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右图中的书法作品在书体上属于(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书法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草书始于汉代.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为了书写便利打破了隶书方正的格局,通过各种手法、按一定规律实现了简便书写的目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图中所示为草书。

2.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意大利美学家是( )

A.席勒

B.普列汉诺夫

C.克罗齐

D.弗雷泽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起源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关于艺术的起源,席勒持游戏说,普列汉诺夫持劳动说,弗雷泽持巫术说,而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则持表现说。克罗齐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3.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纤夫》属于( )

A.超现实主义流派

B.印象派

C.表现主义流派

D.巡回展览画派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

【应试指导】列宾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加河纤夫》是他的代表作。

4.下列民乐中,属于二胡独奏曲的是( )

A.《二泉映月》、《十面埋伏》

B.《二泉映月》、《江河水》

C.《高山流水》、《十面埋伏》

D.《高山流水》、《江河水》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属于二胡独奏。《江河水》是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管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

5.苏州拙政园营建之初属于( )

A.私家园林

B.皇家园林

C.寺庙园林

D.公共园林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苏州拙政园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苏州拙政园在营建之初是私家园林,现在它已成为公共园林,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6.被誉为世界古代建筑奇迹之一的胡夫大金字塔坐落于( )

A.印度

B.埃及

C.墨西哥

D.希腊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在埃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大金字塔是位居中央的最大的一座。

7.我国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中,《赤壁赋》的作者是( )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书法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赤壁赋》是北宋时期大文豪、书法四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有两篇,分别被称为《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8.“王利发”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A.《雷雨》

B.《北京人》

C.《天下第一楼》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话剧《茶馆》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北京茶馆的历史变迁和茶馆掌柜王利发的命运,以及环绕着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黑暗的主题。

9.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

A.文学、绘画

B.绘画、雕塑

C.绘画、舞蹈

D.雕塑、戏剧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视觉艺术的概念。

【应试指导】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10.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是( )

A.构图、色彩和声音

B.镜头、场景和蒙太奇

C.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D.构图、光线和色彩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电影是由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11.开创青绿山水画传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的隋代画作是( )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游春图》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的一位伟大的画家,《游春图》是其唯一的传世作品。《游春图》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游春图》标志着我国山水画走向成熟,并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传统。A项为宋代画作;B项为东晋画作;D项为唐代画作。

1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一名句的作者是( )

A.徐志摩

B.胡适

C.舒婷

D.北岛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语言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出自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13.影片《林家铺子》改编自同名小说,其原作者是( )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茅盾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林家铺子》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电影《林家铺子》由夏衍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14.下列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属于悲剧的是( )

A.《第十二夜》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威尼斯商人》

D.《仲夏夜之梦》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都是喜剧。

15.芭蕾舞剧《天鹅湖》属于( )

A.意大利学派

B.法国学派

C.俄罗斯学派

D.现代芭蕾舞学派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芭蕾舞剧《天鹅湖》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乐,并于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属于俄罗斯学派。

16.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品是( )

A.《蓝色多瑙河》

B.《蓝色狂想曲》

C.《(威廉·退尔)序曲》

D.《如歌的行板》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蓝色多瑙河》。《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代表作,《<威廉·退尔>序曲》是吉奥阿基诺·罗西尼的代表作,《如歌的行板》是俄罗斯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17.中国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是( )

A.程式化、造型性

B.程式化、虚拟性

C.唱、念、做、打

D.说、学、逗、唱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中国戏曲艺术具有两个鲜明的审美特征,一个是程式化,另一个是虚拟性。程式化,是指在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虚拟性,首先是指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实物或只有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暗示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其次,是指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布景也具有虚拟性。

18.在传播方式上,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属于( )

A.现场表演传播

B.展览性传播

C.大众传播

D.分众化传播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传播方式的分类。

【应试指导】大众传播方式是职业化的传播者使用公开传播媒介向广大范围的受众群体迅速、连续地传播艺术信息的方式,如和艺术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属于大众传播。19.新时期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的舞蹈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 )

A.麦积山石窟壁画

B.云冈石窟壁画

C.龙门石窟壁画

D.敦煌莫高窟壁画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剧《丝路花雨》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从灿烂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吸取了大量艺术营养,以壁画上的舞姿为基础创作出新颖的舞蹈形式,并且运用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将舞蹈动作与静态造型完美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丝路花雨》开创了“敦煌舞”的艺术流派。

20.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第71回,讲的是蜀魏用兵的故事。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

参考答案: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3分)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并且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艺术即起源于此。(4分)德国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3分)

22.简述艺术构思的含义。

参考答案: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思维方式,

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6分)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4分)

23.简述艺术批评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历史批评;(3分)

(2)心理学批评;(3分)

(3)文本批评;(2分)

(4)接受批评。(2分)

三、作品赏析题:24~26,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评分要求及说明】

作品基本信息介绍完整、正确;②对作品题材、主题理解正确;③对作品形式的描述、分析准确;④允许考生根据个人体验、理解和思考进行赏析,但基本信息介绍不得错误,作品风格判读应符合实际,不得有大的偏差。

24.园林艺术:颐和园

参考答案: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2.9平方公里,以万寿山及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地势精心营造。亭园之美,意匠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入园门为万寿山之东的行宫建筑群。布局谨严。气势宏大,辉煌壮丽。其东北方为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秀雅幽美。自此西行则有782米的长廊把游观者引向万寿山前山的浏览区。由于造园者利用了“借景”的技巧,使颐和园景色与玉泉山、西山景色交相辉映,更加恢宏辽阔。总之,颐和园的建造,主次分明,章法严谨,对比强烈,利用多种建筑艺术手段,创造了集雄秀为一身的和谐风格。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

25.音乐艺术: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参考答案:贝多芬为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结构严谨、完整、均衡,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

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明亮的快板,2/4的拍子,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采用稍快的行板,3/8的拍子,双主题变奏曲式;第三乐章采用快板,3/8的拍子,诙谐曲;第四乐章采用快板,4/4的拍子,奏鸣曲式。整个乐曲采用从小调到大调,从弱奏到强奏以及相应的配器手法,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26.影艺术:《芙蓉镇》

参考答案:《芙蓉镇》由阿城、谢晋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谢晋1987年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部影片是中国优秀电影作品之一,同时也是谢晋个人电影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荚蓉镇上众多人物问的复杂关系,以此显现出创作者对于中国社会状况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洞察。胡玉音、秦书田、李国香等都是影片所着力刻画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在政治运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人生苦难。正是通过对这些历史情境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观察与把握,影片更深入地对中国当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剖析,对历史进行了反思。

在影片的艺术手法上,导演谢晋实现了个人创作的突破。影片极为谨慎地处理以往谢晋影片中常见的变焦镜头,镜头语言内敛蕴藉,由注重情感倾诉转为具体情境营造,在平淡中展现出深沉的风格和冷静的态度。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结合具体艺术现象或作品,论述艺术和宗教的关系。

参考答案: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曾融合在一起,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5分)

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但也离不开抽象思维;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是想象和幻象,兼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5分)

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5分)

但由于宗教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和终极目的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二者的本质区别。(5分)

注:结合自己体会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酌情再给1~5分。

28.结合自身艺术鉴赏经验,阐述审美效应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共鸣,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5分)。

(2)净化,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5分)

(3)领悟,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引发的对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5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