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教案
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教案——唐传奇拓展课程2

《南柯太守传》一.教学目标1.自读选文,疏通字词2.讲述故事,梳理情节3.总结延伸,明确主旨二.教学方法1.阅读2.多媒体展示3.交流与讨论三.教学重点总结延伸,明确主旨四.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南柯太守传的图片。
2.复习第一次课内容唐传奇概念“唐传奇”的兴起①“传奇”一名的演变及含意②唐传奇兴起的原因〔1〕文体上的原因〔2〕时代之因〔3〕志怪到传奇的发展演变中,史传文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传奇”的发展过程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现存的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一书里。
〔1〕初期〔1〕中期〔3〕后期3.新授课:《南柯太守传》①学生阅读后,就疑难点交流讨论,教师答疑。
东平淳于棼(fãn)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二友人于座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w‛生解中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马),左右fúguō,外城)城堞(泛指城墙)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②小说大意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
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
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另有世界。
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招他为驸马。
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
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
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
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
淳于棼连遭不测,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从此失去国君宠信。
他心中悒悒不乐,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
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教案——唐传奇拓展课程5、6

唐传奇《柳毅传》《李娃传》的深入交流《虬髯客传》《无双传》初步阅读一.教学目标1.回顾《柳毅传》《李娃传》故事内容,梳理情节2.提出问题,深入交流3.扫除《虬髯客传》《无双传》字词障碍,梳理情节。
二.教学方法1.阅读2.多媒体展示3.交流与讨论三.教学重点总结延伸,深入探讨主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柳毅传》送别视频(二)复习《柳毅传》《李娃传》(三)思考问题,并互相讨论《柳毅传》1.柳毅爱龙女吗?2.最初,柳毅为什么拒绝娶龙女?3.作者在这篇传奇中寄托了哪些思想?《李娃传》4.李娃为什么对荥阳生先弃后助?5.李娃对荥阳生究竟是什么感情?6.作者借李娃的成功证明了什么?参考答案:《柳毅传》1.柳毅爱的是化身为卢氏的龙女2.柳毅身上有君子情怀、对婚姻不得自主的反抗3.君子正义的肯定、婚姻自主的追求、真挚爱情的向往、知恩图报的赞美《李娃传》4.对荥阳生的失望、鸨母施加压力、给他一个教训饿其体肤苦其心志5.李娃是书生的人生指路人6.玩物丧志、好好读书立业、贤妻的标准是帮助男人成功、做人要有良心(四)课外延伸《爱的智慧与尊严》——唐传奇《李娃传》文本解读摘要:唐代文人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之一。
这篇小说写一个贵族公子跟一个妓女的恋爱故事,李娃遗弃贵公子,公子落难后又得到深感愧疚的妓女的帮助,故事的结局是大团圆,以两人的美满结合并享受富贵荣华而告终。
小说歌颂了一个风尘女子的节义和品行,李娃最后摆脱妓女身份,嫁入贵族之家,也源于自己爱的智慧与尊严。
关键词:李娃荥阳生爱情智慧尊严《李娃传》是唐代三大爱情传奇之一,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说: “《李娃传》通过某生与李娃的结合,表现了一对社会地位不同的青年男女经历千辛万苦,赢得爱情的幸福主题。
小说写的是长安娼女李娃与荥阳书生的爱情故事:荥阳书生到长安应试,在平安里与名妓李娃一见倾心,后来资财耗尽,被老鸨和李娃联合设计逐出。
辗转飘零,进入入凶肆(协办丧事的殡仪铺),靠唱挽歌维生。
唐代文学课件·唐传奇

灵 姻 传 》
《 柳 毅 传 》 原 题 《 洞 庭
钱塘君勇猛卤莽, 钱塘君勇猛卤莽,作者对他作 了精彩的描写: 了精彩的描写: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 天坼( 地裂,宫殿摆簸, 天坼(撤)地裂,宫殿摆簸, 云烟沸涌。 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馀 电目血舌, 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 ),项掣金锁 项掣金锁, (列),项掣金锁,锁牵玉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 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 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 青天而飞去。 (播)青天而飞去。
阅读书目 鲁迅《唐宋传奇集》 鲁迅《唐宋传奇集》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
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 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 神溢,立于君(洞庭君) 神溢,立于君(洞庭君)左。君谓 毅曰: 此钱塘也。 ……君曰 君曰: 毅曰:“此钱塘也。”……君曰: 所杀几何? “所杀几何?”曰:“六十 ”“伤稼乎 伤稼乎? 万。”“伤稼乎?”曰:“八百 ”“无情郎安在 无情郎安在? 里。”“无情郎安在?”曰:“食 之矣。 之矣。”*
李娃传
安 。 ”
不
必 为 厉 鬼 , 使 君 妾 , 终 日 妻
李 君 , 今 当 诀 , 我 死 之 后 , 永
丈 夫 , 负 心 此 。 …… 李 君 若
我 为 女 子 , 薄 命 如
“ 斯 ; 君 为
中唐传奇文的压卷 之作:蒋防《 之作:蒋防《霍小 玉传》 玉传》*
传奇》中的《 《传奇》中的《昆 仑奴传》 仑奴传》、《聂隐 娘传》 娘传》、《虬鬚客 传》三篇即是豪侠 小说的典范之作。 小说的典范之作。
清代梁绍壬的《 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 随笔》 随笔》说是有人过邯郸卢生 却写诗道: 庙,却写诗道:“四十年中 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 借枕头。 借枕头。”
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教案——唐传奇拓展课程1

唐代传奇的概念及发展一.教学目标1.趣味性2.知识性3.工具性(读、写)二.教学方法1.阅读2.多媒体展示3.交流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了解传奇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四.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唐传奇经典小说的图片。
2.“唐传奇”概念“传奇”,即传述奇人奇事。
唐传奇,就是唐人用文言写作的小说,因其有曲折奇特的情节,与一般散文不同,故名。
相对于唐诗来讲,唐传奇并不为同学所熟知。
但鲁迅却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自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3. “唐传奇”的兴起①“传奇”一名的演变及含意“传奇”为小说之名,始于元稹《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为《太平广记》改)。
晚唐·裴铏有小说集《传奇》,指单篇作品或单部书的名字。
宋代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把写人世爱情的题材称为“传奇”,遂成为故事题材分类的名称。
“传奇”明确用为唐人文言小说专称,现存资料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分小说为六类,传奇为第二类。
后代“传奇”一名应用广泛,说话、讲唱中有“传奇”一类,南戏明以后也叫“传奇”,明清时由南戏延续的戏曲也叫“传奇”。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注意到二者写作态度的不同:“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chuǎn)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更明确,说传奇与志怪相比,“其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②唐传奇兴起的原因〔1〕文体上的原因六朝存在“文”、“笔”之分,时人把“志怪”作为史部的旁支,属于“纪事直达”的“笔”而不属“沉思翰藻”的“文”,其文字风格简洁质朴。
至唐,文、笔区分淡化,文人在写作野史及传闻杂录时,更加自由,推动了创作传奇的热情。
高考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

【巩固应用】1.唐代传奇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局面的动荡不安 B.城市经济的发展C.科举制度推行的影响 D.古文运动的推动2.宋代“话本”的流行,主要适应了A.封建士大夫娱乐的需要 B.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C.皇室奢靡生活的需要 D.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需要3.在我国古代,小说达到成熟阶段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清4.明清四大小说中,真是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社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5.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的文学作品广受人们青睐,主要与哪一社会风尚密切相关?A.拜金逐利 B.重农抑商C.科举仕途 D.西学东渐6.明清时期流行的“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是指①《盛世危言》②《警世通言》③《喻世明言》④《醒世恒言》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商人第一次作为文学作品中歌颂的对象是在下列哪一文学形式中? A.话本 B.乐府诗 C.“三言”“二拍” D.散文8、影响宋元话本小说发展的因素是:①唐变文②唐传奇③城市经济繁荣④市民阶层兴起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诗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描写乡村说书场面,最有可能出现于: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10、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有①话本文学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②四大名著的出现③通俗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成熟阶段④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1、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赋—诗—词—话本—小说B、诗—赋—词—话本—小说C、赋—词—诗—话本—小说D、词—赋—诗—话本—小说12、在“三言”“两拍”等作品中,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B、拜金逐利风气在社会上盛行C、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D、统治者放弃了抑商禁海政策13、(2007年广东)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14、《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名著的共同点包括①章回体短篇小说集②反映明清社会的危机③批判现实的力作④以科举制度的批判为重要内容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传奇与俗讲、变文优质教学课件

唐代叙事文学
• 唐传奇 ——文言叙事文学 • 白话叙事文学: 包括:话(市人小说)、俗讲、变文、 话:《一枝花话》、《叶能净话》;主要见于见于 文献记载,唐人又名“市人小说”(段成式《酉 阳杂俎》)。宋元话本之所祖。 • 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 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 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游仙窟》
• 以第一人称自述于奉使河源途中,投 宿“仙窟”,与神女十娘邂逅交结的 故事。全文以骈文写成,又穿插了大 量主客对答的五言诗,表现男女间的 调笑戏谑,颇有色情倾向。 • “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
中唐——兴盛期 在这一时期,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 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固 然是小说本身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蓬勃昌盛的各体文学在表现 手法上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代表作家、作品有陈玄祐《离魂记》、沈 既济《枕中记》、陈鸿《长恨歌传》、白行 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 《霍小玉传》。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 者大多以记、传名篇。因多以奇闻异事为题 材,故名。 “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xíng小说集 《传奇》。因明代胡应麟用于指称唐代文言 小说而沿用。现存大部分传奇收于宋初编成 的《太平广记》中。
4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 文学之外因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 化——城市经济、市民生活;科举考 试的“行卷”“温卷”之风;佛道的 盛行; • 文学自身因素:文学的继承发展—— 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 古文运动的促进;说唱文学(俗讲、 变文)的影响
中唐传奇代表性作品
1、陈玄祐:《离魂记》(张倩娘、王宙) 2、沈既济(750?—800):《枕中记》(吕道士、 卢生)、《任氏传》(郑六、狐女、韦崟yín) 3、沈亚之(781—832):《湘中怨辞》(郑生、蛟 女) 4、许尧佐:《柳氏传》(韩翃hóng、柳氏) 5、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斗鸡者 贾昌) 6、白行简(776?—826):《李娃传》(李娃、荥 阳公子)
柳毅传教案

柳毅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传奇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3、把握课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4、体味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
【重点难点】1、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味作品想象奇特丰富,情节曲折的特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唐传奇有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
2、通读全文,落实重点字、词、句。
3、把握全文的情节,体会“奇”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解题,介绍文学常识1.介绍唐传奇。
唐传奇是在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市民文学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由文人写成的文言小说。
它有别于宋末元初的“传奇”(指戏文、诸宫调、杂剧等),也不同于明清时代的“传奇”(指结构比较完整的戏曲)。
作品具有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广阔的社会生活。
它已经超出一般记录传闻的范围,是文人有意识的创作。
它有了精密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具体的环境描写,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
创作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
因其情节多奇特、神异,故名为“传奇”。
它的出现,使小说成为真正独立的艺术类别,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已趋向成熟。
唐传奇题材广泛,思想丰富,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如《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都是唐传奇中的杰作。
到了宋代,虽然也有传奇创作,但是无论内容文体,多沿袭旧风,颇少新创。
唐宋传奇对后代小说创作,如《聊斋志异》等,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是后代白话小说和戏曲的重要题材来源。
2.关于《柳毅传》。
作者李朝威,生平事迹无可考。
据推断是中唐陇西人。
《柳毅传》是唐传奇代表性的作品,见于宋人李昉所编的《太平广记》。
后元明清各朝均有人据此书编撰了杂剧或传奇剧。
《龙女牧羊》、《张羽煮海》、《柳毅传书》(越剧)等传统戏至今流传不衰。
《柳毅传》全文分三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柳毅仗义传书;第二部分:钱塘君为柳毅的高义所感动,欲以龙女相嫁,因言词傲慢,柳毅严词拒绝,几经周折,龙女终于与柳毅结成了佳偶;第三部分:柳毅成仙。
《第九章唐传奇》PPT课件

(2)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性 格的展示。 《柳毅传》中钱塘君和龙女形象: 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 塘所知。”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 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毅曰:“何 故不使知?”曰:“以其勇过人耳。昔尧遭洪水九年 者,乃此子一怒也。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上 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 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 语未毕,而大 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摇簸,云烟沸涌。俄有赤 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 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 下。乃擘青天而飞去。
第九章 唐传奇与 俗讲变文
一、唐传奇的由来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 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 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 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 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著中国古代 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传奇之名,一般认为由晚唐裴鉶的《传奇》而得名。
敦煌《汉将王陵变》残卷
二、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1、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丰富为小 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科举考试“温卷”之风的盛行。 3、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普遍繁荣,诗、文、 小说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倾向。 4、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志人小说的传统。
三、唐传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期。作品数量少, 艺术上也不够成熟。王度的《古镜记》、无 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 窟》。 特点:神怪色彩较浓,承袭六朝志怪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传奇教案
一、传奇
传奇始自晚唐裴鉶《传奇》(该书已佚,今传多从宋代《太平广记》录出,如《昆仑奴》、《聂隐娘》、《裴航》等均出自《传奇》)此后逐渐成为这一新体小说的通名。
然历代所谓“传奇”意义颇不一致:因传奇题材多为戏曲所吸收,故唐以后戏曲多称“传奇”:
宋代,指诸宫调;
元代,指杂剧。
明代,指戏曲中较长者,以别于北杂剧(四折一*子)
清·乾隆间,黄文旸分戏曲为杂剧、传奇二种。
清末以来,特指翻译小说中欧洲的“罗曼斯”(romance)小说(即冒险故事)。
二、唐传奇与六朝小说的异同
六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秩事(志人)小说两类。
将它们与唐传奇对比,可以发现:
1、志怪、传奇,虽均有求奇、求怪的审美追求,然一重鬼神,一重人事。
传奇摆脱了志怪的限制。
2、秩事、传奇,虽均以传写人事为主,然秩事小说多丛残小语,且以“史”的真实性为特征。
(如裴启《语林》因记谢安事不实而受到指责);而传奇,不仅篇幅加长,结构完整,而且“有意为小说”,真正以虚构的笔法来创作,突破了“史”的限制。
宋人容迈《容斋随笔》:“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询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律诗可称一代之奇。
”
明人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词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
又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抒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
总的来看,传奇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虚构:从纪实到“尽幻设语”、虚构想象。
2、文采(文词):从简朴到华艳。
3、结构:从“粗陈梗概”到“扩其波澜”,笔记体——故事体
4、叙事风格:从风趣有致到宛转、凄婉欲绝。
5、审美追求:作意好奇、有意为小说。
6、内容、题材:从鬼怪之奇转向人世之奇,传正规(宗)文体不传之奇。
三、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是传奇产生的社会基础,史官文化传统、通俗文学(变文、俗讲、市人小说等)、古文运动和诗歌等则从外部促进了传奇的兴盛。
此外,最直接的原因又有两点:
1、文人游宴中述奇事、赋新诗的娱乐活动直接促进了传奇的创作。
逞才斗智,无奇不传。
李肇《唐国史补》“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
2、唐代举子“行卷”、“温卷”的风气也使一大批文人士子致力于传奇的创作。
宋人赵颜彦卫《云麓漫钞》(游国恩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册,第226页引)。
四、唐传奇发展分期及各期传奇的特点
1、初期:志怪向传奇的过渡期。
尚未脱离“怪”的范围,从现存的几篇传奇来看,篇幅已较完整,描写已超细致,情节也较曲折。
(1)张鷟《游仙窟》在传奇发展史上有独特点的价值:
①骈、散、诗歌、俚语、俗谚并用,写法上不拘一格,颇多独创。
②篇幅较长(一万余字),对人物外貌、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的刻画已较细致。
篇幅为全部唐传奇之冠。
③内容上全写人事,虽被人斥为格调低下,但就志怪到传奇的过渡而言,其地位不可忽略。
(2)牛肃《纪闻》,牛肃生活于开元、天宝年间,曾任岳州刺史,《纪闻》一书已佚失,《太平广记》收有该书佚文120则(个别为误收)。
①作者身世及其家人轶事。
《牛肃女》(《太平广记》“才妇门”)写其女牛应贞于梦中精熟《左传》,“年十三,凡诵佛经三百余卷,儒书子史又数百卷”“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史传式的写法。
开元28年(740)作《魍魉问影赋》,清人编《全唐文》收入,列牛应贞名下。
②人物传记类传奇。
《吴保安》吴保安与郭仲翔为好友,郭在一次战争中被俘,吴为救郭,舍妻子,尽家财,贸易十年尚未凑足赎金,后得姚州都督相助才将郭赎出,重返长安。
吴后在蜀为官,与妻皆死而无力归葬。
郭乃亲至蜀地哭祭,将吴夫妻二人归葬原籍,并守墓三年,最后上书朝廷将自己的官职让给吴保安之子。
《新唐书》编入《忠义传》。
冯梦龙《吴保安弃家赎友》(《古今小说》)
③写释道及鬼怪故事。
《仪光禅师》、《吐法善》。
(3)《灵怪集》,张荐(744—804)字孝举,张鷟之孙。
早佚,《广平广记》存有一些佚文。
卷68《郭翰》:
书生郭翰早孤独处,牛郎之妻织女降临人间与之欢会。
戏曰:“牵郎何在,那敢独行?”对曰:“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之,纵复知之,不足为虑。
”
七夕,回天与牛郎相会,返,郭问曰:“相见乐乎?”笑而对曰:“天上那比人间?正以感运当耳。
非有他故也,君无相忌!”
2、中期: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传奇:
①爱情题材的兴盛。
《任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离魂记》、《柳氏传》。
②历史传奇:郭湜《高力士外传》、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卢肇《李林甫外传》、陈鸿《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
③讽刺传奇:《枕中记》、《南柯太守传》。
④《广异记》,戴孚,与顾况同年进士,顾为其书序称“原为二十卷,用纸一千幅,盖十余万言。
”《太平广记》收278条佚文。
以记神仙鬼狐传说为主,集中体现了志怪向传奇演进之迹。
其中写狐仙的一类,实为《聊斋》同类故事之滥觞。
3、晚期:与志怪合流
剑侠传奇兴起,剑侠与爱情与哲理的融合、并行,前者如《无双传》、后者如《裴航》,批判锋芒的丧头。
五、唐传奇的审美特征
1、重神似而略体貌的人物描写。
李娃:“妖姿资要眇,绝代未有。
”
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
霍小玉:“姿质浓艳”,“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
”
任氏:“容色姝丽,妍姿美质。
”
都只作粗线条的勾画,但对于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却极细腻。
如莺莺与张生爱情的全过程也正是莺莺内在情感的变化过程。
云英:“露浥琼英,春融雪彩,胗期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
”
2、理想化、道德化的审美追求:
多写贞女、节妇、忠臣、义仆、义士。
如《任氏传》对任氏的描写,重点久在强调她对郑六的忠诚。
《李娃传》中的李娃,虽为娼女,但最后被封为汧国夫人,强调的也是其节行。
“倡荡之姬,节行如是,虽古先烈女,不能踰也。
”
《柳毅传》中柳毅的见义勇为,威武不屈。
3、实录写真与奇幻夸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张生——元稹李生——李益韩翊——韩翃
《沈中纪》、《南柯太守传》、《三梦记》(托名白纪简):梦
李公佐《谢小娥传》;被《新唐书》收入《烈女传》);《长恨歌传》历史与传说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