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

合集下载

英国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

英国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

英国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来源:留学服务中心诺贝尔奖是首个每年一次的国际奖项,自1901年来每年都会授予在物理,医学,化学,和平和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的人。

剑桥大学成员由于很多显著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如DNA 结构的发现,国民收入会计系统和史诗与叙事心里艺术研究,青霉素的发现。

剑桥大学的附属机构比其他任何机构获得诺贝奖都要多。

自1904年以来,剑桥大学共有88个附属机构获得了诺贝尔奖,奖项涉及了各个领域:29个诺贝尔物理奖,25个诺贝尔医学奖,21个诺贝尔化学 奖,9个诺贝尔经济奖,2个诺贝尔文学奖和1个诺贝尔和平奖。

剑桥大学各个学院当中,三一学院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共有32位。

DorthyHodgkin 是剑桥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得者,她致力于用于抵抗贫血症的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1950年,Bertrandrussel 的《西 方哲学史)使其成为了剑桥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历史上仅有4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来自圣约翰和国王学院的FrederickSanger 便是其中之 一,分别在1958年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1904 Lord Rayleigh (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Rayleigh)Trinity Colleg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discovering Argon 学奖,发现氩 1906 JJ ThomsonTrinity Colleg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investigating the electricalconductivity of gases1908 Ernest Rutherford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atomic structure and radioactivity1915 Lawrence Bragg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analysing crystal structure using X-rays1917 Charles BarklaTrinity CollegeNobelof X-radiation1922 Niels BohrTrinity CollegeNobeland radiation1922 Francis Asto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work on mass spectroscopy 诺贝尔化学奖1922 Archibald HillTrinity CollegeNobelmuscles1925 Austen Chamberlai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eace, for work on the Locarno Pact尔和平奖1927 Charles WilsonSidney Sussex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inventing the cloud chamber诺贝尔物理学奖1927 Arthur Holly Compton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discovering wavelength changein diffused X-rays1928 Owen Richardso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creating Richardson's Law贝尔物理学奖,创建理查森定律1929 Frederick HopkinsTrinity / Emmanuel CollegesNobelvitamins1932 Lord AdrianTrinity CollegeNobel诺贝尔医学奖1932 Charles SherringtonCaius CollegeNobel诺贝尔医学奖1933 Paul DiracSt John's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quantum mechanics学奖1935 James ChadwickCaius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discovering the neutron尔物理学奖,发现中子英国留学1936 Henry Dale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chemic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1937 George Thomso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interference in crystals irradiated by electrons1945 Howard FloreyCaius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诺贝尔医学奖,发现青霉素1947 Edward AppletonSt John's CollegeNobel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阿普尔顿层1948 Patrick BlackettMagdalene / Kings Colleges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nuclear physics and cosmic radiation1950 Bertrand Russell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19461950 Cecil PowellSidney Sussex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nuclear physics and cosmicradiation1951 John CockcroftSt John's / Churchill CollegesNobelstudy atomic nuclei1951 Ernest WaltonTrinity CollegeNobelstudy atomic nuclei1953 Hans Krebs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discovering the citric acidcycle1954 Max Born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intoquantum mechanics1957 Alexander ToddChrist's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work on nucleotides化学奖英国留学1958 Frederick SangerSt John's College and fellow of King's College和大学国王学院Nobelmolecule1959 Philip Noel-BakerKing's CollegeNobel Prize in Peace, for work towards global disarmament 诺贝尔和平奖1962 John KendrewTrinity CollegeNobelhaemoproteins1962 Max PerutzPeterhous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determing the structure of haemoproteinsPeterhouse1962 Francis CrickCaius / Churchill Colleges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DNA1962 James WatsonClare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DNA1962 Maurice WilkinsSt John's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DNA1963 Alan Hodgki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mpulses along a nerve fibre1963 Andrew Huxley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mpulsesalong a nerve fibre1964 Dorothy HodgkinNewnham / Girton Colleges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sused to fight anaemia1967 Ronald NorrishEmmanuel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study of fast Chemicalreactions1967 George PorterEmmanuel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study of fast Chemicalreactions1972 Rodney PorterPembroke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antibodies1972 John HicksCaius CollegePrize in Economics, for the equilibrium theory均衡理论1972 Kenneth J ArrowChurchill CollegePrize in Economics, for the equilibrium theory均衡理论1973 Brian Josephson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tunneling insuperconductors and semiconductors英国留学1974 Patrick WhiteKing's College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an epic and psychological narrative art1974 Martin Ryle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invention of aperture synthesis1974 Antony HewishCaius / Churchill Colleges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discovery of pulsars尔物理学奖,发现脉冲星1977 Nevill MottCaius / St John's Colleges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behaviour of electrons in magnetic solids1977 Philip AndersonChurchill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behaviour of electrons in magnetic solids1977 James MeadeChrist's/Trinity CollegesPrize in Economics,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1978 Pyotr KapitsaTrinity CollegeNobel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氦液化1978 Peter MitchellJesus CollegeNobelin biological systems1979 Abdus SalamSt John's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electromagnetic and weakparticle interactions作用1979 Steven Weinberg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electromagnetic and weakparticle interactions作用1979 Allan CormackSt John's College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developing CAT scans医学奖,发展1980 Frederick SangerSt John's College and fellow of King's College和国王学院的院士Nobelin nucleic acids1982 Aaron KlugTrinity CollegeNobelactive substances1983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evolution and devolutionof stars19831983 William FowlerPembroke College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 evolution and devolutionof stars1983英国留学1983 Gerard DebreuChurchill CollegePrize in Economics, for reforming the theory of general equilibrium1984 Richard StoneCaius College and fellow of King's College王学院的研究员Prize in Economics, for developing a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1984 Cesar MilsteinFellow of Darwin and Fitzwilliam Colleges廉学院院士Nobel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克隆抗体的生产技术1984 Georges KohlerNobel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克隆抗体的生产技术1989 Norman RamseyClare CollegeNobelmethod1996 James MirrleesTrinity CollegePrize in Economics, for studying behaviour in the absenc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行为1997 John WalkerSidney Sussex CollegeNobelcreates the molecule that powers cells in muscles化学奖,研究如何纺纱酶,创建分子,细胞在肌肉权力1998 Amartya SenTrinity CollegePrize in Economics,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welfare economics1998 John PopleTrinity College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quantum chemistry诺贝尔化学奖,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发展2000 Alan McDiarmidSidney Sussex CollegeNobelof展2000 Paul GreengardNobeltransdu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经系统信号传导的发现2001 Tim HuntClare CollegeNobelof the cell cycle发现2001 Joseph StiglitzCaius CollegePrizeinformation2002 John SulstonPembroke CollegeNobel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诺贝尔医学奖,发现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调控2002 Sydney BrennerKing's CollegeNobel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诺贝尔医学奖,对发现涉及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调控2005 Richard R. Schrock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metathesis method in organic synthesis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方法的发展英国留学2007 Martin EvansChrist's CollegeNobelintroducingof embryonic stem cells2007 Eric MaskinJesus CollegePrizeof mechanism design theory理论奠定了基础2008 Roger Y. TsienChurchill / Caius CollegesNobel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荧光蛋白2009 Elizabeth H. BlackburnDarwin College PhD 1975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the discovery oftelomerase酶2009 Venki RamakrishnanTrinity CollegeNobelfunction的研究2010 Robert G. EdwardsEmeritus Professor of Human Reproduction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十所世界名校2014

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十所世界名校2014

第八名 英国· 牛津大学 57位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 1167年,是英语世界 中最古老的大学,位 于英格兰牛津市,在 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 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 要的地位,具有世界 声誉,系全球学府十 强之一。
简介


在牛津,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不 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 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 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建 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 牛津街上散步,就像回到了历史当中。牛津教学最大特 点是“导师制”。 主要校友有:罗伯特· 胡克、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卡 梅隆、克林顿、英· 甘地、弗雷泽、皮尔逊、贝· 布托、 亚当· 斯密、培根、雪莱、格林、罗伯特· 玻意耳、哈雷、 约翰· 洛克、奈保尔、史提芬· 霍金、昂山素季、罗温· 阿 特金森、理查德· 道金斯、阿诺尔德· 约瑟、奥斯卡· 王尔 德、蒂芬· 沃尔夫勒姆、托尔金、泰勒、汤因比等。
第七名 法国· 巴黎大学 59人

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一所在国际上享 有盛誉的综合大学,其前 身是索邦神学院,成立于 12世纪初期。1180年法 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 “大学”称号,1261年 正式定为今名,与意大利 的博洛尼亚大学以及萨莱 诺大学并称欧洲最早的3 所大学,故被誉为“欧洲 大学之母”,欧洲各主要 大学的建立均受其影响。
诺贝尔奖获奖最多的世界名校
第一名 英国· 剑桥大学 88位

它成立于1209年,最早 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 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老师 建立的,位于毗邻首都伦 敦的英格兰剑桥市。亨利 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 其教学垄断权。其全球大 学排名基本上在前五强甚 至第一,在欧洲则一直是 NO.1。31个学院里,以 三一学院、国王学院最著 名。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1998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教授,以表彰其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

阿马蒂亚·森1933年生于印度的曼谷,在印度完成了他早期的大学教育,然后到英国剑桥大学继续其学业,并且在1959年得到了博士学位。

森在1963年成为Delhi大学的教授,1971年他转到了伦敦经济学院,1977年成为了牛津大学All Souls学院的教授,1989年到了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和哲学教授,并于1998年初回到了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担任了著名的三一学院的院长。

森得到了2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且担任过一些重要的科学协会,如美国经济协会、经济计量学协会和国际经济协会的主席。

他的学术成果包括十几本专著和200篇左右的论文。

除了属于纯经济学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经济学和哲学交叉的领域。

阿马蒂亚·森对分配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又非常关心穷人的福利,他的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些方面。

下面我们从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指标、对饥荒问题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来介绍森的研究工作。

阿马蒂亚·森对社会选择理论的贡献当集体中所有成员意见一致时,集体做出的选择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当意见不统一时,就需要找到把不同的意见融合起来的决策方法。

社会选择理论就是研究个人价值和集体选择之间的联系,其基本问题是社会整体偏好能否一致的从个人偏好中得出,如果可以的话,如何得出。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评价不同的社会状态,以及藉此采取有意义的社会福利措施。

多数规则可能是人们最熟悉、应用最广泛的集体决策规则。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这个规则有很多缺陷。

首先是它可能让多数人压迫少数人,除此之外,它还可能使策略性投票(例如通过不投自己偏好的选项)得利,或者通过操纵对各个选项的投票顺序来得利。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

大约一千个基因编码这类受体,适用于光、味道、气味、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以及复合胺等。

大约一半的药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

1、201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今年70岁的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肖特曼,他因发现准晶体的贡献获奖。

这种材料具有的奇特结构推翻了晶体学已建立的概念。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说,准晶体就像是―原子层次重现的阿拉伯世界马赛克拼图‖,从不重复自身。

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晶体内的原子结构得重复自身排列。

2、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3、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他们在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同时这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4、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5、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甚至能解释臭气层破坏,半导体工业也是与表面化学相关联的领域。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

威廉·维克瑞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1914-1996)。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维克瑞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不幸的是,维克瑞教授在得奖三天之后,在前去开会的途中去世。

生平履历社会职位1914年,维克瑞生于加拿大1935年获耶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起,维克瑞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1947年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4——1967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此期间曾任纽约市城市经济协会会长1967年成为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与经济计量学会会员1971年出任澳大利亚纳施大学客座讲师1973年出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局长1974年,他出任联合国发展规划预测和政策中心财政顾问,并成为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1979年获芝加哥大学人文学博士1996年去世前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麦克维卡讲座政治经济学教授。

学术著作《累进税制议程》(1947);《微观静态学》(1964);《突变论和宏观经济学》(1964);《公共经济学》(1994)。

学术贡献20世纪40年代末《累进税制议程》40年代末,他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最优税制结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渐渐脱颖而出,成为财政方面的权威性人物。

其在1949年出版的《累进税制议程》一书成为研究财政与赋税问题的经典之作。

维克瑞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具有敏锐的嗅觉,以理论的实践性闻名于经济学界。

他不仅在赋税、交通、公威廉·维克瑞用事业、定价等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因其对激励经济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闻名威廉·维克瑞于世。

他早年著作中有关激励问题的深刻思想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重新获得经济学界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领域的发展。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第14卷 第3期1999年6月量子化学的第二次革命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陈 志 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00871)摘要 简单介绍了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及30多年来他们在发展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方法方面的卓越贡献。

文中还简要地介绍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学中的应用。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物理学教授Walter Kohn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John A.Pople,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于研究分子性质与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方法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Walter Kohn John A.PopleWalter Kohn教授1923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作为犹太人的Kohn与他的姐妹逃离到英国,随后来到加拿大。

1945年Kohn在多伦多大学获得数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

1948年Kohn在美国的哈佛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其后,在哈佛大学作了两年讲师。

1950年至1960年,Kohn在Carne gie Mellon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后转到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物理系任教,曾任该系系主任。

1979年至今, Kohn教授一直在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工作,是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创建人,并于1979年至1984年任该所主任。

Kohn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Pople教授1925年生于英国的Somerset,至今他仍然保留英国国籍。

1951年在剑桥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John Lennard Jones是剑桥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的Ple mmer讲座教授,当时的Faraday学会主席。

Pople教授曾经在剑桥大学数学系任教,后转入国家物理实验室工作,直至1964年移居美国,在Carnegie Mellon大学任化学物理教授。

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大学,看看都有哪些??

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大学,看看都有哪些??

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大学,看看都有哪些?选择申请英国大学的参考因素有很多发现童鞋们最爱参考的因素是QS综合排名,没有之一其次会看专业排名还有城市也是考虑的比较多的因素有些童鞋一定要去大城市,还有的非伦敦不可消费这因素也是有不少学生问到有的童鞋对这些情况也是了如指掌那么哪些大学盛产诺贝尔奖得主呢?为大家整理了英国大学Top10诺贝尔奖获得情况一起来看看吧!1.University of Cambridge剑桥大学90名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一个学院联合体。

整个大学是由学校的主要系部和一部分学院联合运作的。

其中主要系部负责学术研究和授课,而学院负责内部管理和师生福利。

学院是学生主要的社交场所。

剑桥是一座小城镇,有一条剑河通过。

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的风貌。

剑桥大学以其高素质的教学和研究水准而闻名。

目前学生人数约为18,000人,其中研究生6,000人,海外留学生占13%。

其中,人类学、建筑学、英语、化学、地理、法律及电脑科学在教学品质评估中更荣获优级。

几乎所有的系在研究评估中都获得最高分5*级。

剑桥大学的学术活动,包括全校性的教学和研究,都由作为大学行政机构的几个学院(School)来组织,它们包括自然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院、临床医学院等。

此外,还有一个与这些学院相似的跨越艺术和人文科学各系之上的系际委员会。

学院之下,还有系一级的组织(Faculty),再以下则是部(Department)。

所覆盖的学科包括:盎格鲁棗撒克逊语、挪威语和凯尔特语,考古学和人类学,建筑、化工、教育学、古典文学、工程学、地理学、历史学、艺术史、土地经济学、法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医学、近代和古世纪语言、物理、植物、化学、遗传学、地质科学、材料科学、冶金学、近代和中世纪语言、物理、植物、化学、遗传学、地质科学、材料科学、冶金学、药学、动物学、东言研究、哲学、社会和政治科学、神学、兽医、电子和信息科学、生物化学、音乐等。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七)】1977年经济学奖得主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七)】1977年经济学奖得主1

经济学奖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因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移动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1979年8月逝世。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1977年,贝蒂尔·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基本信息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OHLIN)瑞典人(1899-1979)和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EMEADE),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Gotthard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生平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先后在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

1925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30年,应聘到斯德哥尔摩商学院任经济学教授1938年,当选为议员,俄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44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1977年,贝蒂尔·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

传奇人生经济研究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

他认为,后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有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

他登门求教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3迈克尔·莱维特,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多尺度模型的发展为复杂的化学系统
2.2012约翰·格登,丘吉尔和抹大拉学院:名誉教授在细胞生物学:诺贝尔医学奖,为成熟细胞的发现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能干成
3.2010年罗伯特·爱德华兹,丘吉尔学院:人类生殖名誉教授:诺贝尔医学奖,体外受精的发展
4.2009年Venki莱玛克里斯南,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结构的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5.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H.,达尔文学院,博士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保护,发现和端粒酶
6 2008年钱永健,丘吉尔/凯厄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开发,GFP
7 2007年马丁·埃文斯,基督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为原则,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定基因修饰的小鼠发现
8 2007年埃里克·马斯金,耶稣学院:经济科学奖,对于已经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9 2005年理查德·施罗克:诺贝尔化学奖,为复分解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发展
10 2002年悉尼·布雷,国王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有关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的发现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11 2002年约翰·苏尔斯顿,彭布罗克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有关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的发现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12 2001年蒂姆·亨特,克莱尔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在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的发现
13 2001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凯斯学院:经济学奖,对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
14 2000年保罗·格林加德:诺贝尔医学奖,在神经系统有关的信号转导的发现
15 2000艾伦·麦克迪尔米德,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开发
16 1998年约翰·波普,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计算方法在量子化学的发展
17 1998年阿马蒂亚·森,三一学院:经济学奖,他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
18 1997年约翰·沃克,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学习如何旋转酶产生的分子列强细胞肌
19 1996年詹姆斯·莫理斯,圣三一学院:经济学奖,在没有完整的信息行为研究
20 1989年诺曼·拉姆齐,克莱尔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开发了分离场法
21 1984年理查德·斯通,凯斯学院和同胞的国王学院:经济学奖,为开发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2 1984年乔治·科勒诺贝尔医学奖,开发的技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23 1984年塞萨尔·米尔斯坦,达尔文和菲茨威廉学院院士:诺贝尔医学奖,开发的技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24 1983年威廉·福勒,彭布罗克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对恒星的演变和下放
25 1983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对恒星的演变和下放
26 1983年杰拉德·德布鲁,丘吉尔学院:经济学奖,改革的一般均衡理论
27 1982年阿伦·克卢格,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
28 1980年沃尔特·吉尔伯特,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在核酸的核苷酸链理论
29 1980年弗雷德里克·桑格,圣约翰学院和国王学院的研究员:诺贝尔化学奖,对在核酸的核苷酸链理论
30 1979年史蒂芬温伯格: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磁和弱相互作用粒子
31 1979年艾伦·科马克,圣约翰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发展CAT扫描
32 1979阿卜杜勒·萨拉姆,圣约翰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磁和弱相互作用粒子
33 1978年彼得·卡皮查,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了氦液化器
34 1978年彼得·米切尔,耶稣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在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35 1977年菲利普·安德森,丘吉尔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磁性固体的行为
36 1977年内维尔·莫特,凯斯/圣约翰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磁性固体的行为
37 1977年詹姆斯·米德,基督/三一学院:经济学奖,为国际贸易的理论贡献
38 1974年帕特里克·怀特,国王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一部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
391974年马丁·赖尔,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综合孔径的发明
40 1974年安东尼·休伊什,凯斯/丘吉尔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脉冲星的发现
41 1973年布莱恩·约瑟夫森,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超导体和半导体隧道
42 1972年罗德尼·波特,彭布罗克学院:诺贝尔医学奖,抗体的化学结构
43 1972肯尼思·阿罗Ĵ,丘吉尔学院:经济学奖,为平衡理论
44 1972年约翰·希克斯,凯斯学院:经济学奖,为平衡理论
45 1967年罗纳德·诺瑞,伊曼纽尔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快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46 1967年乔治·波特,伊曼纽尔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快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47 1964年多萝西·霍奇金,纽纳姆/格顿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化合物用来对抗贫血的结构
48 1963年安德鲁·赫胥黎,三一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为冲动沿神经纤维传递
49 1963年艾伦·霍奇金淋巴瘤,圣三一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为冲动沿神经纤维传递
50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彼得屋:诺贝尔化学奖,以确定haemoproteins结构
51 1962年莫里斯·威尔金斯,圣约翰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以确定DNA结构
52 1962年约翰·肯德鲁,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以确定haemoproteins结构
53 1962年詹姆斯·沃森,克莱尔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以确定DNA结构
54 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凯斯/丘吉尔学院:诺贝尔医学奖,以确定DNA结构
55 1959年菲利普·诺埃尔- 贝克,国王学院:诺贝尔和平,为实现全球裁军工作
56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圣约翰学院和国王学院的研究员:诺贝尔化学奖,对胰岛素分子结构
57 1957年亚历山大·托德,基督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工作的核苷酸
58 1954年马克斯·玻恩,凯斯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基础研究到量子力学
59 1953年汉斯·克雷布斯:诺贝尔医学奖,用于发现三羧酸循环
60 1952年理查德·辛格,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为开发分区色谱
61 1952年射手马丁,彼得屋:诺贝尔化学奖,为开发分区色谱
62 1951年约翰·克罗夫特,圣约翰/丘吉尔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加速的粒子来研究原子核
63 1951年欧内斯特·沃尔顿,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加速的粒子来研究原子核
64 1950塞西尔·鲍威尔,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核进程的摄影
65 1950年罗素,三一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对西方哲学,1946年的历史
66 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抹大拉/国王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物理和宇宙辐射
67 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圣约翰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对发现的阿普尔顿层
68 1945年霍华德·弗洛里,凯斯学院:诺贝尔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
69 1945年恩斯特链,菲茨威廉学院:诺贝尔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
70 1937年乔治·汤姆森,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晶体干扰照射电子
71 1937年圣捷尔吉·阿尔伯特,菲茨威廉学院:诺贝尔医学奖,燃烧生物
72 1936年亨利·戴尔,圣三一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于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73 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凯斯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发现中子
74 1933年保罗·狄拉克,圣约翰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
75 1932年主阿德里安,三一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神经元的功能工作
76 1932年查尔斯谢林顿,凯斯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神经元的功能工作
77 1929年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大学,三一/伊曼纽尔学院:诺贝尔医学奖,用于发现生长刺激维生素
78 1928年欧文·理查森,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创建理查森定律
79 1927年查尔斯·威尔逊,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了云室
80 1927年阿瑟·康普顿冬青:诺贝尔物理学奖,对发现的波长变化的散射X射线
81 1925年奥斯丁·张伯伦,三一学院:诺贝尔和平,就洛迦诺公约,1925年工作
82 1922年尼尔斯·玻尔,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调查原子结构和辐射
83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对质谱工作
84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圣三一学院:诺贝尔医学奖,对在肌肉产热工作
85 1917年查尔斯·巴克拉,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对发现的X射线的特性
86 1915年威廉·布拉格,圣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87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圣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88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三一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原子结构和放射性
89 1906年JJ汤姆逊,圣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调查气体的电导率
90 1904年瑞利勋爵(约翰·威廉·斯特拉特,第三瑞利男爵),三一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发现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