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堂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宇宙
5.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4
1、取一张挖有直径为1厘米小孔的纸,分别贴靠玻璃珠、 乒乓球、篮球表面 2、透过小孔视察所露出球面的曲度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在认识地球形状方面,这个实验又说明了是什么?
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为4×104千米 表面积约为5.1×108 平方千米
4、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A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严格的说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几乎 和正球体没有差别呢?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km, 相对来说仅差0.3%。
[材料] 白纸、铅笔、胶水 [步骤]
1、数根纸条上端固定在铅笔上,下端互相黏连
被Hale Waihona Puke 笔穿过,形成灯笼状纸球。2、双手搓动铅笔,使旋转。
[视察] 纸球的形状的变化
联系实验,你认为地球形状的特点是不是偶然 形成的?
于是法国国王派了两支队 伍分别赴南、北半球,测经线 的弧度,用了3000多天,结 果证明牛顿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直觉的错 误去伪存真、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类对于 地球的认识还未停止。
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课堂练习:
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你能找到地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 (①猜想阶段)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③证实阶段)
这次环球航行的 路线是什么?
A
AC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探究新知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④确证阶段)
探究新知
(2)地球的大小
6371千米
平均半径
4万千米
最大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探究新知
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歌
(6371km)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4万千米)
歌谣学地理
探究新知
6357KM (极半径)
6378KM (赤道半径)
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的椭圆球体。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②推测阶段)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 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课件ppt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课件ppt

知识管理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即“天圆地方 ”说法。 (2)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 的形状,推测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3)1519-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 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 小时
D.60 小时
10.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 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C )
A
B
C
D
11.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地球仪就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C.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 D.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
(2)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提示 写出它们的名称。
A——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B—— 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 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 赤道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最大的纬线 圈)
能力提升
6.(广元中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 麦哲伦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C )
实验 2:铅笔在纸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
提 示: ①从 远处 驶来 的帆 船, 总是 先看 到 船帆(桅杆)
后看
到船身 ;②登高望远;③月食等。
(3)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纸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
12.下列关于地轴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地轴是假想的 B.拨动地球仪的时候,地轴不动 C.地球上有地轴 D.地球仪上有地轴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优质课件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优质课件

地球的形状
航海探证——环球航行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麦哲伦
地球的形状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 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渡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 端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再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 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7、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 的是(C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 总结反馈
•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①远去的轮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 失;②永远走不到天涯海角;③站得高,看得远;④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 成弧形;⑤麦哲伦环球航行;⑥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现象提出地球是球体,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人
亚里士多德
谁是第一个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吗?怎样证实的?
•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 麦哲伦航海图
➢小组展示
• 你想知道地球的具体大小吗?请阅读课本P5
极半径:6357Km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半径为6378.38千米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我们身处的宇宙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地球的形状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索。地 球究竟是什么形状呢?作为现代人都知道,可是在古代却是个 争论不休的问题。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从你所在地出发一 直前行,你能回到你出 发的位置吗?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共31张PPT)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共31张PPT)

AB
C
D
# 注意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 现象:从A到B:
观察不到铅笔头、长 度变短
AB
从C到D:
C
D
仍观察到铅笔头,长度不变
历程二: 观察—推测
站得高看得远 登高望远
站的越高,看 到的地平圈越 大
浑混天天说说
张衡
浑天仪
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 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 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第一章 地球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虽然只是无数星球中普通的一员,但却是目前所知 道的惟一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究竟对地球了解多少?如它的 形状,它的大小,它的运动……
第一章 地 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 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
第三次飞跃 不规则球体
第二次飞跃
椭球体
第一次飞跃 球体
尝试展示
谈谈你的收获!
走在科学探索之路上······
我们能做到: 1.细心观察 勤于发问(开端) 2.大胆想象 勇于探索(基础) 3.持之以恒 不畏艰辛(关键) 4.追求真理 崇尚科技(保证)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臆想 推测 证实 确证
小结:
天圆地方
球体
2、地球的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东方一号及加加林
人类亲眼目睹的地球

1.2地球与地球仪 课件(共33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地球与地球仪 课件(共33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主要内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 “天圆地方”的想象,古 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认 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新盖天说
“新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 二者都是圆拱形。
浑天说
张衡的“浑天说”:“浑天如鸡 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 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 裹黄”。
赤道标志-厄瓜多尔
纬度
起始线:0°,即赤道
纬度
赤道以北为 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 南半球
4
经线和经度
经度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 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 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北极
4200°W°W。本初 0 子午20°E 线
40°E
120°E 100°E 60°E 80°E
0° 20°N 40°N 南极
纬线
北极
80°N 60°N 40 °N 20°N
0° 20°N 40°N 南极
(1)定义: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2)特点: 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 线)
纬度
(1)定义: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 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 (2)特点: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赤 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赤 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南极
经度
(1)定义: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 子午面的二面角。 (2)特点:国际上规定,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旧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 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做180°, 以东用“E”作代号,以西用“W”作代号。东经 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 180°经线。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公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公开课

B毕.达地哥球拉北斯段—与公地元球前的6交世点纪
2、地球的大小 一5、艘关帆于船地触球礁形受状损的,描剩述下,四正艘确帆的船是。( )
亚1、里地士球多的德平—均公半元径前为4世纪

(1)赤道周长:4万千米 A两.艘地船球体南漏段水与,地无球法表继面续的航交行点
一6、艘地帆球船的哗平变均,半返径回是西(班牙)
四、课堂练习
9、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A.地球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B.地球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的表面交点 10、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C )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
五、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六、板书设计
3、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 形状 , 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 位置及特征 。
四、课堂练习
4、人类的家园是指( D )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球 5、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四、课堂练习
请总结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表演二: 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6世纪
海边看船
毕达哥拉斯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表演三: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纪
观察月食
亚里士多德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表演四:
浑天说
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形状
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B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7、地球的表面积是( A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2024年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周复习课件--08认识地球(18页ppt)

2024年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周复习课件--08认识地球(18页ppt)
: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弧,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有无数条。
二、地球仪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即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的那条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以东的180°属 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 (3)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都只有一条 。
2024浙教版K7上
08-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凭借经验和直觉认为地是平的→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 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过了2个世纪,亚 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边,由 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 明地球是个球体→20世纪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拍到地球照片
二、地球仪
3. 东西半球的划分 (1)为了防止把很多国家划分为到东西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以 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20 °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二、地球仪
(3)特殊区域:0°—2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东半 球;160°—18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西半球;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三、阅读地图
2.方向:常用的方法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 法。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特别关注弧形经纬线的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电子地图上更要注意字母文字指向标识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一般地 图的方向为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常用的8个方向: 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想一想!
2、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根据你所看到 的,能反映地球形状事例有哪些?
1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
12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
13
月偏食(3)
14
站得高,看得远(4)
15
弧形地平线(5)
16
地球卫星影像(6)

北极


6357

地心 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轴
南极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目标检测 3
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最大“腰围”是赤道 B.地球的赤道长度大约是 4 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 6 371 千米 D.麦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首次
完成环绕地球 一周的航行
地球卫星图像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 的照片,就能清楚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I
II
III
IV
• 1.盖天说-天圆地方
• 4.卫星图像
• 3.麦哲伦环球行球
• 2.浑天说
目标检测 1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的 四幅图反映了人们的认识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天圆地方
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古人认识地球—浑天说
浑天说的代表作《张衡浑仪注》中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 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 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 向西渡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端海峡, 进入太平洋。再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 望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25
第 1 章 认识地球
1
学习目标
1.知道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 证明地球性的实例有哪些。 3.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的大小。
2
01 地球的形状
宇宙中的地球
4
古人认识地球—盖天说
最早的关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记录 出现在《大戴礼.曾子天圆》,曾子 曰: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
17
目标检测 2
2、下面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02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6371千
平均 米 半径
赤道 周长
地球
庐山起义
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表面 积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半径
4.有一天,咸蛋超人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 并穿越地心,来到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的家。咸蛋超人 “遁地”的距离约为: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12742千米 D.6378千米
本课小结
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不规则 球体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
课后练习:同步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