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

合集下载

直流电

直流电

(十一)对静脉血栓的影响 十一)
近年发现直流电对深浅静脉内形成的血栓有独 特的作用,在直流电作用下, 特的作用,在直流电作用下,血栓先从阳极侧 松脱,然后向阴极退缩, 松脱,然后向阴极退缩,退缩到一定程度时血 管重新开放。 管重新开放。
(十二)电极下电解产物对组织 十二) 的影响
在治疗时,因电解阳极下形成强酸, 在治疗时,因电解阳极下形成强酸,阴极下形 成强碱,酸可以使组织蛋白凝固, 成强碱,酸可以使组织蛋白凝固,碱可以使组 织蛋白溶解破坏。 织蛋白溶解破坏。
直流电引起血管扩张的机制有: 直流电引起血管扩张的机制有: 1、离子运动刺激了感觉神经末梢,通过轴突 、离子运动刺激了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和节段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反射和节段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2、直流电的电解作用使微量组织蛋白分解,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使微量组织蛋白分解, 释出“ 物质等血管活性肽或胺 物质等血管活性肽或胺, 释出“H”物质等血管活性肽或胺,后者通过 直接扩张小动脉、轴突反射、增高毛细血管渗 直接扩张小动脉、轴突反射、 透性引起血管扩张; 透性引起血管扩张; 3、离子移动冲击血管壁的机械作用。 、离子移动冲击血管壁的机械作用。
4、衬垫或电极板不平整,衬垫与皮肤接触不 、衬垫或电极板不平整, 均匀、不紧密。 均匀、不紧密。 5、绷带、砂袋等固定物使用不当,压力不均 、绷带、砂袋等固定物使用不当, 匀。 6、治疗中患者移动电极及衬垫或变更体位。 、治疗中患者移动电极及衬垫或变更体位。 7、患者局部感觉障碍,或有灼痛感,未能及 、患者局部感觉障碍,或有灼痛感, 时告诉工作人员。 时告诉工作人员。
上行电流时,全身的反应为: 上行电流时,全身的反应为: 1、加速静脉血由下肢和门脉系向心回流; 、加速静脉血由下肢和门脉系向心回流; 2、加速动脉血流入肺和上肢; 、加速动脉血流入肺和上肢; 3、加速静脉血由心向肺排出; 、加速静脉血由心向肺排出; 4、降低血压; 、降低血压; 5、升高肌张力; 、升高肌张力; 6、使血沉减慢。 、使血沉减慢。

直流电疗法——精选推荐

直流电疗法——精选推荐

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溻通过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最早应用的电疗之一。

目前,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

但它是离子导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二、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境,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

体液中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和渗透,酸硷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些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阴离子有C1-、HCO3-、HPO43-、SO42-,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

所以人体体液是电解质溶液,人体组织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

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不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由于离子移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直流电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图2.1.1)。

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被一层水分子所包围,称为离子的水化(图2.1.2)。

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而还原成为原子或原子团,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溶液;阴离子移向阳?⒃谘艏?戏懦龅缱佣?趸踊蛟?油牛?缱永肟?芤毫魅胪獾缏罚ㄍ?.1.1)。

在电极上产生物这些原子或原子团,或者它们同溶剂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叫做电解产物。

现以食盐溶液为例说明电解过程:图2.1.1 电解图2.1.2 离子的水化氯化钠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动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通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动,从阴极上得到电子成为钠原子;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变成氯原子。

钠原子和氯原子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和盐酸并放出氧气,所以在阴极处产生硷性电解产物而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电泳与电渗这是胶体分散体系在直流电作用下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

直流电疗法(1)

直流电疗法(1)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中频电疗法
(交流电,1-100k Hz)
等幅中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
(交流电,0-1000Hz)
调制中频电疗法
感应电疗法
音乐电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高频电疗法
(交流电,>100k Hz)
直流电疗法
定义:
物理因子疗法
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冷、热、水、压力、牵引、声波、电磁辐射和电流) 治疗疾病,以改善患者功能的治疗方法。
分类: 分类
热治疗因子 机械治疗因子
电磁治疗因子
形式
深层热疗因子 浅层热疗因子 冷疗因子 牵引 压力 水疗 声波 电磁场 电流
临床范例
超声波 透热疗法 冷敷包 机械牵引 弹力绷带、气压 漩涡水疗法 超声波 磁疗、紫外线、红外线、激光 低、中、高频电
阴透阳不透
细胞通透性 升高
降低
组织兴奋性 应激性升高 应激性降低 阴高阳低
直流电——生理作用
一、对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影响(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直流电治疗后,局部小血管扩张,血循环改善,提高细胞的物质交换能力,加 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因而直流电有促进炎症消散,提高组织功能,促进再生过
程等作用,这种作用阴极下更明显。
记法:阴碱阳酸
直流电——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
五、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阴极通透性 , 阳极通透性 )
在直流电作用下,阴极下水分子增加,蛋白密度减小, 组织膨胀和变得松软; 细胞膜变疏松,细胞膜通透性 升高,物质经膜交换加快。
可治疗什么疾病?

第十八章 直流电疗法

第十八章 直流电疗法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一、学习要点1. 掌握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治疗方法。

2. 熟悉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

3.了解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及生理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二、内容要点【概述】(一)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1.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2.电解及电解产物3.电泳与电渗4.酸碱度改变5.改变组织含水量6.细胞膜通透性变化7.组织兴奋性变化(二)生理作用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2.对神经系统影响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3.对伤口的影响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4.促进经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5.对骨骼的影响小量直流电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直流电疗法】(一)治疗作用1.直流电阳极有减少水肿和渗出,消炎、镇痛作用;阴极有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伤口、溃疡愈合,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作用。

2.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对局部治疗而言,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3.较大的直流电对静脉血栓有促进溶解退缩的作用。

4.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5.对冠心病的治疗6.对癌症的治疗(二)治疗方法1.主电极和副电极的应用2.电极的放置方法(1)对置法(2)并置法(3)斜对置法3.治疗剂量与疗程(1)治疗剂量:电流密度作为电流刺激强度的指标,电流密度以电极衬垫单位面积(每平方厘米)的电流强度计算,一般成人为0.05~0.10mA/cm2。

最大不超过0.50mA/cm2,小儿为0.20~0.05mA /cm2。

(2)治疗时间、次数与疗程:15~20分/次,每天1次,视病情,10~20次为1个疗程。

4.操作方法(1)选好治疗所需的电极板和衬垫(2)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患者皮肤,应查看有无知觉障碍,有无皮肤抓伤、擦伤(3)放置衬垫,金属极板,盖胶布或塑料布,固定电极。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
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而阳极 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二、生理作用
• 4.促进静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 • 动物实验观察到,在较强的直流电作用下,
血栓先从阳极侧松脱,然后向阴极侧退缩, 当退缩到一定程度时,血管重新开放。临 床上用大剂量直流电治疗血栓静脉炎有一 定疗效。
二、生理作用
• 5.对骨骼的影响
• 阳极下,由于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和 膜两侧原有的电位差同方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 化状态,因而应激性降低。
二、生理作用
• 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 直流电治疗后,局部小血管扩张,血循环
改善,提高细胞的生活能力,加速代谢产 物的排除,因而直流电有促进炎症消散, 提高组织功能,促进再生过程等作用,这 种作用阴极下更明显。
以反射性地对异常的冠状动脉舒缩功能进 行调节。 • 6.对静脉血栓的治疗 • 在较大直流电强度的直流电的作用下静脉 血栓从阳极一侧松脱,向阴极一侧退缩, 血管逐渐开放。
第二节 直流电疗法
一、治疗技术
• (一)主电极和副电极的应用
• 在做直流电治疗的时候,选用两个面积大 小不同的电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 起的反应强烈,称为主电极或刺激电极; 而大电极电流的密度小,引起的反应较弱, 称为副电极或无刺激电极。
• 1.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 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不 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 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由于离子移 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 直流电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一、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 2.电解及电解产物
• 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 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

直流电疗法PPT课件

直流电疗法PPT课件
第2页/共72页
直流电疗法
• 它是应用低电压(30~80V)、小强度(小于50mA)的平稳直流电作 用于人体,使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物理化变化,从而引起机体相 应的生理反应,通过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改善病理生理过程,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第3页/共72页
直流电治疗疾病的原理
1. 构成人体内环境的因素是体液
第37页/共72页
桡神经治疗法
• 一电极放置在下颈上背部 • 另一极电极置于前臂伸侧中段1/3处 • 也可在桡神经损伤处做对置法 • 强度为6-10mA,15-25分钟/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18次为一个疗程。
第38页/共72页
治疗方法--肩关节治疗法
• 取两个电极对置于肩关节前面和后 面
• 电流量为5mA~8mA, • 15~30min/次, • 每日或隔日一次, • 15次为一个疗程
超出边缘1~2cm
第21页/共72页
治疗设备 - - - - • 输出导线电选极用绝板缘、良好导的线比较及柔衬软的垫导线,分红、兰色两种,以便区别阴阳极,每条长 2米
• 铅片可塑性好,化学性能稳定
第22页/共72页
治疗设备 - - - - • 湿衬垫(电非极极化板电、极)导的线作用及是衬:吸垫附和稀释电极下面的酸硷电解产物,避免发生直流电化学灼伤;使皮
• 每日或隔日一次, • 15~20次为一个疗

第29页/共72页
治疗方法--颞侧对置法
• 两个电极于颞侧对置 • 电流量为2mA~3 mA, • 15~30min/次, • 每日或隔日一次, • 15~20次为一个疗程
第30页/共72页
治疗方法 面部治疗法
• 取面具型电极置于患侧面部 • 电流量为8mA~15mA,15~25min/次, • 15次为一个疗程

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直流电疗法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理疗学之直流电疗法

理疗学之直流电疗法

含水量 减少 组织兴奋性 阴高阳低 降低
阴吸阳脱
细胞膜通透 性(代谢)
阴透阳不透
降低
增高
人体对直流电的导电程度分类


优良导体:脑脊液、淋巴液、血液、胆 汁、眼玻璃体。 液体 良导体:肌肉、汗腺、肝、脑、肾。 含水量多 劣导体:干的皮肤、骨、皮下、脂肪组 织。 干 绝缘体:干的毛发、指甲。


提纲

提纲


概述 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作用 生理作用 治疗作用 治疗技术 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
电解质
电解
分散质 胶 体
电泳 电渗
分散剂
1.酸碱度改变
阳极 4Cl- -4e→4Cl ↓+2H2O 4HCl+O2↑ 溶解 4NaCl

-4Cl- + 4Na+ →
直流电疗法
与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疗法
提纲


概述 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作用 生理作用 治疗作用 治疗技术 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提纲


概述 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作用 生理作用 治疗作用 治疗技术 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概述
直流电: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 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 特点:低电压(30~80V)、小强度(小 于50mA),平稳 离子导入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提纲




定义 离子导入原理 离子导入作用 治疗技术 注意事项 处方组成 举例 思考
治疗技术
(一) 设备


直流电治疗仪及辅助配件的规格 遵医嘱选择不同的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 导入药液备用 另外配浸药所用的滤纸、纱布、衬垫要注 明阳极(+)和阴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一、学习要点1. 掌握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治疗方法。

2. 熟悉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

3.了解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及生理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二、内容要点【概述】(一)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1.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2.电解及电解产物3.电泳与电渗4.酸碱度改变5.改变组织含水量6.细胞膜通透性变化7.组织兴奋性变化(二)生理作用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2.对神经系统影响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3.对伤口的影响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4.促进经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5.对骨骼的影响小量直流电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直流电疗法】(一)治疗作用1.直流电阳极有减少水肿和渗出,消炎、镇痛作用;阴极有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伤口、溃疡愈合,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作用。

2.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对局部治疗而言,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3.较大的直流电对静脉血栓有促进溶解退缩的作用。

4.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5.对冠心病的治疗6.对癌症的治疗(二)治疗方法1.主电极和副电极的应用2.电极的放置方法(1)对置法(2)并置法(3)斜对置法3.治疗剂量与疗程(1)治疗剂量:电流密度作为电流刺激强度的指标,电流密度以电极衬垫单位面积(每平方厘米)的电流强度计算,一般成人为0.05~0.10mA/cm2。

最大不超过0.50mA/cm2,小儿为0.20~0.05mA/cm2。

(2)治疗时间、次数与疗程:15~20分/次,每天1次,视病情,10~20次为1个疗程。

4.操作方法(1)选好治疗所需的电极板和衬垫(2)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患者皮肤,应查看有无知觉障碍,有无皮肤抓伤、擦伤(3)放置衬垫,金属极板,盖胶布或塑料布,固定电极。

(4)开始治疗前,向患者交代治疗时应有的感觉。

(5)打开电源开关,然后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电位器,调节电流强度。

(6)治疗完毕,缓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电位器,将电流调降到零位,先取下衬垫与电极,再关闭电源开关,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异常。

(三)临床应用1.适应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癔症、自主神经失调、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关节痛。

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慢性乳腺炎、术后粘连、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附件炎、角膜炎、结膜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卡他性中耳炎、皮肤溃疡、硬皮病、皮肤瘢痕等。

2.禁忌证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

3.注意事项治疗前应去除治疗部位及附近的金属物;治疗时两极不能相触、患者不能触摸治疗仪或金属物以防短路;电极应紧密接触皮肤防止灼伤;治疗后局部出现刺痒或小丘疹等反应时,勿抓破,可外涂止痒液。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1.直流电离子导入的特点(1)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2.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数量和极性(1)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直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

(2)影响药物离子导入数量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

(3)药物离子导入的极性:通常金属、生物碱带正电荷从阳极导入,非金属、酸根带负电荷从阳极导入。

(二)离子导入的作用1.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直流电离子导入除药物作用外,同时有直流电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其疗效比单纯的药物或直流电的疗效好。

2.神经反射治疗作用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

(三)治疗方法1. 衬垫法2. 电水浴法3. 体腔法4创面离子导入法(四)临床应用1.适应证参照直流电疗法。

2.禁忌证参照直流电疗法。

3.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导入药物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的药物应做过敏试验。

(2)配制导入药液的溶剂一般多采用蒸馏水、无离子水、乙醇、葡萄糖(3)配制的药液应放在玻璃瓶内保存,避光的药液应放在棕色的瓶内,导入的药液保存一般不超过1周。

(4)遵循直流电疗法的有关事项。

(5)注意酸碱烧伤。

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直流电流的特点是A.低电压、大强度B.低电压、小强度C.高电压、小强度D.高电压、大强度2.直流电作用下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是A.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B.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C.阴极下神经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D.阴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阳极下兴奋性升高3.以下哪个选项最适宜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A.10~20µA直流电阴极B.10~20µA直流电阳极C.1~2µA直流电阴极D.1~2µA直流电阳极4.关于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身治疗时,下行的起兴奋作用,上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B.阴极下兴奋性降低,阳极下兴奋性增高C.阴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D.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5.诊断为面神经麻痹,请选择正确的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的方法A.阿司匹林,从阳极导入B.硫酸庆大霉素,从阳极导入C.5%~10%氯化钾,从阳极导入D.3%~5%硫酸镁,从阳极导入6.直流电电疗法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衬垫厚度为A.0.5cm B.1.0 cm C.1.5 cm D. 2.0cm 7.直流电疗法中,髋关节疗法,其中一电极置于腹股沟,另一电极置于A.腰部B.腹部C.臀部D.小腿部8.直流电疗法中,颈交感神经节疗法,取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另一电极置于A.枕部B.胸部C.腹部D.肩部9.治疗高血压病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A.3%~5%谷氨酸钠B.2~5%抗坏血酸C.3~5%氯化钾D.3~5%硫酸镁10.治疗支气管哮喘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A.2%~10%阿司匹林B.1~2%氨茶碱C.3~5%氯化钾D.3%~5%谷氨酸钠11.直流电治疗中,成人电流密度一般为A.0.05~0.1 mA /cm²B.0.02~0.03 mA /cm²C.0.2~0.3 mA /cm²D.0.5~0.8 mA /cm²12.直流电治疗中,小儿的直流密度一般为A.0.02~0.05 mA /cm²B.0.5 mA /cm²C.0.2~0.3 mA /cm²D.0.5~0.8 mA /cm²13.直流电面部治疗法A.副电极置于对侧大腿B.副电极置于同侧上臂C.副电极置于后颈部D.副电极置于对侧上臂14.直流电额-枕法A.副电极置于腹部B.副电极置于枕部C.副电极置于腰部D.副电极置于背部15.单纯的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不包括A.促进骨折愈合B.抗过敏C.镇静和兴奋作用D.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16.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的适应证不包括A.消炎止痛B.瘢痕增生C.心力衰竭D.慢性溃疡17.与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有关因素有A.溶液的浓度B.药物的溶解度C.使用的电流量D.以上都是18.其中哪一些不是直流电对人体产生的理化作用A.阴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阳极下相对脱水B.阴极下碱性升高,阳极下呈酸性C.阳极下Ca2+浓度应用相对增高,阴极下K+浓度相对升高D.热效应(二)名词解释1.直流电疗法2.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3.四槽浴直流电药物导入4.主电极5.直流电对置法6.直流电并置法7.电泳8.电渗(三)问答题1.直流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直流电离子导入的作用.3.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中,常用的体腔法有哪些?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A 4.D 5.C 6.B 7.C 8.A 9.D 10.B 11.A 12.A 13.D 14.B 15.B 16.C 17.D 18.D (二)名词解释1.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

2.使用直流电讲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3.将四肢远端分别浸入四个水槽内,根据导入药液性质分别连阴极或阳极,称为四槽浴直流电药物导入法。

4.在做直流电治疗的时候,为了加强阴极或阳极的作用,可以选用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电极。

其中,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称为主电极或刺激电极,一般放在治疗的局部。

5.一个电极置于病灶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置于病灶的对侧。

适于局部和病变部位较深的疾病的治疗。

6.两个电极置于患者身体的同一侧,适于治疗周围神经、血管、长型肌肉的病变。

7.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向阳极移动称为电泳。

8.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称为电渗。

(三)问答题1.直流电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①神经科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癔症等;②内科疾病: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关节痛;③外科疾病:淋巴结炎、慢性乳腺炎、术后粘连等;④妇产科疾病: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附件炎等;⑤五官科疾病:角膜炎、结膜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卡他性中耳炎等;⑥皮肤科疾病:皮肤溃疡、硬皮病、皮肤瘢痕等。

禁忌证: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

2.直流电离子导入的作用(1)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除药物作用外,同时有直流电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其疗效比单纯的药物或直流电的疗效好。

目前很少单用直流电疗法,多用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2)神经反射作用: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

3.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中,常用的体腔法有(1)耳道药物离子导入法:用药液将棉条浸湿后塞入外耳道,若有鼓膜穿孔,可先滴入1ml药液。

然后再塞入浸药液的棉条,棉条另一端露在外耳道口外,同金属电极连接,非作用极置于侧颊部。

电流强调1~2mA。

(2)直肠前列腺离子导入法:用有机玻璃或硬橡胶制成的前列腺体腔电极,插入直肠内约10cm,非作用极150cm²置下腹部,电流强度6~10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