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绪论
《化工原理绪论》课件

现代化工过程通常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 统,以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生产。
化工过程的效率与能耗
效率
化工过程的效率是指输出有用产物与输入的原材料和能量之比,提高效率可以降低生产 成本和资源消耗。
能耗
化工过程的能耗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能量,降低能耗是化工过程的重要发展 方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
VS
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如微化工技术、3D打印技术等,这些 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工过程控制和产品制 造,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 成为了化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 过优化化工过程和采用清洁能源,降 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04
化工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化工过程的优化方法
数学模型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化工过程 ,利用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操作条
件。
实验优化法
通过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数 据分析,找到最优的工艺参数。
人工智能法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 能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和学 习,自动找到最优操作条件。
化工过程的控制策略
化学反应
总结词:反应工程
详细描述: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核 心,涉及到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以及 反应过程优化等,对于提高产品质量 和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03
化工过程的分类与特点
化工过程的分类
物理过程
物质状态变化或能量传递的过 程,如蒸发、冷凝、过滤等。
化学过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如 燃烧、合成、分解等。
生物过程
生物发酵、酶催化等生物化学 过程。
化工原理教学绪论课件PPT

解:(1)结晶产品量 P 及水分蒸发量 W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过程示意图。
水,W kg/h
料液
1000kg/h 20%KNO3
蒸发器
S kg/h
50%KNO3
R kg/h
37.5%KNO3
结晶器
结晶产品 P kg/h
4% 水
21
在图中绿色虚线方框所示的范围内作物料衡算。
因过例程0-2中b 无化学反应,且为连续稳定过程,故可写出总物
28
概括
主要内容
化
工
理论基础
原
理
工程学科
课程学习
研究化工 单元操作 的基本原理: 典型化工单元设备的原理、结构 选型以及工艺尺寸的计算。
高等数学 物理学 物理化学
综合运用基础知识,有目的地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
目的并不只是 认识一些自然现象, 而是解决真实的、复杂的生产问题。
从复杂事物中排除非主要因素,抽出 关键环节,以合理的简化方式建立物 理和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
经验方法 相似准则:利用经验公式和实验曲线进行设计和工程放大。
量纲分析:得出无因次准数方程,使实验参数最少,简化实验。
注:该方法着眼于过程参数的整体变化,不究其微观机理, 得到的结果带局限性 ,不可任意推广。
理论方法 利用基本定律对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相应的数学描述——
建立数学模型。
10
课程研究主线
其目的是满足工艺要求。
6
2、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 ——具体的单元操作 化工常用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 目 的
物态
原 理 传递过程
流体输送 输 送
液或气 输入机械能
搅拌 过滤 沉降
混合或分散
化工原理绪论

生物化工原料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酶之类都 是生物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引起变性、 钝化或破坏。热敏性和氧化变质及易腐性是动 、植物原料的共有特点。
2.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化学 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 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 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
绪论
1.概述--化工生产过程与单元操作
化学工业: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产品。 化工生产过程:用化工手段将原料加工成产品的生产 过程。
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为使化学 反应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前物料要达到一定纯度 ,即需要进行前处理;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最佳反应条 件(压强、温度);反应后还要进行后处理,使产 物与反应物分开、产物精制。前、后处理中,绝大 多数过程是纯物理过程。
⊿p=p1-p2= (ρ0-ρ)g R =(1630–1000)×9.81×0.35=2163 (N/m2)
(2)管内流经气体时: ρ=2.5 kg/m3 ⊿p=p1-p2= (ρ0-ρ)g R =(1630–2.5 )×9.81×0.35=5588 (N/m2)
本课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是 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科基础课),其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 上启下,由“理”过渡到“工”的桥梁作用。
3.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内容:以“三传”--流体流动过程(动量传递); 传热过程(热量传递);传质过程(质量传递 )为核心和主线,讲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和设计计算。
1.1.2 流体的粘度 1.牛顿粘性定律
流体流动时存在内摩擦力,流体流动时必须克 服内摩擦力作功。这种内摩擦力就是一种平行于 流体微元表面的表面力,通常又称作剪切力。
《化工原理》绪论

V
ρ-kg/m3
理想气体的ρ
pM
RT
气体混合物: Mm=M1y1+ M2y2 +……+ Mnyn
液体混合物:
1 a1 a2 an
m 1 2
n
2-2 比容
2-3 压强 一、任意面上的静压强
p
F A
结论: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的压力。
二、任意点的静压强
p
lim
绪论
一、化工生产工程与单元操作
化学工业——是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 有用的产品的工业。 化学工业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设备 (反应器) n 保证化学反应过程得以经济、有效地进行: 适宜的温度、压强和物料组成 前处理 后处理
氯乙烯生产过程:
乙炔 提纯
单体合成
HCl 提纯
前处理
反应
产物精制 后处理
3. 如何进行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同要求;在操作发生故障 时如何寻找故障的原因。
三、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1. 物料衡算(Material Balance) 输入量-输出量=累积量 对于定态过程: 输入量=输出量
2. 能量衡算(Energy Balance) 对于定态过程: 输入能量=输出能量 能量:机械能、热能
干燥
热、质同时传递
化工生产过程:“三传一反”
二、«化工原理»课的内容及任务
n 主要内容:
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典型设备、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 法
n 主要任务:
1. 如何根据各单元操作的特点,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以适应 指定物系的特性,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的要求。
2. 如何进行过程的计算和设备的设计;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 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
化工原理绪论

化工原理--绪论————————————————————————————————作者:————————————————————————————————日期:ﻩ绪论一、《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与性质1. 研究对象《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物理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与设备选型。
通常将这些物理操作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2.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s)使物质发生状态、组成、能量上变化的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的研究包括“过程”和“设备”两个方面的内容,故单元操作又称为化工过程和设备。
化工原理是研究诸单元操作共性的课程。
一切化工生产过程不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除化学反应外,其它均可分解为一系列的物理加工过程。
这些物理加工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流体输送、过滤、沉降、搅拌、颗粒流态化、气力输送、加热冷却、蒸发、蒸馏、吸收、吸附、萃取、干燥、结晶等。
3.《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工程方法和设备来实现其工艺过程?反应物如何供给、产物又如何分离?➢如何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及使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怎样才能从工业规模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4. 《化工原理》在化工领域中的地位本课程不是教学生如何合成得到新的物质?如何提取新的物质?如何表征新的物质?这是化学家的事情。
化学工程研究的是如何把化学家们的小试研究成果开发放大为中试,再开发为生产规模。
是在科学实验与化工之间架桥的工作,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创造价值的劳动。
5.共同的研究对象——传递过程5.1.物理性操作,即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物性,并不改变化学性质;5.2.它们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但不同的化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单元操作数目、名称与排列顺序各异;5.3. 对同样的工程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单元操作来实现;5.4.某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其基本原理并无不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往往是通用的。
具体应用时也要结合各化工过程的特点来考虑,如原材料与产品的理化性质,生产规模等。
化工原理__绪论

学习《化工原理》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规律 诊断过程 开发工艺 强化操作 创新设计
课程:干粮 猎枪 学习本课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单元操作和设备选择的能力 工程设计能力 操作和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 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能力 将可能变现实,实现工程目的,这是综合创造 能力的体现。
二.单位制及单位换算
Hale Waihona Puke 绪 论本讲要点1.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的分支,它研究化工生产中共
有的物理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选用、计算
方法,是一门工程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方法 :实
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2.本课程以传递过程为主线,划分与安排教学内容;以
研究方法为纵向主线,展开各单元操作内容的讨论。
单元操作的特点
共同的研究对象——传递过程 物理性操作,即只改变物料状态或物性,不改变化学性质; 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但不同的化工过程中所 包含的单元操作数目、名称与排列顺序各异; 对同样的工程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单元操作来实现 ; 某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其基本原理并无不同, 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往往是通用的。具体应用时也要结合 各化工过程的特点来考虑,如理化性质,生产规模等。 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过程、体系、设备、工程性强、计算量大 三 传:《化工原理》的共同规律和联系 动量传递:流体内部由于动量、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均而引 起动量在时空中的传递过程。 热量传递:内能在时空中的传递过程,是由温度在空间的 非均匀分布造成。 质量传递:浓度在时空中分布的不均匀性。
三.两条主线、五个概念
一.课程的由来发展、内容和性质
(一)由来和发展
萌牙时期:现代化工生产始于18世纪的法国,特点:以 研究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为 对象,形成了各种工艺学。 例如:纯碱工艺学、硫酸工艺学等 。 1922年美国化工学会年会 里特尔(A.D.LiThle) 提出建 立“单元操作” (Unit Operations)的概念 : “任何一个化学过程,不管它的规模如何,都可分解成为 一系列互相类同的被称作“单元操作”的组成部分, 如粉碎、混合、加热、焙烧、吸收、沉淀、结晶、过 滤、溶解等。这些基本单元操作的数目并不多,对于 一个特定的加工过程,可能只包括它们中的几个。要 使化学工程师们具备广博地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只 能是对实际规模上所进行的过程作出分析并将其分成 多个单元操作来获得……”。
化工原理:绪论

表1 化工常用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 目的
物态
原理
传递过程
流体输送 搅拌 过滤 沉降 加热、冷却 蒸发
3、单元 操作的研究方法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学科,对一些过程作出如实的、 逼真的数学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采用直接的数学描述 和方程求解的方法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探求合理的 研究方法是发展这门工程学科的重要方面。在这门学科 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方法)
依靠实验建立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式。 (2)数学模型方法(半理论半经验方法)
1、化工生产过程 称为单元操作
2、单元操作的特点及分类
1.特点 (1)它们都是物理性操作,即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
物理性质,并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2)它们都是轻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 (3)某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其基本原理相
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往往也是通用的.
2.分类 (1)按操作目的分类
5、学好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培养的能力
理论教学 1、要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2、过程原理与设备并重 3、掌握研究的方法 4、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工程观点,培养工 程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P2)。
二、贯穿本课程的三大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
绪论
化工原理是化工、生工类本科生的一门综合性 技术基础课,从基础理论、设备构造、设计方法、 工程操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该课程在教学内 容上与四大化学的不同在于接触单元操作、工程实 际,体现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 工程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
化工原理绪论

5.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物质的量浓度(amount concentration)是组分i的物质的量ni除以混合 物的体积Vi,以符号Ci表示,即Ci=ni/Vi,简称:物质的浓度. 单位:Kmol/m3。 (2)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定义:物质的量摩尔分数(amount fraction)是组分i的物质的量ni与混 合物的物质的量n之比值。对于液体混合物,以xi表示,即 xi=ni/n。 式中:n—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总和,即n=n1+n2+···=∑n。
2
5. 化学反应工程:以化工过程中化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 门技术科学。
6. 化学工程:研究化工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技术科学。主要
由化工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两个分支组成。 (另外还有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和化工热力学及 化工系统工程三个分支) 7. (过程):物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经过 。
8.(物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物质 。
(3)体积分数:φi=Vi/V=ni/n
对理想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有下列关系: 摩尔分数=压力分数=体积分数
理想气体:指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分子间没有作用力的气体。它在任何 温度和压力下,均能服从气体状态方程 PV=nRT,适合对低压气体进行 计算。
ni Pi c (4)气体混合物中组分i的浓度ci: i V RT
化工原理
1
绪论
INTRODUCTION
一、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 1. 化工过程(化学工业过程):由若干物理过程和若干化学过 程组成的工业过程,或将原料改变或分离成有用产品的工业 过程。 2.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中不含化学反应物理过程。 3.化学过程:含有化学反应的过程。 4.化工原理:以单元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试(闭卷) 试卷中,理论课内容约占90%,实验内容约占10%。
浙江大学化学O,H2,CO2)→输送→管式反应器→粗甲醇→冷却 →精馏→精甲醇(99.85~99.95%)
苯的生产: 原料油(甲苯、二甲苯)、H2→输送→加热→反应器→减压蒸馏 塔→精馏→苯(99.992~99.999%)
可见,一个化工过程往往包含几个或几十个加工过程。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1/6
绪论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内容 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2/6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
(1) 感性认识直观了解
(2) 理性认识深入了解
原料 物理加工 化学加工 物理加工 产品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化学反应工程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4/6
2。指导生产,进行过程和设备设计 (1)工艺操作和工艺、设备设计 (2)分析、解决问题和技术改进
3。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基础
化学工程所研究的操作原理在工程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二、本课程的内容单 传 元 递
过 操
程 作
理
论
动 量 传 递 三 传热 量 传 递
质 量 传 递
单元操作基本原理、
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计算
设备选型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5/6
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特点:理论性、工程性均很强,内容多 学习方法: (1)理论学习基本原理、概念、专用名称 (2)具体问题分析与计算 (3)实际操作方法(实验学习) (4)工业实践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6/6
参考书:
《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志魁主编。 《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谭天恩主编。 《化工原理》,科学出版社, 何潮洪、冯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