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史先秦ppt课件

中国书法史先秦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58
秦公钟 春秋 秦武公(前六九七—— 前六七八)
完整版ppt课件
59
秦公簋 春秋
完整版ppt课件
60
石鼓文
完整版ppt课件
61
诅楚文
完整版ppt课件
62
王孙遗者钟 春秋 楚
完整版ppt课件
63
栾书缶 春秋 晋
完整版ppt课件
64
攻吴王夫差鑑 春秋吴
完整版ppt课件
65
完整版ppt课件
10
郭沫若《殷契萃编》有很好的形容赞美。董作宾《甲 骨文断代研究例》还按年份分出艺术区别。还有人讲《甲骨 文的书法与美学思想》。罗振玉及近代一些古文字学家都有 甲骨文书法作品传世,我称之为最古书体的最新书法。
完整版ppt课件
11
甲骨刻辞 殷商 武丁(约前十三至十二世纪)
祭祀狩猎涂硃牛骨刻石正面
完整版ppt课件
52
柞完钟整版pp幽t课件王
53
四、春秋战国金文与墨迹
完整版ppt课件
54
公元770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平王东迁,是为东周。 王室趋向衰弱,诸侯并起,这些都在文字书法上有所反映。 王室之器日渐稀少,诸侯王臣之器越来越多,但直至春秋早 期,宗周庙堂文字的正统典雅气派还在流行,后渐行解放。 无论型式、纹饰、铭文都开始有了变化。首先是王室衰落造 成的所谓礼崩乐坏,大典铭文少了。诸侯王臣不再以周天子 册命为荣,礼乐器少了,诸侯自行制器,铭文也不那么严肃 庄重,大多只是款识。地域性特色开始呈献,虽字型结构无 太大变化,还是从“古”而来,但书法的艺术风格已形成了 各自的不同。
完整版ppt课件
56
战国时,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少异体字、俗体 字。特别是在战国竹木简中的字,不仅字形笔画加以减化, 还以平直方折笔画改造了篆书。这种俗体破坏正体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篆书向隶书转变的因素。

中国书法史ppt课件

中国书法史ppt课件
9
秦代隶书的产生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 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 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 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 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 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 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 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 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 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14
蔡邕
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祀县)人。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年少博学,曾师事大儒胡 广,汉灵帝时为议郎,因上书评论朝纲缺失,被诬流放。 董卓擅权时,被迫任侍御史,拜左中郎将。卓被诛后, 他亦被牵连,被王充所捕,死于狱中。蔡邕是东汉末年 罕见的大学者,他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 隶,尤以隶书著称。在中国书法史上,他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无论在书法理论或是在书法实践方面,都有开 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古代书法“典轨”的主要奠基者 之一。
程邈
10
2、汉代
汉代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 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 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 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 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
11
隶变的意义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 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 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 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 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前人称篆书笔法为“玉箸”,即玉作成 的筷子,横平竖直,均匀圆润。字的结体规矩严谨,较少变化。隶书则 不然,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用笔有 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 妩媚,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 各臻其极。这真是书法史上瑰丽的一章。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 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 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 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中国书法史课件

中国书法史课件

元明清书法
明代书法早期以“台阁体”为主流, 中期主导书坛的是“吴门三家”(祝允 明、文征明、王宠),晚期代表是 “晚明四家”(董其昌、张瑞图、刑侗、 米万钟)。纵观明代书法,虽然也 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没有 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 王羲之出生于仕宦世家。七岁开始学书, 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书法家,擅 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父王廙 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学 钟繇,草书学张芝。王羲之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创 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成一家。 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成
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 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 的均为摹本、临本。
中国书法史
书法字体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商
甲骨文
成长阶段

金文 大篆

小篆
大发展阶段 汉
隶书 章草
成熟阶段 魏晋南北朝 楷书 行书 草书
不断繁荣阶段 隋唐及以后
❖1.甲骨文 ❖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是指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1899 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 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 “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 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 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
赵佶《穠芳诗贴》“瘦金书”代表作
元明清书法
元朝书法首推赵孟頫,他以全面 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 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 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 的权威价值。他的书法思想、风格, 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 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
赵孟頫
《胆巴碑》
该帖通篇一气呵成,点画 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 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 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 自然流便,全是“二王” 正脉。其字形开张舒展, 点画精到沉着、神完气足、 萧散率真。字体秀美,法 度谨严,神采焕发。

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PPT课件

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PPT课件

五.民间书家的南北朝(平稳过渡)
南北朝期间在当时隐逸文化盛行的影响下, 以无名书法家众多。此时期的书法为唐代 百花齐放的鼎盛局面创造了条件。以魏碑 为最盛。
智永:他继承家规,从小刻苦习字。
《千字文》真草,线条饱满笔意飞动,富 于虚实变化,结构十分精妙。
六.书学鼎盛的唐代(群星璀璨)
书法出现了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唐 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著名书 家有,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
1.董其昌:字玄宰,初学颜真卿,在用笔泼墨 结构布局上容各家之长,善于鉴赏。
《草书宋词卷》草书,极富有清远散淡的情致。
2.文徽明:早年受父影响学苏体,后受岳父影 响学宋元笔法。
《大行书七言诗轴》意境深远幽长,字体洒脱。
十.缤彩纷呈的清代(名家辈出)
在文艺上清代有绚目迷人之处,是书法发展史 上又一个中兴期。
2019/7/2
《兰亭序》是东晋永乐年间三月三日王 羲之三十三岁所做。以行书为主,世人 称《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继承家法,书
风似其父,但更有逸气,英俊豪迈,进一 步扭转了当时的古拙书风,称为“破体” 。
他工草、隶,兼精诸体,尤以行草为 长。

2019/7/2
2019/7/2
怀素 狂草
七.贴学大行的宋代(发展缓慢)
在宋建立至宋太祖前期书法发展缓慢,到 宋太祖赵光羲喜欢书法,便命人盲目的摹 刻前人的书法,发生了字体的扭曲!总之 在贴学大行以及帝王的好恶权臣的书体影 响下,限制宋代书法的发展。
1.米芾:字元章,在传统上下功夫,在书 法上追求刷的感觉和酣畅淋漓的痛快感。

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中国书法史课件

中国书法史课件

04时代书家
PART
智永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李邕 怀素 张旭 颜真卿 柳公权 杨凝式
05书论名篇
PART
孙过庭《书谱》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断》
张彦远《法书要录》
06书坛纪事
PART
楷书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发展,在点画和结体上创造了 多种形式,积累了各种经验,到隋唐终于发展到了极致,出现 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唐书尚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 为天下第二行书。
PART
07备注
隶书又名分书,隶书的草写未脱隶意,被称作章草,张芝变章 草为今草,史称草圣。
四 三国两晋 南北朝
PART
PART
01朝代
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公元280年 两晋(西晋东晋)公元265-公元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
PART 02书体
魏碑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十国公元902-公元979年
PART 02书体
行书 楷书 草书
篆书
03代表碑帖
PART
《董美人墓志》《苏慈墓志》《龙藏寺碑》智永《千字文》欧阳询《九成宫》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陆柬之《陆机文赋》褚遂良《孟法师碑》褚遂良《雁 塔圣教序》李邕《李思训碑》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怀素《论书帖》 《苦笋帖》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碑》徐浩《不空和尚碑》怀仁《集王圣教 序》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 卿行书《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
PART 02书体
甲骨文 金文 朱书墨书
玉书石刻
03代表碑帖
PART
甲骨文书法 金文书法 《散氏盘》 《大盂鼎》 《石鼓文》
04书坛纪事
PART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

《中国书法简史教案》课件第一章:中国书法的起源与演变1.1 汉字的起源介绍汉字的起源,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等早期文字形式。

通过图片展示甲骨文和金文的书法作品。

1.2 书法的工具与材料介绍书法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展示不同种类的毛笔和墨汁。

1.3 书法的审美观念讲解书法的审美观念,如骨法、气韵、章法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书法作品。

第二章:篆书的发展与特点2.1 篆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篆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秦篆到汉篆再到唐篆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篆书作品。

2.2 篆书的特点讲解篆书的特点,如圆润、刚劲、婉转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篆书作品。

2.3 篆书的书写技巧介绍篆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

第三章:隶书的发展与特点3.1 隶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隶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隶到魏碑再到唐隶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隶书作品。

3.2 隶书的特点讲解隶书的特点,如方正、端庄、严谨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隶书作品。

3.3 隶书的书写技巧介绍隶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

第四章:楷书的发展与特点4.1 楷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楷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楷到魏碑再到唐楷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楷书作品。

4.2 楷书的特点讲解楷书的特点,如规范、端庄、平整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楷书作品。

4.3 楷书的书写技巧介绍楷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楷书的书写技巧。

第五章:行书的发展与特点5.1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行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汉行书到魏碑再到唐行书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行书作品。

5.2 行书的特点讲解行书的特点,如流畅、自然、变化等。

通过示范和图片分析具体的行书作品。

5.3 行书的书写技巧介绍行书的书写技巧,如笔画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等。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课件(28张PPT)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课件(28张PPT)

1
2
3
4
减省点画 体态多变 笔势流动 用笔灵活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草书:
草书是汉代在隶书基础 上演变出的一种书体, 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 绵的特点,分为章草、 今草和狂草,旨在提高 书写便捷性。

楷书笔画
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 秦篆,又称小篆,由金文和石鼓文演变而来,是秦 统一后的官方文字。李斯的《泰山刻石》见证了这 一变革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 此画线条匀圆、长方形状,圆润流畅,刚柔并济, 给人以圆浑挺健、端庄稳重之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
汉代 隶书
• 隶书是汉字书写的里程碑,对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汉字形态更加规范,笔法更 加丰富,为后世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广泛应用于汉代。图示为《西狭颂》。
如何临帖?
中锋起笔可使笔画显得厚实、饱满、有力。
如何临帖?
侧锋行笔容易出现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使笔画显得扁平、单薄。
如何临帖?
提就是把笔锋往上提起,按就是把笔锋用力往下按。提与按是书法运笔最基本 的技法,书法的点画,线条的粗细、浓淡、节奏等变化就是在提与按的运笔动 作中完成的。
汇 报 人 : 某 某 某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兰亭序》
王羲之(晋) 01
《祭侄文稿》
02
颜真卿(唐)
《黄州寒食帖》

书法简史精品PPT课件

书法简史精品PPT课件
秦书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
秦汉书法
小篆的演变与特点
小篆的起源
小篆是秦代官方文字,起源于春秋战 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经过李斯等人的 整理和规范,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字体。
小篆的特点
小篆笔画粗细均匀,线条流畅,结构 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字形 修长,追求平衡对称之美,展现出一 种优雅、庄重的气质。
文化价值
近现代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 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近现代书法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07
书法简史总结与展望
书法简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起源与早期发展
书法起源于古代甲骨文、金文等 ,经历了篆、隶、楷、行、草等 字体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 爱书法,为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展望
未来,书法将继续在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教育传承等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艺术风格。
历代书法大师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大师 ,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世学习和借鉴的 典范。
技法与流派
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技法 和流派,如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 的流畅自然、草书的狂放不羁等。
书法简史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 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VS
简牍书法
简牍是古代书写材料之一,由竹简和木牍 制成。秦汉时期的简牍书法字迹清晰、运 笔自然,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简牍书法在笔法、结字和章法等方面都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 官方的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 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代。
礼 器 碑
曹 全 碑
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 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一次质 的飞跃。

隶书 章草
魏晋南北朝 楷书 行书 草书
❖ 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 期的几个特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 难得的契机。第一,纸的发明完成。第 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出 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 的书法理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 是东汉崔瑗的《草书势》。此外,还孕 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
皇 象 《 急 就 章 》
索 靖 《 出 师 颂 》
❖ 3.草书 ❖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 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 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 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 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 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 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 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 的时代达到了顶峰。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 5.行书
❖ 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 字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 的直接快写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 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 草”。行楷,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 序》;行草,如王羲之《丧乱帖》、仁 圣集 教王 序羲 》
王 羲 之 《 丧 乱 帖 》
王 献 之 《 十 二 月 帖 》
❖行书之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 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 下第二行书”,
❖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 三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寒食帖》
王 羲 之 《 十 七 帖 》
智永《真草千字文》
孙过庭《书谱》
❖狂草,是比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 书。它不大计较一笔一字的工拙, 而着意力求通篇气势的畅达雄放。 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大起大 落,变态无穷。如张旭《残千字 文》、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 的狂草作品。
张旭 《古诗四帖》
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 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钟繇《贺捷表》正书之祖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
❖ 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 出的书法家是钟繇。他的楷书笔法遒媚,结 体朴茂,气息高古,被后世奉为“楷书之 祖”。代表作品有《贺捷表》、《荐季直 表》、《宣示表》等。《贺捷表》备尽法度, 为正书之祖。《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 入神。《宣示表》是钟繇直接影响王羲之、 开南派书风的奠基之作。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2.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 文,是古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 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 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较 之商代的甲骨文进一步稳定, 更趋规范化和符号化。
散氏盘
散氏盘
大盂鼎
虢季子 白盘
❖3.大篆
❖大篆又称“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 国的石刻文字。它是我国最早的 刻石。大篆的字体,介于古文与 秦篆之间,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 篆的过渡。
张 芝 《 八 月 帖 》
❖ 今草由张芝创立。他看出了章草便捷有 余、美观不足的弱点,他大胆革新,在 章草的基础上创造了今草。在一幅字中, 今草不仅可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 大小相间,粗细杂糅,正斜相倚。简单 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 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著名今草碑帖 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正 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墨迹》等。
❖1.小篆(秦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 的政策,由李斯等创制了小篆,作为 全国的官方标准字体。小篆的创立, 使我国文字走向了规范化和统一化。 秦代把这种书体广泛应用于刻石颂德。 据传它们大都出自李斯之手。
泰山 刻石
会 稽 刻 石
会稽 刻石
琅琊 刻石
❖ 2.隶书(汉隶)
❖ 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 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 创造的,所以称隶书。篆书的草写即发 展成隶书。
怀素《自叙帖》
❖ 4.楷书
❖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 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 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 整的字体。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所谓 楷书,就是标准字体。 因此,楷书成为中
国书法史上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多、 最能体现方块汉字特点、最为实用的书体。 从魏晋至今,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正统地 位。
❖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 多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 好的字体,因此,从产生至今,一 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之就以 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 少方,多露锋少藏锋。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
❖ 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 出的书法家是钟繇。他的楷书笔法遒媚,结 体朴茂,气息高古,被后世奉为“楷书之 祖”。代表作品有《贺捷表》、《荐季直 表》、《宣示表》等。《贺捷表》备尽法度, 为正书之祖。《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 入神。《宣示表》是钟繇直接影响王羲之、 开南派书风的奠基之作。
中国书法史
书法字体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商
甲骨文
成长阶段

金文 大篆

小篆
大发展阶段 汉
隶书 章草
成熟阶段 魏晋南北朝 楷书 行书 草书
不断繁荣阶段 隋唐及以后
❖1.甲骨文 ❖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是指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1899 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 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 “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 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 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
❖ 3.草书 ❖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 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 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 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 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 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 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 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 的时代达到了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