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9山东聊城度假区李海务中学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八上)细菌真菌和病毒

2019山东聊城度假区李海务中学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八上)细菌真菌和病毒

初中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任课教师班级上课时间复习内容细菌真菌和病毒中考要求内容知识点要求细菌真菌细菌真菌菌落特点理解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及繁殖了解病毒病毒的分类了解病毒的结构及繁殖理解病毒与人类关系理解复习重点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及繁殖病毒的结构及繁殖复习难点病毒的结构及繁殖方法指导实验、观察知识结构细菌、真菌和病毒一、菌落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二、细菌与真菌的菌落特征项目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大小较小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态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无色或白色有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冷却3.接种4.恒温培养四、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五、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可作如下归纳:基本生存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大多数还需要有机物特殊生存条件:如制酸奶的乳酸菌生存在无氧环境中(属于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醋酸杆菌必须生活有氧条件下(属于好氧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都能生存(兼氧型菌)六、细菌1.形态: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虽然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球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2.结构: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拟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另外有些细菌除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例如有些细胞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有些细菌在一定生活周期和一定条件下形成芽孢等。

如下图:①荚膜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有的一层质地均匀、胶状的粘液层,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荚膜的厚度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2.5.1真菌、细菌和病毒教案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2.5.1真菌、细菌和病毒教案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真菌、细菌和病毒》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重要章节,也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之后,对生物多样性认识的进一步拓展。

只要旨在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涉及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物探究能力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

3.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3.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2.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病毒的特殊性质,包括它们既不是细胞也不是生物的特性。

2.认识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双面性。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细胞的基本知识,但对微生物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微生物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讲授法:讲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法】:1.观察法: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获取有关微生物的信息。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4_5章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4_5章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
年级科目
七年级生物
课题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大小及分布特点。
2.记住菌落的概念,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特点。
3.概述细菌•真菌•病毒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概述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及各个步骤的要点
1.自我复习:阅读课本66页---74页,细菌和病毒,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1)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等类型
(2 )细菌结构:细菌是___细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却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此外,细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结构。大多数细菌不含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生活。营养方式为。少量为______。
A.球菌B.杆 菌C.螺旋菌D.芽孢
4.灵芝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呼吸方式不同D.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5.下列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生殖细胞B.是芽孢 C.是休眠体D.个体较大
6.枯草杆菌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它能分解上述水果中的某物质产生能量,这种物质是( )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 .二氧化碳
7.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气管及支气管上皮黏膜,引起咳嗽,肺炎双球菌营养方式为( )
A.寄生B.腐生C.自养D.三者均不是
教学反思:
(3).生殖方式:生殖;
⑷.有些细菌对人是有益的:如:将空气中的氮变成氮肥的是_______;制醋的是______;制味精的________;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_________;能为人合成维生素,并且可以用来生产胰岛素的是_____。少量细菌对人是有害的。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导学案:细菌真菌病毒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导学案:细菌真菌病毒

《细菌、真菌、病毒》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

2.知道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比较,找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异同点。

难点:细菌、真菌和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构建知识网络一、细菌真菌的分布(一)认识菌落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

细菌菌落:比较 ,表面或 ,或粗糙干燥。

颜色浅,一般 色。

真菌菌落:比较 ,常呈 状、絮状或 蜘蛛网状,呈现红、黄 、 、 、褐等不同的颜色(二)、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 . 营养物质(牛肉汁)+ (固定剂)2. 。

3.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 的过程(不同的细菌真菌接种的方法不同)4. .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细菌、真菌、病毒 细菌真菌的分布 菌落的区别 菌落的培养 细菌真菌的分布 细菌 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真菌 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真菌的生殖 细菌真菌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病毒:病毒的分类、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土壤、水体、空气、人体及动物、极端环境。

在生物圈中。

(四).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生存基本条件: 水分、和有的还需要。

(比如氧气:有些需要氧气—芽孢杆菌,有些不需要—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二、细菌(一)细菌的发现1、制造出第一台显微镜,细菌的发现者是。

2、进行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发现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保存牛奶的,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高温灭菌,被称为。

(二):细菌的形态:个体,都是细胞的有、、三种形态。

(三)细菌的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质、,还有特殊结构和鞭毛,只有,没有,属于原核生物,细菌还没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复习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复习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初步概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由于微生物世界的抽象性和微观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
(3)在复习课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按照教学重难点,逐个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思考题:讨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a.制作酸奶,观察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b.观察青霉菌在面包上的生长情况,了解其防腐作用;
c.调查生活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拓展阅读:阅读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微观结构和繁殖过程的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入认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互学、填图、表格和练习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通过看图记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通过自学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对学)考点一、细菌、真菌和病毒1.自学小组各成员都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对学填图认识和说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再通过中考题和变式题巩固知识。

通过填表总结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

点拨①.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②.芽孢、孢子和病毒结晶体的区别:考点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看图记忆)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 与动植物共生点拨: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考点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食品制作 2 食品贮存 3 疾病防治 4 环境保护巩固训练1.对学《中考突破》中练习。

P125-8; P127-5、14; P129-4、12; P131-7、10; P133-5、21; 2.小组代表评讲【教学设计】一、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篇:5.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多种方式做好实验记录。

2.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奶的环境。

3.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繁殖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乐于从小养成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正确判断哪些行为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

2.能举例说明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3.能举例说明或体验人类是如何利用一些技术、设备杀菌、消毒的。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图示的方法,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概述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3.尝试设置对照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4.在识图练习和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复习过程:导入:老师呈现春天的校园里花开花谢的景象,由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问使花瓣化作春泥的是谁?引出本节课题任务一: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请根据课前的复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特征。

(5分钟)(课本P72-77,90),让学生回顾知识,为进一步详细复习做好铺垫。

重点突破一:细菌、病毒、真菌的形态和大小关键点拨:1.细菌个体微小、都是单细胞的,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2.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3. 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有个体大的也有个体微小的重点突破二:青霉和蘑菇的结构让学生看课本的图示,然后完成学案上的填图,老师找学生交流答案,并对知识进行总结。

关键点拨:1.青霉着生孢子的结构呈()状2.多细胞真菌的菌体都是由()构成。

重点突破三: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请同桌互相描述下图中各结构名称并填写)本知识点以识图为主考查,先让学生正确识图并填图。

弄清各结构有什么区别。

关键点拨:1.鞭毛、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有的没有。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生物。

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细菌与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

4.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和()组成,没有()结构。

重点突破四:细菌、真菌、病毒的生殖(通过图示让学生总结)关键点拨:1.真菌主要进行()生殖,酵母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进行()生殖。

2.芽孢是细菌的(),不是繁殖结构。

3.形成()和快速繁殖的特点使细菌分布广泛。

山东省青岛第五中学八年级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教案.docx

山东省青岛第五中学八年级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教案.docx

八年级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总第15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复习课课题专题^一细菌、真菌利病毒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了解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一生殖方式(ABC 层)2•了解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BC 层)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节教材主要介绍细菌、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营养和繁殖,以及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对细菌、真菌的生活有所认识,不仅有助于他们全面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而且有助于他们树立辩证思想观点,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学生讨论、阅读、师生交流八练习、教师展示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备注情景导入:自学:(阅读书本)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几种细菌和真菌,提高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

学生观•看•1 •细菌的分布怎样?有没有细胞,结构?•2 •细菌细胞有那三种基本形态?•3•根据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说出细菌•的细胞由哪些部分构成?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备注展示 课件 导学: 自主 探究, 合作 交流 自学全班把教学冃标读一遍1、 「分布:分布范围广2、 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3、 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学生(阅读书本) 自己找出答案:组讨论得出结论:比较植物细胞与细 菌细胞的异同点:1•说出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酵母菌结构和细菌结构 相比有什么不同?(呈卵状…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核、和细胞质;与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具有真正的 细胞核)2•说出蘑菇的各部分结构?(菌盖、菌褶、菌环、菌柄) 四人小组一起用放大镜来观察蘑菇。

(1) 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 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学、填图、表格和练习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通过看图记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通过自学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对学)
考点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 自学小组各成员都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对学填图认识和说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再通过中考题和变式题巩固知识。

通过填表总结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

点拨
①. 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②. 芽孢、孢子和病毒结晶体的区别:
考点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看图记忆)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 与动植物共生
点拨: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
考点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食品制作
2 食品贮存
3 疾病防治
4 环境保护
巩固训练
1.对学《中考突破》中练习。

P125-8; P127-5、14; P129-4、12; P131-7、10; P133-5、21;
2. 小组代表评讲
【教学设计】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