止,我已记在心间二十多年,同时也按父亲的要求去做了。

当初,只知道做电工很“吃香”,参加工作后,经常和师傅一道翻山越岭,涉水淌沟,进行野外作业,而当时的施工工具特别简陋,这时我才知道当一名电力工人是多么的辛苦。

但每当我看到山村傍晚次第亮起的灯光时,看到劳碌的村民忙了一天围在一起谈天、看电视时,我心中的骄傲就油但是生,我也体味到,电工这一职业既辛苦又神圣,打这未来我对电工部门埋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也为自已是一名电力职员感到无比自豪。

1999年,国家农村电改造的春风吹到小镇,我参加镇上所有的农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在农村,我目睹了电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日渐坚毅的电给老百姓带来的欢跃。

如今,往常家家备有的小油灯已别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式样的电灯,空调、冰箱、洗衣机在农村也随处可见,电力给广阔农村创业致富装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再次为自己是一名电力工人而自豪。

现在,大学毕业的亲孩子也光荣地考进了电力部门,成为一名电力职员。

应该说,是电力凝集着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情缘。

电力事业的迅速进展,正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各项事业的飞快进展和国富民强的有力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