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寓言四则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寓言

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无足, 之足?
怎么 给,替 本来, 本来,原来 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给它画脚 蛇本来就没有脚, 呢?"
遂饮其酒. 遂饮其酒. 于是就喝了那壶酒. 于是就喝了那壶酒. 为蛇足者, 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失掉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请为王吹竽
请求, 请求,要求 为,给 (有位)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有位)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宣王说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廪食以数百人.
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 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 通"悦",高兴 用,拿 (他).
宣王死.闵王立, 宣王死.闵王立
继承了王位 齐宣王死后,齐闵王即位, 齐宣王死后,齐闵王即位,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一一听之,处士逃.
的独奏, (他)喜欢听吹竽手一(个)一(个)的独奏,南郭 喜欢 喜欢听吹竽手一( 先生只好逃走了. 先生只好逃走了.
南郭先生在你看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南郭先生在你看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人. 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人. 从南郭先生身上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从南郭先生身上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如此技术拙劣的人, 如此技术拙劣的人,为何能够长期混在 高手中呢? 高手中呢? 南郭先生怎么能够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怎么能够滥竽充数?
一次,昭阳率领军队攻打魏国,把魏国打得大败, 一次,昭阳率领军队攻打魏国,把魏国打得大败, 率领军队攻打魏国 夺得八座城,继而挥军向齐.在这大兵压境的关头, 夺得八座城,继而挥军向齐.在这大兵压境的关头, 陈轸zhěn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在祝贺昭阳取得 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 陈轸 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 了赫赫战绩之后,陈轸问: 根据楚国的法令, 了赫赫战绩之后,陈轸问:"根据楚国的法令,大败 以获得什么官爵呢? 昭阳说: 敌人的人可 以获得什么官爵呢?" 昭阳说:"官为上 柱国,爵为上执挂. 轸说: 柱国,爵为上执挂."陈 轸说:"这更高贵的是什么 答道: 只有令尹了. 陈轸说: 呢?" 答道:"只有令尹了." 陈轸说: "令尹是 很高贵的, 会设置两个令尹. 很高贵的,可是国王不 会设置两个令尹.你愿听我说 一 段故事吗?"于是陈轸讲起这故事来. 段故事吗? 于是陈轸讲起这故事来. 说完这个故事,陈轸对昭阳说: 说完这个故事,陈轸对昭阳说:"你攻打魏国大获全 做个大官足够了. 胜,做个大官足够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战无不胜而不 适可而止,那你还没有得到官爵就有可能战死沙场了. 适可而止,那你还没有得到官爵就有可能战死沙场了. 这和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差不多. 这和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差不多."昭阳认为陈轸讲得 有道理,于是领楚军而去.齐国之危顿解. 有道理,于是领楚军而去.齐国之危顿解.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2024版《寓言四则》完整

《寓言四则》完整•寓言背景与作者简介•寓言一:《乌鸦喝水》•寓言二:《龟兔赛跑》•寓言三:《农夫与蛇》目•寓言四:《狼和小羊》•总结:寓言的普遍意义与现实价值录寓言起源及发展历程寓言的起源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人们通过想象和夸张手法,将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融入故事中,形成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
寓言的发展历程寓言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时期,寓言被纳入宗教宣传中,成为传播教义的重要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寓言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作者生平伊索(Aesop),古希腊著名寓言家,生卒年不详,传说为公元前6世纪人。
他善于讲述寓言故事,作品大多以动物为主角,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代表作品《伊索寓言》是伊索创作的一部寓言集,包含了数百则寓言故事,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等。
这些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伊索所处的时代是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巨大。
奴隶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统治者则沉湎于奢侈享乐之中。
这种社会现实为伊索创作寓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社会环境古希腊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思辨精神的社会,人们热爱自由和民主,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品德的培养。
同时,古希腊也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人们信仰各种神灵并祈求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伊索的寓言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传播基础。
故事情节概述乌鸦口渴难耐,发现一只水瓶01故事开篇描述了一只乌鸦口渴难耐,在飞行中发现了一只装有水的瓶子。
瓶口小,水位低,乌鸦无法直接饮用02然而,瓶子里的水并不多,瓶口又很小,乌鸦无法直接将嘴伸进瓶子里喝到水。
乌鸦用石子使水位升高,成功喝到水03聪明的乌鸦想到了一个办法,它四处寻找小石子,一颗颗地放入瓶子中。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十篇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十篇1.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篇一涸辙之鱼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
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
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
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
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
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2.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篇二庖丁解牛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
梁惠王知道后,便请他为自己宰牛剔肉。
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
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更分开了。
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姿势优美,犹如古代的《桑林》之舞;动听的声音,仿佛是古乐《咸池》的旋律。
看到这里,梁惠王拍手称赞说:“啊,太好了!太好了!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地呢?!”厨师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知道宰牛的规律,这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更进一步。
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形象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言行来揭示人性弱点、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文学体裁。
这些故事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
1.《狐假虎威》。
这是一则出自《三字经》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却最终被猴子戳穿了真相。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以假乱真,不要依仗他人的势力欺压弱小,更不要自欺欺人。
2.《鹬蚌相争》。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因为争夺一块肥美的鱼肉而发生争执,最终引来了捕食它们的鹰。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忽视大局,更不要因为争斗而让外部势力得逞。
3.《孔雀东南飞》。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孔雀因为自己美丽的羽毛而自傲,却最终被困在笼中,失去了自由。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虚荣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4.《老鼠嫁女》。
这个故事出自《古文观止》。
故事讲述了老鼠为了让女儿嫁给一只猫,竟然自己也跟着装病,最终却被猫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自己的原则和家人,更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5.《狼来了》。
这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田野上喊“狼来了”,引来了村民前来救援,但后来孩子却因为多次虚假报警而失去了村民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说谎,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失去信任将是一个人最大的损失。
以上这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希望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引以为戒,做一个更有道德、更善良的人。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3、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来喝
这壶酒。
4、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
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一个人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将要喝酒,
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 “我能替蛇画上脚。”
5、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
他还没有把蛇脚画好,另一个人的蛇已经画
好了,于是抢过他的酒壶。
6、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替蛇画脚呢? 于
是喝了那壶酒。
7、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寓意:
讽刺了那些 做事多此一举 的人。
告诉我们:
凡事不可多此一举,以致弄巧成拙的道理
续写
故事中那个“画蛇添足”的人“终亡其酒”。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通“返”,返 回 于是 等到
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等到回到市场上,集市散了,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用
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回答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 脚。”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寓言 136页 成语 146页
买椟还珠
【战国】《韩非子》
韩非是“法家”的代 表人物。
朗读
买椟( dú)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
以桂、椒( jiāo ),缀( zhuì )以珠玉,饰以
玫瑰( guī ) ,辑( jí )以羽翠,郑人买其椟
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
课外书中国古代寓言

课外书中国古代寓言
(1)南辕北辙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唐朝有个坐骑将军,一次他骑马经过一个河,
但是马没有渡过河,反而在路边折返回去了。
将军怀疑起来了,于是
追着马走,发现那个河竟然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河,他猜想起来,原来
他的马竟然在试探一条可以渡河的路线,如果有宽度过宽,又太深的
河渠,马便会在边上折返回去。
将军赞赏马的聪明,而这个故事就是
告诉人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勉强妄为。
(2)大鹏展翅
此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佚名,一天他看见一只大
鹏飞出,翱翔于穹苍,每每当它想要升空时,却由于不够强劲而受限。
大夫佚名恍然豁然,因为鹏的情景,他觉得有道理,因而故事便流传
开来,它的启示是,只要肯努力,想成就大事,总会有办法。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有一天,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着其他人还没画完,得意地说:“哼,我画得可真快呀!”他心想:我这么快画完,干点啥呢?要不我再给蛇添几只脚吧。
他就真的给蛇画起脚来。
旁边的人画完后,奇怪地问:“蛇哪有脚呀,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哎呀,可不是嘛,这人懊悔极了。
就像有时候我早早写完作业,觉得无聊就乱涂乱画,结果把作业本都弄脏了,这多像画蛇添足呀!我觉得呀,做事要恰到好处,别做多余的事。
2.《亡羊补牢》农夫看着破了个大洞的羊圈,一拍大腿,哎呀叫着:“哎呀呀,我的羊圈破了个洞,羊都跑了呀!”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一开始还不在意,说:“没事,跑就跑了几只嘛。
”后来羊跑了更多,他才着急了,赶紧把羊圈补好,还自言自语:“还好,现在补还不算晚。
”这就好像我有个玩具坏了,一开始不想修,等后来想玩了才急忙去修,还好能修好。
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呀!3.《自相矛盾》集市上,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可神气啦,大声吆喝着:“我的矛呀,锋利无比,什么都能刺穿!”接着又喊:“我的盾呀,坚固得很,什么都刺不穿!”有人就问了:“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人一下子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又说自己跑得快,又说自己不爱运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哈哈。
我们说话做事可不能前后矛盾呀!4.《叶公好龙》叶公逢人就说:“我可太喜欢龙啦!”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真龙听说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我得去看看。
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吓得脸色惨白,大喊:“救命呀!”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之前说喜欢小狗,等真看到大狗狗朝我跑过来,我也有点害怕呢。
看来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了解和能接受呀。
5.《狐假虎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得意地说:“你看,那些动物都怕我呢!”老虎还真以为动物们怕的是狐狸,其实呀,动物们是怕老虎。
狐狸这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呢。
我有时候跟着哥哥出去玩,感觉别人对我也很友好,是不是也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参考
《智子疑邻》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 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 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 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 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 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寓意 :
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 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 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 吹起了进军号角。
后:炫耀自己的胜利,骄傲了。
4. 文中前后两次引用蚊子的 话,而标点符号、人称却不同, 为什么?
一是直接引用,后一是间接引 用。
《蚊子和狮子》
寓意:讽刺那些取得一
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2、自编寓言故事: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 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7.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 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 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 为祸乎?”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祸害吗?”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 髀。
之:代词,他
人皆吊之。
人皆贺之。
乎:句末语气助词
此何遽不为福乎?
此何遽不为祸乎?
而:顺接连词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代词
丁壮者引弦而战。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代 Fra bibliotek亲实词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近:(形容词用动词) 靠近
讨论《智子疑邻》
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 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 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 建议?
《淮南子》
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1.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 3.人皆吊之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5.居数月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而: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表承接 ②而疑邻人之父 表转折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 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 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 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 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 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 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 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 一篇。
赫拉是希腊神 话中的天后,主神 宙斯的妻子。罗马 神话中称为朱诺, 掌管婚姻和生育, 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拉
赫耳墨斯
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 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 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 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 交通、牧畜、竞技、演说 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 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 创字母、数字、天文学、 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 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 术传给人类。
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 塌下来。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 一定有盗贼进来。”
其邻人之父亦云。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 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 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嘴和眼睛的对话;
1、续编寓言故事。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 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 他说了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 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 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树和斧子;
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猫和老鼠;
疏通文字
11、将
1、天雨墙坏 下雨; 毁坏
带领 12、好骑 喜欢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 头,白送。”这句话说明了什 么?
人们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狮子
伊索 寓言
和
蚊子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 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 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 败之地。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了盲目自大的人
听了雕像者的上述语言后, 赫耳墨斯的神情会怎样?
学习指导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 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3.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 “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 战。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 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沙场。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 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二、指出重点字词
虚词
之:助词,的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 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 了大腿。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福气吗?”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 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 乎?”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 道不是福气吗?”
13、 堕而折其髀 摔下; 大腿
2、不筑,必将有盗
修补;
小偷
3、暮而果 果然
14、十九 十分之九
15、独以跛之故 因为;瘸腿
4、甚智其子,
以---为智,认为---聪明16、相保 保全
5、邻人之父 fǔ 老人 6、善术者 精通术数 亡: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
7、无故 原因
②无故亡而人胡 逃跑
8、吊之 慰问 9、何遽 怎么就 10、居数月 经过
难堪,窘迫。
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寓意?
《蚊子和狮子》
蚊子:冲、咬 蚊子:吹、唱
扬长避短
胜
骄傲自满
败
狮子:抓 蜘蛛:粘
骄兵必败
1. 文章运用了 拟人 手法?
通过
语言、动作、心理
描写方法来塑造形象?
2.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 原因是否相同?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