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与现状ppt课件

治疗方法 毒性
内分泌 16月
化疗 12月
总有效率 显效时间 中位缓解期
30-40% 小
50-70% 大
2-3月 1.5-2月
12- 8-
保乳手术历史
60年代就有此报道,未重视 NSABP B04 单切+放疗同根治术疗效相同 NSABP B06 1985 改良根治与局切+放疗 1990 MILAN 结果:保乳手术可作为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之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年龄
初潮早
性别
绝经晚
家族史(母亲、姐妹、 肥胖
女儿患乳癌)
低剂量照射
一侧患乳癌
导管或小叶原位癌
良性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从出生到110岁,女性有10%机会患乳癌 1/2以上乳癌病人>65岁 在 美 国 , 肺 癌 的 死 亡 率 已 超 过 乳 癌 , 但 1996 年 的
钼靶发现90%的DCIS(12-15%)~~钙化 乳管镜:乳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数字化钼靶、MRI 、B-超(致密性乳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历史
Virchow
1863 基本概念
Cabnas 等 1977 阴茎癌前哨淋巴结
Morton 等 1992 四肢黑色素瘤
Krag
199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乳癌的手术治疗
1894年Halsted根治术 五六十年代扩大根治术 七十年代向改良根治术转变,八十年代改良根治术成
为主流手术 现在,保留乳腺手术在欧州新加坡等地高达70%,美国
50%以上,日本30%-40%,而我国少于10%
乳癌的保乳手术适应症
Tumor size: <3cm 1998 Clark 5-15cm Tumor position: areolar >2cm single Pathology: DCIS Lobular carcinoma Axillary lymph nodes
乳腺癌的化疗进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A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ZD1839 (Iressatrade mark) in combination with doce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209 例腋窝淋巴结阳性, II/III 期BC行4周期TX or AC .
TX与AC比, 增加了 pCR (21% / 10%,
P = 0.024) ,RR (84% / 65%, P = 0.003).
TX恶心、呕吐少,但口腔炎、腹泻, 肌肉痛,皮 肤及指甲改变比AC明显。
DFS无差别 (P = 0.932).
33例,中位治疗周期为5周期。临床受益率 为51.5%。 CR: 1; PR: 12; SD: 4; ORR: 39.4%。
Dennison SK, et al. Invest New Drugs. 2007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A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ZD1839 (Iressatrade mark) in combination with doce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6个大型临床试验。验证 taxanes 在乳腺癌 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各种不同的以
anthracycline为主的方案作为对照组。
有充分证据支持常规使用taxanes 治疗乳腺 癌是有益的,包括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 性的病人。
Estévez LG, et al. Cancer Treat Rev. 2007
乳腺癌化疗ppt课件

维持治疗4,5
32
全程管理理念下的化疗模式
33
全程管理理念下的化疗模式
(一线+维持)
34
转移复发晚期乳腺癌的化疗
千万不要只记得化疗
手术切除+放疗 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
35
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策略
转移性乳腺癌
ER和或PR 阳性 内分泌治疗
ER和或PR阴性 化疗
内分泌治疗失败
HER2阳性 化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 单抗
37
特殊类型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流行病学 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 10.0%~20.8%; 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较其他类型差; 多发生于绝经前年轻女性; 尤其是非洲裔美国妇女:50岁以下非洲裔美 国妇女的发病率甚达39%; 白种人则仅为16%。
38
特殊类型乳腺癌
① ②
③ ④
腋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果 受体阳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Ⅰ级 预后较好的因素,或者患者无法耐受或不适合化疗, 可单用内分泌治疗。否则应辅助化疗 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只适用于那些 高危复发风险因素的患者 70岁以上患者化疗获益不明确。
15
⑤
高危因素
16
术后辅助化疗
2.化疗时间的选择
① ② ③ ④
术后14-21天开始化疗为宜,切口情况。 辅助化疗6个月以内为合理的 化疗时间6个月以上不能增加疗效 不同方案周期数不同,一般为4-8个周期
17
术后辅助化疗
3.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
18
19
20
术后辅助化疗
早期乳腺癌化疗进展 ppt课件

ICCG
开启表柔比星的研究
ICCG
首个证实FEC优于CMF的研究,开启了FEC为核心方案的探索~
FASG系列研究(01~09)
研究年代 1986-1990 研究名称 FASG01 入组对象 LN+ 研究主要结论 6FEC50> 3FEC50/FEC75
19881990-1998 1990-1993 1990-1998 1993-1996
• 剂量密集(2周) vs.传统3周,哪种给药方 案更优?
常规3周间隙
缩为2周
增加剂量
Norton-simon剂量密集学说:与“正常”给药 周期相比,剂量密集化疗能杀死更多的肿瘤细胞
1012
1010
108
106
利用这种方法有两个好处: 104
•由于缩短化疗间隔时间,这样在化疗间歇期可使更少的肿瘤细胞重新进入再生长,也可减少对化疗药 耐药的恶性细胞的出现。 102
BCIRG005:序贯方案与联合方案相比,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等血液学毒性发生 率更低
P<0.0001
17.4
AC →T TAC
发生率(%)
7.7
P=0.07 2.9 1.3
P=0.01
2.0
2.5
Eiermann W, Pienkowski T, Crown J, Phase III study of 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 with concomitant versus sequential docetaxel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ormal,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BCIRG-005 trial. J Clin Oncol. 2011 Oct 10;29(29):3877-8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pptx

2000s –靶向药物与化疗结合
确定是否选择含蒽环类药方案的 临床试验
研究 NSABP 15-B NCI of Canada SWOG
方案 CMF×6, CA×4 CEF×6, CMF×6 CAF ×6, CMF×6
结果 CA=CMF CEF优于CMF CAF优于CMF
辅助化疗疗效的比较
EBCTCG Meta-分析
一、术后辅助化疗的潜在受益者 ?
1.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2.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者。
乳腺癌术后危险度的评估:
• 低危:腋结阴性,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特征: pT≤2cm、病理分级I级、未侵犯周边血管、 HER-2(-)、年龄≥35年。
• 中危:①腋结阴性,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 pT>2cm、病理分级2-3级、周边血管侵犯、 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年。
年减少率
复发(%) 23.8±2.2 37±7 34±5 22±4 18±4 未报道
死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2 ±2.4
27±8 27±5 14±4 8±4 未报道
年龄、受体状况与辅助化疗疗效
(EBCTCG. Lancet,1998, 351:1451-1467)
年龄<50 复发 死亡
年龄>50 复发 死亡
年减少率
ER- ER不明
(%)
(%)
ER+ (%)
40±7 30±6 33±8 35±9 23±6 20±10
30±5 18±4 18±4 17±6 11±5 9±5
术后辅助化疗的潜在受益者:
1.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2.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者。 3.年龄较轻的患者(小于70岁)。
需要考虑术后化疗的患者:
确定是否选择含蒽环类药方案的 临床试验
研究 NSABP 15-B NCI of Canada SWOG
方案 CMF×6, CA×4 CEF×6, CMF×6 CAF ×6, CMF×6
结果 CA=CMF CEF优于CMF CAF优于CMF
辅助化疗疗效的比较
EBCTCG Meta-分析
一、术后辅助化疗的潜在受益者 ?
1.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2.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者。
乳腺癌术后危险度的评估:
• 低危:腋结阴性,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特征: pT≤2cm、病理分级I级、未侵犯周边血管、 HER-2(-)、年龄≥35年。
• 中危:①腋结阴性,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 pT>2cm、病理分级2-3级、周边血管侵犯、 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年。
年减少率
复发(%) 23.8±2.2 37±7 34±5 22±4 18±4 未报道
死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2 ±2.4
27±8 27±5 14±4 8±4 未报道
年龄、受体状况与辅助化疗疗效
(EBCTCG. Lancet,1998, 351:1451-1467)
年龄<50 复发 死亡
年龄>50 复发 死亡
年减少率
ER- ER不明
(%)
(%)
ER+ (%)
40±7 30±6 33±8 35±9 23±6 20±10
30±5 18±4 18±4 17±6 11±5 9±5
术后辅助化疗的潜在受益者:
1.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2.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者。 3.年龄较轻的患者(小于70岁)。
需要考虑术后化疗的患者: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药物治疗进展PPT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 药物治疗进展PPT
01
02
03
04
TNBC的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基底样细胞型的特性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TNBC的疗效欠佳,未能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阿维鲁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的单药治疗同样对TNBC的疗效有限。
其他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KN046 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 晚期TNBC患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
mTNBC的ADC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HER-2的ADC治疗药物
T-DXd药物介绍
T-DXd是一种新型的抗体偶联药物 ,由新型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DXd、人源化抗HER2免疫球蛋白 G1抗体和可裂解的四肽连接子组成 。
ICIs单药治疗的效果
01
02
03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 TNBC 的疗效欠佳 ,未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阿维鲁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作为 ICIs 单药治疗 TNBC 的疗 效同样有限。
其他ICIs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他如阿替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ICIs单 药治疗mTNBC的疗效也提示有限。
ADC药物如T-DXd和戈沙妥珠单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
感谢观看
间充质样干细胞型的特性
1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CIs单药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2
阿维鲁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作为ICIs单药治疗,同样提示其对于mTNBC的疗效有限。
3
其他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
其他如阿替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ICIs单药治疗mTNBC的疗效也显示有限。
01
02
03
04
TNBC的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基底样细胞型的特性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TNBC的疗效欠佳,未能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阿维鲁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的单药治疗同样对TNBC的疗效有限。
其他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KN046 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 晚期TNBC患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
mTNBC的ADC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HER-2的ADC治疗药物
T-DXd药物介绍
T-DXd是一种新型的抗体偶联药物 ,由新型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DXd、人源化抗HER2免疫球蛋白 G1抗体和可裂解的四肽连接子组成 。
ICIs单药治疗的效果
01
02
03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 TNBC 的疗效欠佳 ,未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阿维鲁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作为 ICIs 单药治疗 TNBC 的疗 效同样有限。
其他ICIs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他如阿替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ICIs单 药治疗mTNBC的疗效也提示有限。
ADC药物如T-DXd和戈沙妥珠单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
感谢观看
间充质样干细胞型的特性
1
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CIs单药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2
阿维鲁单抗的效果
阿维鲁单抗作为ICIs单药治疗,同样提示其对于mTNBC的疗效有限。
3
其他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
其他如阿替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ICIs单药治疗mTNBC的疗效也显示有限。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共识与进展PPT课件

pCR:预后替代研究终点
JCO
这项共计纳入29 项 研 究 14641 名 患者的mata回归
分析并不支持 pCR 可 作 为 预 测 DFS 和 OS 的 替 代终点
这项共计纳入12 项 研 究 11955 名
患者的联合分析 并 不 支 持 pCR 可 作 为 预 测 EFS 和 OS的替代终点
.
10
NEOADJUVANT BREAST CANCER WORKSHOP
10
pCR:研究终点
已知:辅助治疗中预后更好的方案,其新辅助pCR率高 推断:新辅助治疗中pCR率高的方案,预后也将更好 结论:pCR可以作为预后的替代的研究终点?
.
11
J Clin Oncol. 2014; 32:3883-91. Lancet 2014: 384 (9938):164-172
研究
乳腺癌保乳手术
Lithuania ECTO EORTC NSABP
合计
异质性检验
合并效应量检验
乳房切除术
ECTO Japan EORTC Bordeaux
合计
异质性检验
合并效应量检验 总计
异质性检验
合并效应量检验
新辅助疗法 局部复发率
2% 2.1% 17.2% 10.7%
8.6%
1.3% 10% 9.7% 16.3%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策略
三阳性患者:抗HER2+化疗 vs 抗HER2+化疗+内分泌治疗 vs 抗HER2+内分泌治疗
ADAPT
Adjuvant Dynamic marker-Adjusted Personalized Therapy trial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ppt 71页)

CALGB 9344
Disease-Free Survival By Treatment Arm
Proportion Disease-Free 0.0 0.2 0.4 0.6 0.8 1.0
0
2
4
6
Years From Study Entry
No PaclitaxelN= 1551 Events= 556 Paclitaxel N= 1570 Events= 486
• 同时降低了死亡的风险(CALGB:18%)
BCIRG 001 试验设计
R
F 5-FU A 阿霉素 C 环磷酰胺
500 mg/m2 50 mg/m2
500 mg/m2
每 3 周给药 x 6 周期
分层: • 淋巴结:
1-3
4+ • 研究中心
T 泰索帝 A 阿霉素 C 环磷酰胺
75 mg/m2 50 mg/m2 500 mg/m2
0.83
- P 461 (.73-.95)
p=0.008
Rx Deaths RR
+P 243
0.94
-P 255 (.78-1.12)
p=0.46
P ro p o rtio n A liv e
CALGB 9344 和NSABP B-28 结论
• 与单用AC比较,加入紫杉醇序贯治疗可 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的危险性(CALGB : 29%; NSABP: 14%);
地塞米松预处理, 8 mg bid口服, 3 days 预防应用环丙沙星 500 mg bid, day 5-14
Nabholtz et. al, ASCO 2002 (abs 141)
Intent-to-treat efficacy result from the first interim analysis of BCIRG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