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教学设计

当冲突发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和类型,认识到冲突在人际交往中的普遍性。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冲突,提高他们的解决冲突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在解决冲突中的重要性,学会有效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宽容心态,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5.使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冲突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冲突发生的原因和类型。

2.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及有效沟通技巧。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克服面对冲突时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2.引导学生学会在冲突中保持理性和尊重,不伤害他人。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冲突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2.学生分组,准备纸笔进行小组讨论和记录。

3.教室布置成温馨、友好的氛围,如摆放绿植、贴墙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冲突?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出课题《当冲突发生》。

(二)新课讲解1.冲突的概念及影响冲突的定义: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由于目标、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对立状态。

冲突的影响: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关系紧张、信任破裂、情绪不稳定等。

正面影响:有时也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个体和组织的成长。

2.冲突的类型与原因冲突的类型:利益冲突:双方或多方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观念冲突: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不同。

行为冲突:因行为方式、习惯等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冲突的原因:个体差异: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等不同。

沟通不畅:信息传达不清、误解等。

资源争夺: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3.处理冲突的策略与技巧处理冲突的基本原则:尊重差异,平等对待。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寻求共赢,不损人利己。

处理冲突的技巧:倾听: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表达: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询问:通过提问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课《当冲突发生》主要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和表达能力,但面对冲突时,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产生,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在生活中是难以避免的。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学会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他们在面对冲突时,能够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感知和体验。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的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的视频或图片。

2.准备冲突处理的案例材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冲突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冲突现象。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冲突?冲突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关于冲突原因的图片,每张图片配以简短的描述。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片中的冲突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冲突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冲突处理的案例。

让学生讨论:“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解决这个冲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出解决冲突的一般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冲突的普遍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冲突有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但在处理冲突时,往往容易情绪化,缺乏理智。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分析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处理的必要性。

2.学会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冲突。

3.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冲突。

2.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处理冲突中的经验和感悟。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冲突场景,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冲突场景道具,用于角色扮演。

3.制作课件,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冲突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冲突现象。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冲突吗?冲突是如何产生的?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在面对冲突时,你们是如何处理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处理冲突中的经验和感悟。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冲突处理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提出的解决冲突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智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当冲突发生》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沟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善于模仿和交流,对于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处理冲突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处理冲突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沟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沟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处理冲突时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冲突场景,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处理冲突的过程,提高处理冲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2.准备讨论交流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学生进行模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小冲突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冲突,进行思考和分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处理冲突时的经验和方法。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在讨论中提到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强调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精美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精美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校园冲突的类型及校园冲突发生的原因;>掌握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积极看待和解决。

【教学重难点】>产生矛盾后,能换位思考,真诚沟通,宽宏待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有了很多朋友,我们与同学相互帮助,相到学习,共同进步,校园生活充满快乐。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冲突,使我和同学之间产生一些矛盾。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呢?下面进入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冲突>请同学们观看18页图片故事,了解校园生活中的一些冲突。

・检查卫生时,张灵发现王晓负责的区域还有纸屑,就指责王晓工作不认真。

王晓却认为,纸屑是别人打扫过道时带过来的。

两个人为此吵了起来。

•在图书室里,陈飞与李勇在争抢一本漫画书时,把书撕破了。

•在操场上,由于王强奔跑过快,一脚踩坏了小峰的陀螺,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

归纳: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回忆一下,你知道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哪些冲突呢?•课间追逐打闹把抱作业本的同学撞到了。

•上下楼梯时把同学撞到了。

归纳: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

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

【活动二】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观看教材19页图片故事。

说一说:这个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呢?。

•不遵守上下楼梯的规则。

•说话的方式不对。

•没有及时道歉。

•没有一颗宽容的心。

>想一想:在校园中引发冲突的原因还有:•观点不同、利益相冲、不守规则、互不相让……【活动三】避免发生冲突>【温馨提示】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观看视频《当冲突发生》,学一学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式。

>阅读教材20页图片故事,你觉得哪种做法既能避免冲突,又不让自己受委屈呢?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谈谈三种方法可能出现的不同的结果。

(1)忍受的结果是:影响我们看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精美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精美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这样做矛盾能解决吗?(1)两位同学在相互撞倒以后,一直不断争论到底是谁的错,谁也不愿意服输……这样的结果是什么?矛盾能得到解决吗?(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这个矛盾?11、小提示: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12、想一想,说一说: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你觉得哪种做法技能避免冲突,又不让自己受委屈呢?13、小提示: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

14、化解冲突小贴士:✧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交换意见,讲清道理✧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商议办法,和谐相处✧请人调解,解决冲突15、试一试: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习到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冲突,让他们和好如初吧!(1)我与他之间多了一条“三八线”.(2)明明好友却成陌生人。

16、学以致用:你还有哪些冲突没有解决?试着解决一下。

17、小游戏: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人拉着橡皮筋的一端:认识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学会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处理冲突。

掌握化解冲突的方法。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解决冲突。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学习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会遇到欺负的情况,学会正确应对来自他人的欺负。

重点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难点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1、如果一直用力拉,会有什么结果? 2、如果拉紧了再放手,会有什么结果?3、拉橡皮筋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双方都不受到伤害呢?4、从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悟?课堂小结矛盾、冲突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彼此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如果在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能够相互退让,就能够轻松解决矛盾和冲突,就不会造成彼此之间的伤害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教学目标】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难点: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2、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当冲突发生二、寻找冲突原因1、指名交流: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

(随机板书)2、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1、学生交流: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2、揭示题题二、遇到欺负怎么办(一)阅读角知心姐姐: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

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

”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驳他们了。

我真是太苦恼了!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2019年 5 月 4 日1、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负行为吗?2、小贴士:(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负1、片段: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当冲突发生》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沟通,懂得协商,从而化解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但处理冲突的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这些冲突的处理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因此,本节课对于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沟通,懂得协商的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4.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沟通,懂得协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定冲突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取长补短。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冲突案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冲突案例和情景剧。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纸张和笔,供学生记录和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冲突场景,让学生观看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冲突吗?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的冲突案例,让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你们觉得应该如何解决?”然后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解决方法,并在全班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教学难点::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
2、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
二、寻找冲突原因
1、指名交流: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

(随机板书)
2、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
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
1、学生交流: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受欺负的事情能正确应对。

2、认识到生活中的受到欺负是难免的,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摆脱欺负,保护自己。

3、了解受欺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3、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
2、揭示题题
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一)片段一:
1、阅读角: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

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

”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驳他们了。

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
2019 年5 月4 日
2、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负行为吗?
3、小贴士:
(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负
1、片段一: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

王玲伤心地捡起了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却不肯认错。

王玲想,算了吧,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挡住了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2、请你说说王玲此时的内心感受。

3、总结:被人欺负是痛苦的,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

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欺负。

三、演一演1、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怎样做呢?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2、假如你看到了王玲的遭遇,你会怎样做呢?
四、我来出主意
1、片段一:阅读小故事
2、小贴士
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

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

向路过的大人
或附近的居民求助。

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
特征,以便事后报警。

3、片段二:他上六年级了,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

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两天后还我,我就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

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

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4、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好方法?
要求:(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5、交流
五、知识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索要他人财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六、总结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

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

在校外受到欺负,也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