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赏析(书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学课件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学课件
人教版(新)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书为心画【三国】钟繇
石鼓文【战国】
张迁碑【东汉】
颜勤礼碑【唐代】颜真卿
蜀素帖(局部)【北宋】米芾
27.8厘米×270.8厘米(绢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应制咏墨轴【明代】徐渭
352厘米×102.6厘米(纸本)苏州博物馆藏
了解章法的含义,及其对书法的意义,进一步 深化对书法的理解。
墨的使用上可以分为几种? 不同的墨色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差别是什么? 书者为何选择这样的墨色?表达出怎样的感想?
漆书盛仲交事迹【清代】金农
43.2厘米×32.5厘米(纸本)南京博物院藏
彦和帖【北宋】米芾
30.1厘米×42.6厘米(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课堂总结

初中美术课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欣赏-PPT

初中美术课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欣赏-PPT
27
《祭侄稿》的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唐玄宗末年,安 禄山发动叛乱,当时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 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陷落,杲卿及 其幼子季明被杀。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 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做了这篇留芳千古 的祭文。颜真卿联想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 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 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 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 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 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 笔势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至“呜呼哀哉”,节奏 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与第一行循规蹈矩者 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1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 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 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 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 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这一概念与一 般的书写亦即人们的非公务书写关系不大。所 以,欧洲书法量重大的成就主要是在政府部门、 书写学校需用要编写和抄录宗教书籍的修道院 中。到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这一独特的艺术 形式衰败了,让位于迅猛发展的印刷和打字机。
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
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
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
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
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
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28
古诗四贴(张旭)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2
籀文汉字的书体名称,也 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 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 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 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 《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 《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 称为《说文》籀文。
完整版ppt课件
13
相 关 作 品
完整版ppt课件
14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 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 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 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 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 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 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完整版ppt课件
28
欧阳询,唐代,潭州临湘 (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 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 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 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 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 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 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 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 阳率更”。
完整版ppt课件
26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 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 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 师,世称“柳少师”。
完整版ppt课件
27
柳体书法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 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 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 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 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 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 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 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 称。

第5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5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作品赏析——篆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品赏析——草书
唐代书法家怀素赠给朋 友的一封信:“苦笋及茗异 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品赏析——行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品赏析——隶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品赏析——楷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书法名家
篆书:李斯、李冰阳 隶书:(汉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 草书:张旭、怀素 行书:王羲之、王献之、(二王)
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提升图像识读能力。 美术表现:通过学习技法、工具材料、美术语言,提升艺术表现力。 审美判断:通过系统学习书法练习,感知、鉴赏、评价艺术作品。 创意实践:美术的学习是一个从看到做的过程,通过实践体会书法 艺术魅力。 文化理解:深入学习独一无二的中国书法,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初学者要练好楷书,在用硬笔 书写时遵循楷书笔画技法规则。 方块字:上小下大、左小右大
精精彩彩写好方块字, 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节课再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书为心画”
独一无二的中国书法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表征,它通过对 汉字进行创造性的书写,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中国书法在历史上 获取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今社会文化中仍然保持 着活跃的生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 楷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楷书四大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中美术 书法知识与赏析(共95张PPT)

高中美术 书法知识与赏析(共95张PPT)
甲骨文 、金文、秦篆 特征:笔画单纯。大致是只有直、弧两种
笔画,圆劲细挺是篆书笔画的基本审美特 征。字体略长;章法变化:已奠定了汉字 纵向排列的基本格局。
篆书名作赏析 《墙盘铭》
散氏盘铭
石鼓文
虎符
什么是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 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 有“汉隶唐楷”之称。

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 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
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
珍爱。
华山庙碑
全称《汉西岳华庙碑》。东汉 延熹八年(165)立, 22行,行 37字。
此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其结体 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 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汉 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 作品。
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 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 清朱彝尊谓;“汉隶凡三种: 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 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 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 当为汉隶第一品。”
云梦睡虎秦简:是隶书初创于秦的标志性材料。秦隶在 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 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二)简朴方正时期--------西汉至东汉 前期隶书 西汉早期隶书多采用实用性用笔, 没有 粗细相间,缺乏墨韵。结字没有要求,在 改秦篆的圆转为方折的同时,产生了破坏 “平衡”的笔画,在文字的最后一笔,出 现所谓的“隼尾”。 到了较为成熟的西汉,将竖画、横画都掺 和“隼尾”,使古隶早期不平衡的结字又 趋于平衡。
遒劲丰润,自名家。 ----宋朱长文《墨池编》
作品: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 石》、《玄秘塔碑》、《冯宿碑》、 《神策军碑》。 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中国书法鉴赏优质课件87张

中国书法鉴赏优质课件87张

“ 龙 ” 字 欣 赏
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可以分成篆、隶、楷、行、 草五种,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商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小篆
(二)秦代的小篆发展到汉代的隶书
(三)从汉代隶书发展到魏晋之后的楷书、行 书、草书
书 体 的 演 变 ( 示 意 图)
甲骨文(古篆)
钟鼎文(金文)
大篆
石鼓文(籀[zhòu ]文)
楷书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 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 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 演变而来。创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 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
按照用笔和结体特点,可分为魏碑和 唐楷两大系统。
魏碑,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性书体,点 画形体造型还留有明显的隶书的痕迹,是一种 还不成熟的楷书。
欧阳询 皇甫诞碑
唐/欧阳询/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楷书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 宫醴泉铭》,拓本半开 纵209cm,横13.9cm。 1956年张明善捐献文 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 院藏。 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 年(632)刻石。书法高 华浑穆,丰厚挺拔,既 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 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 登峰造极之作。
草书 王
羲 之 的 《 七 月 都 下 帖 》
王献之作品:《鸭头丸帖》
▪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 所书,与王羲之的《快 雪时晴帖》,王询的 《伯远帖》合称“三 希”,现藏故宫博物院。 《书断》中说:“字之 体势,一笔而成,偶有 不连,而脉不断,及其 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中秋帖》书法纵逸豪 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 新体。
中国书法鉴赏课件
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 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第5课书为心画——中国书法(兰亭序)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39张PPT)

第5课书为心画——中国书法(兰亭序)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39张PPT)

素 衣 映 湖 中
风 声 掠 过 指
眉往纸今千来的书法
眼伞古
低爱朦好回者都津津 垂微乐胧间道首杏的,那21
空已悉冷阴
中熄记的

忆空



酒 色 清 浅

水 光 潋 滟

敛个洒下不雨西同姿态的 “阴之湖”。
影边 一 片
古典文学
21个不同姿态的
输水请文
入墨在字
文 字
主 题 请 在 此
此 输 入 文 字
分坐两旁,喝酒作诗,畅叙
幽情。
古典文学
怀风檐琉流琴把素风眉纸千
念动下璃星音盏衣声眼伞古
忘烛花月泯何笑映掠低朦回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夜似熟冰光寄世中指微间杏
空已悉冷阴
间月尖敛洒雨
中熄记的
输入流标题 忆 空


能 可 也酒色清浅感 能 可这受 能因水光潋滟 是到 因为一为他他次酒的觉欢后笔得下阴影一片快微法反的醺是正西湖边聚,很是会我轻草,们快稿我可的,们。
中熄记的

忆空


酒水 色光 清潋 浅滟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古典文学
点,有
输水请文
入墨在字
文 字
主 题 请 在 此
此 输 入 文 字
水 墨 主 题
怀 念 忘
主风输 水檐 琉
标 题动入 墨下 璃 题 请在烛文字 主题花 月
川 夜
此输入火似水墨
请灯 在此熟
下 冰
流 星 泯 灭 光
琴 音 何 处 寄


酒水 色光 清潋 浅滟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古典文学

《中国美术欣赏》PPT课件

《中国美术欣赏》PPT课件
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 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 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 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 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 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 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画作极多,有隋朝官本《司马宣王 像》、《谢安像》、《刘牢之像》、《恒 玄像》、《列仙图》,著录于《梁太清 目》;《宣和画谱》著录有《夏禹治水 图》、《春龙出蛰图》等九件。其中传世 的《女史箴图》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另传顾之《洛神 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他的画论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 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 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 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 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 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 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 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 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 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 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 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 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 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 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注法 过去的说 法很多, 比较流行 的说法是 为了适应 方音分歧 和语音的 发展而采 取的一种 造字法。
假借法 就是借用同音字表 示新义的一种方法 (“假”也是借的意 思),如“汝”本是 水名,借为第二人 称代词。这种假借 现象,当初大多是 因为没有本字而暂 借一个同音字替代, 但后来一直沿用下 来。
.
15 SZM
魏碑书体
.
奚 真 墓 碑
16 SZM
张黑女墓志铭碑帖临写
.
17 SZM
唐 褚遂良 <倪宽赞>
.
18 SZM
宋徽宗 赵佶 瘦金书
.
19 SZM
颜真卿<勤礼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
20 SZM
柳公权<玄秘塔碑>
.
21 SZM
欧阳询<九成宫碑>
.
22 SZM
元 赵 孟 頫 小 楷
指事法 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 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 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 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 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 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 图形上的符号。
.
会意法 就是把两个 或两个以上 的字,按意 义合起来表 示一个新的 意义的造字 法。
3 SZM
我中们国毕书业法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
1
SZM
目录
1 书法风格 2 书法之美
.
2 ZM
书法风格
2
3
4
5
6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 “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 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象形法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 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 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 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 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 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 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 数量却最少。
隶书
•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 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 方折,书写速度更快,是古 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称之为“隶变”。隶书结体略 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 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 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 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 “汉隶唐楷”之称。
.
11 SZM
蚕头燕尾 :
释义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比喻隶 书的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 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
.
23 SZM
行书
•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 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写的比较放纵流动, 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 行楷。
•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 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 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
9 SZM
书法风格
2
3
4
5
6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 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 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 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 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 指峄山。原石为北魏太武帝推毁,今已 不存。
.
10 SZM
书体的演变历史
•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 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 楷书、行书诸体,逐渐产生了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 术。
.
6 SZM
甲骨文
•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 文字”、“殷契”,是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 骨上的文字。
•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 大小不一,错综变化, 笔道细、直笔多、转 折处多为方形,但已 具有对称、稳定的格 局。已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 章法。
如雁尾。
.
12 SZM
书法风格
2
3
4
5
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 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 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 安碑林博物馆保存。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 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 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 至。
.
6 13 SZM
楷书
•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字形较为正 方,点画规整。
.
14 SZM
书法风格
2
3
4
5
6
柳公权 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 颜真卿 颜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 欧阳询 欧体----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 赵孟頫 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
.
7 SZM
金文
•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 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青铜 器的礼器以鼎为代 表,乐器以钟为代 表,“钟鼎”是青铜 器的代名词。金文 笔道肥粗,弯笔多, 团块多
.
8 SZM
小篆
• 秦统一六国,李斯受命统 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 篆,也叫“秦篆”。在大篆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字形上 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 右对称的现象,笔划较细 , 匀圆齐整,所以也有“玉 箸篆”之称,给人挺拔秀 丽的感觉。(注:秦统一 文字之前的文字统称大 篆。)
书法风格
2
3
4
5
形声法 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 成的造字法。因为形声字 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 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 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 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 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 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 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 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今 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 以上都是形声字。
.
6 4 SZM
书法风格
2
3
4
5
6
1 篆书:分大篆、小篆两种.
2 隶书:源于秦朝,成熟于汉朝,由篆书简化而来.
3
草书:源于汉代初期,字形自由飞动,分为章草和今草.
4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分行楷和行草两种.
5
楷书:现代汉字的标准。字形方正,均衡平稳,笔画平直,风格古雅,整齐端庄。
.
5 SZM
•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 书体,带有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 朴方严,多以碑刻的形式传世,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 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 字的模范。其中颜真卿、柳公权后世又有“颜筋柳 骨”之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赵孟頫 并誉为楷书四大家,简称“欧颜柳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