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第9章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分析化学概论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c1V1c2V2c(V1V2)0.0982mol/L0.480L0.5000mol/LV20.1000mol/L(0.480LV2),V22.16mL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多少克?如果改用解:H2C2O42H2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nNaOH:nKHC8H4O41:1m1n1McV1M0.2mol/L0.025L204.22g/mol1.0gm2n2McV2M0.2mol/L0.030L204.22g/mol1.2g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nNaOH:nH2C2O42H2O2:1m1n1McV1M20.2mol/L0.025L126.07g/mol0.3g2m2n2McV2M20.2mol/L0.030L126.07g/mol0.4g220.3~0.4g应称取2246.含S有机试样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2,用预中和过的H2O2将SO2吸收,全部转化为H2SO4,以0.108mol/L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的质量分数。

HCO2HO解:SSO2H2SO42KOHwnM100%m00.108mol/L0.0282L32.066g/mol100%0.471g10.3%8.0.2500g不纯CaCO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加入25.00mL0.2600mol/LHCl溶解,煮沸除去CO2,用0.2450mol/LNaOH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CaCO32HCl,NaOHHCl(cVcV)MnMw100%100%m0m0(0.2600mol/L0.025L0.2450mol/L0.0065L)100.09g/mol100%0.2500g98.24%10.不纯Sb2S30.2513g,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Fe3+还原至Fe2+,然后用0.020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消耗溶液31.80mL。

兰叶青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兰叶青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第二章 习题解答2-10解:(1)×;(2)×;(3)√;(4)×;(5)×;(6)×;(7)×;(8)×;(9);(10)×;(11)×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Q p =△H= ·mol -1W=-p 外△V ≈-n R T =-×=- kJ ·mol -1 △U = Q + W= +(-)= kJ ·mol -12-14解:(1)r m B f m Bf m 2f m f m f m 231B)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ΘΘΘΘΘΘ(2)r m B f m Bf m 2f m 2f m f m 21B)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ΘΘΘΘΘΘ(3)r m B f m Bf m 2f m f m 2f m 31B)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ΘΘΘΘΘΘ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为:(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r m r m r m r m -1(4)2(2)3(3)(1)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r m f m f m 2f m 2f m 1()(H O,l)2(H ,g)2(C,s)1135.1(285.83)2020849.27kJ mol H H H H H -∆=∆-∆-∆-∆=----⨯-⨯=-⋅乙醇ΘΘΘΘΘ虽然,该反应的r m H ∆Θ<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r m H ∆Θ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反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九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九章答案

一、选择题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不适宜做配体的是()A. S2O32-B. H2OC. Br-D. NH4+解:选D。

NH4+中的N没有孤对电子。

2.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外轨配合物的是()A. [FeF6]3-B. [Cr(NH3) 6]3+C. [Au(Cl)4]-D. [Ni(CN)4] 2-解:选A, [FeF6]3-中心原子Fe3+采用sp3d2轨道进行杂化。

3. 测得[Co(NH3) 6]3+磁矩μ=0.0B.M ,可知C O3+离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A. sp3B. dsp2C. d2sp3D. sp3d2解:选C 。

C O3+价电子构型是3d6, 由磁矩μO3+3d轨道上的电子先经过重排,再采取d2sp3轨道杂化,与配体成键。

4. 下列物质中具有顺磁性的是()A. [Zn(NH3)4]2+B. [Cu(NH3) 4]2+C. [Fe(CN)6]4-D. [Ag(NH3) 2] +解:选B。

Cu2+的价电子构型是3d9,在形成配合物时采用dsp2杂化,有1个未成对的电子存在,所以是顺磁性的。

5. 下列物质中能作为螫合剂的是()A. NO-OHB. (CH3)2N-NH2C. CNS-D. H2N-CH2-CH2-CH2-NH2解:选D,其分子中两个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可以提供孤对电子,而且它们相距3个原子,可同时与一个中心原子配位形成含有六元螯环的螯合物。

6. 下列配合物能在强酸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A. ?Ag?NH3?2?+B. [FeCl4]—C. [Fe(C2O4)3]3—D. ?Ag?S2O3?2?3-解:选B。

Cl-在强酸中存在形式不变,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NH3、C2O42-在强酸介质中会形成难电离的弱酸,S2O32-与强酸反应会分解为硫和亚硫酸,后者又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因此相应的配合物在强酸介质中会发生解离,稳定性降低。

7. 用EDTA为滴定剂测定水的总硬度时,介质条件是()A. 浓硫酸B. 浓氢氧化钠C. 中性D. pH=10的缓冲液解:选D。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答案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答案

第9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1.无水CrC1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A和B,组成分别为CrC13·6NH3和CrC13·5NH3。

加入AgNO3,A溶液中几乎全部的氯沉淀为AgC1,而B溶液中只有三分之二的氯沉淀出来。

加入NaOH并加热,两种溶液均无氨味。

试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并命名。

解:A [Cr(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铬(Ⅲ)B [Cr Cl (NH3)5]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2.指出下列配合的的中心离子、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数和配合物名称。

K2[HgI4] [CrC12(H2O)4]C1 [Co(NH3)2(en)2](NO3)2Fe3[Fe(CN)6]2K[Co(NO2)4(NH3)2] Fe(CO)5解:3.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类型、空间构型和磁性。

(1)[CoF6]3-和[Co(CN)6 ]3- (2)[Ni(NH3)4]2+和[Ni(CN)4]2-解:4.将0.10mol·L-1ZnC12溶液与1.0mol·L-1NH3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此溶液中[Zn(NH3)4]2+和Zn2+的浓度。

解:Zn2++ 4NH3= [Zn(NH3)4]2+平衡浓度/mol·L -1 x 0.5-4×0.05+4x ≈0.3 0.05-x ≈0.0594342243109230050⨯=⋅==++..x .)NH (c )Zn (c ))NH (Zn (c K f θx =c(Zn 2+)=2.13×10-9mol·L -15.在100mL0.05mol·L -1[Ag(NH 3)2]+溶液中加入1mL 1mol·L -1NaC1溶液,溶液中NH 3的浓度至少需多大才能阻止AgC1沉淀生成?解: [Ag(NH 3)2]++Cl - = AgCl + 2NH 3 平衡浓度/mol·L -1 0.05 0.01 c(NH 3)107233210771101111-+-⨯⨯⨯===..K K ))NH (Ag (c )Cl (c )NH (c K sp f j 11073510107711011010050--⋅=⨯⨯⨯⨯=Lmol .....)NH (c6.计算AgC1在0.1mol·L -1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各位同学:以下题目来自各高校考研卷,插图来自几米《照相本子》,祝做题愉快^_^)第一章绪论1 (中科院2012)标准溶液是指已知浓度的溶液;得到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法和标定法。

2.(北京大学2013期末考试)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的原因---------------------------------------------------------------(A)(A)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变色(B)有副反应发生(C)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D)反应速度过慢第二章采样和分解1 (北科大2011)现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国标方法(GB/T5009.5–2003)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1).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P35页倒数第二段(2).解释加“三聚氰胺”可以使蛋白的检测值提高的原因。

三聚氰胺结构式:,据此可知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而克达尔法无法将其中的N和蛋白质中的N加以区分,造成测得数值偏高。

(3).从分析化学角度,你认为如何能够检测出蛋白质的真值?谈谈你的看法。

*(仅作了解),利用质谱、色谱技术的联用。

亲爱的老师,你永远不会知道,教师墙角有一个小洞。

风会吹过来,雨会泼进来,可以看见蝴蝶在花间飞舞,彩虹浮现,可以看见独角兽飞上过弦月,流星不断地划过夜空,太空战士登陆火星。

亲爱的老师,这些我永远不会让你知道……第三章化学计量学1. (2013北科大)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2.(厦门大学2007)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B)(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范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总体平均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3(中科院2012)某人测定纯明矾后报出结果,μ=10.79±0.04(%)(置信度为95%),你对此表达的理解是有95%的把握声明,[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95%)。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第9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重难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第9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重难点

第9章配合物及配位平衡○配合物的来源·配合物被称为复杂化合物,维尔纳学说认为元素有主价和副价,配合物是同时满足了主价和副价,副价主要和空间结构有关。

○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和接受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组成比例和空间结构的形成的物质。

·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组成,例: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Cu(OH)2,继续加入氨水,生成深蓝色的[Cu(NH3)4]SO4.向[Cu(NH3)4]SO4中加入NaOH溶液,无沉淀析出,说明Cu2+不是游离的;向[Cu(NH3)4]SO4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说明SO42-是游离的。

·[Cu(NH3)4]2+是配离子,是配合物的内界,SO42-是游离的外界。

·[Cu(NH3)4]2+中,Cu是中心离子,NH3是配位体,N的一个孤对电子给Cu,形成[Cu(NH3)4]SO4配合物。

·配位原子配位体通常由负离子和中性分子充当,如X-、SCN-、CO、CN-、H2O、NH3、Co、en等。

单齿配体:一个配体中有一个孤对电子多齿配体:一个配体中含有多组孤对电子(多齿配体比单齿配体稳定性强)·配位数:配体的孤对电子数,例:[CoCl2(en)2]的配位数为2+2*2=6中心离子体积越大,氧化数越高,形成配位数越多;配体体积越大,形成配位数越少。

*螯合物:多齿配体2个及以上配位原子结合金属原子形成的环状络合物。

如,邻菲咯啉与Fe形成的一种螯合物。

○配合物的命名规则1.配合物命名:先阴离子后阳离子,阴阳之间加“化”或“酸”2.配离子的命名:配位数--配离子名称--中心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用罗马数字表示)注意事项:①配离子先无机后有机,先简单后复杂②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③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先后○配合物的磁性和空间构型磁性:由电子自旋引起的,成单电子表现为顺磁性,成对电子表现为反磁性(抗磁性)。

高教第五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第9章

高教第五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第9章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思 考 题1.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 ),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包括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指示电极能快速而灵敏的对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的离子的活度比,产生能斯特响应,主要作用是测定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

2. 直接电位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此法测定溶液pH 时,必须使用标准pH 缓冲溶液?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E=Φ参比— ΦMn+/M = Φ参比—ΦθMn+/M—nFRTln αMn+式中Φ参比和ΦθMn+/M在温度一定时,都是常数。

由此式可知,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与电池电动势成直线关系,只要测出电池电动势E ,就可求得αMn+。

测定溶液的pH 时是依据:E = ΦHg 2Cl 2/Hg — ΦAgCl/Ag — K + 0.059 pH 试 + ΦL , 式 中ΦHg 2Cl 2/Hg , ΦAgCl/Ag ,K ,ΦL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 ˊ,而K ˊ中包括难以测量和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标准缓冲溶液作为基准,并比较包含待测溶液和包含标准缓冲溶液的两个工作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值,即:25℃时Es = Ks ˊ+ 0.059pHs, Ex = Kx ˊ+ 0.059pHx,若测量Es 和Ex 时的条件保持不变,则Ks ˊ= Kx ˊ,pHx =pHs+(Ex -Es)/0.059 ,由此可知,其中标准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确定K ˊ。

3. 简述pH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 一定的0.1mol ·L -1的HCl 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圣才出品】

第9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9-1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答:(1)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的类型有:、、、σσ*→ππ*→n σ*→、等。

σπ*→πσ*→(2)能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的跃迁类型有:、。

ππ*→n σ*→9-2 何谓溶剂效应?为什么溶剂的极性增强时,跃迁的吸收峰发生红移,而ππ*→跃迁的吸收峰发生蓝移?n π*→答:(1)溶剂效应是指溶剂极性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极性不仅影响吸收带的峰位,也影响吸收强度及精细结构。

如溶剂极性对光谱精细结构、π→π*跃迁谱带和n→π*跃迁谱带的影响。

(2)①当溶剂极性增强时,跃迁的吸收峰发生红移的原因是:发生ππ*→跃迁的分子,ππ*→在极性溶剂的作用下,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变小了,因此向长波方向移动。

②当溶剂极性增强时,跃迁的吸收峰发生蓝移的原因是:发生跃迁的n π*→n π*→分子,在极性溶剂的作用下,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变大了,因此向短波方向移动。

9-3 无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电荷转移跃迁常用于定量分析而配位场跃迁在定量分析中没有多大用处?答:(1)无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主要有两种类型:电荷转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

(2)电荷转移跃迁常用于定量分析而配位场跃迁在定量分析中没有多大用处的原因为:电荷转移跃迁摩尔吸光系数较大,一般>,用于定量分析可以max ε41110L mol cm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配位场跃迁由于选择规则的限制,吸收谱带的摩尔吸光系数小,一般<,吸收光一般位于可见光区,因此其在定量分析方面不重要。

max ε11100L mol cm --⋅⋅9-4 何谓生色团和助色团?试举例说明。

答:(1)生色团是指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不饱和键的基团,能够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内(200~800nm )产生吸收,且吸收系数较大,这种吸收具有波长选择性,吸收某种波长(颜色)的光,而不吸收另外波长(颜色)的光,从而使物质显现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思 考 题1.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 ),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包括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指示电极能快速而灵敏的对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的离子的活度比,产生能斯特响应,主要作用是测定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

2. 直接电位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此法测定溶液pH 时,必须使用标准pH 缓冲溶液?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E=Φ参比— ΦMn+/M = Φ参比—ΦθMn+/M—nFRTln αMn+式中Φ参比和ΦθMn+/M在温度一定时,都是常数。

由此式可知,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与电池电动势成直线关系,只要测出电池电动势E ,就可求得αMn+。

测定溶液的pH 时是依据:E = ΦHg 2Cl 2/Hg — ΦAgCl/Ag — K + 0.059 pH 试 + ΦL , 式 中ΦHg 2Cl 2/Hg , ΦAgCl/Ag ,K ,ΦL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 ˊ,而K ˊ中包括难以测量和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标准缓冲溶液作为基准,并比较包含待测溶液和包含标准缓冲溶液的两个工作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值,即:25℃时Es = Ks ˊ+ 0.059pHs, Ex = Kx ˊ+ 0.059pHx,若测量Es 和Ex 时的条件保持不变,则Ks ˊ= Kx ˊ,pHx =pHs+(Ex -Es)/0.059 ,由此可知,其中标准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确定K ˊ。

3. 简述pH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 一定的0.1mol ·L -1的HCl 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玻璃电极中内参比电极的电位是恒定的,与待测溶液的pH 无关。

玻璃电极之所以能测定溶液pH ,是由于玻璃膜产生的膜电位与待测溶液pH 有关。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玻璃膜的外表面形成了水合硅胶层,由于内参比溶液的作用,玻璃的内表面同样也形成了内水和硅胶层。

当浸泡好的玻璃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时,水合层与溶液接触,由于硅胶层表面和溶液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 +便从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硅胶层与溶液中的H +建立了平衡,改变了胶 - 液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产生一定的相界电位。

同理,在玻璃膜内侧水合硅胶层 - 内部溶液界面也存在一定的相界电位。

其相界电位可用下式表示:Φ外 = k 1 + 0.059lg a 1/a 1ˊ Φ内 = k 2 + 0.059lg a 2/a 2ˊ式中a 1、a 2分别表示外部溶液和内参比溶液的H +活度;a 1ˊ、a 2ˊ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 +活度;k 1、k 2分别为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因为玻璃膜内外表面性质基本相同,所以k 1=k 2,又因为水合硅胶层表面的Na +都被H+所代替,故a 1ˊ= a 2ˊ , 因此 Φ膜 = Φ外—Φ内=0.059lga 1/a 2,由于内参比溶液H +活度a 2是一定值故:Φ膜= K + 0.059lga 1 = K + 0.059pH 试,说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 呈直线关系。

4. pH 的实用定义(或pH 标度)的含意是什么? 答:pH 的实用定义为:pH X = pH S +FRT E E SX /303.2 ,其中pH S 为是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是已确定的数值。

也就是说,以pH S 为基准,通过比较Ex 和Es 的值而求出pH X 。

5. 试讨论膜电位、电极电位和电动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直线关系。

即:Φ膜 = K ±nFRT303.2 lg a , 电极电位等于内参比电极的电位加上膜电位,即: Φ电极 = Φ参比 + Φ膜,电动势等于外参比电极的电位与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之差,即: E =Φ参比— Φ内参比— Φ膜。

6. 用电位法如何测定酸(碱)溶液的电离常数,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难溶盐的Ksp? 答:测定酸(碱)溶液的电离常数,将氢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一定活度的弱酸及共轭碱的溶液中,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0.059lgKa[HA]/[A-] (参比电极为正极) 计算出Ka 值。

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先将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配合物以及配位剂活度均一定的溶液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ΦMn+/M θ—n059.0lg[MLn]/K[L]n 计算出K 值。

测定难溶盐的Ksp ,先将难溶盐中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饱和难溶盐以及一定活度的难溶盐的阴离子的溶液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ΦMn+/M θ—n059.0lgKsp/[L]n 计算出Ksp 值。

7. 如何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实验数据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答:首先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实验数据求出滴定终点所消耗滴定剂的体积,然后在计算出滴定剂加入50%和200%时的电动势,然后根据:E = Φ参比—Φ氧化态/还原态即可求出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滴定剂加入50%时,是被滴定物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滴定剂加入200%时,是滴定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8. 如何估量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答: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一般用电位选择系数Kij来估量,其意义为在实验条件相同时,产生相同的电位的待测离子活度αi与干扰离子αj的比值,K ij =αi /αj其值越小,表示电极选择性越高。

9. 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测定的准确度?答: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因素有温度、电动势测量的准确度、干扰离子的干扰作用、溶液的酸度、待测离子的浓度、电位平衡时间。

10. 测定F - 浓度时,在溶液中加入TISAB的作用是什么?答:TISAB是一种高离子强度缓冲溶液,可维持溶液有较大而稳定的离子强度,把TISAB加入到标准溶液和试液中,使溶液中离子强度固定,从而使离子的活度系数不变。

使试液与标准溶液测定条件相同。

Kˊ值保持基本一致,因此可用标准曲线法来测定离子的浓度。

同时也起到控制溶液的酸度和掩蔽Fe3+、Al3+的作用,以消除对F-的干扰。

11. 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确定终点的方法?答: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来确定终点。

确定终点的方法有E-V曲线法,△E/△V-V曲线法,二级微商法。

12. 试比较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的特点。

为什么一般说后者较准确?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然后利用电动势与待测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求得待测离子的活度。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

而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来确定终点,从而求得待测离子的浓度。

其比直接电位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分析时间较长。

电位滴定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是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的,所以其不受温度、酸度、电动势测量的准确度、待测离子的浓度、干扰离子的干扰、电位平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是以测量电位变化为基础,计算最后结果不是直接通过电动势数值得到的,电动势的测量准确与否将不会影响其结果。

所以说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

13. 用AgNO3电位滴定含有相同浓度的I-和Cl- 的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AgI 是否已沉淀完全?答:由图8 - 15可以看出,当AgCl开始沉淀时,电池的电动势已处于AgI的突跃范围之内,所以AgI已达到99.9%以上,可以认为其沉淀完全。

另外,由计算可知:已知:Ksp(AgCl)= 1.56×10-10,Ksp(AgI)= 1.5×10-16, C Cl - = C I - = C mol·L-1。

当AgCl开始沉淀时:[Ag+] = 1.56 ×10-10 / C mol·L-1, [I - ] = 1.5 ×10-16 C / 1.56 ×10-10 mol·L-1, 相对误差=1.5×10-16C / 1.56×10-10/C = 0.0001%,这也说明AgCl开始沉淀时AgI 已沉淀完全。

14. 在下列各电位滴定中,应选择何种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答:NaOH滴定HA(Ka C =10-8 ):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K2Cr2O7滴定Fe2+: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铂电极作指示电极。

EDTA滴定Ca2+: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

AgNO3滴定NaCl: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银电极作指示电极。

习 题1. 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792V (25℃);Cd CdX 2,X -(0.0200mol ·L -1‖SCE已知ΦCd 2+/Cd θ= -0.403V , 忽略液接电位,计算CdX 2的Ksp 。

(提示:CdX 2为镉的难溶盐) 解:0.792 = 0.2438 + 0.403 — 2059.0 lgKsp/0.0200Ksp = 3.8×10 -152. 当下列电池中的溶液是pH = 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5℃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0.209V : 玻璃电极│H +(α=X )‖SCE当缓冲溶液由未知溶液代替时,测得电池电动势如下:(a ) 0.312V; (b) 0.088V (c) -0.017V 。

试计算每种溶液的pH 。

解:(a )pH= 4.00 + 059.0209.0312.0- = 5.75(b )pH=4.00 + 059.0209.0088.0- = 1.95(c) pH= 4.00 +059.0209.0017.0-- = 0.173. 用标准甘汞电极作正极,氢电极作负极与待测的HCl 溶液组成电池。

在25℃时,测得E=0.342V 。

当待测液为NaOH 溶液时,测得E=1.050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