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文青州没骨花卉精绘班展销作品欣赏(一)
中国画作品赏析

中国画作品赏析系别:教育系班级:12应心班姓名:张晴雯学号:122212150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于全世界,诗意,可以说是中国画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往往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使人在看画赏诗之中,充分享受着艺术美!阎峰的中国画风神超逸韵致清婉。
或设色、或水墨,或斗方、或扇面,或巨幅大作、或雅致小品,在从不以画家自居的阎峰笔下俱是神采飞扬,从容自得。
虽然阎峰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次参加国家级艺术作品的展览但一直很低调,看得出阎峰是训练有素。
有备而来,随心所欲之间,个性使然。
阎峰出生大连,从小在东北部队大院长大自幼爱好丹青,15岁随父母来到苏州。
他的身上有着东北汉子张扬豪爽的个性,在他的巨幅大作中能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他的大道天成。
然而他也有江南委婉细腻的一面,他的扇面小品颇具诗意,运思落笔,不紧不慢,指掌之间心会神融,意蕴悠长。
“搜尽奇峰打草稿”,生活中的阎峰是一个有心人,他深知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心灵感受。
注重绘画创作题材的积累,他曾无数次在海边驻足、在山林穿越、在乡村往返,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收获心性。
因而他笔下的山峦、河流、乡村,不仅形象独特,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既“我有我法”又“言之有物”,用笔老辣、爽利,甚至有点恣肆,浓淡枯湿的变幻,在墨块和线条的交融中意蕴万千。
令阎峰颇为得意的是他精心创作的以海为题材的作品,他的《海》长卷系列作品大都场景开阔,气势宏大,汹涌澎湃的海浪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在视觉上有一种极大的冲击力。
其中以画面辽阔、气韵生动、人物传神最为惊异,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
但见突兀的山石上,人物形象凝神远望,咏叹人生,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堪称力作。
而他的斗方、扇面人物小品不求大雄强、大气派,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或听涛、或对弈、或静观,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可谓风神超逸,韵致清婉。
阎峰说他的艺术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他说很幸运赶上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时势造英雄。
九州撷英——青州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

AppreciatION 鉴赏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无数的书画精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书画艺术却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创新。
近现代书画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山东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寇准、范仲淹、宗泽、张叔夜等朝廷重臣,郑道昭、欧阳修、王世贞等文坛巨匠,都曾居官青州;王曾、邢玠、钟羽正、冯溥等一代名臣,郦道元、燕肃、于钦、黄庭坚、李清照、冯惟敏等一代名流,都诞生在青州。
五代和北宋初期的青州人李成,是一代山水画大师。
明代冯起震善画竹,清代冀旭工芦雁、王曰叟善画葡萄,当时人称“冯竹冀雁王葡萄”,名噪一时。
民国初年的杨润初、焦旨白、张有光、刘子云、李佐金都是有名的丹青高手。
近现代的李苦禅、董寿平、刘国松、黄胄、舒同、启功、沈鹏、刘大为、冯远、田黎明、陈平、龙瑞、刘炳森、范曾 、王学仲、欧阳中石、刘文西、武中奇、九州撷英——青州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李宝垒编辑|王 越图1:青州博物馆AppreciatION 鉴赏赵绪成、于希宁、孙伯翔等大师级名家近百名,都曾来过青州,为青州留下了墨宝丹青。
青州博物馆(图1),作为国家一级馆,是山东省五家一级馆之一,潍坊市唯一的一家,是全国唯一入选的一家县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收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历代书画作品就是一大宗。
如明代大画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图2)、冯起震的《晴竹》(图3)和《雪竹》(图4)、雪蓑绘《松鹰图》(图5)、清代林则徐书法手迹(图6)、何绍基手书条屏、谭云龙《墨竹》(图7)、冀旭《春归柳外图》、不知作者的《四季行乐图》(图8)、杨涵《风竹》、吕培《雨竹》(图9)等。
来过青州的书画名家,必然到青州博物馆参观。
从博物馆看到青州地区深厚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后,都欣然提笔,或书或画,给青州博物馆留下了他们的墨宝。
目前,青州市博物馆已收藏201位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近400幅。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四十六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四十六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主要作品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宗圣宫遗迹》《终南远眺》《枣林之晨》《颐和园知春亭》《颐和园后湖》《一夜雨》《野葡萄》《西湖岳庙》《西北炼油厂》《瓮城》《天津新港》《太行秋收》《苏州庭院》《苏州留园》《石景山钢铁厂》《山深春到迟》《三味书屋》《青龙桥》《农家老宅》《林海》《老井》《海滨》《海湾小镇》《富阳村头》《房山十渡写生·绝壁夕照》《谛听》《大连新港》《鞍钢在建设中》《紫砂艺人》《织网女》《灶头》《苏州近郊老农》《苗家绣女》《葵花与柿子》《纸老虎》《辛集面塑》《喜气临门》《人民翻身兴家立业》《捷足先登》《儿童劳军》《武陵源天桥》《太行十渡之秋》《丽江老街》《哪吒闹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等。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赏析张仃《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33x49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0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宗圣宫遗迹》赏析张仃《宗圣宫遗迹》68x13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1989年作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终南远眺》赏析张仃《终南远眺》90x57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199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枣林之晨》赏析张仃《枣林之晨》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颐和园知春亭》赏析张仃《颐和园知春亭》68.5x68.5cm张仃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颐和园后湖》赏析张仃《颐和园后湖》70x70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一夜雨》赏析张仃《一夜雨》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1991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野葡萄》赏析张仃《野葡萄》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9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西湖岳庙》赏析张仃《西湖岳庙》44x3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1954年作。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配图)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赞誉。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三大类,而之所以分为这三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1、《洛神赋图》,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
《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前段时间《国家宝藏》节目中便有一期介绍了辽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故事情节真挚动人。
2、《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内容反映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唐宫仕女图》3、《唐宫仕女图》描述的是唐代美女众生像,最杰出的包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主要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那时候的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
《唐宫仕女图》为后世研究唐代贵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佐证材料。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创作随想——关于没骨花鸟画的学习心得

创作随想——关于没骨花鸟画的学习心得
引言
引言
作为一个苏州大学MFA艺术硕士生,在绘画创作历程中和对创作艺术的思考过程 中,一直在思考自己适合“画什么样的画”,“怎样走一条绘画的创新之路”。恽寿平是 我欣赏的没骨花鸟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和绘画风格使我认识到要把生活中的真切感受 用绘画语言描绘出来,努力将绘画语言转变为值得欣赏和品味的视觉图像。
明代是没骨工笔花卉大发展的时期,成绩最突出的有孙隆等人,尤其是孙隆在他 的《花鸟草虫图卷》中用没骨法画鼠、瓜、紫茄、青蛙、睡莲等多组形象,其间杂以 各种野花、野草、昆虫;这些自然物经过艺术家的巧妙设计安排达到了名符其实的形 神兼备、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芙蓉游鹅图》(图2) 。
清代没骨画成就最高应首推恽寿平——恽寿平。他早年从堂伯父恽向学画山水, 后来改攻花鸟,以继承发扬没骨画为已任。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新方 法“点染法”,为清初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荷花》(图3)是其代表作之一。
1.1 背景介绍..................................................................................................................2 1.1.1 没骨画的起源................................................................................................ 2 1.1.2 没骨画的历史发展........................................................................................2
故宫博物院藏《张瀚宦迹图卷》初步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张瀚宦迹图卷》初步研究邵军;张驰【摘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张瀚宦迹图》描绘了明中后期官至吏部尚书的张瀚的官宦生活.本文通过对此作图像内容的考证,在比对图文关系的基础上,对此图的原貌、作者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9页(P25-33)【关键词】宦迹图;张瀚;绘画史【作者】邵军;张驰【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中国传媒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22;J18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张瀚宦迹图卷》,纸本白描,纵27.5厘米,横854.4厘米,所绘内容为明代后期官吏张瀚的仕宦经历。
“宦迹图”是描绘官僚官宦生涯和行迹的一种图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历代流传下来的此类图画并不鲜见,但似乎并未引起美术史家们的足够重视,相应的研究也比较少见。
①《张瀚宦迹图卷》作为此类作品的代表之一,目前尚未见到专门的研究论著。
本文将就此作的图文内容及相关问题作初步的研究和探索,请专家们指正。
“宦迹图”是古代人物肖像画中的一种特殊题材,主要是通过图像来表达官员一生仕宦的重要事迹。
此种图像的创作目的大多是为了夸耀像主功绩,为子孙后代留作纪念。
它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与一般的人物画相比,此类图像对创作者的写真技巧要求较高。
由于它的纪事和实录性质,画面中涉及的环境、建筑、器具、服饰、人物等方面一般较为完善、精确、有所依据。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徐显卿宦迹图》后有民国十四年陶镕题记一则,其中论到此图的价值时说:“明代官服、讲幄旧制废弃已久,此册存其概略,亦足征崇学重士之盛,帝王佳迹有如是也”,又说:“详观画笔,衣褶精细,意境宏博,烟云烘染,设色古艳,洵不愧名作。
至衣冠肃穆,羽卫森严,汉官威仪,恍如重观。
”②由此可见这类题材的图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也是目前“宦迹图”研究多侧重于名物考证的原因所在,关于其图像的涵义以及艺术形式的研究当然必须以此类考证为基础,但是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图像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似也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瀚文青州没骨花卉精绘班·展销作品欣赏(一)
展览传统没骨花鸟展
时间3月17日-3月19日
地址中国中晨(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小镇(山东省青州市仙客来南路与凤凰山路交汇处东南角)参展艺术家张瀚文
刘贞麟孟庆峰韩康陆劲松田子微房晓亮高子涵纪萍李晓华刘会萍刘新建荣明欧阳天南田美云王东肖光平徐艳丽夏淑君张晶霄钟
琼
【教师·以教育职务为序】张瀚文
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创作课程导师(主讲教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没骨花鸟画强化研修班导师、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
刘贞麟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教学主持、清华美院培训中心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专项创作课程导师(主讲教师)、清华美院霍春阳美术理论课题班执行导师,多年来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教学和体系建设,在经学、画论、书学、画法源流等初具规模,力挽画风不使于“野、怪、俗”,重新彰显东方美学之大美。
孟庆峰
字俊山,号观天堂主。
受教于著名画家霍春阳教授、刘贞麟、
张瀚文老师。
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生态书画院特聘画家,北京朝阳区美术教师协会顾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刘贞麟传统花鸟画研修课程助教。
陆劲松
师从霍春阳先生、刘贞麟、宋唯源老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刘贞麟传统花鸟画研修课程班主任、霍春阳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画院画家。
田子微
又名田偉。
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宜春市画院传统花鸟画综合班教学主持。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江西宜春市画院执行院长。
【学员·以姓名字母为序】
房晓亮
号自在堂主人,霍春阳美术理论课题班首届研修员,霍春阳先生的入室弟子。
高子涵又名高淑芳,字墨非。
浙江浦江人,现居宜春。
禅月画派成员之一,师从刘贞麟先生和田子微老师。
受家乡“书画之乡”熏陶,自幼喜爱绘画,尤喜小写意花鸟,画风清新,淡雅,有一种朴素、自然之美。
作品《春江图》入选江西省第四届花鸟画作品展。
现为宜春市美协会员,宜春市画院特聘画家。
纪萍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霍春阳工作室画家。
李晓华师从霍春阳、刘贞麟、张瀚文。
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员。
著名书法家、
诗人李善祥入室弟子,名家杂志美术编辑,作品曾多次获奖。
工笔画《圣洁》入选“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刘会萍江西宜春人,宜春市画院专职画家,师承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刘贞麟先生。
自幼喜爱传统书画艺术,潜心专研书画艺术20余年,擅长花鸟。
2014年结业于刘贞麟导师传统花鸟画专项研修班,画风上追宋、元、明,内师传统,外师造化,作品格调清新,情趣浓郁。
刘新建
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书画院特级书画师,20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刘贞麟传统花鸟专项研修班、师从霍春阳、刘贞麟导师、现为霍春阳传统艺木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在2015北京五、一全国书画展中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荣明
字省石,江西萍乡人,自幼酷爱书画创作,为著名书画家李拙之门生。
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受霍春阳、宋唯源、刘贞麟等导师的理论授课启发和指点,专攻传统花鸟,兼擅山水。
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入选及展览,在中国中晨(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小镇书画高端教育培训基地首期学员中被评为受青州画廊青睐的“潜力型画家”,并获评委全票点赞。
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杨岐山书画院执行院长,萍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巿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栗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欧阳
天南江西万载县人氏,生于1962年。
自幼酷爱绘画,师从刘贞麟后,深刻专研领悟,画风突变,水墨清新,所画作品经常参加省市县展览,均获得好评、奖励和收藏。
现为宜春市美协会员,万载县美协副主席、万载县老年诗书画协会理事。
参加2016年江西省第四届花鸟人物画展《荷塘深处是吾乡》入选参展。
田美云笔名,宇琳。
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军谊书画院学术评论委员会院士、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诗书画研究院淮南分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淮南女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九州书画院国画院院长。
分别是新安晚报书画院,马来西亚东方艺术馆,北京传奇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签约画家。
王东字昊魁,又名王道夫,号木翁人,逸雅斋主。
师承于霍春阳先生,霍春阳入室弟子。
中国书画艺术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名人研究员、潍坊市美协会员、宜春市画院副院长。
肖光平
号铁笔山人1964年出生于山东潍坊1995年为日本五佰罗汉堂镌刻石版画《五佰罗汉》1999-2006年为山东省博物馆复制历代古碑刻书法刻贴2007为韩国济州岛设计制作石刻壁画《徐福东渡2004年就读于清华美术学院霍春阳入室弟子霍春阳绘画研究室研究员徐艳丽(又名子懿)字智真。
出生于艺术之家书香门第河南信阳,现住北京。
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书画,毕业于清华美院
中国传统花鸟高级研修班。
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员。
师从霍春阳、刘贞麟、张瀚文老师。
擅长中国传统国画优擅画没骨花鸟等。
喜爱学习和研究古人及当代大师们的艺术精髓,从众多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中吸取营养。
她在书画道路上不断地提升自己,潜心修炼努力不懈地学习,在艺术境界里取得更高的成绩!夏淑君号梅香斋主,江苏泗洪人。
先后就读于山东济南美院、清华美院、中国花鸟画研究院。
师承霍春阳、张立辰、郭怡琮等名家。
世界多元文化共同体中国(北京)代表处理事。
中韩花鸟艺术交流团团长。
中国香港东方艺术品收藏公司特邀品鉴师,中国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画家,任东方花鸟艺术馆副馆长,梅香堂艺术馆馆长。
京都女子书画院常务理事,霍春阳花鸟研究会研究员,南京金陵画家村签约画家,荣获“全国爱心艺术家”、“大爱阳光艺术家”、“最具
收藏潜力书画家”等称号。
张晶霄三日斋主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北省女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女画家学会会员,衡水书法家协会理事,衡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华夏好丹青国画精英班签约画家。
2016.6---- 绘画作品《四方八顺》入选青州全国农民画。
2016.7---- 国画《荷塘清韵》入展《大美衡水湖》全国中国画展。
钟琼字墨了。
江西宜春人,自幼酷爱书画创作,最早跟随画家宋晓敏先生学习绘画创作,禅月画派成员之一,
现师从刘贞麟先生,并学习传统文化和绘画。
现专攻传统小写意花鸟,兼善版画。
画风追求清新、自然、脱俗、平淡天真之美。
现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宜春美术家协会理事,袁州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宜春市画院特聘画家。
作品多次在省美展获奖,2009年作品《乡韵》入选全国第十八届版画展。
2004作品《暖冬》入选塘沽第一届全国版画邀请展;2005年作品《晨》获江西省第八届版画展一等奖;2009年作品《乡韵》获江西省美展二等奖;2009年作品《春茶》获江西省第十一届版画展银奖;2010年作品《乡村的早晨》获江西省第十二届版画展银奖;2013年作品《面具》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版画展铜奖;2016年作品《粉黛》获江西省第十四届版画展银奖;2016年作品《松树八哥图》入选第四届江西省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