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目录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教学设计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第2课悠扬民歌《小河淌水》教学设计聆听《小河淌水》/《迪克西岛》教学设计《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第3课美丽童话学唱《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教学设计《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设计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唱腔连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教学设计《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教学设计《校园小戏迷》教学设计第5课赞美的心《五彩缤纷的大地》教学设计学唱《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教学设计第6课两岸情深《丢丢铜仔》教学设计《半屏山》教学设计《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第7课七色光彩《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设计《日出》教学设计《七色光》教学设计《萤火虫》教学设计(1)《萤火虫》教学设计(2)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第一学期)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1500字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1500字音乐教材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共计1500字。
教案一:《春天的声音》教学目标:1. 学会听辨春天中的音乐元素,如鸟鸣、春风等。
2. 学会模仿和演唱《春天的声音》这首歌曲。
3. 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春天的特点和感受。
教学过程:1. 上机播放春天鸟儿唱歌的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鸟儿歌唱的声音。
2.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模仿鸟儿的声音,进行声音模仿活动。
3.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风景,如花、树、草等,并反馈出春天的声音有哪些。
4. 播放《春天的声音》这首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摇摆,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春天的感觉。
5. 分组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春天的声音》。
6. 整合排练,集体演唱《春天的声音》。
教案二:《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 学习跟唱《我的祖国》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爱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1. 师生共同回顾《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口唱练习。
3. 分组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我的祖国》。
4. 整合排练,集体演唱《我的祖国》。
5. 邀请学生上台独唱《我的祖国》。
教案三:《欢乐颂》教学目标:1. 学习欣赏《欢乐颂》这首音乐作品。
2. 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来源和背景。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欢乐颂》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起源。
2. 教师播放《欢乐颂》这首音乐作品的录音,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3. 引导学生讨论《欢乐颂》给他们的感受和联想。
4. 教师介绍《欢乐颂》这首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演奏方式。
5. 分组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欢乐颂》。
6. 整合排练,集体演奏《欢乐颂》。
教案四:《咏鹅》教学目标:1. 学习欣赏《咏鹅》这首诗歌。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

教学
目标
1.热爱祖国,关注及了解有代表性的音乐及相关文化。
2.继续提高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视谱演唱歌谱的能力。
本
单
元
(板
块)
教
材
简
要
分
析
及
教
学
设
想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5、再次观看歌剧片段,进一步了解《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之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喜爱中国民歌。
学生初步了解《图兰朵》的作者,并知道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就是歌剧中的一首插曲。
学生回答《东边
升起月亮》和《茉莉花》很像。
生答:《东边升起月亮》旋律空旷悠长。江苏《茉莉花》旋律清明婉转
生答:曲调相同,情绪和速度不同。
教学内容备注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聆听小河淌水歌曲赶圩归来阿里里聆听迪克西岛歌曲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音乐短剧魔法师的弟子西洋乐器分类一聆听京剧唱腔联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10聆听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歌曲校园小戏迷11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聆听五彩缤纷的大地12学唱龙的传人聆听黄河颂西洋乐器分类二13学唱半屏山发声练习聆听丢丢铜子14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15聆听日出歌曲七色光之歌16聆听木星欢乐使者歌曲萤火虫17181知识目标
8
音乐短剧《魔法师的弟子》西洋乐器分类(一)
9
聆听《京剧唱腔联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0
聆听《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歌曲《校园小戏迷》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全册教案

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方法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三)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
1.初听,比较与感受。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河北民歌《茉莉花》在歌词、旋律上又有什么不同?
2.再听,模唱与体验。
3.讨论,归纳与提升。通过聆听与比较、感受与体验,归纳出江苏、东北、河北地区三首不同的《茉莉花》的音乐风格。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
聆听管弦乐《小河淌水》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3.简单介绍歌曲。顺带回顾以前学过的云南民歌如《其多列》《猜调》等。
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
4.完整聆听乐曲《小河淌水》,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设问: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
5.简单介绍管弦乐《炎黄风情》组曲及作者鲍元恺。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累计(6)节
周次
3
教学时间
课题
妈妈格桑拉
第( 1)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学
目标
累计( 1 )节
周次
1
教学时间
课题
芬芳茉莉
第( 1)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教学
目标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能学唱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两句,并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 RE 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编创旋律活动;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整体感知1、组织教学。
2、导入。
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
3、聆听《小鹿斑比》的主题歌《爱是一首歌》。
4、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
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5、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6、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二次聆听,对比欣赏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聆听歌曲,《两个小星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
4、再听歌曲,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来。
5、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
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
六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案

六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人音版音乐》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音符的认识、音乐的基本构成和乐器的分类等。
本教案以《人音版音乐》上册为基础,分为七个单元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节奏符号等。
3) 学习了解不同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力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音符表示简单的音乐旋律。
2) 通过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协调能力。
3) 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操。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习音符的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概念。
2) 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乐曲。
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音符的掌握和运用。
2) 学生对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理解的深入。
四、教学过程1. 第一单元:音符的认识1) 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了解音符的名称和基本表示方法。
2) 学生学习不同音符的音高和音长,并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
2. 第二单元:乐曲的构成1) 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和元素。
2) 学生学习用不同音符表示乐曲的旋律,并进行口头分析和演奏练习。
3. 第三单元:乐器的分类1)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了解不同乐器的分类和外观特点。
2) 学生学习演奏简单的乐器曲目,并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4. 第四单元:音乐与生活1) 学生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 学生学习演奏和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创造力。
5. 第五单元:音乐与社会1) 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生学习演奏和合唱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杨颖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共有七课,分别是《同一首歌》、《草原牧歌》、《多彩的美洲》、《芬芳茉莉》、《神奇的童话》、《劳动的歌》《诗韵》。
其中演唱歌曲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乐谱,歌谱,曲谱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
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欣赏几首乐曲,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乐谱,歌谱,曲谱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比上学期要好,喊唱的现象减少了。
但是创编动作的时候往往是女生比男生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喜欢上欣赏课,但是有些复杂、很古典的乐曲,他们有时还是会耐不住性子。
(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歌谱,五线谱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
乐谱歌谱曲谱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乐谱,简谱,歌谱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乐谱歌谱曲谱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歌谱,五线谱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6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6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规划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规划篇一本册教材包括了唱歌、观赏、音乐学问、乐器演奏、活动与练习等五个局部。
一共安排了六课,其中每课都包含了学习歌曲和观赏两大块内容,其中观赏的比例比以前有所增加。
本年级学生大局部爱好音乐,具备了肯定的音乐学习力量,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量和音乐感受力量。
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究的.活动力量也随之增加。
六年级为毕业班,教师应把握音乐的“乐”,采纳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欢乐,放松紧急的心灵。
总目标: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时间活动,培育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进展音乐感受与鉴赏力量、表现力量和制造力量,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根本要求: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2、培育音乐感受与鉴赏力量。
3、培育表现音乐的力量。
4、培育艺术想象和制造力。
5、培育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1、仔细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备课时留意与新课标结合,并留意备学生。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布满学问性、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学问,把握技能。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规划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规划篇二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试验器材设置了很多和日常生活亲密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把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外形和构造》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外形和构造及其特点,从试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力量。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把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惜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二课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
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课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
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
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第六课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
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