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瓣种类PPT参考课件

皮瓣种类PPT参考课件

剖骨
、间
设背

计皮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上 缘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近 节
轴 设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解 剖
一 趾 蹼


40
设 计
41
要 点
42

解 剖
静 脉 皮

43
44
45
9
㈣联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能切 取两个独立的皮瓣,该两个皮瓣 可独立或缝成一个皮瓣;也可切 成为一个 较大皮瓣,如肩胛侧胸 联合皮瓣,带足背 动脉的足背皮 瓣与跖内侧皮瓣。
㈤组合组织皮瓣:不同血管蒂的皮瓣或皮瓣 与组织瓣,经吻合血管组合在一起,称为 组合皮瓣或组合组织皮瓣。
10
⒈根据所组合组织种类分为: ⑴单纯组合皮瓣:将不同血管蒂的皮瓣,经吻 合血管 成为一个皮瓣,称为单纯组合皮瓣,如前臂皮瓣与胸 脐皮瓣。 ⑵复合组织皮瓣:将皮瓣与另一组织组合,称为复合 组织皮瓣,如胸脐皮瓣与髂骨组合。
11

皮瓣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皮瓣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3
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方法
皮瓣质量有哪些标准? 质地、外观、感觉、运动神经肌支 主要因素: 动脉血供、静脉回流、手术操作
完整版PPT课件
14
动脉血供
遵循“点、线、面”设计原则
面积:一般皮瓣长、宽>创面2cm,如皮瓣 肥厚,>4-5cm。3-0丝线,为相对无张力缝合
完整版PPT课件
17
8
3.长宽比例:无轴心血管,灌注范围有限 一般1.5:1,四肢1:1,头面颈部3-4:1(如超
过限制,宜先作皮瓣延迟术)
4.皮瓣轴线:长轴顺应血管、蒂在近心端、 避免跨越躯干中线
5.皮瓣面积:>受区面积的10%-15%
完整版PPT课件
9
转移原则
局部转移 邻位转移
首选
Hale Waihona Puke 远位转移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
深筋膜下血管网 深筋膜血管网 皮下动脉网 真皮下血管网 乳头下血管网
完整版PPT课件
4
二、轴型皮瓣的血供类型
直接皮血管皮瓣 肌间隙(隔)皮血管皮瓣 主干带小分支血管皮瓣 肌皮血管皮瓣
完整版PPT课件
5
皮瓣的分类
轴型皮瓣 非轴型皮瓣(随意皮瓣) 预构皮瓣 静脉动脉化皮瓣 静脉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10
操作原则
分离平面:小面积随意型皮瓣仅保留一层 薄的脂肪即可;较大面积需筋膜深层分离
无创原则:爱护组织,锐利、精细手术器 械,准确精细止血,避免过度提拉、挤捏
完整版PPT课件
11
随意型皮瓣的分类 局部皮瓣:临接皮瓣、邻位皮瓣
完整版PPT课件
12
远位皮瓣: 直接远位皮瓣 间接远位皮瓣 管形皮瓣

各种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各种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各种皮瓣在临床 中的应用
定义
指具有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 下组织,在形成和转移过程中, 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其称 为蒂,而转移的部分称为皮瓣
适应证
1:修复大血管、神经主干、肌腱、骨、关节裸 露的创面。 2:器官再造 如鼻、耳、眼睑、乳房、阴茎、 手指的再造。 3: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如面颊、鼻等洞穿性缺 损,阴道直肠瘘、阴道膀胱瘘。 4:增强局部血运 如放射性溃疡、褥疮。 5:头皮、眉毛的修复 如秃发、眉缺损。
双叶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
(三)交错皮瓣(Z成形术)
交错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轴型皮瓣(动脉皮瓣)
皮瓣内有知名的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系统,并以此血管为 皮瓣的轴心,与皮瓣长轴平行。
各种皮瓣在临床 中的应用
(一)任意型皮瓣(邻接皮瓣) 1:局部皮瓣 推进皮瓣 旋转皮瓣 交错皮瓣 2:邻接皮瓣 3:远位皮瓣 4:管形皮瓣 5:筋膜皮瓣 (二)轴型皮瓣 1:岛状皮瓣 2:肌皮瓣 3:游离皮瓣
分类
组织缺损的判断
部位 形状 大小 周围皮肤的条件
地、颜色相似的部位 以局部、邻近皮瓣,安全简便方案为首选 皮瓣设计的面积应比创面大10-20%
(一)推进皮瓣
矩形推进皮瓣
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推进皮瓣修复鼻背缺损
推进皮瓣修复面颊缺损
三角形推进皮瓣 (V-Y成形术或Y-V成形术)
V-Y皮瓣成形术修复鼻部缺 损
V-Y皮瓣成形术修复下睑缺
(二)旋转皮瓣
旋转皮瓣修复圆形缺损
旋转皮瓣修复头部缺损
(林伯格) 菱形皮瓣
双叶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

最新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PPT课件

最新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
(二)皮瓣分类
1.按有无蒂分↗带蒂:与身体相连,该处称蒂→维 活
↘游离:与身体不相连,但带A,V, 吻合移植,显微外科手术
2.按蒂的性质分↗带皮肤蒂:以皮肤与身体相连
↘带血管蒂:以血管与身体相连
3.按与缺损区距离分:↗近位皮瓣:不需断蒂,一 次完成手术。也称转移皮瓣
手术
↘远位皮瓣:需断蒂,多次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或+皮片
多有收缩,色泽改变
收缩少,皮色不变
TfK6B)tYkPbG2y% pUgM7D-u#lRcI3z*qW hN9E0v !mSeJ5A(sXjOaF1x$oTfL 6C)tYkQbH2y&pVg M8D+u #lRdI4z*rW iN9E0w!nSeK5B(sXjPaG1x% oUfL6C-tZkQcH3y&qVhM 8D+v#mRdJ4A*rW iO9F0w$nTeK 5B)sYjPbG2x% oUg L7C-u ZlQcI3z&I4z* qW iN9E0w!n SeJ5B( sXjPaG1x$oU fL6C-t ZkQb H3y&p VhM8D +u#m RdI4A* rW iO9F0w!n TeK5B )sYjPaG2x% oUgL7C-tZlQcH3z& qVhM8E+v#mSdJ4A(rXiO9F1w$n TfK6B )sYkPb G2y% pUg

皮瓣移植概述、分类及手术幻ppt课件

皮瓣移植概述、分类及手术幻ppt课件

轴型皮瓣
以直接皮动脉或深部动脉干为 轴心,有人称为动脉皮瓣。
岛状皮瓣
仅有轴 心血管为蒂, 其余皮肤皮 下组织都被 切断,血供 仅靠轴心血 管维持。
游离皮瓣
将皮瓣 的轴心血管 与受区血管 吻合,一期 远位移植的 轴心皮瓣。
复合皮瓣
根据受区的 需要,同时将受 区的肌肉、骨骼 等组织与皮肤一 起作移植组织血 供依靠皮瓣的血 管供给。
七、常用皮瓣、肌皮瓣示意图
谢 谢!
THANK ALL OF YOU !
皮下动脉来源于深部动脉干或其
分支,穿深筋膜浅层进入皮下组织。主 要有两种类型:
1.直接皮动脉 2.肌皮动脉
皮瓣血运示意图
四、皮瓣的分类:
根据皮瓣血供特点及血管分布 情况,目前临床应用的皮瓣基本归 纳几个基本类型:
随意皮瓣 轴型皮瓣 岛状皮瓣 游离皮瓣 复合皮瓣 组合皮瓣
随意型皮瓣
以随意分布 形式的皮动 脉穿支为血 供,没有轴 心血管,依 赖皮瓣蒂部 无特定的血 管形成的皮 瓣。
组合皮瓣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具独立血管蒂的游离 皮瓣,通过吻合小血管可二级或多级串联 成一个具有共同血管蒂的皮瓣。
五、组织瓣移位术的一般原则
适应证
选择带血管 蒂组织瓣移位术应遵 循先简后繁的原则, 在无法用传统方法治 疗或用传统方法治疗 困难的情况下,可选 用带血管蒂组织瓣移 位术,主要用于:
其 再 改 他 造 善 器 功 官 能
移时,隧道应宽敞,避免血管蒂扭转、 受压或牵拉。
肌皮瓣移位后应固定:肌皮瓣
移位后,肌肉边缘要与受区缝合固 定,以免肌肉的重力或回缩而影响 皮瓣的血运。额面部可采用宽胶布 或绷带稍加固定,四肢可采用石膏 托或外固定架制动。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管状皮瓣
定义
管状皮瓣是一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卷 成管状的结构,血供主要依靠管壁上 的皮肤血管。
特点
应用
常用于修复管状组织的缺损,如食管、 肠道等。
形状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但血供相对不稳定。
02 危象诊断
静脉危象
01
皮瓣颜色苍白或灰暗, 弹性差,皮纹增多,张 力降低。
定义
轴型皮瓣是一种具有明确 定向轴的皮瓣,血供主要 依靠轴干上的主要动脉。
特点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供区动 脉分布范围,但血供相对 稳定。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岛状皮瓣
定义
岛状皮瓣是一种将皮下组 织与深部组织相连的皮瓣,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肌肉或 肌腱的分布范围。
特点
血供稳定,但形状和大小 受限。
轻轻按摩皮瓣,促进血液循环 。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等药 物,改善血液循环。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 手术修复。
动脉危象处理
保暖
保持皮瓣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 激。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收缩剂和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手 术修复。
感染危象处理
应用抗生素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 生素。
处理
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清创引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其他危象
神经危象
01
皮瓣感觉异常或消失,运动功能受限。
脂肪液化

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与护理进展ppt课件

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与护理进展ppt课件
Page 3
一、概述—皮瓣移植
皮瓣的血液供应与营养在早期完 全依赖蒂部。皮瓣转移到受区,与受 区创面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后,才完成 皮瓣转移的全过程。
Page 4
一、概述—皮瓣的分类
新的分类方法以血液供应类型为主导 (一)任意型皮瓣
1、局部皮瓣:推进皮瓣 2、邻接皮瓣 3、远位皮瓣 4、管型皮瓣 5、筋膜皮瓣
Page 30
四、血管危象预见护理干预
动脉血管危象处理: 1、术后3天内常规q1h观察皮瓣血运 情况 2、查找原因,解除不利因素 3、按医嘱使用抗痉挛药 4、手术探查
Page 31
四、血管危象预见护理干预
静脉血管危象处理: 1、术后3天内常规q1h观察皮瓣血运 情况 2、抬高患肢 3、给予换药,解除压迫,必要时拆除 部分缝线 4、必要手术
Page 11
病例1:股前外侧皮瓣
Hale Waihona Puke ⑤ ⑦⑥⑧Page 12
病例2:上臂外侧皮瓣




Page 13
病例3:足内侧皮瓣
① ③


Page 14
病例4:臀上肌皮瓣



Page 15
一、概述—血管危象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皮 瓣及复合组织瓣的移植手术已广泛应用 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Page 19
血管多普勒仪器
Page 20
四、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
术后一般护理
①病室的设置 ②体位 ③局部保暖 ④疼痛护理 ⑤心理护理 ⑥饮食指导 ⑦预防感染的护理
皮瓣的血运观察
Page 21
四、预防护理—一般护理
①病室的设置
➢ 室温:25-28℃ ➢ 湿度:50%-60% ➢ 室内禁烟 ➢安静、舒适、整洁

面部皮瓣 ppt课件

面部皮瓣 ppt课件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3、缝合
鼻尖色素痣
术前
标出切除范围,设计皮瓣
切除病损
翻起皮瓣
缝合
术后半年
双叶皮瓣
此种方法文献中常报道,实际中并不常用 主要因为:
1、产生两个继发性缺损
2、皮瓣大,蒂相对小,可能发生血运障碍
3、切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不易隐蔽
1、血供障碍:皮肤苍白、发凉 处理:术前全身检查,术中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创伤,术后 常 规应用扩血管、抗凝和改善微循环药物
2、血肿:皮瓣剧烈疼痛,局部肿胀 处理:无菌条件下拆除部分缝线,结扎出血点,放置引流 管
3、感染:体温增高,尤其48小时后体温仍持续升高 处理:化验血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加强换药,表 示 打开切口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 • 3、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4、缝合
鼻尖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术前
划线标记切除范围
设计改良皮瓣
皮瓣转移至鼻尖
创面分层缝合切口
同一患者,术后两年
鼻唇沟瓣
常用于鼻侧面的组织缺损 优点是: • 可以提供同鼻部皮肤一样富含皮脂腺的皮肤 • 有充分的皮下组织 • 该皮瓣位于面动脉分布区域,很少发生血供障碍
汇报人:田春辉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 用于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和 某些器官再造,皮瓣移植又有很好的美 学价值,用于头面部暴露部位,长能达 到治疗疾病,又保持了较好的功能和形
态的目的。
皮瓣移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手术,在皮 瓣设计、切取和移植,以及术后处理等
方面均需要丰富的经验。
皮瓣的分类
额部表皮囊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7)组合皮瓣 对某些特大范围的软组织缺损 或缺损正需同时修复两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皮瓣, 如背阔肌皮瓣与拇甲皮瓣组合。 (8)静脉皮瓣 静脉皮瓣是一种非生理循环的 新型皮瓣,目前处于临床试用阶段,许多问题当 有待进一步探讨。
10
(9)、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是一种基于 营养皮神经的血管分支分布于其邻近皮肤 为血供基础的新类型皮瓣。此类型皮瓣血 供可靠,有重建感觉功能的重要依据,可 顺行或逆行移位,有些部位有可进行远位 游离移植血管的条件。
15
七、受区的准备
1.新鲜外伤创面的处理:清创彻底 2.慢性感染创面的处理:术前作创面细菌培养及
药敏 病灶肉芽新鲜 3.无菌创面的处理:切除病变组织
解剖需要缝接的血管 4.受区血管的选择:必须选健康的血管方能吻合
16
八、术后处理
1.皮瓣处当中开窗观察血运,患肢适当制动 并高于心脏的位置。 2.室温保持25度左右,回病房患肢应盖上电 毯或持续红外线照射。 3.密切观察皮瓣血循环:术后24小时内,每 半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24-48小时内每1-2小 时记录一次,3-10天内可3-6小时记录一次。
11
五、适应症
1.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 而无法用其他传统方法修复者。 2.肢体低度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遗有大面积 软组织缺损者。 3.关节瘢痕挛缩畸形,切除瘢痕,矫正畸形 后有深部组织裸露者。
12
4.需要在瘢痕区内施பைடு நூலகம்骨、关节、肌腱或神 经修复。 5.慢性骨髓炎经彻底病灶清除,一期消灭死 腔,闭合创面等。 6.慢性顽固性溃疡切除后的创面。 7.受区及附近有可供吻接的正常血管。 8.老年人与幼儿要有慎重态度。
19
5.经皮氧分压测定仪和激光多普勒测定仪, 来判断皮瓣血运。 6.“三抗”治疗,抗血栓、抗痉挛、抗感染。 7.术后卧床休息1-2周,做好基础护理,严禁 吸烟与被动吸烟,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都可 导致血管危象。止痛、制动、以防用力过猛, 保持大便通畅。
20
九、术后并发症
血循环障碍最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或 不及时导致皮瓣坏死。
17
观察内容 1.肤色:静脉回流受阻时先呈暗红色→暗红
→红紫→紫红→紫黑。动脉血受阻时肤色由红
润变淡或苍白。 2.肿胀:程度由皮纹来判断,皮纹消失→肿 胀严重,皮纹增多→动脉受阻。
18
3.皮温:室温25摄氏度时,正常皮温为34-35 摄氏度,移植组织术后2-3小时后回升到与邻 近组织相等或略高于1-2摄氏度,移植组织皮 温比邻近正常皮温低1-2摄氏度,提示即将发 生血运阻碍、严密观察。 4.毛细血管充盈现象:静脉充盈加快,动脉 受阻充盈变慢。
21
2.血栓形成的因素
(1)血管壁损伤:手术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 损伤→内皮细胞受损害→内皮下的胶原纤维应 裸露,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2)血液动力紊乱:①流速缓慢,血小板容 易在血管壁内膜上沉着和粘附。血容量不足, 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均利于血栓形成。②涡流: 血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一旦遇到管道由细变粗, 分叉、转弯、管壁不光滑或流速改变。
(4)肌支血管皮瓣 包含肌肉、深筋膜和皮肤的 复合组织瓣。
(5)非轴型血管皮瓣 供区由于没有轴心血管, 其血供主要依靠真皮下血管网和筋膜上血管网等 吻合稠密的血管网侧支吻合沟通,称之任意型皮 瓣或随机性皮瓣,不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
8
(6)预构轴型皮瓣 第一供区皮瓣质地好,部位 隐蔽,但缺乏理想的轴心血管,预构皮瓣系人为 地在非轴型皮瓣的皮下先植入一套轴心血管,经 过一段时间,当移植的轴心血管与皮瓣沟通后, 可作为轴心皮瓣应用,如大网膜移植于腹部皮下, 以胃网膜右血管为蒂制成大网膜轴型皮瓣。
4
皮下组织:比较疏松,个体间差异较大, 与所含脂肪组织量有关,血运差。
5
二、皮瓣的血管 皮下血管和皮下血管网 真皮下血管网: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
在供养皮肤功能有意义 乳突下血管网 乳头下血管网 深筋膜血管网 三、皮瓣的神经
皮瓣中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
6
四、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
23
十、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
1.精确的血管吻合技术:严禁用锐性器械进 入血管腔,不断用肝素盐水滴注,保持湿润。 2.妥善处理血管周围的组织:避免动静交叉; 避免皮肤缝合张力过大,避免因组织瓣位置不 当而发生扭曲或张力过大;创面要仔细止血, 创口置引流,如皮肤过紧,及时作减张切口, 组织肿胀影响血循环时可拆除缝线;若因包扎 过紧,血肿压迫影响血循环,应及时解除绷带, 清除血肿。
1
一、皮瓣的结构 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个层次,三层 连同皮瓣深筋膜层包括在内,称为筋膜皮瓣。
2
层次
表皮:由上皮细胞组成,分为5层: 1.生发层:又基底层,分裂能力强,含血管网。 2.棘层 3.颗粒层 4.透明层 5.角质层
3
真皮:是由表皮深面的结缔组织:分为2层: 1.乳头层:含毛细血管、神经末梢。 2.网状层:含毛细血管、神经末梢、淋巴管、 汗腺、皮脂腺、毛囊。
13
六、供区选择 1.血管解剖恒定,易于解剖。 2.供皮瓣位的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无
瘢痕,无破损。 3.供区部位隐蔽并可满足创面修复需要大小
的皮瓣。
14
4.皮瓣最好有一根可供缝接的感觉神经。 5.皮瓣切取后对供皮部位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不大。 6.复合皮瓣的供区可同时切取与皮瓣连在一起的神 经,肌腱、骨骼等。
22
3.血液凝固性改变:①创伤、手术使促凝物 质进入血循环;②血液浓缩 4.血管周围受压与扭曲:①动静脉交叉,使 静脉回流受阻;②皮肤缝合张力过大,皮下隧 道太窄使血管受压,创面继发血肿,组织水肿 5.血管痉挛的术后感染:血管壁的创伤及其 他刺激的血管痉挛,使管腔闭塞,导致血栓形 成。术后感染,波及血管壁层,导致血栓,血 管壁坏死,吻合口出血。
轴型血管皮瓣 根据轴心血管的解剖学特点分为四种类型 (1)直接支血管皮瓣 直接支血管来源于深 筋膜的血管主干 (2)肌间隙支血管皮瓣 皮瓣血管的主要特 点是发出支血管的主干位置较深,都在肌层的 深面,如肩胛皮瓣(三边间隙)
7
(3)主干带小分支血管皮瓣 特点是一条动脉主 干贯穿皮瓣供区全身,沿发出数量多细小的分支 供养皮瓣,如前臂皮瓣、足背皮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