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术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肛瘘术后要做好5点

肛瘘术后要做好5点

29快乐养生 2020.06肛瘘术后要做好5点⊙内江市隆昌市人民医院 肖 兰肛瘘是肛肠科一种比较常见且复杂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1.67%~3.6%。

肛瘘,通俗点说,就像是在肛管直肠周围长了一个非常大的脓包,脓包向皮肤表面生长的过程,就在体内形成了一个通道,叫做瘘道,靠近皮肤表面那一头为瘘道外口,靠近肛管直肠壁那一头为内口。

由于瘘道迂回曲折,周围有瘢痕,会让脓液排出不畅,导致肛瘘反复发作。

一旦形成肛瘘,根本没有自愈可能,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性手段,主要是把瘘管切开或切除,然后形成开放创面来促进伤口愈合。

但手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性,手术后要做好护理工作,促进身体康复,减少反复发作次数。

以下为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1.体位护理术后当天应以平卧位为主,肛门留置引流管者可以采取侧卧位,因为平卧位对切口压迫止血效果比较好,还有利于休息;尽量减少下床次数,避免切口出血;床上翻身动作尽量轻柔一些,避免幅度过大导致包扎敷料的松脱引起出血。

术后第一天,待肛门切口包扎敷料取出后,不宜马上下床,尽量平卧1小时,观察切口没有明显出血时,就可以下床活动;如果切口很大,渗血比较多,建议分次取出肛门填塞的敷料,避免压力剧降引起大出血。

术后第二天,如果切口没有明显渗血,可以适当餐后运动,控制在15~30分钟,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每天5组,每组50次,这样能促进切口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肛门肌肉的功能锻炼也能促进排便,避免出现大便失禁。

2.切口观察为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术后要注重对创面观察,如让家属定时查看切口敷料外是否有鲜血渗出,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医生反馈。

术后换药过程一定要观察主瘘管的引流情况,还要观察有没有分支瘘管存在,如果有分支瘘管一定要及时放置引流条引流炎性液体,避免假性愈合的可能。

由于手术解剖部位具有特殊性,术后创面容易受到粪便污染,进而导致炎症。

因此在术后护理中要严格重视肛周护理,控制好排便次数,并在排便之后进行规范的中药坐浴(常用代表方祛毒汤、苦参汤、五倍子汤等),对肛周进行熏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以及清洁效果。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肛肠病是指直肠、肛门周围的疾病,主要包括痔疮、肛裂、直肠息肉、肛门瘙痒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术后便秘更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中医认为,术后便秘与肠胃功能失调、气血不畅、肠道功能障碍等有关。

中医辨证治疗是治疗术后便秘的有效方式。

下面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方法。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1. 肠胃功能失调:手术后,肠道的蠕动能力减弱,导致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2. 气血不畅:手术后的疼痛、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肠道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3. 肠道功能障碍:手术后,肠道在愈合期内,肠道神经末梢受到了刺激,肌肉张力失调,影响了肠蠕动,从而引起便秘。

二、中医辨证分型1. 气滞型:特点是大便稀烂,不爽、腹胀、痛、恶心、厌食、胸闷烦躁等。

2. 血瘀型:特点是大便积滞,质干或稍硬不爽、腹胀痛,色紫暗,苔黄腻等。

3. 气滞血瘀型:兼有气滞型和血瘀型的症状。

三、中医治疗方法1. 气滞型的治疗: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宣痹理气,通利肝胆气机。

常用方法有香附、柴胡、柏子仁等药物组方,以疏肝理气、舒肝解郁为主要治疗方法。

2. 血瘀型的治疗: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通利肠道,改善过硬的大便。

常用方法有川芎、红花、当归等药物组方,以活血化瘀、软化大便为主要治疗方法。

1. 香附薏米汤:取香附6克,白术9克,薏苡仁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研末。

每次15克,水煎服。

治肠热结结者。

2. 柴胡疏肝散:取柴胡10克,枳实6克,车前子10克,蒲公英10克,泻痔丸15克,混合研末。

每次15克,水煎服。

治气郁不舒所致便秘者。

以上药物方剂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中医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调剂,不宜随意使用。

五、中医治疗注意事项1. 饮食调理:术后便秘患者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帮助肠道蠕动。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饮食上注意哪些事项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饮食上注意哪些事项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饮食上注意哪些事项如下:
1.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第一天一般进食流质食物比较好,第2~3
天可进普食。

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和营养补偿,可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果蔬,如香蕉、菠菜、鱼汤等易消化少脂食物,但不能饱餐,并鼓励患者按时排便。

术后5~7天正值切口处线头脱落期,嘱病人少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精、细、软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牛羊肉等,以免排便次数过多或过硬导致切口继发出血、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2.如果术后三日无便意者可,指导病人适当增加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物,如芝麻、肉汤等,也可晚上睡前用开水冲服少量麻油或蜂蜜,经上述食疗后,一般能排出大便。

若仍不能排出,可用开塞露小灌肠。

若术后出现腹泻,可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禁食生冷;并可饮浓茶,以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用止泻药。

3.术后排便困难者应注意术后当日或第二日,多因麻醉影响或手术刺激,伤口疼痛或敷料压迫,引起反射性膀胱颈部括约肌疼痛、痉挛,导致术后排尿困难。

此类患者应饮浓茶或甜开水增加尿量,刺激膀胱,增强尿意,也可放松压迫伤口的敷料,促使排尿。

仍不能排尿者,遵医嘱给予导尿。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解释工作,为病人提供完整的身心整体护理,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产生依赖、安全感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手术前1天应节制饮食,晚上给予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鞍麻病人手术当日早晨禁食水。

手术前清洁灌肠,灌肠时肛管应轻轻插入,以防擦伤黏膜,引起肛管直肠出血。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卫生。

术后护理一般护理。

术后“三关、三难”的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肛门术后患者最大的难题,病人往往要过三关,闯三难,即疼痛关、换药关、扩肛关、排便难、饮食难、行步难。

一般术后2~3小时后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而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较其他外科术后的疼痛要重。

这时病人表现的情绪特征往往是焦虑、紧张、恐惧、烦躁、易怒甚则嚎哭、呼叫、骂人,这样反而更加重了疼痛的程度。

在这时医护人员要表现良好的医疗品质,应同情、忍让、将心比心,用各种方式转移术后患者的注意力,频频的巡视,和蔼体贴的询问交谈,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肛肠疾病手术大多为开放性的切口,肛门局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分布,各种因素刺激,括约肌痉挛等,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疑惑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疼痛。

告知患者术后的疼痛与其自身的情绪、毅力和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

同时对于术后病人可协助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平躺,侧卧时可在膝盖处置放枕头,以防压迫伤口造成不适。

并请患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协助,使患者痛感转移,并耐心的解释某些剧麻镇痛药的利弊及在必要情况下的使用。

这些措施对术后患者度过疼痛这一关行之有效,并降低了剧毒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及重复使用。

术后的换药关、扩肛关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直接有关。

对此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在此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换药、扩肛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认识到这两项必备的措施对术后的痊愈、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痔疮肛裂术后注意事项

痔疮肛裂术后注意事项

痔疮肛裂术后注意事项痔疮和肛裂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术后注意事项对于术后恢复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痔疮肛裂术后的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术后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行走等活动。

休息时可以侧卧或仰卧,避免长时间坐着。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疲劳。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度进行康复训练,加快术后恢复。

2.饮食调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便秘情况,因此要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等。

同时,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蠕动和排便。

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饮水量,预防便秘。

3.个人卫生:术后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可用温水轻轻冲洗,但要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摩擦损伤肛裂部位。

可以使用医生推荐的无菌纱布进行清洁,不要使用其他粗糙的纸巾或卫生纸。

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避免残留的粪便和尿液刺激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拍干。

4.注意排尿和排便:术后排尿排便时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对伤口造成压力。

避免长时间憋尿和便秘,及时排尿排便可以减少对肛裂伤口的刺激和感染风险。

在排便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用一个小板凳将两腿稍微抬高,使肛门处于放松状态,减轻排便时的压力。

5.避免便后擦拭:术后应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擦拭肛门,如花露水、酒精、香皂等。

要避免用力擦拭,而应轻轻拍干或将纸巾轻轻覆盖在肛门处,让其自然干燥。

擦拭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使用干净的纸巾或医生推荐的湿纸巾。

6.避免辅助治疗:术后要避免使用含有麻药或刺激成分的肛门洗液、肛门药膏等辅助治疗。

这些药物可能对伤口愈合和术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避免长时间坐着:术后要减少长时间坐着的情况,尤其是坐在硬的座椅上,会加重对伤口的压力。

可以使用一个充气坐垫或坐在软座椅上,减轻对肛门部位的直接压力。

8.避免产生过大的腹压:术后要避免产生过大的腹压,如长时间咳嗽、打喷嚏等。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随之而来,尤以当代年轻人为主。

熬夜加班、通宵玩耍、爱好重油、重盐、重辣等重口味食物、喝冰咖啡、久坐不动以及不按时吃饭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正在一点点的侵害人们的健康,肛肠类疾病就是人们身体出现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肛肠疾病说起来似乎难以启齿,大多人都对其避而不谈,部分患者更是对肛肠术后疼痛“闻之色变”,这就导致许多患者不愿意到医院就诊,害怕接受手术治疗,一拖再拖,宁愿自己相信所谓的“偏方、土法”,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直至无法拖延才到医院就诊。

据数据调查显示,肛肠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且大多数病人均会在术后产生痛感,那么肛肠类疾病到底有哪些?该病症术后疼痛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医在治疗术后疼痛上的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肛肠类疾病有哪些?肛肠疾病一般分为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两大类,其中良性疾病主要包括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管直肠狭窄,肛门瘙痒症,肛管损伤,直肠脱垂,出口梗阻性便秘,溃疡性结直肠炎等,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肛管癌,结肠癌,直肠癌,畸胎瘤等,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痔疮,其具体又细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三种。

二、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原因有哪些?(一)手术因素肛周神经分布丰富,对于疼痛刺激较为敏感,同时由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组织是由脊神经支配,其感觉十分敏锐,因此,患者在受到手术刺激后,其周围可能会产生剧烈疼痛,严重者还会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局部缺血,从而加剧疼痛。

(二)排便刺激排便刺激也是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之一。

由于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已经对患者病变组织进行了切除,形成了一定的创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形成了心理刺激,让患者恐惧感加深,使患者肛管处于收缩状态,故在排便时受到刺激,极其容易引发撕伤性的剧烈疼痛。

此外,患者排便时的疼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肛门括约肌在排便后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导致排便后的疼痛加剧,形成循环,极其不利于患者康复。

肛肠科健康教育处方

肛肠科健康教育处方

县中医医院肛肠疾病知识宣教尊敬的患者;您好,如果你换了肛肠疾病,请接受肛肠科的健康指导:一、饮食1、术前可进普食,但不宜过饱,戒烟酒,忌辛辣、香燥之物。

2、术后三天进半流质,如肉末稀饭、面条等。

忌食牛奶、豆类等产气多的食物。

第四天可进普食、蛋类、猪瘦肉、牛奶等。

粗细粮搭配。

3、多吃蔬菜水果,以滋阴润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冬瓜、茄子、苦瓜、白菜为好。

二、主要用药及注意事项1、术后控制排便24小时,之后每天上午换药一次,换药前排空大便,用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初步清洗伤口,如有伤口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坐浴时取下外层辅料,以1:8的比例配坐浴水。

3、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5—7天,输液时不能随意调整速度。

4、口服中药每日三次,以饭后半小时为宜,若服后大便次数增多,可适当减量或停服。

三、生活起居1、按时作息,起居有常。

2、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后坐浴。

四、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气血平和有利于疾病康复。

五、活动及功能锻炼1、手术当天应卧床休息。

2、术后抗病力下降,防止外感风寒。

3、术后一周内只能在病区内活动,一周后可根据病情到院内散步、但时间不宜过长。

痔疮病人术后7—15天是痔核脱落期,不能活动过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继发出血。

4、不久坐久蹲,不坐太热、太冷,潮湿物体及地面。

5、手术后7天每日坐2次提肛运动,每次2分钟。

十天后可做肛肠腔内治疗,有扩肛止痛、软化疤痕的作用。

6、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疲劳。

六、复查指征一有异常,及时就诊。

如;肛门疼痛,便后出血。

肛门处有分泌物流出或瘙痒不适等。

祝您早日康复!。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肛肠病术后便秘是指肛肠手术后出现排便不畅或困难的症状。

这种病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肛门或肛管扩张、痔疮等后遗症。

中医认为,肛肠病术后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失调、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中医辨治。

一、中医病因和病机分析中医认为,肛肠病术后便秘的发生与脾胃气虚、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脾胃、肝肾等脏腑,导致脾胃气虚,脾胃失调,肝肾不足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排便不畅。

二、中医辨证分型1、脾胃气虚证:患者面色苍白,容易疲乏,食欲减退,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不足证:患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口渴,小便短少,舌质暗红,苔黄干燥,脉细弱。

三、中医治疗方法1、脾胃气虚证:补脾益气,解湿化痰,调和胃口,以加强脾胃功能的方法治疗。

可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益气健脾汤等中药方剂。

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中药泡脚等方法。

2、肝肾不足证:补肝肾,益精气,固元强身,以加强肝肾功能的方法治疗。

可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药方剂。

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

四、注意事项1、慎用泻下药物:在中医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时应慎用泻下药物,以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2、恰当饮食:在饮食上要避免生冷、粘滞、油腻、辛辣等食物,以及过量饮酒等不利于脾胃消化的食物。

3、锻炼身体: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并有助于改善肛肠病术后便秘的症状。

总之,针对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案进行。

在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患者术后恢复,并避免用药不当或误导患者,以达到治疗效果。

(文末编辑:常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肠疾病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反应
患者术后需要按压肛门局部半小时左右,以免伤口渗血,局部纱布渗血稍多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止血。

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位6小时,少数患者术后可能还是会出现心慌、恶心、头晕反应,可做深呼吸,很快会自行缓解,严重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术后排尿
患者要放松精神,好好休息,腹部红外线理疗或药物坐浴,同时放松肛门,可顺利排尿;如不能缓解,可行无菌导尿术;如出现尿少、尿有余沥、尿痛,应急查小便常规以确诊是否有感染,医生制定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大、小便时应有家属陪同。

3、术后排便
除特殊交代外,术后尽量在24小时后排便;术后一般都有肛门坠胀感,是正常现象,并非是排便前兆,不得去解大便,以免引起肛门水肿和感染。

排便前应先自行完全拆除绷带及肛门口纱布,肛门内的油沙条会随大便排出,缓缓用力,不要久蹲和过度用力,否则容易导致肛门
水肿;便秘或大便干燥导致排便困难,通知医生做中药灌肠和洁肠水疗协助排便,每次排便后均要用中药坐浴,坐浴后换药;排便时有少量出血,属正常,垫上干净敷料即可自止;若出血不止,应及时告诉医生做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
当日可进流质饮食,并适当静脉输液,术后第二天,可进半流饮食,并多食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第三天,可正常饮食,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蔬菜、水果等食物;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油炸煎炒之品,两周内禁止饮酒。

5、术后换药
术后次日每次大便后开始换药,原则上每日一次,每次排便后要用药物坐浴,坐浴后通知医生换药;换药是对手术创口的清洁消毒、消肿止痛、引流促愈、修剪胬肉及拆线等处理,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及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6、术后中药熏洗、理疗
创面超声雾化熏洗、微波、红外线、氦氖激光、超声清创、洁肠水疗等对肛肠术后的止痛与创面愈合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特别是对术后肛缘肿胀所致的疼痛效果特别显著,有消炎祛肿、温通气血与经络、抑制病菌、控制病变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