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

合集下载

唐传奇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传奇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传奇有哪些代表作品唐传奇,也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代表作品列举如下:《古镜记》相传为隋末唐初人王度作。

以古镜为线索,把十多个怪异故事连缀起来组成长篇,叙述较为细致。

《补江总白猿传》作者不详。

内容属志怪一类。

《虬髯客传》相传为张说作。

写隋末李靖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两人随后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本来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大志,看到李世民神气不凡,知道自己不能和他匹敌,便倾其家财资助李靖,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后虬髯入扶余国自立为王。

《枕中记》沈既济作。

写卢生在梦中做了丞相,权势煊赫,梦醒觉悟,皈依佛教,表现人世富贵如梦境之空虚。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作。

主题和《枕中记》类似。

《柳毅传》李朝威作。

写书生柳毅传书搭救洞庭龙女脱离困境后,几经曲折,终于与龙女结为夫妇。

《柳氏传》许尧佐作。

写诗人韩翊与柳氏相爱,经动乱离散,最后团圆。

《李娃传》白行简作。

写荥阳大族郑生热恋长安倡女,屡经波折,终获美好结局。

《霍小玉传》蒋防作。

写陕西李益与长安倡女霍小玉相爱,后登第授官,遂致负心。

《莺莺传》元稹作。

写书生张生与少女崔莺莺从恋爱、结合到离异的悲剧故事。

《长恨歌传》陈鸿作。

写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招致安史之乱;杨妃死后,玄宗日夜思念,有方士到蓬壶仙山访得杨妃。

故事几乎都是虚构。

《玄怪录》牛僧孺作。

《传奇》裴作。

《集异记》薛用弱作。

以上三种都是专集。

唐传奇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在艺术形式上,“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一、定义
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二、内容题材
1. 爱情婚姻类
2. 侠义类
3. 神怪类
4. 历史类
三、艺术特色
1. 情节曲折
2. 人物形象鲜明
3. 结构完整
4. 语言优美
四、地位和影响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从单纯的搜奇记异发展到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在题材、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成熟形态。

2.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唐传奇——唐代传奇小说●1、概念●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大多以记、传为名,以史家笔法,记奇闻异事。

以“传奇”作为小说之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一是始于元稹《莺莺传》。

《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据说是宋人收入《太平广记》时改的。

而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是在元代后期。

此后,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鲁迅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2、兴起:[1]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 a 、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聚集在城市,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这为传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来源。

●b、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使许多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应运而生。

这类新兴的俗文学,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

许多文人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这种富有趣味的创作中来。

●C、佛道教义、神怪传说的流行,对传奇创作也有相当的影响。

d、唐代科举中的行卷、温卷风气也助长了传奇的繁荣。

由于唐传奇能很好地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因此成为应试求仕的文人投卷的一种作品。

这样无形中促进了唐传奇的写作。

[2]、从文体内部说,传奇小说是六朝志怪演变发展的产物。

到唐代志怪进一步人情化、精致化,演化为传奇。

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朝志怪受神道意识的影响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而唐传奇则象鲁迅所说“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二是六朝志怪虽然也有一些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是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而唐传奇则有较为完整的结构,情节也曲折复杂;三是唐传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划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

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

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

唐代是经济与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这是使小说走向成熟的唐传奇兴盛的基础。

唐代科举取士主考诗赋的规定造成读书人争作诗赋、崇尚文才的风气,社会上产生了大批才子,这是传奇兴盛的前提。

就其内容而言,传奇与唐代的妇女状况、宗教传播,以至唐代中后期的动乱,都有密切关系。

而在文学继承上,它的形成与史传文学、笔记小说、古文运动和民间曲艺的奠基密不可分。

按照题材分类,唐传奇可划分为神异的警世传奇、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和锄奸仗义的豪侠传奇四大类。

神异的警世传奇类主要是受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书的启发。

中唐王朝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矛盾重重。

面对这种状况,传奇作者们不约而同地以志怪为表象,在人物的梦中描绘唐代的人情世态,讽喻官场,写出多篇神异奇幻的警世传奇。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有两个类别:现实类和幻异类。

现实类写男女爱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实感,代表有《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幻异类写人与神仙鬼怪之恋,富于幻异感和理想色彩,代表作有《柳毅传》、《裴航》等。

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很受文人创作的青睐。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势大起大落,提供了写不完的轶事。

《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都是代表之作。

豪侠传奇是婚恋传奇之外又一个唐代传奇大家族,它不仅数量多,佳作也多,《柳氏传》、《虬髯客传》等都是文学经典。

唐传奇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与前代的笔记小说相比,它的题材与篇幅上大大扩展,成为了规模严整可观的文学创作,有生动人物、曲折情节,也有细致笔墨、文采光华;它是有意识的小说创作,是作者主动创造美文的艺术自觉,且多想像、虚构,与客观记述有本质区别;它艺术性显著提高,大大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曲折美和变化美。

可以说,中国的小说是在唐传奇的阶段成熟的,唐传奇是成熟的文言小说。

唐传奇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不仅为后世的文言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可供效法的艺术范式,又为白话小说提供了题材和内容的借鉴,使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艺术天地。

10、简述唐传奇的影响

10、简述唐传奇的影响

10、简述唐传奇的影响。

唐代的传奇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面向人生,反映现实,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这是对六朝小说的重大发展,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揭开我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序幕。

唐代传奇作家有意为小说,使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宋人洪迈称之为“与律诗可称一代之奇”。

它采用史传文学的手法,描写完整的故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体制简短而有长篇小说的规模格局,成为后世文言短篇小说的基本体式,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及长篇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世的小说、戏曲及说唱文学提供了重要的题材来源。

在唐传奇以文人仕途作为题材的作品

在唐传奇以文人仕途作为题材的作品

在唐传奇以文人仕途作为题材的作品摘要:一、引言- 介绍唐传奇以文人仕途为题材的作品二、唐传奇的背景与特点1.唐朝的社会背景2.唐传奇的文学特点三、以文人仕途为题材的唐传奇作品1.《长恨歌》2.《莺莺传》3.《柳毅传》四、这些作品的主题与意义1.爱情与权力的纠葛2.文人的理想与现实五、结论- 总结这些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正文:一、引言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别,以文人仕途为题材的作品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作品以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文辞描绘了文人在仕途中的种种遭遇和情感历程,展现了唐朝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二、唐传奇的背景与特点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昌盛。

在这个背景下,唐传奇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喜爱。

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2.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3.文辞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以文人仕途为题材的唐传奇作品1.《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传奇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作品通过描绘两人的爱情与权力的纠葛,展现了唐朝末年的社会政治动荡以及文人在此背景下的命运沉浮。

2.《莺莺传》《莺莺传》以文人与歌女的恋情为主线,揭示了文人在追求仕途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和道德挣扎。

作品通过莺莺和文人的交往,展现了唐朝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3.《柳毅传》《柳毅传》讲述了书生柳毅在仕途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在面对权力和金钱诱惑时所表现出的坚守道义的品质。

作品通过柳毅的形象,传达了文人在仕途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担当精神。

四、这些作品的主题与意义1.爱情与权力的纠葛这些作品中的文人仕途往往与爱情紧密相连,文人在仕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诱惑都与爱情息息相关。

作品通过描绘文人在爱情与权力之间的挣扎和抉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文人精神世界的丰富。

2.文人的理想与现实唐传奇以文人仕途为题材的作品反映了文人在追求仕途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唐传奇文体特征

唐传奇文体特征

唐传奇文体特征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辉煌时期,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

传奇是指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的短篇小说形式,流行于唐朝中后期。

本文将介绍唐传奇的文体特征,包括结构、题材、语言表达等方面。

一、结构特征1.开篇直接引入情节:唐传奇通常以情节紧凑的开篇吸引读者,往往直接揭示故事的核心问题。

2.多线索交织:唐传奇常常采用多线索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复杂且扣人心弦。

3.高潮迭起:唐传奇注重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设置多个高潮点来吸引读者,并保持故事的紧凑性。

二、题材特征1.神话传说:唐传奇中常常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如《长恨歌》中描写了王昭君与匈奴之间的爱情纠葛。

2.历史事件:唐传奇也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如《杨贵妃秘史》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3.爱情与婚姻:唐传奇中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描写非常丰富,既有纯真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有复杂曲折的婚姻关系。

三、语言表达特征1.辞藻华丽:唐传奇中常使用华丽辞藻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2.修辞手法多样:唐传奇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3.抒情性强:唐传奇在表达情感方面非常出色,能够通过文字展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四、代表作品1.《长恨歌》:这是一首关于王昭君与匈奴之间爱情纠葛的传世之作。

通过华丽词藻和动人的情节,展现了王昭君的爱情悲剧。

2.《杨贵妃秘史》:这部作品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情感关系,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风貌。

结论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体形式。

其在结构、题材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唐传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的魅力。

注:此文本为人工智能生成结果,未经人工审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

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

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

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由于唐传奇的兴起本身与民间文学有一定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民间的素材,这使得文人创作同大众的爱好有所接近,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在众多的传奇作品中,我们看到追求自由的爱情成为中心主题,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成为作品歌颂的物件,这里面就反映着大众的心理。

所以它为后世面向市井民众的文艺所吸收。

唐传奇最显著的是在元明戏曲中,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诸如王实甫《西厢记》源于《莺莺传》,郑德辉《倩女离魂》取材于《离魂记》,石君宝《李亚仙诗酒曲江池》取材于《李娃传》,汤显祖《紫钗记》取材于《霍小玉传》等等,不下于数十种。

可以说,唐传奇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散文体式唐传奇也形成了独特的散文体式。

较之六朝骈文,它是自由的文体;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骈丽成分和华美的辞藻。

这些特点从小说的要求来看未免过于于文章化,但对后代散文却不无有益的影响。

唐传奇的兴起命名由来以"传奇”为小说作品之名,当始于元稹,他的名作《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是宋人将此篇收入《太平广记》时改题。

后来裴铏所著小说集,也叫《传奇》。

但这时"传奇”只是用为单篇作品或单部书的题目。

大概是受了元稹《传奇》即《莺莺传》的影响,宋代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中,把写人世爱情的题材称为"传奇”,这是故事题材分类的名称。

至于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现存资料中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

”以后就这样沿用下来。

顺带说明,"传奇”一名,应用的范围很广,不但后代说话、讲唱中有"传奇”一类,南戏在明以后也叫"传奇”。

具有特点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

尽管六朝志怪并不完全是为宣扬神道而作,它也有娱乐的目的,但总体来说,受神道意识的影响毕竟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反而不明确;其中(特别是后期)虽然也有一些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还是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

到了唐传奇,情况才有根本的改变。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他已经注意到两者之间写作态度的不同。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更明确地指出,传奇与志怪相比,"其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正因如此,在唐传奇中出现了较六朝志怪更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小说结构,其情节更为复杂,内容更偏于反映人情世态,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划,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由此,唐传奇宣告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兴起原因唐传奇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除六朝志怪以外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六朝存在"文”、"笔”之分,而志怪虽然在今日看来荒诞无稽,当时人却是当作实有之事来记载的,它作为史部的旁支,属于"纪事直达”的"笔”而不属"沉思翰藻”的"文”,所以其文字风格偏向于简洁质朴。

到唐代,文、笔区分的意识已经淡化,因而文人在写作野史及传闻杂录一类东西时,也往往驰骋文采。

刘知几批评当时之史,"其立言也,或虚加炼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

”(《史通·叙事》)这对于严格的历史著作当然不妥,但各种传闻杂录,本来就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它经过有意识的"虚饰雕彩”,反而更向文学靠拢了。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

它们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

如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他弟弟生日时请来的"杂戏”表演中,就有"市人小说”即民间说话。

又元稿《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在“光阴听话移”一句下自注云:“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

”这条注有些含糊,应该是指元稹与白居易二人一起听艺人说话吧。

这一类新兴的俗文学,必然会给文人创作带来刺激,并提供新鲜的素材,而唐代贵族文化意识逐渐衰退,尽管士大夫中轻视小说的态度没有完全改变,但许多文人已经把注意力投入到这种比诗文辞赋更富有趣味性的创作中来了。

兴盛时期唐传奇最兴盛的时期是在中唐,这里面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

唐代总体上说来,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

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求寄托。

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构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种种愿望。

另外,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传奇还常常被唐代举子用作“行卷”(“温卷”)-考试前投献给有关官员,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

在从志怪到传奇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史传文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以前我们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主体虽非虚构,但作者为了追求鲜明生动的效果,往往有意无意地在细节描写中采用虚构手段。

以《史记》为代表的历史人物传记,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早已为后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唐传奇的重要作家中,有不少人是历史学家,他们很容易继承这一传统,而更自由地运用于小说创作。

唐传奇中凡以写人物为主的,几乎一概题为“○○传”,这也是来自史传的明显痕迹。

修辞方式还有故事化的辞赋也值得注意。

辞赋最早就是在虚构的框架中展开辅陈描述的,即刘知几所谓“伪立客主,假相酬答。

”(《史通》外篇《杂说》)到东汉,有些辞赋的基本内容也采用虚构的故事,如杜笃《首阳山赋》,写自己在首阳山同伯夷、叔齐的鬼魂相遇,而后来蔡邕《青衣赋》、曹植《洛神赋》等,故事更加曲折、完整。

在民间,俗赋的故事化更加彻底,以六朝残存的《庞郎赋》尾段来看,那时的民间俗赋已经完全故事化。

唐代也有不少这样的俗赋,至今在敦煌文献中还保存了好几篇。

辞赋的故事化、通俗化,使它和小说相互沟通,并影响了小说的发展。

如俗赋中每以骈文与诗歌交错成篇,这一特点在《游仙窟》一类传奇作品中仍保存着。

至于大多数传奇语言偏向于华丽、在人物外貌及景物的描写上常用辅排手法,则和整个辞赋文学的传统都有一定关系。

唐人传奇-武侠小说的始祖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出现了极其繁荣的局面。

不但诗歌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而且古文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随着唐代都市繁荣和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大量产生,这些传记小说,文采华茂,情致宛曲,为后世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成为唐代文学中又一叶鲜丽的奇花。

唐代初期及中期的传奇小说,以神怪及爱情的题材为主,作品甚多,成就极大,其最著者有《古镜记》、《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步非烟》等篇。

后期的传奇小说,则以表现豪士侠客的内容最为出色,其中最突出的当推《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篇。

故事内容豪侠故事的大量出现,与唐代中叶以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关。

当时各地藩镇势大,互相仇视,彼此各蓄刺客以牵制和威摄对方。

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

而神仙方术的盛行,又赋予这些侠客以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

人们在动汤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

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在这种情况下,反映豪士侠客的传奇故事,便得以大量产生。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这类武侠传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

作品写隋朝末年天下将乱,群雄竞起,侠士虬髯客见李世民神清气朗,顾盼生辉,大为折服,便不与他争夺天下,跑到海外去开辟了另一个王国。

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虬髯客、红拂、李靖,个性鲜明,侠义豪爽,被后世称为“风尘三侠”。

此篇故事虽没用写武侠打斗,但全篇侠气纵横,写得虎虎有生气,为现代武侠小说开了许多道路。

正如新派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所说,这篇故事,“有历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历史;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而终食其心肝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谋大事;有大量财物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匕首和人头;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等等,所有这些内容,在现代武侠小说都是可以时时见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