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书法史第一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中、晚期的作品,在笔划、结构和章 法上的处理,圆熟自如,能够充分利用工 具和铸造方法的特长来发挥创造性,使文 字的形式独具一种凝铸效果,端严肃穆、 气息高浑,令人观之而有如入庙堂、如对 至尊的敬畏感,然而却又有慈霭温婉、如 沐春风的亲切感,通常认为,这应该是所 谓“大篆”的特有气息。这种气息是非常 可贵的,在后世书家那里产生了很强烈的 共鸣,成为后来者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 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作品,也因此被认为 是西周金文的鼎盛之作,学习大篆的典范。
甲骨文大多是刻契的。甲骨文字的成字方 式,除了有少部分甲骨文是墨迹外,大约 有两种,一是直接刻写,一是先书后刻。 刻契的方法主要是单刀,少量郑重的记事 刻辞用双刀。龟甲兽骨的质地都比较坚硬, 表面是不规则的形体,文字排列,多数自 上而下;两行之间,多数从右到左。这样 的书写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书法创作。
5、春秋、战国简牍帛书墨迹 前已述及,殷商时代应该已有简册的存
在,但由于材质的关系,在这些材料上书 写的字迹,至今没有发现,商和西周的墨 迹资料极少。但春秋战国之后,墨迹存留 逐渐多了起来,主要书写在三类载体上: 玉或石、丝织物和竹木简。
盟书是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建立同
盟时埋在地下或沉于河水之中的誓约记录。 目前发现的有两份:1965年山西侯马 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和1979 年河南温县出土的《温县盟书》。
包括夷王、厉王、宣王、幽王(公元 前887年~公元前771年)。这一时 期一方面是青铜器铭文发展的高峰,另一 方面,似乎也已经显示出分化的迹象。如 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的宣王时的 《毛公鼎铭》,制作精美,器形完整。文 在腹中,凡三十二行,计有四百九十七字, 堪称宏篇钜制。其书法流溢秀美,笔划工 谨厚重,结构密丽庄严,气势雄浑博大, 为存世金器铭文较长而艺术水平较高的一 个。
甲骨文的风格存在显著的变化, 形成了时代特色。董作宾先生 (彦堂)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中提出了甲骨文的五个分期学说, 其中书体是一项判断标准。我们 认为,甲骨的书刻者是书风的创 造者。其中,突出的如第一期由 韋、亘、永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 气格阔大,雄壮卓伟;第二期由 旅、大、行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 规矩森然,法度谨严;第五期由 黄、泳诸贞人贞卜的甲骨文,工 稳典雅,布局精到。要达到这种 高超的水准,他们是经过了严格 的训练的,出土甲骨中的习字骨 就是他们学习的证明。这还可以 说明甲骨文书刻者已有自觉主动 的审美追求。
加上字形较大,结构也取纵势,看起来雄壮浑厚。从文字
的角度讲,它们与甲骨文并无本质的差异。
此时长篇铭文也开始出现,有的达到四五十字。如
《戍嗣子鼎铭》《宰甫卣铭》等。铭文的形式也逐渐发生
变化。总体看来,字形与甲骨仍极相似,但笔划粗细变化
较大,起收随处可见尖形;结构仍多取纵势,但已经注意
随字赋形,谨严而自然。因而其气质浑厚朴茂,健峭厚重,
和甲骨已然大不相同。可见,新的物质条件的作用已经显
示出来。
西周是青铜器的极盛时期,也是金文的 鼎盛时期。铭文由商末的几十字发展到数 百字,内容主要有祭祀典礼、征伐纪功、 赏赐锡命、书约剂、训诰群臣、称扬先祖 等六大类,文辞最长可达497字(《毛 公鼎》),对文字处理水平的要求必然相 应提高,当然也就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以来被视作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大盂鼎铭文局部
(2)西周中期
包括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公元 前947~公元前888年)。这时期铭 文的篇幅更长,处理的方法也有更大的发 展。这一期的精品极多,代表性的有:穆 王时的《静簋铭》,恭王时的《卫盉铭》、 《永盂铭》、《曶鼎铭》、《牆盘铭》, 懿王时的《即簋铭》,孝王时的《大克鼎 铭》等。
特点。容庚说:“铭文的特征是文字图案化,装饰代替了
书史性质”、“一般的共同趋势是简化”。不过,他的概
括并不全面。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看,这时期最为突出的变化, 是地域风格的逐步增强,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
一是向小篆方向演变;
二是在一些诸侯国里出现了文字装饰化的倾 向。同时,在战乱频仍的情况下,文字的应用范 围大大扩展,为适应其需要,产生了明显的文字 简化趋向,并进而导向了隶变。这两大变化,构 成了春秋战国书法的基本发展线索。此外,在春 秋早期,典型的西周大篆风格仍有所延续,构成 春秋战国书法的第三条发展线索。我们可以简单 地把它们称作:西周大篆风格的延伸、地域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小篆化和装饰化)、隶变。典 型西周大篆风格的延续主要存在于金文中,隶变 主要发生在简牍书中,只有地域化是金文、简牍 中共同存在的。
西周青铜器铭文的风格大约可以分三个 时期。
(1)西周前期
包括武王、成王、康王、昭王 (公元前1207年~公元前94 8年)。文字继承商末传统,与商 末甲骨文、金文相似,处于文字演 变的同一阶段。形式处理上,笔划 肥厚,唯起收多出以尖形,与商末 金文如出一辙,又常饰以圆形或方 形的块状笔划。这一时期代表作品 有:《周公簋铭》,《天亡簋铭》 (武王),《利簋铭》(武王), 《德方鼎铭》(成王),《何尊铭》 (成王),《商尊铭》,《郿县大 鼎铭》(成王),《大盂鼎铭》 (康王)等。
3、春秋、战国金文
公元前770年,犬戎陷镐京,杀幽王,西周灭亡;
晋、郑等诸侯护送平王东迁,都于雒邑(今河南洛阳市), 史称“东周”,周王室由此衰落,中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霸 的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列国 割据兼并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
伴随这一历史大变动,文字的应用也形成了一些新的
甲、骨质地坚硬且不能常得,人们在不断 地探求着合适的材质,以负载日益繁多的 书写需求。于是周秦之际便有了石刻文、 简书、帛书等以各种材质为Fra Baidu bibliotek体的文字资 料。金文与甲骨文比较,从成字的物质条 件来说,有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约在40 00年前就已经使用铜器,到商代时,发 现冶炼青铜的方法,从而开始大量使用青 铜器。从殷商后期至战国,是我国青铜器 铭文的盛行时期。
青铜器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多是器主的标识、族徽、 祖先名字等,一般只有两三个字,象形程度较高,有的甚 至接近于写实绘画。这大约因为受早期图画的影响的缘故。 它的形式仍然与早期甲骨文有相通之处。
商代末期,许多器物的铭文字数仍不多,如《司母戊
鼎铭》、《司母辛鼎铭》,但文字作风有变化,司母戊鼎
铭笔划起收呈尖形,直笔多,类似甲骨文,而比较肥大,
楚帛书的文 字具有典型的 楚地地方特色, 起收笔锋运用 的变化不大, 笔划呈弧形而 且倾斜,富有 动感;字形多 取扁势、侧势, 有一种自然随 意的效果。
(3)简牍书
简牍在晋以前,是主要的书写载体,它的出土,汉以 来就时有所闻,但无一件保留至今。19世纪末以来,在 我国西北地区又陆续出土了大量简牍。目前发现的春秋战 国简牍,主要有两类:楚地简牍和秦地简牍。楚简牍主要 有:曾侯乙墓竹简(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长沙楚 简(1951、1953、1954年长沙出土)、信阳 楚简(1957年出土)、江陵楚简(1965、196 5、1973、1978年江陵出土)、包山楚简(19 87年湖北荆门包山出土)等。
第一章 先秦书法
先秦包括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约自公元前 16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1、商和西周甲骨文
现有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资料是商 朝的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盘庚迁都于殷 之后的文字遗迹,长期被掩埋在地下,清 晚期时有发现,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 99年),王懿荣首次从文字学角度对它 进行收集、研究以后,甲骨文才真正获得 重光。
散氏盘
《毛公鼎铭》、《虢季子白盘铭》、《散 氏盘铭》与《大盂鼎铭》,在清代有“四 大国宝”的美誉。此外的代表作品还有: 夷王时《多友鼎铭》、宣王时《颂鼎铭》 等。
总体看来,青铜器铭文的书写、铸造,
不仅仅是为表达文字的内容,同时也反映 了人们书写、铸造文字时的审美意识。例 如笔划的圆转、方折、粗细、刚柔、曲直 的变化,结构的安排,字、行的排列,以 及均衡、对称、疏密等形式规律的运用, 都十分明显地体现了当时书写者的匠心, 艺术性比甲骨文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和丰富。
毛公鼎是西周青 铜器中有名的重器 之一。内壁铸有多 达498字的长篇铭 文。其内容是:周 王为中兴周室,策 命重臣毛公,要他 忠心辅佐周王,以 免遭丧国之祸,并 赐给他大量物品, 毛公为感谢周王, 特铸鼎记其事。
《毛公鼎铭》
宣王时的《虢季子白盘 铭》是西周晚期传世最大 的青铜器,长方形,长一 百三十点二厘米,宽八十 二点七厘米,高四十一点 三厘米。清道光年间出土 于陕西宝鸡虢川司。铭文 一百一十字。记述虢季子 白奉周王命征伐西北强族 有所虏获,受赏于周庙的 事情。此盘字迹出于大篆 而不尽相似,笔划纵向舒 展,转折处圆劲,注意笔 划之间的平行、等分关系, 结体修长,上密下舒,章 法散朗,全篇看去优雅清 疏。
《大克鼎》, 铭文二十八行, 二百九十字, 字迹特大,结 体修长峻拔而 具端穆之致。 由于铭排列于 界格之中,书 风乃由自然而 趋于整饬,是 金文中的皇皇 巨著。
《牆盘铭》也是杰构,笔划婉转含蓄而不失畅达,结体谨严
密致,全篇整齐疏朗,整体气息端稳庄重中时露清新秀洁, 堪称西周金文代表作。
(3)西周晚期
厉王时的《散氏盘》,也称《矢人盘》、《散氏 鬲》,乾隆年间出土。盘腹有铭文十九行,满行 十九字,计三百五十字。记述矢人将大片田地移 付于散氏时所订契约,详载核定土田经界及盟誓 经过,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其笔划 一改典型金文的横平竖垂、匀稳工正,代之以欹 侧斜正、粗细不一;字形取方扁之形,而且右肩 似乎稍向下垂,与其它作品的长方或近方、端正 稳重的体势不同,在金文中可谓别构一格。习篆 籀者多取以为范。这种风格出现的原因,还有待 于进一步探讨,但联系西周晚期的社会状况,不 难发现,这种分化的趋势,应当是地域文化力量 上升的必然反映。
《诅楚文》,战国中期以后秦石刻,内容 为秦王祀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域,每告一神 即刻一石。原石早佚,传宋代先后发现: ㈠嘉祐年间凤翔开元寺出土的《巫咸文》, 宋徽宗时取归御府,共三百二十六字。㈡ 治平中发现的《大沈久湫文》,共三百一 十八字。㈢蔡挺所得,后藏洛阳刘忱家的 《亚驼文》,共三百二十五字。原石宋时 亡佚,所传拓本都系翻刻。现存摹刻在 《绛帖》和《汝帖》上的是前两种,已失 原形,不过骨架犹存,可以看出与小篆的 渊源。
其中《大盂鼎》为西周重器,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礼村,
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载康
王二十三年策命其臣盂的情形。鼎
的造型端庄雄浑,字迹瑰丽遹伟。
其铭文严谨端庄,笔划尖圆并用,
体势纵长挺拔,结字密致凝练,章
法整齐有序,在书法上属方笔壮伟
一路;呈现出一种高华肃穆、瑰奇
典丽、端重卓伟的庙堂之气,已经
具备了金文的特有精神气质。长期
4、秦国《石鼓文》和《诅楚文》
石上刻字,在我国出现甚早,商和西 周已有石刻文字资料保存至今,但数量小, 形制简单,不具典型意义。真正的石刻文 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 发达,铁器工具的使用,使刻石成为可能。 具有书法艺术价值,足令后人称奇的石刻 文字是《石鼓文》。
《石鼓文》,唐初发现于陕西凤翔三畤原,现藏 故宫博物院。共十石,每石约一米高,其形如鼓, 故通常称其“石鼓”,所刻文字为“石鼓文”。 文为四言诗,述秦国国君游猎事。其刻制时代, 尚无定论,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石鼓文》 是大篆向小篆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其字犹存 大篆典型,但笔划趋于均匀,体势趋于方整,已 有小篆风度。因系原石,历来受到宝爱,由唐至 今,每视为国宝,咏赞极多。师法者或强调其大 篆气息,求其高古,或取小篆之意参之,得其匀 稳端重,左右逢源皆得如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少量甲骨朱墨书中还可以 看到,书写者已经注意发挥毛笔的性能了, 董作宾说:“用硃或墨写了未刻的文字,笔 顺收迄,笔锋收放,十分清楚,因之可以断 定,殷代写字确是用精良的毛笔。”虽然这 只是雪泥鸿爪,其发挥也还有限,但毕竟是 一个可贵的开始。
2、商和西周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