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韦伯工业区位论57097ppt

于由此增加的运费。即在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 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那么,劳动力成 本指向就占主导地位,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分析(P72图3-10)。 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 成本指数大,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反 之,这种可能性就小。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1=原料指数+1
B、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 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A、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B、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C、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对应上述设定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个因子即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
实证研究基础:《工业分布论》
-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一)、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
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也即在某特定地 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 可能性。
-
2、一般因子
含义:所有与工业有关的因子 确定: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A、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运费指向论中设定了两个与原料运费相关的工业生产区位因子,即原料指
数和区位重量。
-
工业原料的性质和分类表
-
即:
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产品
+1=原料指数+1
B、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 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A、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B、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C、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对应上述设定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个因子即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
实证研究基础:《工业分布论》
-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一)、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
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也即在某特定地 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 可能性。
-
2、一般因子
含义:所有与工业有关的因子 确定: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A、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运费指向论中设定了两个与原料运费相关的工业生产区位因子,即原料指
数和区位重量。
-
工业原料的性质和分类表
-
即:
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产品
《工业区位》PPT课件

东
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D
A.西北 B.东南
西南
东南
C.西南 D.东北
南
3.以以下图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以下情况与甲、乙、丙、
四图相符的是〔 B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3、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
答:〔1〕环境因素,钢铁厂废水废气污染首都。〔2〕 2021年奥运会的召开,首都需要干净的环境。〔3〕曹妃 甸距离北京较近,可以方便职工回京休息。
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立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生采掘工业 产 对象加工工业
采煤工业 水电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产 品
重工业
生产资料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性 质
轻工业 生活资料
食品工业 服装工业
ks5u精品课件
假假设你是一个工厂的总经理,让 你选择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 因素?
和后续开展的工业 区位因素有哪些?
〔友情提示:阅读要 仔细,答案尽可能全 面〕
太钢集团 尖山铁矿
古交煤矿 西山煤矿
高速公路 铁路
河流
太钢地处太原北部汾河东岸,始建于1932年,是五十年代 国家重点工程之一,具有很强的资源和能源优势,现有职 工3万多人,总厂占地12平方公里,号称“十里钢城〞, 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太钢已成为全球最大、技术 最先进、品种最全、竞争力最强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产品 远销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 济圈和京津都市圈的建立,必将为太钢提供新的开展机
《工业区位论》PPT课件

编辑ppt
12
江西省:南昌、景德鎮, 河北省:廊坊, 辽宁省:大连、沈阳, 吉林省:长春, 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 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 广西自治區:南宁, 贵州省:贵阳, 山西省:太原、大同, 直辖市:重庆、上海、天津、北京
编辑ppt
13
2.廖什的经济区位论
他的《经济的空间秩序》(英译名为《区位经济学》)是动态区 位论的代表作,对工业区位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对在假设的 某些条件下取得的结论,用多种现实因素校正,从而提出动态模 式,并以垄断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
编辑ppt
17
区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具体的地点,仔细考虑当地影 响区位活动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政 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使我们的区位活动能充分而合 理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 经济效益。
编辑ppt
7
(五)集聚指向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 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 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 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 1.集聚类型 生产或技术的集聚 社会集聚
2.三种经济地域 地方性经济 城市性经济 中心工业区
他指出影响工业发展和布局的条件很多,它们的作用不同,而
且在不同区域中的作用的变化很大。此外,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
依存的,并且是可相互取代的。例如资本因素与劳动因素之间的
关系,当资本家建立特定规模的工厂时,在工资高、技术条件好、
资金来源充裕、利率低的地区,可以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虽然投资多,但可节省劳动费用;而在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廉、
韦伯工业区位论精品PPT课件

用>7—4.5 区位指向该点 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M 下,单位原料
运费为1,单位产品运费1/2。在等费线上的 任一点,其劳动费用节约大于M到N的费用增 加部分时,区位指向这一点。
临界等费用线
❖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 节约的劳动费用大于增加的运费。
❖ 设P点为运费最小点,围绕P点的封闭线即从 P点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相当于综合等费用线),其中,与劳动供 给地L的劳动费用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 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1吨水泥要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原料指 数为2.11,大型水泥厂都在石灰石产地布局) ▪ 当Mi <1时(使用遍在原料),工业区指向消费地;(如 生产1吨啤酒需要10吨水,大麦和啤酒花0.03吨,水为遍在 原料,啤酒制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5,啤酒厂一般都在城 市或其周边的消费地) ▪ 当Mi =1时(使用纯原料),为自由区位,工业区位于原 料地、消费地或之间都可。(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 组装工业) ▪ 在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区位图形为三 角形;当原料地为多个,不同市场在一起,区位图形为 多边形。
原料、燃料、劳动力、地租、厂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用。 集聚因子——使工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的因子。相关工业(产业链企
业)、设施的有效利用 ③按属性分——自然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 自然因子——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而使企业取得效益
的因子。 社会文化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
最先将抽象的演绎方法用于工业区位研 究中,运用“区位因子”进行工业区位 分析,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运费、劳动力 和集聚三大主导因子上,建立了完善的 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今天的工业布局 仍有积极合理的意义。
运费为1,单位产品运费1/2。在等费线上的 任一点,其劳动费用节约大于M到N的费用增 加部分时,区位指向这一点。
临界等费用线
❖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 节约的劳动费用大于增加的运费。
❖ 设P点为运费最小点,围绕P点的封闭线即从 P点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相当于综合等费用线),其中,与劳动供 给地L的劳动费用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 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1吨水泥要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原料指 数为2.11,大型水泥厂都在石灰石产地布局) ▪ 当Mi <1时(使用遍在原料),工业区指向消费地;(如 生产1吨啤酒需要10吨水,大麦和啤酒花0.03吨,水为遍在 原料,啤酒制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5,啤酒厂一般都在城 市或其周边的消费地) ▪ 当Mi =1时(使用纯原料),为自由区位,工业区位于原 料地、消费地或之间都可。(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 组装工业) ▪ 在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区位图形为三 角形;当原料地为多个,不同市场在一起,区位图形为 多边形。
原料、燃料、劳动力、地租、厂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用。 集聚因子——使工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的因子。相关工业(产业链企
业)、设施的有效利用 ③按属性分——自然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 自然因子——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而使企业取得效益
的因子。 社会文化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
最先将抽象的演绎方法用于工业区位研 究中,运用“区位因子”进行工业区位 分析,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运费、劳动力 和集聚三大主导因子上,建立了完善的 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今天的工业布局 仍有积极合理的意义。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原料指数 =
局地原料质量 产品质量
区位重量 = 原料指数+1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经济地理学 ecnu
损重原料
2.最小运费原理
●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 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韦伯(1868—1958)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1.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 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 无限供应。
韦伯工业区位论
1 2 3 4 5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理论与现实
经济区位理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是德国经济 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 《关于工业的区位》 (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 论) ,创立了工业区位 理论。
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ppt课件

精品课件
❖ 工业区位论集大成者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 《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 1909 ) 一书中,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原 理,创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奠定 了他在工业区位理论中的地位。
精品课件
二、主要概念和核心内容
❖ 韦伯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 以及一系列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
精品课件
集聚的两个阶段
❖ 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 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集
中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分工和基础设施 共享带来集聚利益
精品课件
三、评价
❖ (一)、理论贡献 1.开创了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为代表古典工业区为理论思想在方法上逐渐 从单个企业的相对静态、动态区位分析
精品课件
❖ 2.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韦伯工业区位 论越来越不能解释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工业企 业布局的现象,因此,工业区位论研究需要 进一步拓展。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品课件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 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用以判断工业布局受劳动成本因素的影响
程度 ❖ 劳动系数:劳动费和区位重量的比值,即每
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以表示劳动费的 吸引力
精品课件
二、核心内容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进过数学推导可以确定一个生产费用最 小点和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工业区位论 —
—韦伯
姓名:王彬 学号:
S11020202011
精品课件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年6月30日–1958 年5月2日)是德国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他第 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工业 区位,是现代工业区位的奠基 人。他在德国的影响实际上不 仅仅在区位论方面的贡献,更 多的是作为社会学家和政治家 所赢得的。他的成果深刻影响 了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 工业区位论集大成者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 《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 1909 ) 一书中,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原 理,创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奠定 了他在工业区位理论中的地位。
精品课件
二、主要概念和核心内容
❖ 韦伯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 以及一系列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
精品课件
集聚的两个阶段
❖ 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 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集
中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分工和基础设施 共享带来集聚利益
精品课件
三、评价
❖ (一)、理论贡献 1.开创了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为代表古典工业区为理论思想在方法上逐渐 从单个企业的相对静态、动态区位分析
精品课件
❖ 2.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韦伯工业区位 论越来越不能解释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工业企 业布局的现象,因此,工业区位论研究需要 进一步拓展。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品课件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 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用以判断工业布局受劳动成本因素的影响
程度 ❖ 劳动系数:劳动费和区位重量的比值,即每
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以表示劳动费的 吸引力
精品课件
二、核心内容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进过数学推导可以确定一个生产费用最 小点和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工业区位论 —
—韦伯
姓名:王彬 学号:
S11020202011
精品课件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年6月30日–1958 年5月2日)是德国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他第 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工业 区位,是现代工业区位的奠基 人。他在德国的影响实际上不 仅仅在区位论方面的贡献,更 多的是作为社会学家和政治家 所赢得的。他的成果深刻影响 了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韦伯工业区位论 经济区位理论 教学PPT课件

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集聚指向的图解
经济区位理论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 相反,集聚的 可能性就小。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经济地理学 ecnu
经济区位理论
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 且同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 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而当原料 地为多个,并不同消费地在一起,其 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即区位多边形。
经济地理学 ecnu
图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 劳动费指向论
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
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
1.概念
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
劳动费——指等每费用线。
单位质量产品的工
资部分。它不仅反
映了工资水工业平区位,由运同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 时也体现了劳动能 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即在低
廉过去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区位重量原料指数1经济地理学ecnu经济区位理论第五级图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
韦伯工业区位论
1 2 3 4 5
经济地理学 ecnu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理论与现实
《经济地理学》课件PPT-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 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 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 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 重量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 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一般使用遍在性原 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 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在性原料, 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
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
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 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 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 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力指向是对运输指向的第一次变形。
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产品中劳动力的费用,即工资率。由于工资 率的差异与劳动效率也即劳动力的素质有关,故存在着地理分布 上的差异性。如此,在运输指向确定的工业区位上,当移出此地 时,若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输费,则为合理;反之, 位置移动则不合理。韦伯理论中用等费用线工具来分析确定劳动 力指向。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 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 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 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 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 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 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 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 (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 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 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 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2
江西省:南昌、景德鎮, 河北省:廊坊, 辽宁省:大连、沈阳, 吉林省:长春, 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 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 广西自治區:南宁, 贵州省:贵阳, 山西省:太原、大同, 直辖市:重庆、上海、天津、北京
编辑ppt
13
2.廖什的经济区位论
他的《经济的空间秩序》(英译名为《区位经济学》)是动态区 位论的代表作,对工业区位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对在假设的 某些条件下取得的结论,用多种现实因素校正,从而提出动态模 式,并以垄断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
Hale Waihona Puke 其一,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场合,假定两个条件:① 原料 与产品每 t·km运费相等,以市场(M)或原料(SR)为中 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称费用等位圈;②如 SR 粗原 料,损重率为50%,则区位在
编辑ppt
5
X Y
编辑ppt
6
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 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 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 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
第一节 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 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 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
编辑ppt
1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二)区位因素分析 1.区位因素分类 2.作为影响因素的原料分析 1)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 2)纯原料和粗原料
编辑ppt
3
(三)运输指向
3.一个市场,多个原料其,韦伯进而应用多角形模式求解, 如五角形从五个顶点连线到 X点,同理,其直线长度也与运 费成反比,这时的X点就是最优区位。
编辑ppt
4
(四)劳动力指向: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 最低的地 点。
韦伯在分析工资对运费定向模式的影响时,注意到了由运 费定向的工业区位将发生第一次“偏离”。为解决这个问 题,他引用了等费线概念。所谓等费线就是将生产费用 相 等的点的轨迹连接起来的线。在这里他仍依据市场和原料 的不同条件提出。
实际应用:国外零售企业进人我国首先从大城市开始,然 后在次级城市选点布局,一般不越级移动。
编辑ppt
10
沃尔玛公司(英文:Wal-Mart Stores, Inc.)(NYSE:WMT) 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的连锁企业,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以营业 额计算),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根据沃尔玛的年度财政报告,截至 2005年01月31日,2008年的财政年度总营业额4056.07億美, 净利润为134亿美元,利润率3.30%。如果把沃尔玛喻作一个国 家,它的收入介于乌克兰与哥伦比亞两国之间,可列为世界的 第32位。沃尔玛也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约有195万名雇员, 分佈于全球14个国家。同时也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雇 员最多的企业,它在美国整体零售总额占零售业收入的8.9%。 沃尔玛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编辑ppt
8
怎么评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意义: 缺陷:
编辑ppt
9
二、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特勒 (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 Losch)分别于 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
克里斯特勒认为中心地就是为居住在周围地政的居民提供 货物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也可称为 中心地职能。不同的地方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能力不同,货 物和服务的品质、档次和数量不同,从而形成大小不同的 中心地,它们按照一定的等级秩序在空间有序排列形成中 心地体系,高级中心地为若干个次级中心地围绕,而次级 中心地为更低档次的中心地围绕。
首先,他认为,企业势力消涨取决于其六边形的市场圈的扩 大和发展(见中心地学说)。
其次,他认为商品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半径,由于排出(分 散)和吸入(吸引)两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市场圈产生扩张和收 缩的变化。
随着销售圈距离加大,运费增加,价格上升,销售量也逐渐减少。
为此他创造了需求圆锥体理论,圆锥尖为最远点销售量,而底座
编辑ppt
11
沃尔玛在中国大陸 截至2009年01月沃尔玛在中国大陆的多个省、直辖市等46个城市开设84家商 店(购物广场79家、会员商店3家、社区店2家)。 广东省:深圳、东莞、汕头、佛山、茂名、湛江 云南省:昆明、玉溪, 四川省:成都、绵阳, 福建省:福州、厦门、漳州、晋江、泉州, 湖南省:长沙、岳阳、娄底, 湖北省:武汉、襄樊, 浙江省:金华、嘉兴、衢州、宁波, 江苏省:南京、无锡、昆山, 安徽省:合肥、芜湖,
他指出影响工业发展和布局的条件很多,它们的作用不同,而
且在不同区域中的作用的变化很大。此外,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
编辑ppt
7
(五)集聚指向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 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 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 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 1.集聚类型 生产或技术的集聚 社会集聚
2.三种经济地域 地方性经济 城市性经济 中心工业区
编辑ppt
2
(三)运输指向 1.一个市场(M)和一种原料(R) (三种情形) 2.一个市场(M)和两种原料(R1,R2)(四种情形) 1) R1,R2均为遍在性原料,则工业区位在 2)R1遍在性原料,R2为偏在性原料,且都是纯原料,则工 业区位在 3) R1,R2均为偏在性的纯原料,则工业区位在 4) R1,R2均为偏在性的粗原料,工业区位 3.一个市场,多个原料
为最近距离的销售量。廖什特别重视市场区对工业布局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等级的市场圈所辖消费地数量和最大供应距离等问题。
开辟了从消费地研究工业布局理编论辑p的pt 新途径。
14
3.伊萨德的区位科学理论
伊萨德从50年代起对工业区位论提出了大量的新观点,主张 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利用比较成本分析和投入产 出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把工业区位论作为 “区域科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