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美术(人美版)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3任务单
11.巴黎罗浮宫-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1.巴黎罗浮宫-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罗浮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2.理解罗浮宫内著名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3.学生能够运用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表现罗浮宫的景色和建筑特点;4.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巴黎罗浮宫的历史与建筑特点;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欣赏;3.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运用构图和色彩的表达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巴黎罗浮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并通过实践探究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的运用;2.教学难点:学生在表现罗浮宫的景色和建筑特点时如何考虑构图和色彩的表达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巴黎罗浮宫的地址、历史和建筑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罗浮宫的兴趣和好奇心,把探究罗浮宫的历史和艺术品作为本课的目的。
2. 讲解(20分钟)1.罗浮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欣赏。
3. 实践(60分钟)通过实践探究运用构图和色彩的表达手法。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不同角度观察罗浮宫,并通过素描和拍摄表达各自观察的主题,如景色、建筑或艺术品等;2.把观察成果反馈给其他小组,并互相评论和探究;3.学生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创作出表现罗浮宫各个方面的作品。
4. 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艺术家的点评下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掌握的表达手法。
五、教学评价1.对学生掌握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的水平进行评价;2.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进行评价;3.对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流程图步骤内容1 导入(介绍巴黎罗浮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2 讲解(罗浮宫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欣赏)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素描、拍摄、创作作品)4 总结(展示作品、点评、评价)七、教学资料1.巴黎罗浮宫介绍视频;2.罗浮宫建筑和艺术品图片资料;3.构图和色彩表达手法介绍资料;4.素描和绘画工具。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页PPT文档

故宫》《敦煌》等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
分集简介
• 第一集 • 《遇见》 • 以跨越时空的历史视野和宏大包容的文化
姿态,记录呈现了卢浮宫与紫禁城在现实 与历史不同层面的相遇。历史上,两座代 表东西方艺术典藏宝库的博物馆有着相似 的命运遭际;而当下,以拿破仑一世艺术 展为契机,他们之间生发出东西方文化动 人的邂逅。
凯旋门与玄武门 的对照来关照东 西文化。罗马的 嗜血娱乐与汉文 化中的玉……
• 第六集 《神圣无上》
•
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掘出卢浮宫的中世纪
城堡地基。我们在卢浮宫中寻找中世纪,那究竟
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在紫禁城,中国文化学者林
谷芳向我们讲述,大概同样的年代,意大利人利
玛窦带着圣母玛利亚画像来到北京,当他走进皇
第三集
由埃及展区的书记官切入,引向古老的埃及 文明,比较了埃及与中国在探求生命、死 亡、权利和永恒的故事。金字塔与故宫大 鼎,狮身人面像与龙的图腾,木乃伊和金 缕玉衣等等,他们的异同全部反映在艺术 品中。
对于解说词的创新:以书记官的楼问,即第 一人称的自述方式,赋予文物以生命。
• 第四集 《典雅千古》
强大的制作班底
• ◆顶级的创作团队: • 汇聚国内外纪录片顶尖创作,大型纪录片《故宫》、《敦煌》、
《台北故宫》原班人马。 • ◆国际化制作力量: • 特邀中、法、日、英等多个国家的制作精英人才参与。 • 赤平勉,日本一流摄影师,从业33年,被称 为“日本再现第一人”、
“再现的鬼才”。 • 最先进的数字高清设备。首部使用F23《逐荡两河》
• 故宫内收藏着甲骨文、卢浮宫内收藏 着楔形文字泥板汉莫拉比法典,通过对两 种文字的比较,揭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 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 关于文字的行为艺术则是思考“即使打破 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么?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下册卢浮宫博物馆课件PPT

画的构图表现出木筏的极不稳定性。
两条对角线是整个构图的框架:一条线把 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左侧正向木筏扑来的 大浪1,81另6年一7条月线,把法观国众的的巡视洋线舰引“向梅地杜平萨线” 号上载几着乎4看00不多见位的乘救客援,船开的往微非小洲侧塞影内。加画尔中。 由人于物船表长现玩出忽各职种守心,理船状在态途:径怀西抱非死海去岸儿的子布 朗的海男峡人南的面沮时丧不和慎迷搁茫浅、,垂造死成者了的惨突重然的振灾奋祸。 1和50向多救名援乘船客挥被手抛的在人临们时的搭强制烈的渴一望只。木但筏就上, 在在海此上时漂,流谁了也1不3天知,道1这40可多怕人的遇天难平。会席向里哪科 根边据倾这斜条。新在闻这绘震成撼了人这心幅的大故画事。里他,以人金类字是塔 形唯的一构的图主,人把公事,件至展今开仍在令筏人上感生动存。者发现天 边船影的一刹那:他们有的振臂高喊,有的 在挣扎。木筏的边缘尽是漂浮的尸体,生存 与绝望并呈。左上方的一组人,在议论着远 处的船只,相信那一定是来救援的;在金字 塔构图的尖顶上,一人拼命摇动红巾,表现 出求生的渴望。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
卢浮宫博物馆
走进卢浮宫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欣赏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卢浮宫博物馆藏品欣赏
走进卢浮宫
卢浮宫是由原来的宫殿改建而成的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 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中世纪时,它只是城市 中的碉堡,1385年,查理五世把它改建为王宫,后经多次扩建、重修,最近一次是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为期15年的“大卢浮”工程。著名设计师贝聿铭为其入口设计 的玻璃金字塔是这一扩建工程的重要标志。卢浮宫的参观路线全长60千米,整体建 筑呈“U”形。
欣赏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当紫禁城遇见卢浮宫

建筑布局对比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
紫禁城整体呈南北走向,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 分明。各个宫殿按照等级高低排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 群。
卢浮宫的建筑布局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整体呈U形布局,以中央庭院为核 心,四周由各个展馆和辅助建筑组成。这种布局使得卢浮宫 在保持整体统一的同时,又充满了变化和灵动。
开发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故宫博物院采 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游客 服务质量、推广数字化旅游等。此外,还开 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展览,使游客能够更
深入地了解紫禁城的历史和文化。
卢浮宫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要点一
旅游资源
要点二
开发利用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 馆之一,拥有丰富的艺术和历史藏品,如《蒙娜丽莎 》、《胜利女神》等。此外,卢浮宫还拥有优美的建 筑和庭院,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参观体验。
04
CATALOGUE
紫禁城与卢浮宫的历史价值与 文化意义
紫禁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也是中国 历史文化的瑰宝。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颁 布法令和举行宴会的场所,具有重要 的政治意义。
紫禁城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建筑 艺术成就,其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充 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卢浮宫是法国王室的旧宫殿, 其建筑风格和装饰也具有独特 的法国文化特色。
卢浮宫在法国历史上也具有重 要的政治意义,曾经是法国大 革命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拿 破仑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
05
CATALOGUE
紫禁城与卢浮宫的旅游资源与 开发利用
紫禁城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卢浮宫博物馆(选修)-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卢浮宫博物馆(选修)-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前言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有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品。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以卢浮宫博物馆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卢浮宫博物馆的历史、构成和展品;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卢浮宫博物馆的历史、构成和展品;2.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2.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卢浮宫博物馆相关的图片;3.作品解析资料。
教学方法1.讲授;2.观摩;3.分组讨论。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未去过卢浮宫博物馆的同学,你们听说过卢浮宫博物馆吗?–去过卢浮宫博物馆的同学,你们看到了哪些展品?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哪一件?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讲授1.教师用PPT讲解卢浮宫博物馆的历史和构成。
2.展示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包括古代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等。
第三步:观摩1.教师选择几件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就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四步:分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就所选的一件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学生讨论后,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分析。
第五步:作品解析1.教师提供选定作品的解析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品的背景、作者和意义。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第六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概括学生们的收获;2.教师鼓励学生对艺术更感兴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情。
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简要介绍卢浮宫博物馆的历史和构成;2.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3.学生能够欣赏、分析和思考艺术作品。
4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四集典雅千古

第四集:典雅千古卢浮宫,遥远古希腊诸神近在咫尺;紫禁城,古老东方文明依旧博大神秘,两种文明如何发展成今天这样截然不同的面貌?让我们一同探寻。
这是哪里,蔚蓝的海水向晨曦驶去的船炽烈的阳光下,海边白色的岩石,岩石建成的庙宇,岩石雕塑她的身体。
两千多年以前,她站在萨莫色雷斯岛祭坛剧场的上方,面向大海,她在这里庇护海员免于海难。
她也是一次盛大海战胜利的纪念碑。
第四集:典雅千古而今天这胜利的女神在卢浮宫,1863年从神庙的废墟中被发现后就移到了这里。
她不像别的雕塑那样被放置在展厅,她独自站立在达鲁楼梯的高处。
是的,她必须被独尊在此仿佛神庙之巅大声的宣示:“我永是胜利之象征”她迎着海风让衣裙紧裹着身躯,她站在船头引导着舰队破浪前行,她张开羽翼庇佑脚下的土地和人民。
她很伟大,可这座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何止千件,为什么她能被成为镇馆之宝让卢浮宫甘愿把她放到最高处。
在胜利女神的故乡希腊这样一座神庙以这几根女像柱闻名,她们的姐妹很容易就能在卢浮宫找到。
在这件摆放希腊雕塑的展厅,因为入口的四根廊柱更是被俗称为女像柱厅。
卢浮宫希腊罗马馆馆藏研究主任:“确实西方文化法国文化接近希腊文化,因为她选择希腊文化作为参照。
还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窗口看出去,街道上,所使用的建筑语汇,即便是那些法国建筑,也都是科林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都与希腊的艺术创造紧密相联。
”05:30自从皇宫变成了博物馆,希腊成了这里最重要的宝藏,凝望着它们,可以追溯远古的历史,凝望着它们,遥远的时间那头就仿佛亮了一盏灯光。
这些浮雕残片,正是来自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如果它们仍在希腊我们会看到一座更完整的建筑。
可随着希腊的衰落,它们被掠夺到各处却让希腊文明随之散播。
征服者征服希腊又被希腊的美所征服,那灿烂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正是今天西方文明之源。
几乎所有的西方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希腊的影子。
(中国)中央美院这里有一座巨大的雕塑教室,胜利女神从希腊飞过卢浮宫飞过西方,如今停在这里。
3第三集: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永恒天沙

这是一尊用石灰岩制成的塑像,他的姓名已无从考证。
我们只知道,他来自四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
在卢浮宫,人们称他为坐着的书记官。
正是他,将引领我们走进神秘的古埃及。
他将为我们诉说一个怎样的世界。
埃及,金字塔的王国,尼罗河穿越整个国土。
古代埃及人相信,人和太阳一样,能循环往复,死而复生,那么他们如何生活,创造了怎样的艺术,向往着怎样的完美。
我们或许会进一步的追问,古代中国人和埃及人到底有何不同。
在卢浮宫和紫禁城里,我们开始探索关于生命,死亡,权力和永恒的故事。
第三集:永恒天沙03:13我的职位是书记官,我是古埃及里专门书记和记录历史的人。
1853年,我离开了我的故乡,被法国人带到了巴黎,人们说我的到来是由于两个著名法国人的作为。
在这里,人们都非常喜欢我,甚至都来看我,谈论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欢迎。
欧洲的文明源于古希腊,到了十六世纪很多欧洲人猜测古希腊的文明源于古埃及,这种对自身起源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索古埃及的热情。
然而,想要破解古埃及文明,已经困难重重。
1798年,法国皇帝拿破仑远征埃及。
这场企图占领古埃及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
三年后,与拿破仑同行的一百五十多名学者们却带着成箱的笔记和搜集来的物品回到法国,这成就了埃及考古学的发端,再次引发了古埃及热潮。
但是。
历史的风沙早已掩盖了昔日的文明,没有人能读懂他们。
直到1822年,一个叫商博良的人破解了埃及的文字,就让我们跟随商博良离开博物馆到古埃及人栖息的大地上去寻找答案。
这里是帝王谷,安葬着六十多位埃及法老。
1822年,商博良在这里墓群中生活了三个月,他逐渐发现埃及文字实际上是由特定符号构成的象形文字。
这是墓室里的一块壁画,画面上的女神叫哈索尔,她正在地府的入口处等待着法老塞提一世。
人们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原来在壁画上方的象形文字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词三部分构成的。
他根据这一点破译了壁画上方的象形文字塞提一世。
这尊陵墓的主人,终于大白于天下,他就是法老塞提一世,在塞提的名字旁还写着这样一行字:您将如太阳神般长存。
初一美术(人美版)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1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了解课题来历,带着对两座博物馆思考“走进”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以两座博物馆对比形式作为起点的课程学习,为学生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3分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对比欣赏两座昔日的宫殿建筑的异同点。
学生活动:知道宫殿建筑的风格,了解中外宫殿建筑的异同点,知道两座博物馆现在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
2分钟
知识拓展
教师活动:结合玻璃金字塔实景图和螺旋楼梯展示卢浮宫博物馆入口的内部空间,介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解决了卢浮宫博物馆原来参观不便、缺乏服务设施和展厅面积不足的问题。
学生活动:了解建筑大师设计玻璃金字塔入口的匠心巧思,了解建筑设计对于古典建筑焕发新光彩的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结合故宫博物院对宫殿进行改造新开辟的展厅,介绍故宫博物院在变革创新方面的工作。
教学重点:以卢浮宫“三宝”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美术欣赏的方法,从多角度评述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自我介绍,以问题导入课题。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这一课,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富有珍藏,你了解其他著名的博物馆吗?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十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为本单元“中外博物馆”系列的第三课,能够认同博物馆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享受博物馆浓郁的艺术气息,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交流活动,领略世界艺术珍品的无穷魅力。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 Nhomakorabea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十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和卢浮宫博物馆从王宫成为大众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熟悉卢浮宫博物馆三件广为人知的镇馆之宝。通过对更多馆藏珍品的浏览,进一步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1.收集和了解卢浮宫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2.了解卢浮宫博物馆馆藏艺术品的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在上课前提前打印好学习任务单
课上学习任务
师生小组合作的“探究•交流”任务,请观察、比较和讨论、分析三组作品:
1、故宫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图》与卢浮宫博物馆藏的《孟特芳丹的回忆》;
2、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朝服像》与卢浮宫博物馆藏的《路易十四画像》;
3、故宫博物院藏的《韩熙载夜宴图》与卢浮宫博物馆藏《拿破仑一世的加冕》。说说三组作品,分别在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上的异同点?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分析作品在题材、构图与色彩、造型与表现等方面的不同形式风格,并对作品进行评价,结合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完成“探究•交流”任务。
课后学习建议
1.经常在网上浏览经典艺术作品。
2.有时间就去博物馆,实地参观看展览、学知识。
3.假设你是策展人,请以“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为主题,尝试设计一个展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我是策展人
班级: 姓名:
1.展览时间:
2.展览地点:
3.展览内容框架:
4.主要展品介绍:
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