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试讲教案范例

合集下载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印象派绘画的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印象派绘画的技法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印象派绘画作品的鉴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展示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

二、新课讲授1. 活动一:感知-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色彩、构图、技法等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2. 活动二:分析- 教师讲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重点介绍印象派绘画的技法。

- 学生结合作品,分析印象派绘画技法的运用及其在作品中的效果。

3. 活动三: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幅非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与印象派绘画的异同。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技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搜集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其技法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印象派绘画的短文,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技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三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三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高三美术班教学时间: 40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印象派绘画的审美魅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印象派绘画的审美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代表人物介绍、艺术特点分析等)。

2. 印象派绘画作品实物或复制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印象派绘画的世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教师介绍印象派绘画的起源背景,包括社会环境、艺术思潮等。

-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2.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如:- 用色大胆、鲜明,注重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 画面构图简洁,注重光影变化和空间表现。

- 运用点彩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代表人物作品分析:- 以莫奈的《睡莲》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其他印象派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并分享讨论结果。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提供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要求学生尝试用点彩技法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关系,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难点:如何将色彩搭配应用于实际作品中。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色彩卡片3. 色彩作品图片4. 实物作品(如绘画、摄影等)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色彩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环节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纯度。

2.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色彩样本,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三属性。

3. 讲解色彩的冷暖关系,展示冷暖色彩的对比效果。

环节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色彩卡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进行色彩搭配。

2. 学生在搭配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搭配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环节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作品中,如绘画、摄影等。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并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一、色彩的基本知识1. 色相: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2. 明度:色彩的亮度,如亮、暗、中亮等。

3. 纯度:色彩的饱和度,如鲜、灰、淡等。

4. 冷暖关系:色彩的冷暖感觉,如冷色调、暖色调等。

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1. 对比搭配:冷暖、明暗、纯度对比。

2. 和谐搭配:相近色、类似色搭配。

美术面试高中试讲教案模板

美术面试高中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美术创作课课时: 1课时教学对象:高中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感知某种艺术风格/特点/功能/知识等,学习并掌握利用/掌握/创作的技法/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观察/讨论,学生在艺术实践/欣赏中提高/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陶冶/唤起/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操/意识/情感/能力/乐趣;发扬/形成/养成精神/态度/好习惯;增加/提高对美的热爱/体会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掌握/理解/学习的知识/特点/方法/制作技巧/鉴赏方法。

- 难点:巧妙/熟练/灵活运用,创造/设计/制作/表达/理解。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展示材料- 实物教具(如绘画工具、雕塑材料等)-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艺术作品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幅作品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并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感知与理解:- 教师详细讲解某种艺术风格/特点/功能/知识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艺术魅力。

2. 技法与方法:- 教师演示相关创作技法/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

三、实践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选择创作主题,进行美术创作。

2.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师生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高中美术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10分钟试讲教案【篇1:10分钟试讲教案】相关推荐| | |【10分钟试讲】考生常见问题:一、知识点太多,不知道十分钟课堂可以讲些什么内容很多考生在十分钟的课堂里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我讲一些什么内容呢?真题上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好像不够,讲太少似乎又讲不清楚。

比如像小学语文《太阳》这一课,这一课课文比较长,考生往往既想把太阳远热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这几个知识点段落都分析透,但是往往造成没有重点从而顾此失彼。

二、只讲课程框架,用时过短一些考生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仅仅只是把一个框架给讲出来,比如语文的《太阳》这一篇文章,仅仅只是把太阳这篇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来即可,这样会造成所讲的知识不深入不清楚,太过于含糊。

不能展现考生的专业性和语文功底与素养。

三、课堂结构不合理有些考生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没有把控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造成结构不合理,讲了10分钟,才开始进入主题。

有的考生在课堂开始之前想要活跃课堂,结果花10分钟来进行热身,课前活动,等十分钟时间到了,才恍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已经到了。

有的考生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就花了7、8分钟导致于后面的内容没办法呈现出来。

还有的的考生导入和新课巩固只花了5分钟不到,但是在布置作业环节和小结环节却占了整堂课很大的篇幅。

这些都是犹豫课堂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的。

那么,面对仅仅10分钟的试讲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找准知识点,快速定位和取舍。

当我们面对较长一篇文章或者几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取舍,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我们都能够在这10分钟里都非常详尽的去呈现的,所以找准知识点是关键。

如果是语文,首要的是要找准你的课堂呈现的是第几个课时,如果是第一个课时那么生字词和疏通文意是关键。

如果是第二个课时,理解赏析是关键。

中公资深讲师韦慧建议考生在选择知识点的时候选择课文最关键的以及本堂课最重点的和自己能够胜任的。

比如说《桂林山水》这一课,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都是文章的重点,那么选择哪一个作为详讲呢?需要看看考生哪一个特点最熟悉也最能够清晰的进行解读,择其一重点详讲即可,切不可贪多。

高中美术试讲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与美术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

(2)提问: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2. 课堂讲授(1)介绍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线条、形状、色彩、构图、质感、光影等。

(2)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观察、分析、比较、联想、想象等。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

3. 课堂讨论(1)展示几幅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美术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各小组分享鉴赏心得。

4. 课堂实践(1)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2)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美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是否掌握了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五、教学资源1. 美术作品图片、视频、实物等。

2. 美术鉴赏教材、参考书籍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时间本节课共40分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鉴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优秀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优秀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作品深层内涵的理解和解读。

2. 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美术作品图片、相关视频等)。

2. 教学工具(如画板、画笔等)。

3.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的特点。

2. 提问: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从中看到了哪些美的元素?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美术鉴赏,一起探索美术作品的语言和魅力。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 教师讲解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材质等。

-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美术作品语言特点。

2.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美术鉴赏方法,如描述法、分析法、比较法等。

- 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分享鉴赏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3. 教师点评学生的鉴赏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和鉴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并尝试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和分析。

高中美术试讲辅导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辅导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年级:高二教材:人教版美术课本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美术语言等),掌握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大类别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2. 美术作品三大类别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术作品。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的基本特点。

2. 提问: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它属于哪一类美术?二、新课讲授(40分钟)1. 讲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2. 分析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大类别的特点。

a. 具象美术: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表现对象,如肖像画、风景画等。

b. 意象美术:以主观情感、审美观念为表现对象,如装饰画、水墨画等。

c. 抽象美术:以纯粹的形式美为表现对象,如抽象画、装置艺术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并总结各类美术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美术作品,分析其形式构成要素和类别特点。

2. 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要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作品三大类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欣赏更多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感受艺术魅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社团活动,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创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教案范例: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

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

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

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

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

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

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

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

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

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

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

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

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

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

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

“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

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

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

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

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

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

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

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

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

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
1.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学生自创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们的解说、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本课小结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

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

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

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的家乡有什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哪些艺术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