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转)第一课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内容:歌曲《同一首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了解秧歌舞教学重点歌曲《同一首歌》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生活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1、欣赏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人音版(简谱)(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人音版(简谱)(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的基本概念、音乐表达和民族音乐文化。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审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学生需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声音的起伏、强度和色彩来传递歌曲的意境。
-合唱技巧的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合唱姿势、呼吸方法以及声部间的和谐配合。
-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通过歌曲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了解。
举例解释:
-对于音高、音长的掌握,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唱出《东边升起月亮》中的每个音符,如能区分并正确演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高、音长、节奏的掌握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东边升起月亮》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如何处理合唱中的声部协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合唱中的呼吸、音准和声部协调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简谱知识、演唱歌曲和合唱练习中,都展示出了很好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然而,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理论教学部分,虽然大多数学生对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一些学生在区分复杂节奏时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更多的示范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02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

202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壶知道将不胜荣幸。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常《巴塞罗那》。

2、音乐活动“奔向20xx”。

教学目标:1.了解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欣赏《巴塞罗那》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8226;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

1991年,被选为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

“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

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

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组展示、汇报(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

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一一草绿色、美洲——红色(2)第二组同学介绍20xx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

(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

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③20xx年悉尼奥运会会徽;④20xx年雅典奥运会会徽(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音乐基础知识- 目标:通过研究音乐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 内容:-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节拍、音高等- 音乐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声音的分类和特点- 活动:1. 听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美感。

2. 学生分组,互相演唱简单的歌曲,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制作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色和节奏。

第二课:音乐欣赏- 目标:通过听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内容:- 音乐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 名曲欣赏和评析- 活动:1. 听音乐,学生用五感去感受音乐的美。

2. 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和表现形式。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或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歌曲学唱- 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演唱能力。

- 内容:- 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活动:1. 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2.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比赛,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进行个人或团体的演唱。

第四课:舞蹈与音乐结合- 目标:通过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舞蹈表达能力。

- 内容:-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连贯性- 舞蹈与音乐相配合的技巧- 舞蹈的表演和创作- 活动:1. 学生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进行串讲和示范。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

3. 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舞蹈,结合音乐进行表演。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四个主要课程安排,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己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案,共分为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音乐的不同主题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研究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高、音符、节奏等;- 掌握一些音乐常识和音乐历史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音乐表演中展现个人特长。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激情;-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聆听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音乐基本概念的讲解与研究;- 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和表演能力。

2.教学难点- 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对音乐的表演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通过音乐播放、视频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分组合作研究,在合唱、合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 教学影片、音频和图片的使用;- 合唱、合奏、舞蹈等表演形式;- 学生个人或小组创作和分享。

五、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案将按照教材分单元进行教学。

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为一到两周,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音乐欣赏、合唱或合奏演练等内容。

单元一:音乐与生活- 理论知识: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音乐欣赏:研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活动安排:学生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欣赏和表演。

单元二:音乐的元素- 理论知识:音乐的要素和构成;- 音乐欣赏:通过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要素的运用;- 活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

单元三:音乐与乐器- 理论知识:不同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音乐欣赏:研究欣赏各类乐器的演奏;- 活动安排:学生自选一种乐器进行演奏示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 RE 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编创旋律活动;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整体感知1、组织教学。

2、导入。

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

3、聆听《小鹿斑比》的主题歌《爱是一首歌》。

4、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

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5、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6、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二次聆听,对比欣赏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聆听歌曲,《两个小星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

4、再听歌曲,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来。

5、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

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5篇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5篇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5篇《采松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3、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30+6030+5040+5090+1060-3090-1080-20xx-70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79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二)新课学习:5、投影出示挂图,观察图画,提出问题大森林里松鼠妈妈采集25个松子,小松鼠采了4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25+4=292056、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7、小组活动,讨论算法8、用小棒摆一摆,分别说一说摆的过程9、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再提问题妈妈比小松鼠多采集几个?小松鼠比妈妈少采几个?25-4=21205(2)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3)集体归纳(三)巩固练习1、看图计算:填上适当的数2、直接写答案32+542+784-475-375+264+372-238-33、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10+30〉()20+()〈2525+()=25-()板书设计:被减数46962836减数4575差教学难点:篇二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XXX、X XX、XX X的节奏。

2、编创动作表演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小学音乐《采山》教案篇三山野童趣《采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乐曲《牧童短笛》的两种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2、能指出竖笛的组成部分,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教材重点与难点: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教学准备:光盘、钢琴、竖笛教学过程:一、走进山野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聆听《我的中国心》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这首歌是由香港作家黄霑在王福龄写的旋律的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

4、跟唱《我的中国心》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第三、四课时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

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

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

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

“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

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三、欣赏《东方之珠》这两首歌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欣赏《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

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

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

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12┃(323)┃5653┃2—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懂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

《哦,苏珊娜!》一个音乐出版商仅用一百美元就得到了版权。

由于贫困和酗酒,他三七岁便去世了。

第六单元奥林匹克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和你》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北京奥运会。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国家体育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北京奥运会图片。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手拉手。

教学目标:
1、欣赏《手拉手》。

2、了解汉城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
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
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手拉手》。

2、欣赏《手拉手》。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师简介作品和作者。

这首旋律动听的电子乐是历届奥运会中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当时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甚至考虑将它定为永久会歌,好在那只是一个设想。

K oreana这个临时组合算得上是实力唱将,不能忽视他们身后18000名合唱者,这给予开幕式一种磅礴的气势。

最好的世界杯主题曲当属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并非巧合,它也出自吉奥吉莫洛德之手。

这位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在1993年,也曾为北京申奥创作《好运北京》。

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了这首歌曲,是真正的国际化合作。

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仅此一点,使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时,又因这个鲜明的民族标签而极易被识别。

(3)完整欣赏。

(4)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

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阳光体育之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由教室外步入教室。

2、播放音乐,初听。

3、介绍有关歌曲知识《阳光体育之歌》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创作的一首体育歌曲,从xx年起在全国推广。

《阳光体育之歌》现已制作成MTV,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公布。

《阳光体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

主旋律可以齐唱、独唱。

这首歌倡导学生走进阳光、走进自然、走进操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对《阳光体育之歌》进
行广泛宣传、播放,积极组织学生学唱,以尽快使《阳光体育之歌》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

它也是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的背景音乐。

4、跟唱《阳光体育之歌》
5、欣赏歌曲《意大利之夏》“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至今仍被资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

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既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

这首歌有数个版本,英语版本名称为:ToBeNumberOne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因为作曲的是意大利电子乐大师吉奥吉,也有过节奏强劲的混音版。

两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乐大师,并且此歌也是两人合作写成的,英语版由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吉奥吉莫罗德演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