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升级版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升级版)【补充】绪论《高电压技术》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的各种电器设备的物理问题。
高压(HV)High Voltage(10Kv、35kV、110kV、220kV)超高压(EHV)Extra high voltage(330kV、500kV、750kV)(直流超高压:±500kV)特高压(UHV)Ultra high voltage(1000kV及以上)(直流特高压:±800kV)高电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举例:高压静电除尘、电火花加工、体外碎石技术、除菌及清鲜空气、污水处理、烟气处理、等离子体隐身、电磁炮和微波弹等。
一、名词解释1、极性效应:在不均匀电场中,气隙的击穿电压和气隙击穿的发展过程都随电压极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现象。
2、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的幅值,以kA为单位。
3.雷击跳闸率:每1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称为“雷击跳闸率”,这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合指标。
4、爬电比距:外绝缘“相-地”之间的爬电距离(cm)与系统最高工作(线)电压(kV,有效值)之比5、等值盐密:表征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度,它指的是每平方匣米表面所沉积的等效NaCl毫克数。
6、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于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由于电磁感应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7、沿面放电:沿着气体与固体(或液体)介质的分界面上发展的放电现象。
8、闪络:沿面放电发展到贯穿两极,使整个气隙沿面击穿。
9、①自持放电: 当场强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电子崩可以仅由电场的作用而自行维持和发展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素,这种放电称为自持放电②非自持放电:当场强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电子崩有赖于外界电离因素的原始电离才能持续和发展,如果外界电离因素消失,则这种电子崩也随之逐渐衰减以至消失,这种放电为非自持放电10、平均自由行程: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的倒数λ.【补充】平均自由行程正比于温度,反比于气压。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作者:刁胤峰韩龙苏勋文来源:《科教导刊》2024年第09期摘要实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同时又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为学生将来的自主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章以“高电压技术”课程为例,首先概述了“双创”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随后从教学实践出发,列举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模式,并总结了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增加互动、课后总结回顾的教学经验,为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电压技术”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电压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4.9.035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Courseunder the Guida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DIAO Yinfeng, HAN Long, SU Xunwen(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Abstract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teaching guided b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creativity, thereby delivering applied talents to society, but also provide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and enrich their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ship.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Firstly, it outlines the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innovation". Then, starting from teaching practice, it lists two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odes of integrated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and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re class preparation,increased interaction in class, and post class summary and review,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 Voltage Technology".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integrated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自國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学校密切关注市场用人需求,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导向,加快推进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培养理论扎实、技能熟练、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高电压技术是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应用领域。
因此,对于高电压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高电压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一、高电压的定义
高电压是指大于常见电压的电压等级,一般情况下指高于1000伏的电压。
高电压技术是指针对高电压的控制和运用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二、高电压的产生和测量
高电压的产生可以采用变压器和电容器等方式,其中变压器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高电压测量中,主要采用的是电压表、电位差计和介质损耗测试仪等设备。
三、高电压的应用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高压输电、变电站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电源、除尘器等方面。
此外,高电压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很多用途,如核聚变实验、高温等离子体研究等领域。
四、高电压的危害和防护
高电压如不加控制和保护,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高电压会导致电击和火灾等危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护方法包括使用绝缘材料和可靠的接地装置等。
五、高电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工程的不断改进,高电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高电压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同时也会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综上所述,高电压技术是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高电压技术的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项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

高电压技术实训总结一、引言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高压电力系统的设计、维护和运营。
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习了高电压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基本技能。
本文将对高电压技术实训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高电压技术实训的目标和重点高电压技术实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高电压设备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 高电压设备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等。
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实际操作提供基础知识。
2. 高电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学习高电压设备的正确安装方法和调试步骤。
包括设备的接线、连接和调整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电压测试和故障排除。
3. 高电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了解高电压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学习如何进行设备的保养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高电压技术实训的内容和实验在高电压技术实训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项目,涵盖了高电压设备的不同方面。
以下是部分实验项目的介绍:1. 变压器的安装和调试: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变压器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包括变压器的接线和连接,以及电压的调整和测试。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绝缘测试仪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2. 高压电缆的故障排除: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高压电缆的故障排除方法。
通过检查电缆的外观和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我们能够定位和修复电缆的故障点。
3. 开关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学习了开关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通过拆卸和清洁开关设备,并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部件,我们能够提高开关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四、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通过高电压技术实训,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我个人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大纲(40学时)

《高电压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学时:40学时(讲授36+实践4)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电路、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等教材:《高电压工程基础》(第二版),施围,邱毓昌,张乔根.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参考书 1. 《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王锡凡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 《高电压绝缘技术》,严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 《高电压工程》,梁曦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高电压工程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着重强调工程应用中的理论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掌握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相关知识,以及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等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绝缘、高电压技术等领域的设计、安装、运行、试验,及研究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1.1 高压输电的必要性;1.2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1.3电力工业对高电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4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高电压技术中的应用;1.5 高电压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基本要求掌握我国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划分;掌握高压输电产生的背景及高压输电的必要性;掌握分裂导线的结构及优点;了解高电压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了解高电压技术中的新技术;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 1 -第2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教学内容2.1 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2.2 放电的电子崩阶段;2.3 自持放电条件;2.4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放电的特点。
(2)基本要求掌握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掌握气体的自持放电现象和流注放电理论、气隙的击穿特性及提高气体间隙抗电强度的方法;pd值较大和pd值较小时放电现象的异同,以及各自的自持放电条件;理解输电线上的电晕放电以及绝缘子表面的气体放电。
第3章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1)教学内容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3. 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4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高电压技术课件ppt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直流输 电到现代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其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 不断得到提升和拓展。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 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将继续向更高电压等 级、更远距离输电、更高效节能等方向发展。同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电压技术还将与其他领域的 技术进行交叉融合,产生更多的创新应用。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高电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程序 和救援措施。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高电压安全事故的能 力和意识。
及时救援和处理
一旦发生高电压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 行救援和处理,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6 实践案例分析
高电压设备的绝缘测试与维护
绝缘测试
为了确保高电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必 须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常见的绝缘测 试方法包括耐压测试、介质损耗测试 、局部放电测试等。
维护与检修
高电压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 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 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保证设备的正常 运行。
高电压的电磁场与电磁屏蔽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高压输电,可以大幅度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线损,减少能 源浪费。同时,高电压也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稳定运行。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某地区高电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总结词
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长度等 因素,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优化设计 高电压输电线路。
VS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学习心得

高电压技术学习心得
学习高电压技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也非常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我对学习高电压技术的一些心得体会:
1.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高电压技术涉及到电力系统、电子器
件和电气设备等多个领域,因此扎实的电气基础知识对学习高电压技术至关重要。
了解电路分析、电气工程原理和电力系统运行等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高电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安全第一:高电压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极具危险性,因此安
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牢记高电压的潜在危险,并学习正确和安全的操作方法。
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标准,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3.实践和实验:理论知识只是高电压技术学习的一部分,实
践和实验是加深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关键。
积极参与实验室项目和实践课程,与实际高电压设备交互,并学习如何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
4.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利用:高电压技术通常涉及复杂的物理
现象和数学模型,因此通过使用多媒体学习资源,如教科书、网络教程、演示文稿和视频教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5.持续学习和跟进:高电压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
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
因此,持续学习和跟进最新的研
究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行业
展览,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行业专家和同行保持联系。
学习高电压技术需要耐心和坚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电压技术,为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和能源领域做出贡献。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为什么要有高电压:提高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单位走廊输电能力,节省走廊面积,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短路电流,加强联网能力。
•电介质:在其中可建立稳定电场而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物质。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产生宏观不为零的电偶极矩。
•电介质极化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介电常数:用来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能力,代表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对电荷的束缚能力)•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较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直流情况下的εd;频率超过临界值,偶极分子转向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介电常数最终接近于仅由电子位移极化引起的介电常数εz。
•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本质上的区别:金属电导是由金属中固有存在的自由电子造成的。
电介质的电导是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移动造成的。
气体:由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造成的。
液体:分子发生化学分解形成的带点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固体:分子发生热离解形成的带电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由于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有损极化损耗,总称为介质损耗。
•电介质的等效电路:电容支路:由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为纯容性。
/阻容支路:由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分为有功和容性无功两部分。
/纯阻支路:由漏导引起的电流,为纯阻性的。
•介质损耗因数tgδ的意义:若tgδ过大会引起严重发热,使材料劣化,甚至可能导致热击穿。
/用于冲击测量的连接电缆,要求tgδ必须小,否则会影响到测量精度/用做绝缘材料的介质,希望tgδ。
在其他场合,可利用tgδ引起的介质发热,如电瓷泥胚的阴干/在绝缘试验中,tgδ的测量是一项基本测量项目•激励:电子从近轨道向远轨道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这个过程叫激励。
•电离:当外界给予的能量很大时,电子可以跳出原子轨道成为自由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为什么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
答: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一般都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由雷电引起的冲击闪络后,随后出现的工频闪络电流很小,不能形成稳定的工频电弧,因此,不会引起线路跳闸,所以,当一相由于雷击而引起闪络后,仍能正常工作,这样虽不装设避雷线,雷击引起的闪络概率增大,但这种闪络不会导致线路跳闸而影响正常供电。
故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不架设避雷线,一相闪络后,再出现第二相闪络,形成相间短路,出现打的短路电流,才能引起线路跳闸,只有雷电流很大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2、说明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及对它的要求?
答: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限制雷电侵入波电压作用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其二是降低最终进入变电所雷电侵入波的波头陡度。
对进线保护段的要求:其应具有比线路更高的耐雷水平,这段线路的避雷线应具有更小的对导线的保护角,而全线无避雷线线路则当然在这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3、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时,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云闪光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闪对避雷针的放电,再经过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4、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装设避雷器、加大绝缘。
5、为什么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答:为了防止正、反变换过程出现的过电压,应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加装一组避雷器,完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如果只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当雷击高压侧线路时,避雷器动作,雷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并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电压降,低压侧此时没有避雷器,这一电压值低于低压侧中性点,而低压侧出现相当于经线路波阻抗接地,这一电压降绝大部分降作用于变压器低压绕组产生电流,通过电磁耦合作用,在高压侧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叫做反变换;
如果变压器低压侧落雷,作用于低压侧的冲击电压按照变比关系感应到高压侧,使高压绕组上出现过电压,而高压侧的绝缘裕度较低压侧小,可能引起高压侧首先击穿,这个过程叫正变换;
6、简述绝缘污闪:户外绝缘子在污秽状态下发射管的沿面放电闪络成为绝缘子的污闪。
误会绝缘子的闪络往往发生在大气湿度很高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此时闪络电压大大降低,可能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从而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措施:清除污秽层、提高绝缘子的表面耐潮性和憎水性、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7、什么是介质损耗?为什么能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答:在交流电压下,介质的有功功率损耗为介质损耗。
当外加电压和频率一定时,P与戒指的物理电容C 成正比,对一定结构的试品而言,电容C 是定值,P与tanδ成正比,故对同类试品绝缘的优劣,可直接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8、累积效应:随着施加冲击或工频试验电压次数增多,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压降下降的现象,称为累积效应。
9、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试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缺陷的灵敏性不高)
破坏性试验:是用较高的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
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但由于电压较高,可能给被试品造成损伤。
10、接地装置:是包括引线在内的埋设在地中的一个或一组金属体,或由金属导体组成的金属网,其功能是用来泄放故障电流。
雷电或其它冲击电流,稳定电位。
10.气体放电形式:辉光放电、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刷状放电和电弧放电。
11、电介质的极化形势:电子式位移极化、离子式位移极化、偶极子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12气体的放电现象包括:击穿和闪络
13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特征气体法、依据气体含量的注意值和产气率、三比值法。
14、输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形式分为:放电起始阶段和主放电。
15.建弧率:将冲击闪络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的概率。
1、35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为什么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
答: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一般都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由雷电引起的冲击闪络后,随后出现的工频闪络电流很小,不能形成稳定的工频电弧,因此,不会引起线路跳闸,所以,当一相由于雷击而引起闪络后,仍能正常工作,这样虽不装设避雷线,雷击引起的闪络概率增大,但这种闪络不会导致线路跳闸而影响正常供电。
故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不架设避雷线,一相闪络后,再出现第二相闪络,形成相间短路,出现打的短路电流,才能引起线路跳闸,只有雷电
流很大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10、说明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及对它的要求?
答: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限制雷电侵入波电压作用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其二是降低最终进入变电所雷电侵入波的波头陡度。
对进线保护段的要求:其应具有比线路更高的耐雷水平,这段线路的避雷线应具有更小的对导线的保护角,而全线无避雷线线路则当然在这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11、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时,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云闪光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闪对避雷针的放电,再经过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12、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装设避雷器、加大绝缘。
13、为什么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答:为了防止正、反变换过程出现的过电压,应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加装一组避雷器,完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如果只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当雷击高压侧线路时,避雷器动作,雷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并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电压降,低压侧此时没有避雷器,这一电压值低于低压侧中性点,而低压侧出现相当于经线路波阻抗接地,这一电压降绝大部分降作用于变压器低压绕组产生电流,通过电磁耦合作用,在高压侧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叫做反变换;
如果变压器低压侧落雷,作用于低压侧的冲击电压按照变比关系感应到高压侧,使高压绕组上出现过电压,而高压侧的绝缘裕度较低压侧小,可能引起高压侧首先击穿,这个过程叫正变换;
14、简述绝缘污闪:户外绝缘子在污秽状态下发射管的沿面放电闪络成为绝缘子的污闪。
误会绝缘子的闪络往往发生在大气湿度很高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此时闪络电压大大降低,可能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从而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措施:清除污秽层、提高绝缘子的表面耐潮性和憎水性、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15、什么是介质损耗?为什么能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答:在交流电压下,介质的有功功率损耗为介质损耗。
当外加电压和频率一定时,P与戒指的物理电容C 成正比,对一定结构的试品而
言,电容C 是定值,P与tanδ成正比,故对同类试品绝缘的优劣,可直接用tan δ代替介质损耗。
16、累积效应:随着施加冲击或工频试验电压次数增多,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压降下降的现象,称为累积效应。
17、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试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缺陷的灵敏性不高)
破坏性试验:是用较高的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
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但由于电压较高,可能给被试品造成损伤。
10、接地装置:是包括引线在内的埋设在地中的一个或一组金属体,或由金属导体组成的金属网,其功能是用来泄放故障电流。
雷电或其它冲击电流,稳定电位。
11.气体放电形式:辉光放电、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刷状放电和电弧放电。
电介质的极化形势:电子式位移极化、离子式位移极化、偶极子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12气体的放电现象包括:击穿和闪络
13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特征气体法、依据气体含量的注意值和产气率、三比值法。
14、输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形式分为:放电起始阶段和主放电。
15.建弧率:将冲击闪络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