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之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二. 重点、难点: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2.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1.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 实验的结论?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4. 药品?5. 反应原理?6. 装置特点?适用范围?7.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8. 收集方法?9. 气体的检验方法?10.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11.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12.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13. 装置的不同特点?14.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15.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O 2、H 2、CO 2、CO 、N 2、CH 4的不同性质?【典型例题】[例1] 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① A+CuO −−→−高温Cu+B ↑;② B+H 2O →C ;③ C −→−∆B ↑+H 2O ; ④ B+2)(OH Ca →D ↓+H 2O ;⑤ D −−→−高温B ↑+氧化物;⑥ B+A −−→−高温 E 。
试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_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E. _____。
答案:C ;CO 2;H 2CO 3;CaCO 3;CO 。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2]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 2B. CO 2C. O 2D. N 2答案:B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大气体的制备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氧气的方法:1. 分解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可通过电解水得到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催化剂如锰(IV)氧化物或过氧化钠等进行分解。
2.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法: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加热至一定温度,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金属。
该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制备小量氧气。
3. 液体空气法:通过液体空气(液氮和液氧的混合物)蒸发,可以得到氧气。
液态空气在常压下蒸发时,氧气会先于氮气蒸发出来,通过分离装置可以将氧气收集起来。
二、氮气的制备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气氛保护、制造氨气和合成化学品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氮气的方法:1. 空分法:利用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得到纯净的氮气。
空分法是工业上制备氮气的主要方法,通过压缩、冷却和分离等步骤,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
2. 液化空气法:将空气压缩冷却,使其液化,然后通过分馏将液态空气分离成液氧和液氮。
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通过减压蒸发得到。
3. 氨分解法:将氨气(NH3)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氮气的方法,可通过加热氨气使其分解,然后通过冷却和分离收集纯净的氮气。
三、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制造化学品、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种制备氢气的方法:1. 金属与酸反应法:将活泼金属如锌(Zn)或铝(Al)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氢气。
常用的酸有盐酸(HCl)和硫酸(H2SO4),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 水电解法:将水通过电解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是制备大量氢气的主要方法,通过电解设备施加电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碱金属与水反应法:将碱金属如钠(Na)或钾(K)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追胸踪有着 凌鹿云的志4猎,.人无是高氨看不不可气见攀山。通 的。入氯化铝溶液中,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人壮若志有 与志毅,力提万是事事示可业为的:。双翼氢。 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只溶于强酸和强碱,不溶于氨水。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 BaSO3 沉淀:
( ×)
提示: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得到硫酸 钡沉淀。
微练一 常见气体的制备
1.用 NH4Cl 和 Ca(OH)2 制备 NH3,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发生装置、气体收
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1所示,试回答:
一、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 防倒吸
找杂质? 实验原理:反应方程式
如何测量气 体体积?
常见气体的制备
酸性气体:CO2、SO2、NO2、HCl、Cl2、H2S、HBr、HI 碱性气体:NH3 中性气体:H2、O2、N2、NO、CH4、CO、CH2=CH2、C2H2 强还原性气体:H2S、HBr、HI、SO2
气体的收集
a
b
气体体积测定
气体体积测定
①调平;②读数;③实验;④恢复室温; ⑤调平;⑥读数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无钱之人脚杆硬,有钱之人骨头酥。 志当存高远。 少年心事当拿云。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少年心事当拿云。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强行者有志。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三大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三大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引言:
在化学学科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掌握三大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对于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于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三大气体的制备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制备这些常见气体。
一、氧气的制备方法
1. 高温分解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分解会产生氧气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过氧化氢溶液(H2O2)倒入试管中;
(2) 将试管加热到高温,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氧气。
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制备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氧气,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氧气。
二、氢气的制备方法
1.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金属与酸反应是制备氢气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小块锌片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气泡冒出,用倒置法收集氢气。
2. 电解水制备
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两根导电金属(铜条)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
(2) 接通电源,通过电解,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倒置法收集氢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1. 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制备
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可以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高三化学气体制备知识点

高三化学气体制备知识点化学气体制备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种类的气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气体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点。
一、溶液中气体的制备方法1. 密闭法在密闭容器内加入适量的固体或液体,然后通过反应产生气体。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和氨气等。
例如,可以通过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酸和碳酸盐固体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H2CO3 + CaCO3 → Ca(HCO3)2Ca(HCO3)2 → CaCO3 + H2O + CO2↑2. 需要外界加热或加压的方法有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易制备,需要通过加热或加压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加热氯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备氯气:2NaCl + H2SO4 → Na2SO4 + 2HCl↑3. 催化剂催化法有些气体的制备需要催化剂的存在来促进反应速度。
例如,可以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氧气:2H2O2 → 2H2O + O2↑(催化剂 MnO2)二、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1. 金属氧化许多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可以通过将铜与氧气充分接触来制备氧化铜:2Cu + O2 → 2CuO2. 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金属氧化物类似。
例如,可以将硫石与氧气反应制备二氧化硫:S + O2 → SO2三、盐类的制备方法1. 酸与金属反应制盐可以通过酸与金属反应制备相应的盐。
例如,可以通过硫酸与铜反应制备硫酸铜:H2SO4 + Cu → CuSO4 + H2↑2. 酸与碱反应制盐酸与碱反应也可以制备盐类。
例如,可以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制备氯化钠:HCl + NaOH → NaCl + H2O四、气体的收集方法1. 上升气体的收集上升气体是指比空气轻的气体,例如氢气、氦气等。
可以使用气球或实验室中的气体收集瓶来收集上升气体,将气体排出时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气体泄漏。
2. 气体的干燥有些气体在制备过程中含有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3三大气体的制备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除杂与检验与验满
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固液常温型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若木条立即熄灭则CO2集满
注意:若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若气体不(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排水集气法。
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
若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则不能用排空气法。
(不知道气体密度,可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作比较,若大于29,则密度大于空气,若小于29,则密度小于空气)
下图是固液常温型四种装置的优点:
制取少量气体制取较多气体制取较多气体便于控制反应的
操作简单可随时添加液体便于控制滴加发生与停止
液体的量和速率
(可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
浓硫酸
NaOH溶液浓硫酸
饱和碳酸
氢钠溶液
浓硫酸
水蒸气的检验。
2014中考化学三大气体的性质、制取、收集和用途

中考化学专题气体的性质和制取三大气体的性质、制取、收集和用途(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碳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纯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发出白光,放热,有浓厚白烟出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及反应的原理:(1)高锰酸钾2KMnO4 =KMnO4+MnO2+O2↑(加热)(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3、实验装置装置C4、收集方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洋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集满的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若是用排水法,则瓶内充满气体,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试管遇冷却水炸裂(2)停止反应时,应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的水倒吸(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瓶口向上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③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适合于制取较多的氧气,但要注意二氧化锰一定要纯净,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制取氧气时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锰时最好烧灼一下.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均匀受热. ⑥加热时要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 ⑦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热,先把导管撤出,在撤离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爆裂.9、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10、氧气的用途:医疗供氧、金属切割(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一. 教学内容: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二. 重点、难点:
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
2.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
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1.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 实验的结论?
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4. 药品? 5. 反应原理?
6. 装置特点?适用范围?
7.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
8. 收集方法?
9. 气体的检验方法?
10.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 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11.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12.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 13. 装置的不同特点?
14.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
15.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 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
O 2、H 2、CO 2、CO 、N 2、CH 4的不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① A+CuO −−
→−高温
Cu+B ↑;② B+H 2O →C ;③ C −→−∆B ↑+H 2O ; ④ B+2)(OH Ca →D ↓+H 2O ;⑤ D −−
→−高温B ↑+氧化物;⑥ B+A −−→−高温
E 。
试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_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
E. _____。
答案:C ;CO 2;H 2CO 3;CaCO 3;CO 。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2]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 H 2
B. CO 2
C. O 2
D. N 2 答案:B
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例3] 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区别它们的方法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种。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石蕊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等。
解析:从物质的性质入手。
[例4] 将CO 2、N 2、H 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N 2
解析:注意每种试剂吸收哪种气体,若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呢?
[例5] 碳酸钙样品中可能含有下列杂质中的一种,经测定该样品含钙元素42%,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A. 23)(NO Ca
B. CaCl 2
C. 2)(OH Ca
D. CaSO 4 答案:C
解析:运用平均值法
[例6] 取10g 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4.44g 二氧化碳的是( )
A. CaCO 3 Na 2CO 3
B. Na 2CO 3 Na 2SO 4
C. MgCO 3 KHCO 3 D . Na 2CO 3 NaHCO 3 答案:CD
解析:利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例7] 有A 、B 、D 、E 四种物质,共含有两种元素。
已知其中一种元素的单质是做铅笔芯的主要原料,且四种物质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A+B →E (2)B+D →E (3)A+E →D , 试推断出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解一:A____ B____ D____ E____ 解二:A____ B____ D____ E____
答案:C 、O 2、CO 、CO 2;O 2、C 、CO 2、CO 解析:注意在多个反应中同时出现的物质的特点
[例8] 图中,A 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B 是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C 是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A 、B 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1)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B物质的名称是_____
(2)若在以上装置的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且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
B物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H2、CO;H2、CO2;CO、CO2;氧化铜;H2;CO;CO2;氧化铜和碳
解析:注意从元素来源的角度分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____;然后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_____。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
2.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制得生石灰,同时也可制得二氧化碳,若要确定煅烧后得到的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 加水看是否全部溶解
B. 加少量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 加热至高温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D. 研磨,看是否有块状固体残留
3. 向鸡蛋壳、草木灰、碳酸镁、水垢等物质中,滴入稀盐酸后,都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
A.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B.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根
D.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4. 下列各组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法又是收集每种气体的最佳方法的一组是()
A. H2、O2、CO2
B. H2、O2、CO
C. H2、CO2、CO
D. O2、CO2、CO
5. 如何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
6.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一份与适量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所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
A. 跟盐酸反应的多
B. 一样多
C. 充分煅烧的多
D. 无法判断
7. 实验室在H2、O2、CO2三种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实验中,具有的相同点是()
A.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 使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D.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这三种气体
8. 用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分别使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完全反应,消耗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____
9.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大理石、盐酸、氧化铜、木炭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反应步骤。
(最后一步反应要求两种氧化物之间反应)
10.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取此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_____g。
11. 为了检验CO2中混有少量的CO,应将其先后通过下列足量的试剂:①_____②_____
③_____。
三种试剂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12. 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树木余烬中会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形成该金属的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1)CO 2 + H 2O=H 2CO 3;H 2CO 3
△
2↑+H 2O
(2)CO 2 +2)(OH Ca = CaCO 3↓+ H 2O
2. B
3. C
4. B
5. 燃着木条,看燃烧产物。
6. B
7. D
8. 1:3:14
9.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CO 2+C
高温
2CO ;CO+CuO △
Cu+CO 2
10. 15g
11. 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除尽二氧化碳;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检验生成二氧化碳,证明有一氧化碳。
12. ① 3
22)(CO OH Cu △
2CuO+H 2O+CO 2↑② C+2CuO
高温
2Cu+CO 2↑
【试题解析】
1. 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准确掌握。
2. 注意最简便的要求,所以不应继续高温煅烧,而应加入稀盐酸。
3. 题中所叙述的药品为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4. 注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气法,向上和向下排气法不是同一种方法。
5. 考虑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类似,用燃烧产物鉴别,而不能用火焰颜色。
6. 根据碳元素守恒。
7. 三大气体的对比。
8. 注意相同的氧化铜的前提,而碳还原氧化铜时,氧化铜前面的系数为2。
9. 从最后一步的要求倒推。
10. 根据元素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5g ×36%=1.8g ,而经过氧化铜后,混合气体中所有的碳元素都转化到二氧化碳中,最终进入到CaCO 3中,所以CaCO 3的质量:1.8g ÷(C/CaCO 3)=15g 。
11. 注意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的影响作用。
12. 树木在灼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