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卷123地理双向细目表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卷123地理双向细目表

2019 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I 双向详目表题题号 分 观察知识点型值 第 1 4观察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和区一域经济发展组243 4选 第 44 观察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和人口迁移择 二 5 4 对迁入地的影响 题 组第 6 4 观察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和交三 7 4 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组 8 4第 9 4 观察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河流的水文四 10 4 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组 11 4 36(1) 8 观察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市场规模36(2) 8 大小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 非 36(3) 4 影响选36(4) 4择37(1) 6 观察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题37(2) 6响湖水盐度的因素,盐水湖的成因37(3) 6 和海洋和湖泊的关系 37(4) 4 选 43 10 观察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议论 做 题4410 观察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观察能力点和学科涵养 观察目的主要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涵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和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 地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 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

观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探探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

观察了四大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观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 地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涵养。

观察了四大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2019 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III 双向详目表题题号分观察知识点型值第14观察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循环一经济的相关知识组243 4选第 44 观察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择二54题组第64观察了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74(西伯利亚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组84影响)第94观察了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四10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组11436(1)6观察了城市等级与工业区位因素36(2)6非36(3)6选36(4) 6择37(1) 6 观察了河流地貌的成因(影响河流题37(2)8宽度和河流深度的原因)37(3) 8选4310观察了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做资源的保存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题的关系观察能力点和学科涵养观察目的主要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高考双向列表

高考双向列表

区域地理
区域经济发展 世界区域 中国区域
选修地理
旅游
区域资源开发与 流域建设
1-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5两极地区(4分) 10-1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9西亚的气候(4分) 1中国的气候(4分) 41旅游资源评价 42旅游活动设计分析
9-11区域地理环境特征(12 分) 6区域特征比较(4分)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1卷 2017 2卷 3卷 1卷 2018 2卷 3卷
11时间计 算(4分)
5昼夜长短 9-11堆积地貌(12分) 变化(4 分) 10-11昼夜 长短的变 化(8分)
1-3地理环 9-10平均温度日变化(8分) 6-8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12分) 境的差异 性
4-5工业集聚(8分) 36(1、4)农业区位因素 36(2、3)工业区位(8 分)
选修地理
环境保护
43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44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分析 44水污染的影响和水资源的保护 4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 44水污染的危害及成因 44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 44生态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44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环境污染 44环境污染问题及措施 44生态问题原因及措施
6气候特征、成因
3常见天气 36(3)外力作用(8分) 2河流补给(4分) 4-5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8分) 37农业区位条件(20) 6-8工业分散(12分) 系统(4 分) 6-8等高线 3-5农业区位条件(12 1-2工业区位条件(8分) 判读(12 分) 37工业武威条件(18分) 分) 10-11等高 1、3农业区位条件极其变 8-9工业区位(8分) 4-5水体关系 线地形图 化(8分) 36工业地域形成(22分) 判读(8 9-11天气 1、3农业区位条件(8 7-8人口迁移(8分) 2交通方式选择(4分) 特征及等 分) 压线图分 6-8气候影 9洋流的分 3-5农业区位条件极其影 1-2人口迁移及影响(8分) 响因素 布及影响 响(12分) (12) (4分) 1-3太阳能 37区域工业区位条件及影 4-5交通线区位条件(4 7-9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分) 10-11人口数量变化 6城市区位条件(4分) 缝补、利 响(22分) 分) 用及太阳 4地球公转 11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0气候影响因素(4分) 6-7水循环类型(8分) 8-9地理环境整体性(8分) 1-2城市化的影响(8分) 的地理意 (4分) 义(4分) 6经纬网距 4-5交通点区位(8分) 10-11河流地貌(8分) 1-3水循环原理应用(12分) 离推断(4 37(2、3)交通线区位 分) 2-3农业区位条件变化(8 8时间计算 36交通线布局及区位因素 4-5常见天气系统(8分) 9-11河流水文特征 1城市化的影响(4分) 6-7工业区位条件(8分) 分) (4分) 和影响(22分) 37(3)(4)农业的影响 37(3)等 10-11垂直 4-5城市体系(8分) 36(1)(2)农业区位条 1工业区位条件分析(4 7-9外力作用㔿地貌(12) 37(1)气候影响因素 高线地形 地域分异 分) 6城市空间结构(4分) 件分析(14分) 图判读(6 (8分) 36(3)工业集聚(6分) 7气象灾害 1-2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 4-5工业区位条件分析(8 9-11外力作用于地貌(12) 36(1)河流特征分析(9分)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0) 的成因(4 特点(8分) 分) 分) 1-3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7-9水循环原理应用(12分) 10-11垂直地域分异(8分) 4-6人口 迁移分析(12分) (12)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探地理问题的能力
36(2)
10
36(3)
4
36(4)
4
37(1)
8
龙卷风的成因、地形对龙卷风的影响以及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7(2)
6
37(3)
4
37(4)
4



43
10
“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44
10
芦苇的生态功能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方面能力
5
4
第三组
6
4
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7
4
8
4
第四组
9
4
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0
4
11
4




36(1)
6
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地理组 XXX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知识点
考查能力点






1
4
考查M公司经营重心变化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M公司的发展特点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3、★★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两次的考纲条目;
4、★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一次的考纲条目;
5、△四年来地理高考从未考过的考纲条目。
4
土地利用类型


简答题
6
渔业资源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危害
选择题
4
地质灾害判断

填空题
4
地质灾害(火山、地震)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地区分布
选择题
4
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

选择题
4
老年化

选择题
4
人口指标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选择题
4
人口净迁移

选择题
4
简答题
9
工业练习(产业链)

选择题
4
工业联系(汽车产业链)

选择题
4
汽车服务业布局区位因素

简答题
6
意大利工业布局区位因素

填空题
6
工业布局与其区位因素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选择题
4
交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迁移

选择题
4
人口迁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选择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填空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主干知识
考点
题型及题 号
分值
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调动 和运 用知 识
描述 和阐 述事 物
论证 和探 讨问 题
宇宙中的
地球
地球运动 的基本意

选择题
第10题
4分
太阳方位的日变

V
V
自然环境 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 量交换
地表形态
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选择题
第6、7、
8题
10分
流水沉积作用和 地貌、流速和沉 积物大小的关 系、地壳运动
12分
工厂选址考虑的
V
因素,工业
1、2、3
因素及优点
地域的形
题;
成条件与
发展特点
区域产业
综合题
6分
工业带来的有利
V
V
活动
36题(2)
影响
交通运输
布局及其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36题
(1)、
(3)
14分
港口的经济价 值;航线的开发 带来的有利影响
V
V
V
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 类活动
区域经济
联系
36题(4)
4分
V
V
大气受热
过程
选择题
11、综合
题37( 2)
10分
影响气温高低的
因素;某流域降
水和蒸发的变化
V
V
V
V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地表形态
对聚落及
选择题
第9题
4分
地形对车速的影

V
V
动的影响
交通线路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 卷地理学科)
知识体系与考点
考频
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
19年
18年
I卷
II卷

I卷
II卷

1、地图基础知识
37-1
1-1、等值线图类

4,5
36-1
1-2、统计图类

4
1-3、统计表类
1-4、变式图表类

2地球运动
2-1、时间计算及日期变更

6
2-2、日出日落方位的应用

9、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9-1、农业区位因素

36(3)
9-2、农业地域类型
9-3、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3.4
9-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6(4)
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

9-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8、农业产业转移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10,
2-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

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

6
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7
37-4
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3-4、天气特征---温、水的影响因素

8
3-5、锋面天气系统

37-2,37-3
3-6、高、低气压系统

37-1
10-1、工业的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理解,就难以应用。)
分类
序号
知识点内容
能力层次


理解
应用
必修
I
宇宙中的地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V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V
28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
条件
V
29
工业区位因素
V
30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V
31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V
32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
要方式
V
3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
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V
34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
网点布局的影响
V
人类与地理
的影响
V
自然环境的
整体性和差
异性
12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V
13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V
14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V
自然环境对
15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
V
人类活动的
影响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V
17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V
18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行星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XXXX年和试题编号14年第一卷8,3,二卷4 10 4 6 36-2 15年第一卷7,6,37-3 1,2,3,二卷81 4,59,10,1/518年第一卷10,37-2 7,二卷4,5 6 7 37-1 9 10 16年第一卷第二卷37-1 8 36-1 17 天气特征-温度和高水位的影响因素3-5,锋面天气系统低3-6,高低压系统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3-8,气候对其他人类地理要素的影响3-9,气候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3-10,气候类型,气候特征4-1,水循环的联系和意义4-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4-3,河流水文为极低和中等4,地球上的水为高和高4-4,影响水文特性的因素4-5,水地貌4-6,流域综合开发、管理和评价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是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36-1 36-2 37-1 2/56 36-2 36-3,4 9 6 37-2 37-1 3,8,1,2,37-3,4,37-2 8,9,10 37-4 6,8,4 4 4 11 37-2,3 4-8,低海流及其影响5,表面形态5-1,外力和地形5-2,内外力联合作用和地形5-3,地形特征5-4,地形类型及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6,地理环境的安排和差异6 横向区域分异规律6-4,纵向区域分异规律6-5,非地带性规律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1,地形对聚落和交通分布的影响7-2,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8,人口和城市8-1,人口数量变化8-2,人口时间变化8-3,人口空间变化8-4,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高、低、低、10、11-6、1-10、11-8-5,高城市区位因子8-6,城市功能和功能区划8-7 in,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低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37-2.3,39-1 36-3 36-1 2 3 6,36-1,2,1 36-1 36-3 36-2 6,11 9-1,高农业区位因子9-2,农业区域类型9-3,农业生产条件评价9-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9-5,某些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9-5)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9,“三农”问题10,工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10-1,工业区位因素10-2,工业集聚和分散10-3,工业区10-4,工业生产条件评价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和限制因素10-6,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7,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10-9,工业可持续发展10-10,区域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联系11,人类活动的区域联系——交通运输11-1现代交通运输中高中高37-1,37-2 36-2 36-4 37-2 6 1,36-3 3,2 4 36-4 5,4,36-1 1 36-2 36-1 36-2 9-8,37-3 2 3 2,3在农业产业转移中,5 1,2,3 36-3 10-8,特征与选择3/5 20 交通对住区的影响,11-6,现代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区域可持续发展,1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管理,保护,12-2,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12-3,区域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12-4,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12-5,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13,世界地理,13-1,13-2世界13个区域的区域认知能力,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与人文比较,13-3,世界避寒和未开发区域13-4,一带一路重要区域14,中国地理14-1,中国区域认知能力14-2,中国地理实践能力14-3,中国典型小尺度区域14-4,中国四大区域自然与人文比较14-5,中国自然灾害易发区环境特征高,中,低,中,低,低,低4,5,36,536-4,36-2,中高43,37-1 37-1 43 37-3 43 7 11,37-2,3 1,2 36-4 3,5,11,2,3,4/5 14-6,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15,旅游地理15-1,旅游发展条件评价15-2,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15-3,旅游和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6,环境保护16-1,水污染及其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高、中、高42,42 42 42 42 43 43 43 43 43 43 37-4 43 37-4 4 4高1,2,44,36-1 7,44 44 44 37-3 44 44 36-2,4 44 37-1 37-3 44 16-4,湿地及其保护高度16-5,生物多样性保护16-6,生态环境破坏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卷地理学科)
知识体系和考点考

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
14年15年16年17年18年
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
1、地图基础知识
1-1、等值线图类高7, 9, 4,5 1-2、统计图类高8, 37-1 9,
1-3、统计表类
1-4、变式图表类中37
2地球运动
2-1、时间计算及日
期变更
高6, 8 6
2-2、日出日落方位
的使用
中 5 10,
2-3、昼夜长短变化
规律使用
低 4
2-4、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规律
低3,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
程原理
中37-3 1
3-2、大气的水平运
动----风
低7
3-3、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规律
低10
3-4、天气特征---温、水的影响因素高6,7,1
3-5、锋面天气系统低4,5
3-6、高、低气压系

低37-1
3-7、气候对其他自
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3-8、气候对其他人
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3-9、气候变化对其
他要素的影响
中8 8
3-10、气候类型、气
候特征
中 4 4
4、地球上的水
4-1、水循环的环节
及意义
高 6 1, 37-2
4-2、人类对水循环
的影响
高2,3, 9
4-3、河流的水文特征高36-2 9,10,
36-2
36-1 7, 10
4-4、影响水文特征
的因素
高11, 10 11 4-5、流水地貌高10, 8,9,
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高11,
36-2
37-4
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高36-3,
4
6,
4-8、洋流及其影响低9
5、地表形态
5-1、外力作用和地貌高7, 8,9,
10
5-2、内、外力共同
作用和地貌
中9 8,
5-3、地形特征低37-1
5-4、地形类型及对
其他要素的影响
高37-1 6 37-1 37-2,3
6、地理环境的
整理性和差异性
6-1、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高7,9, 8 36-1 37-2 37-2 3,8,
6-2、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
6-3、水平地域分异
规律
中1,2,
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10, 37-3,
4,
6-5、非地带性规律高 5 11, 37-2
7、自然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7-1、地形对聚落及
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7-2、资源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影响
中36-3
8、人口和城市
8-1、人口数量的变

高10,11 4
8-2、人口时间的变

低 4
8-3、人口空间的变

低 4
8-4、人口迁移和城
市化
低 1
8-5、城市区位因素高6, 10,1
1
8-6、城市的功能及
功能分区
中4,5,
8-7、城市化过程中低6,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农业生产和
区域经济发展
9-1、农业区位因素高 2 36-1,
2,
1 6,11 9-2、农业地域类型
9-3、农业生产条件
的评价
中36-1
9-4、区域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高36-3 3 36-3
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高37-2.
3,
39-1
36-1 36-2
9-6、农业生产条件
的改善
中36-2 2
9-7、农业生产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高36-4 37-2
9-8、农业产业转移中36-4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和
区域经济发展
10-1、工业的区位因

高37-1, 6 1, 4 5, 36-1 1 36-1
10-2、工业的集聚和
分散
高36-3 4, 36-2 36-2 10-3、工业地域
10-4、工业生产条件
的评价
10-5、工业生产的主
导因素和限制性因

高37-2 3,
10-6、工业生产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中37-3
10-7、工业化和城市
化发展
10-8、工业产业转移高 2 2, 3,5 1,2,3 10-9、工业的可持续
发展
中 3 36-3
10-10、区域工业和
农业的联系
11、人类活动
的地域联系----交通
运输
11-1现代交通运输
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1-2、交通运输线的
区位
高4, 5 4 36-1,2 3 36-3
11-3、交通运输点的
区位
中36-4 36-1
11-4、交通运输区位
因素的评价
高5, 36-2 37-2 9,
11-5、交通运输对聚
落的影响
低36-3
11-6、现代交通运输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5, 36-4
12、区域可持
续发展
12-1、区域生态环境
问题和治理、保护
低36,
12-2、区域资源开发
和经济发展
低8,
12-3、区域森林资源
生态环境效益
12-4、区域矿产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
低9,
12-5、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问题及解决措

低36-4
13、世界地理
13-1、世界十三区的
区域认知能力
高 3 7 37-1
13-2、八个主要国家
的自然和人文的比

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高37-3 37-2,
3
13-4、一带一路沿线
的重要地区
中36-4
14、中国地理
14-1、中国区域的认知能力高37-1 11, 1,2 3,5,
11,
14-2、中国地理的实
践能力
中7 2,3,
14-3、中国典型的小
尺度区域
14-4、中国四大区的
自然、人文比较
中37-1
14-5、中国的自然灾
害多发区的环境特

高43, 43 43 43
14-6、自然灾害的应
对方法和应急措施
低43 37-4
15、旅游地理
15-1、旅游开发条件高42 42 42 42 43 43
的评价
15-2、旅游规划和旅
游活动设计
中42 44
15-3、旅游和景区建
设对地理环境的影

中42, 43
16、环境保护
16-1、水污染及成
因、危害及防治措

中37-4 44
16-2、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高36-2,
4
44
16-3、可再生资源和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1,2,
16-4、湿地及其保护高36-1 37-1 44 16-5、生物多样性保

37-3
16-6、生态环境破坏
和恢复和保护
高44, 7,44 44 44 44 44 44 3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