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泊系统

合集下载

单点系泊系统

单点系泊系统

单点系泊系统系泊锚:海底系泊锚可采用吸力锚、大抓力锚、桩锚等形式。

系泊退:采用悬链线的系泊方式,以FPSO为中心呈放射状布置,由锚链、缆绳、配重块等部件构成。

水下基盘:只设置1套水下基盘,用于海管与柔性立管的连接。

旋转轴承:与FPSO连接的旋转轴承必须能使FPSO进行360度的自由旋转。

旋转接头:预留未来周边油田并入增加设备的空间。

光钎滑环、公用滑环。

2、查找并学习相关的单点系泊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单点系泊系统悬链腿系泊系统(CALM):依靠悬链效应来产生恢复力;单锚腿系泊系统(SALM):依靠浮筒的净浮力来产生恢复力;内转塔系泊系统(STP):CALM系统的不同类型;固定塔式系泊系统(FTM):依靠缆索的弹性来产生恢复力;软刚臂系泊系统(SYM):依靠重力势能来产生恢复力;悬链腿系泊系统(CALM):如下图所示。

它使用一个大直径(约10~17m)的圆柱形浮筒作为主体,以4条以上的长垂曲线锚链固定在海底基座上。

浮筒上部是一个装有轴承可旋转360度的转台。

中心部位的流体旋转头,下面连接着水下软管和海底输油管汇,上面连接着漂浮软管并通向油轮。

油轮是用缆绳系泊在浮筒转台的桩柱上。

CALM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它的组成部件除旋转头和软管之外,都是常规产品,设计、制造、安装简便、造价低廉。

缺点是要求海底地貌平坦,浮筒的漂移、升沉随环境条件的恶劣而增长,这将使水下软管过度挠曲而易于损坏。

在持续摇荡期间,工作艇难于靠近,给维修保养工作带来不便。

271272 单锚腿系泊系统(SALM)可以分为带立管和不带立管两种形式,带立管SALM既适用于浅水区,又适用于深水区,如果用于深水区,则锚链下端需连接一段内有输油管的立管,立管上头与锚链铰接,下头铰接在海底基座上。

立管可在任意方向摆动。

流体旋转头安装在立管顶部。

流体旋转头以上的所有部件都可以转动。

不带立管SALM有一个细长的圆柱形浮筒,通常直径约为6~7m,高度约为15m。

系泊系统

系泊系统

系泊系统4.1 一般规定4.1.1 船式浮式装置系泊于单点系泊装置(下称单点系泊)上,也可采用多点定位系统;半潜式浮式装置一般采用多点定位系泊系统系泊于海上。

4.1.2 单点系泊装置的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内转塔式单点系泊装置、外转塔式单点系泊装置、悬链式浮筒单点系泊装置、单锚腿浮筒单点系泊装置、塔架软刚臂式单点系泊装置。

4.1.3 浮式装置定位系泊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应符合发证检验机构的规范及标准和/或所用的规范及标准。

4.1.4 临时系泊设备(1)浮式装置除应配备定位系泊系统及设备外,还应配备供应其在迁航、移位和在港口系泊使用的临时系泊设备。

(2)临时系泊设备包括锚、锚链、锚机、拖航及附属设施,一般应按照发证检验机构的规范配备。

但基于油(气)田生产寿命,迁航海域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对船式浮式装置作业者可向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题申请,经批准后可免装一套临时系泊设备和/或在浮式装置就位后拆除全部或部分的临时系泊设备。

(3)对半潜式浮式装置,如果其定位系泊设备中有两套满足临时系泊设备的要求,则此定位系泊设备可以替代本条要求的临时系泊设备。

4.1.5锚链舱及其锚链管应水密延伸到露天甲板。

锚链舱如设有出入口,则该开口应以坚固的钢质盖及紧密螺栓关闭与紧固。

锚链管应设有永久附连其上的关闭装置以减少进水。

4.1.6 锚泊及系泊设备及相应的材料应经发证检验机构批准,并具有合格证书。

4.2定位系泊系统4.2.1定位系泊系统一般可分为:(1)多点系泊系统;(2)各种形式的单点系泊系统,此类系泊系统又可分为:a)无推力器辅助的系泊系统;及b)推力器辅助的系泊系统。

(3)动力定位系统4.2.2系泊索系泊索可由钢缆、纤维缆、锚链或以上各种系泊索的组合而构成。

系泊索上还可设有弹性浮筒和/或重块。

当系泊索上采用弹性浮筒和/或重块时,则应考虑其加速及可能的共振效应的影响。

4.2.3预张力确定浮式装置平均偏移时,允许调整预张力大小,以优化系泊索张力分布。

船舶工程中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的研究

船舶工程中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的研究

船舶工程中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的研究一、前言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是船舶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确保船舶在停靠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因此,对于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锚泊和系泊两个方面对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相关技术和设备、系统维护保养等内容,以期对船舶船东、船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

二、锚泊技术和设备锚泊是指船舶在停靠过程中使用锚钩固定船舶,使其能够保持在某个位置并且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目前在船舶锚泊领域,常用的锚泊技术包括自由锚泊和拖锚泊。

1. 自由锚泊技术自由锚泊是指船舶在停靠过程中使用锚钩固定船舶,但是不需要与岸上设备相连。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其使用范围受限制,只适用于靠近海滩和较为平静的海域。

此外,在使用自由锚泊时,需要注意锚泊位置是否合适,避免船舶因为海流和风力的影响而失去稳定。

2. 拖锚泊技术拖锚泊是指在船舶停靠过程中,使用锚钩和锚链把船舶与岸上设备连接起来,以保证船舶在停靠过程中的稳定。

拖锚泊技术适用于海浪较大的海域,其优点是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但是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3. 锚泊设备在船舶锚泊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锚链、锚钩和锚绳。

其中,锚链是将锚钩和船舶连接在一起的关键设备,其材质需要承受海水和海风等不利条件,同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

而锚钩则需要考虑形状和大小,以确保在海浪和风力的影响下,能够牢固地固定船舶。

三、系泊技术和设备系泊是指将船舶与岸上设备相连,以保持船舶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稳定。

相对于锚泊技术,系泊技术在船舶停靠领域中应用更为广泛。

在系泊技术中,常用的类型包括滚桶系泊、沉桶系泊和垃圾桶系泊等。

1. 滚桶系泊技术滚桶系泊技术是指将一组滚筒安装在岸上设备中,然后在滚筒上拴上缆绳,然后在船舶上的泊位和缆绳上安装胶管,以确保缆绳不会轻易脱落。

滚桶系泊技术的优点是在船舶停靠过程中,可以确保缆绳的张力并且不会轻易脱落。

系泊系统_精品文档

系泊系统_精品文档

系泊系统简介系泊系统是一种用于固定船只或者浮动结构物在水中的装置。

它通常由锚链、锚索、锚点和系泊设备等组成。

系泊系统在船只停靠、海上作业和海上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组成部分锚链和锚索锚链和锚索是系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连接船只和锚点。

锚链一般是由多段链环连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锚索一般是由高强度的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轻便和耐久的特点。

锚点锚点是系泊系统的固定点,通常是在水下的岩石或混凝土构造物。

锚点的选择要考虑水域的深度、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锚点形式包括固定式锚点、流动式锚点和浮动式锚点等。

系泊设备系泊设备包括系泊绳、系泊桩、系泊环等。

系泊绳通常用于连接锚索和系泊桩,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系泊桩是用于固定系泊绳的垂直立柱,一般采用钢材制成。

系泊环是用于连接系泊绳和船只的金属环。

系泊原理系泊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锚链或锚索将船只固定在锚点上。

当船只受到外力作用时,锚链或锚索会将力传递到锚点上,从而使船只保持稳定。

系泊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水域的水流、风力、浪高等因素,并且根据船只的尺寸和吨位来确定合适的系泊设备和锚点。

系泊系统的应用系泊系统在船只停靠、海上作业和海上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港口和码头中,系泊系统用于将船只固定在指定的停泊位置,以便进行货物装卸和维护工作。

在海上作业中,系泊系统用于固定海洋平台、浮动船坞和海上风电等设施。

在海上建设中,系泊系统用于支持和固定海上桥梁、浮动码头和海洋工程等。

系泊系统的优势系泊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灵活性:系泊系统可以根据船只和水域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2.经济性:相比于建设港口和码头等固定设施,系泊系统的成本更低,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3.响应速度快:系泊系统可以迅速部署和拆除,适用于临时性的水上作业和紧急情况。

4.适应性强:系泊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水深、水域环境和船只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结论系泊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水上装置,它在船只停靠、海上作业和海上建设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系泊系统的设计数学建模

系泊系统的设计数学建模

系泊系统的设计数学建模以系泊系统的设计数学建模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该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

系泊系统是指将船只或其他浮动物体固定在水中的一种装置。

在设计系泊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风、波浪、潮流等。

为了确保系泊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数学建模,以便分析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我们可以考虑船只与锚之间的力学关系。

船只受到来自风、波浪和潮流等外力的作用,而锚通过拉力将船只固定在水中。

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船只的运动状态。

假设船只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外力的合力为F,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ma。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锚链的力学特性。

锚链是连接船只和锚的重要部分,它承受着船只在水中的运动引起的张力。

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模型来描述锚链的特性。

假设锚链的弹性系数为k,长度为l,弹性形变为x,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kx。

除了船只和锚链的力学特性,我们还需要考虑水流的影响。

水流会给船只和锚链施加额外的力,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可以使用流体力学的知识来描述水流的特性。

假设水流的速度为v,密度为ρ,船只的受力面积为A,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ρAv。

在数学建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船只的姿态稳定性。

船只在水中的姿态受到风、波浪和潮流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船只的姿态不稳定,就会导致系泊系统的不稳定。

我们可以使用刚体力学的知识来描述船只的姿态稳定性。

假设船只的质量矩阵为I,角加速度为α,扭矩为τ,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τ = Iα。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船只与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船只的运动会引起锚链的张力变化,而锚链的形变又会对船只的运动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使用动力学的知识来描述船只和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假设船只和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船只的加速度为a,锚链的弹性形变为x,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ma = kx。

通过以上的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对系泊系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上述公式,得到船只、锚链和水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泊系统设计简介

系泊系统设计简介

四、其他
常用规范:
1. API RP 2SK-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ationkeeping Systems for Floating Structures 2. API RP 2SM-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ynthetic Fiber Ropes for offshore Mooring 3. DNV Offshore Standard E301-Position Mooring 4. ABS Guide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Floating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5. NI493-Classification of Mooring Systems for Permanent Offshore Units 6. GLND 0032-Guidelines for Moorings
根据求解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耦合分析与非耦合分析。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静力法,准静(动)力法,动力法
所谓静力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力,反映在系泊系统上,是指环境载荷 中的定常部分。 系泊系统的动力包括两方面来源: 1. 上浮体,包括水动力,波动风等 浮体振荡运动及水平漂移
2. 系泊系统,包括缆绳上的附加质量与阻尼,缆绳与海底的碰撞与摩 擦,系泊系统上配重与浮筒振荡运动 学与动力学状态,对上浮体也会造成影响。 改变系泊系统的运动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静力法,准静力法,动力法
静力法:计算浮体所受的平均载荷,根据悬链线方程或系泊系统受力-位移曲线将载 荷在系泊系统间进行分配。 准静力法:考虑上部浮体的定常和慢漂运动,忽略系泊系统本身的动态效应,忽略 浮体波频运动队系泊系统影响,根据悬链线方程或系泊系统受力-位移曲线将载荷在 系泊系统间进行分配。

系泊系统设计简介24页PPT

系泊系统设计简介24页PPT
设计内容:
系泊系统设计主要包括: 1. 系泊系统的布置与选型 2. 强度分析 3. 疲劳分析 4. 间隙与干涉校核 5. 锚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容易混淆的定义:
在数值分析中, 根据平衡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静力法,准静力法和动力法。 根据数值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根据运动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 根据求解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耦合分析与非耦合分析。
系泊系统设计简介
单击此杨处小编龙辑20副19.标6 题
提纲
一、系泊系统作用与分类 二、系泊系统组成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四、其他
本讲义图片多来源于网络
一、系泊系统作用于分类
(一)系泊系统定义和作用(stationkeeping or positioning)
通过缆绳或其他机械装置将水面结构实施与固定点连接,使被系泊结构物具有抵御一定 环境条件的能力,保证设计环境下的作业需求,遭遇极端海况时,能够保证结构物 和系泊 系统本身安全。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静力法,准静力法,动力法
静力法适用于环境条件温和,系泊形式简单,水深较浅的系泊系统选型/初步设 计。随着系泊系统的复杂化,系泊结构物的大型化,油气开发的深水化以及计 算软件和工具的飞速发展现已基本弃用。 准静力法:计算速度快,可满足大部分工程设计需要,但忽略了缆绳上的惯性 力和拖曳力的影响。 动力法:广泛应用于深水或超深水系泊系统设计。
改变系泊系统的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学与动力学状态,对上浮体也会造成影响。
三、系泊系统分析方法
静力法,准静力法,动力法
静力法:计算浮体所受的平均载荷,根据悬链线方程或系泊系统受力-位移曲线将载 荷在系泊系统间进行分配。 准静力法:考虑上部浮体的定常和慢漂运动,忽略系泊系统本身的动态效应,忽略 浮体波频运动队系泊系统影响,根据悬链线方程或系泊系统受力-位移曲线将载荷在 系泊系统间进行分配。 动力法:考虑上部浮体的动力效应,也考虑缆绳上的动态效应。

单点系泊系统

单点系泊系统

单点系泊系统1. 引言单点系泊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船舶停泊和锚泊的系统。

它通过使用一个系泊点来固定船只,使其保持稳定。

单点系泊系统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海上作业平台等航运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点系泊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常见应用场景。

2. 工作原理单点系泊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锚链和锚索在单点系泊系统中,锚链是连接船舶和锚泊点的关键部件。

通过使用足够长的锚链和适当的锚索,可以确保船舶在不同的水深和海况下维持稳定。

2.2 锚箱锚箱是用于存放锚链和锚索的设备,通常位于船舶的前部或后部。

锚箱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以确保锚链和锚索的安全存放和操作。

2.3 系泊装置系泊装置用于连接船舶和锚泊点。

常见的系泊装置包括巨型吊环、系泊索等。

系泊装置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船舶在不同水深和海况下的力和压力。

3. 设计要点设计单点系泊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3.1 环境条件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单点系泊系统的设计需考虑水深、海流、风速、波浪等因素。

适当的选择锚链和锚索的长度、材质和直径,以及系泊装置的强度和稳定性,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3.2 安全性单点系泊系统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必须确保锚链和锚索的强度和质量达到规定标准,防止意外断裂或损坏。

同时,需定期检查和维护锚链、锚索和系泊装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3 系泊力计算单点系泊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进行系泊力的计算。

通常采用行波理论或其他相关方法,考虑船舶的尺寸、重量、风力、风向等因素,来确定系统的设计参数。

合理的系泊力计算能够确保单点系泊系统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力和压力,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4. 应用场景单点系泊系统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4.1 港口和码头港口和码头是单点系泊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船舶在港口和码头停泊时,通过使用单点系泊系统,可以稳定船舶位置,以便安全装卸货物,减少碰撞和事故的风险。

4.2 海上作业平台海上作业平台,如石油钻井平台和海上风力发电平台等,也是单点系泊系统的常见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泊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船式浮式装置系泊于单点系泊装置(下称单点系泊)上,也可采用多点定位系统;半潜式浮式装置一般采用多点定位系泊系统系泊于海上。

4.1.2 单点系泊装置的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内转塔式单点系泊装置、外转塔式单点系泊装置、悬链式浮筒单点系泊装置、单锚腿浮筒单点系泊装置、塔架软刚臂式单点系泊装置。

4.1.3 浮式装置定位系泊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应符合发证检验机构的规范及标准和/或所用的规范及标准。

4.1.4 临时系泊设备
(1)浮式装置除应配备定位系泊系统及设备外,还应配备供应其在迁航、移位和在港口系泊使用的临时系泊设备。

(2)临时系泊设备包括锚、锚链、锚机、拖航及附属设施,一般应按照发证检验机构的规范配备。

但基于油(气)田生产寿命,迁航海域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对船式浮式装置作业者可向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题申请,经批准后可免装一套临时系泊设备和/或在浮式装置就位后拆除全部或部分的临时系泊设备。

(3)对半潜式浮式装置,如果其定位系泊设备中有两套满足临时系泊设备的要求,则此定位系泊设备可以替代本条要求的临时系泊设备。

4.1.5锚链舱及其锚链管应水密延伸到露天甲板。

锚链舱如设有出入口,则该开口应以坚固的钢质盖及紧密螺栓关闭与紧固。

锚链管应设有永久附连其上的关闭装置以减少进水。

4.1.6 锚泊及系泊设备及相应的材料应经发证检验机构批准,并具有合格证书。

4.2定位系泊系统
4.2.1定位系泊系统一般可分为:
(1)多点系泊系统;
(2)各种形式的单点系泊系统,此类系泊系统又可分为:
a)无推力器辅助的系泊系统;及
b)推力器辅助的系泊系统。

(3)动力定位系统
4.2.2系泊索
系泊索可由钢缆、纤维缆、锚链或以上各种系泊索的组合而构成。

系泊索上还可设有弹性浮筒和/或重块。

当系泊索上采用弹性浮筒和/或重块时,则应考虑其加速及可能的共振效应的影响。

4.2.3预张力
确定浮式装置平均偏移时,允许调整预张力大小,以优化系泊索张力分布。

4.2.4推力器辅助系泊系统
(1)设有推力器的浮式装置,在所有设计工况下可考虑部分或全部净推力效应。

该效应取决于推力器控制系统和设计工况。

推力器可以是手动遥控或自动遥控。

对推力器辅助系泊分析,一般可采用平均荷载扣除法,许用推力应按表4.2.4选取。

(2)无备用控制系统时,应按相应净推力的70%考虑;
(3)本表适用于具有备用动力源的推力器系统。

如果浮式装置上的全部人员在极端工况下均撒离该装置,则不论是自动还是手动遥控,应均不计及所有推力器的辅助效应。

(2)净推力计算应基于零速下有效系柱推力,并应考虑任何方向推力器与船壳之间,推力器与推力器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

4.3系泊分析
4.3.1环境条件
按本《规则》第3章3.2的有关规定执行。

4.3.2设计工况
4.3.2.1系泊分析应考虑下述设计工况:
(1)作业工况:在规定的作业环境条件下浮式装置能进行预定作业,而不使平均偏移及系泊索张力超过规定值。

作业工况视具体情况可分为生产作业工况和钻井作业工况。

(2)极端工况:在规定的极端环境条件下,系泊浮体的最大偏移及系泊索张力不超过规定值。

对风暴来临以前可迅速解脱的浮式装置,极端工况为其处于系泊状态下的最大环境条件(也可称为正常使用临界条件),但无浮式装置连接的单点系泊装置仍应按永久性系泊考虑其相应的极端环境条件的作用。

(3)破损作业工况:当系泊系统中任一根系泊索失效时的作业工况。

(4)破损极端工况:当系泊系统中任一根系泊索失效时的极端工况。

4.3.2.2必要时,应对浮式装置在破损作业工况下的瞬态运动性能进行分析。

该分析应包括浮式装置在达到新平衡位置以前瞬态运动过程中的移动路径、方位以及系泊索张力。

4.3.3系泊动力分析
(1)应按4.3.2规定的所有设计工况,对系泊系统进行响应分析,系泊分析应由模型试验和/或动力分析法得到。

还应对系泊系统进行疲劳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经责任方和/或发证检验机构的同意,可不进行系泊系统的疲劳分析。

(2)动力分析法可分为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

应按照具体情况,采用适用的分析方法,并经发证检验机构批准。

(3)根据规定的设计环境条件,应对浮式装置的各种预期装载状况进行系泊系统分析,应至少考虑满载和压载两种不同的装载工况。

(4)对有义波高较小的海况,如由于其周期的原因而引起较大浮式装置运动时,则也应予以考虑。

(5)在动力分析中,应考虑质量、阻尼和流体加速度等随时间变化的效应,并确定系泊索对导索点运动的响应。

导索点运动应根据浮式装置的纵荡、横荡、垂荡、纵摇、横摇和首摇通过转换求得。

通常可只考虑系泊索平面内导索点垂直和水平运动。

(6)在动力分析中,应考虑下述对系泊索状态有重要影响的非线性因素:
a) 系泊索应变或切向拉伸与张力间的非线性;
b) 系泊索几何非线性;
c) 作用在系泊索上流体荷载非线性;
d) 海底效应非线性,包括非线性磨擦及系泊索着地长度几何非线性。

(7)在系泊分析中,还应考虑作用在浮筒和立管上波、流荷载,应包括荷载的非线性效应。

(8) 浮式装置的运动应包括波频运动和低频运动。

4.4系泊设计衡准
4.4.1系泊系统的下述设计要素应符合发证检验机构规范、标准和/或所用规范、标准的要求:
(1) 平均偏移及最大偏移;
(2) 系泊索张力;
(3) 锚系统抓力;
(4) 系泊索疲劳寿命。

4.5系泊设备
4.5.1锚、吸力锚及桩锚、系泊索、锚腿及其他系泊设施的材料、制造、维护及检验应符合发证检验机构和/或所用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4.5.2系泊索应是可在海上维护和更换的,在操作手册中应给出系泊索的维护和更换计划。

4.6动力定位系统
4.6.1定义
(1)动力定位浮式装置:系指仅用推力器的推力保持其自身位置的浮式装置。

(2)动力定位系统:系指使动力定位浮式装置实现动力定位所必需的一整套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推力器系统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

(3)自身位置保持:系指在控制系统的正常偏差之内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在一个既定的位置内。

4.6.2 动力定位系统由协同工作以达到充分可靠定位能力的设备和系统组成。

作业者应对定位失效后果进行风险分析,并据此确定动力定位系统的等级,但永久系泊的浮式装置动力定位系统设备等级应不低于MODU规则修正案附件2中设备等级3。

4.6.3 动力定位系统及设备应符合发证检验机构规范、标准的有关要求。

4.6.4 动力定位系统应进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以确保系统必需的高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