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测试试题(多份)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试题(多份)————————————————————————————————作者:————————————————————————————————日期:2华中师范大学2004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40500100 成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教室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共16题,每题1分)()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4.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______为代表。
A.英国B.美国C.苏联D.中国()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A.传统的教育理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学论()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8.“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B.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C.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D.赫尔巴特教学论的中心思想()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1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1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好课B.上好课C.抓好课后的教导D.搞好教学评价()13.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A.社会活动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1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A.班主任工作B.教师的正面教育C.能动的道德活动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15.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课外活动小组()16.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乌申斯基得分评阅人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1.教育学2.学校教育制度3.素质教育4.个人本位论5.发展性教学6.榜样法得分评阅人三、解释带点字:(共5题,每字2分)1.学而时习.之。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整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014、2012、2010) p29答:a.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知识点)b.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试题)2.教育制度(2014) p47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3.体育(2013)p46答: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
体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重要,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
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形成性评价(2013) p69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5.教育目的(2012、2010) p42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试题(多份)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试题(多份)华中师范大学2004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40500100 成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教室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共16题,每题1分)()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4.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______为代表。
A.英国B.美国C.苏联D.中国()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A.传统的教育理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学论()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8.“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B.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C.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D.赫尔巴特教学论的中心思想()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1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1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好课B.上好课C.抓好课后的教导D.搞好教学评价()13.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A.社会活动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1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A.班主任工作B.教师的正面教育C.能动的道德活动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15.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课外活动小组()16.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乌申斯基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 1.教育学2.学校教育制度3.素质教育4.个人本位论5.发展性教学6.榜样法三、解释带点字:(共5题,每字2分)1.学而时习.之。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56479--华中师范大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期末备考题库156479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在西方,课程一次最早出现于英国著名哲学家( )于18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A.奥利瓦B.利威C.斯宾塞D.鲁尔正确答案:C(2)( )是指将通过国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或学校及相关人员等课程开发主体精心设计而形成的课程方案付诸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实践,并通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或者职能活动而不断改善和优化课程的实践进程或者实践系统。
A.课程开发B.课程设计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正确答案:A(3)( )是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并在分析课程内外各要素、各成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而制订的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进而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等的系统全面的过程。
A.课程开发B.课程设计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正确答案:B(4)美国学者( )主编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列举了14种影响课程的因素。
A.劳顿B.泰勒C.利威D.斯基尔贝克正确答案:C(5)英国著名课程专家( )在其《课程编制类型》一书中主张应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考虑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A.劳顿B.泰勒C.利威D.斯基尔贝克正确答案:D(6)心理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悠久,其中()是依据官能心理学提出体、德、智和谐发展。
A.杜威B.赫尔巴特C.亚里士多德D.莫兰正确答案:C(7)心理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悠久,其中()注重观念的运动而推行的“统觉”论。
A.杜威B.赫尔巴特C.亚里士多德D.莫兰正确答案:B(8)功能理论直接来源于法国学者( )的学说。
A.亚里士多德B.涂尔干C.莫兰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B(9)古代的中国学校课程:( )代学校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六艺”之学。
A.周B.唐C.春秋D.秦正确答案:A(10)春秋时期()编写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种课程,即所谓的“六经”。
A.孔子B.墨子C.老子。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中国教育史 1999——2004
中外教育史 1998——2005(注:2005年有两种)
德育原理 1998,2003
课程与教学论1999——2005
比较教育学2000——2005
特殊教育概论2005
教育心理学1998——2002
心理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2003——2004
国际关系史199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9——2000
战后国际关系史 2002——2008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 20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8——2005
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专业)1998——2005,2007——2008
中国民主党派史1998——1999,2001
文学概论2000
文学评论1998,2000
文学批评1999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史2001
欧美文学史1999
汉语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1——2006,2008
汉语言文字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3——2005,2007
古代汉语 2000——2002(注:2000年有两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5
毛泽东思想概论1999——2000
政治社会学 2004——2005,2007——2008
行政学基础 1998——2000(注:1998试卷名称为“法学、行政学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1999——2005(2004有答案)
法理学与宪法学2008
考试学2000,2007——2008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考查试卷(2011--2012上学期)姓名:张正伟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任课教师:罗祖兵一、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当年朗读的中学课本的实际,设计一份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趣说圆周率步骤内容思路基本内容设计思路背景分析学生需要分析:在中学里,决定一个学生数学好坏的并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在国家课程统考的压力下,本校数学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机械式的练习,很多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就在这种永无休止的做习题的过程中消退。
另外,我校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对数学只注重练习习题而不注重推理理解,使得部分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数学素质明显降低,例如: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不知道 是什么,怎么得来的。
所以,本校学生需要“好玩”的数学来延续兴趣,需要“高雅”的数学来体会数学的魅力。
老师能力分析:本校数学组的老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知识储备达到编辑中学趣味数学教材的能力。
只要有了适当的教材,老师们就能够引导学生“玩转”数学。
学校条件分析:本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数学的教学工具如三角板、圆规等也很齐全、能够满足必要的教学要求,所以,可以设计需要使用多媒体的课程根据学生需要、老师能力和学校条件开发适合本校学生老师的校本课程。
开发计划第一步:用两个月的时间,详尽的收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
具体时间为2011-11-01至2012-01-01。
第二步:用一个月的时间整理资料,资料按照内容的深浅整理成10个不同的专题,并按照课程需要进行选取,时间2012-01-01至2012-02-01.第三步:用二个月的时间把整理好的资料打印成册,并进行校对。
时间2012-01-01至2012-04-01第四步:根据学校学生数量印刷出版,时间2012-04-01至2012-06-15根据任务难易程度进行安排,分工合作,在下学期开学之前印刷出来。
课程目标一、学生知道圆周率的各种定义二、学生知道圆周率的各种名称和符号发展历史 三、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求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四、学生深刻理解圆周率是无理数的原因,并知道圆周率是超越数的事实五、学生了解各种作图求圆周率的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思想 六、学生知道圆周率的相关故事七、学生知道圆周率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数和符号的关系 八、学生了解关于圆周率的“诗”九、学生理解355/113是分母在16586以内的最接近π的值 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计划的课程,设定学生学习课程所达到的目标,以使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相适应。
华中师范大学大二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5’)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凯洛夫D、赞科夫答案:B2.主张“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杜威C、赫尔巴特D、弗雷尔答案:D3.率先提出综合课程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苏霍姆林斯基D、怀海特答案:D4.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的是()知识的教学。
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D、概述性答案:B5.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观点的是()。
A、陶行知B、杜威C、赫尔巴特夸D、美纽斯答案:B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A、体育、美育B、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答案:B7.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政治学》D、《金言》答案:A8.盗窃、抢劫、诈骗行为属于()。
A、目的取向型失范B、价值取向型失范C、情感型失范D、传统型失范答案:A9.在改革班级组织的尝试中,主张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是()。
A、活动课时制B、开放课堂C、特朗普制D、协同教学答案:C10.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C、纪律松驰、涣散的群体算不上集体D、班集体就是班群体答案:D11.在实验观察评价中,“能观察描述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化学变化和现象”属于评价目标等级中的()。
A、初步学会B、学会C、熟练D、自动化答案:B12.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B、社会现象C、自然现象D、本能活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5’)1.义务教育具有()。
A、基础性B、全民性C、全面性D、拓展性答案:ABC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社会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A. 选项一
B. 选项二
C. 选项三
D. 选项四
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定义?
A. 定义一
B. 定义二
C. 定义三
D. 定义四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请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_______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
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正确的数字或词汇。
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于_______年。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
2. 请列举华中师范大学的三个主要学院。
3. 描述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2. 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
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在该案例中所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
案例:[此处应提供具体的案例文本]
六、附加题(10分)
1. 请根据个人理解,提出对华中师范大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并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交卷。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内容应根据实际考试要求进行设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计算机网络的混合模型分为层,其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2、居民区网络用户接入计算机网络的方式有多种,请给出至少2中接入方式、。
3、物理层协议的四个重要特性分别是、、和。
4、TI标准可以同时传输路音频信号,传输的数据速率为 Mb/s。
5、物理层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多种,常用的四种分别为、、
和。
6、数据链路层成帧(帧同步)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分别是、、
和。
7、若待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为“110111011”,采用CRC编码技术对其进行抗干扰编码,生
成多项式为1011,则抗干扰编码为。
8、一个电话话路的频带范围为900Hz-4000Hz,信道的信噪比为30分贝,根据香农公式,
该信道上的最大传输速度为 bps。
9、在TCP/IP环境下,ICMP协议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提供差错或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 报文
的类型可以分报文和报文。
10、某单位分配到一个IP地址,其网络号(Net-ID)为:213.15.74.0,根据该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划分六个子网,则其子网掩码应为。
11、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一个子层和一个子层。
12、互联网上自治系统内部常用的路由协议有和。
13、在HDLC协议中,数据比特串011111011111010装帧后实际发出去的比特串为。
14、IPV6的地址是位,其地址类型有三类,分别是、和。
15、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窗口中的编号代表。
二、简答题(30分)
1、(1)简述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2)比较以上三种技术的优缺点。
2、(1)分别画出比特流10111011的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图。
(2)分析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缺点。
3、以太网采用CSMA/CD协议解决冲突问题,其中冲突后随机等待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1)请画出该协议完整流程图。
(2)若传输线路长为800m且无中继,信号在线路中的传输速度为200000km/s,数据发送速率为2Gb/s,计算该CSMA/CD网络的最小帧长。
4、IPV6网际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网络层协议之一。
(1)比较IPV6协议和IPV4协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面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共存的情况,有哪些技术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访,请给出解释。
5、当前网络的规模满足不了用户需求时,需要进行扩展,简述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扩展方法。
(1)给出网络扩展中常用的硬件设备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比较不同层次进行扩展的优缺点。
三、IPV4协议中需要路由器对数据报进行分片。
(1)请解释: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分片?
(2)一个IPV4数据报携带的数据长度为4000字节,假设头部无选项字段,现在需要经过一个10Mbps的传统以太网传送,请阐述应如何分片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3)IPV6协议为了加快网络中的IP数据转发速度,不允许在中间路由器上进行分
(1)简述D-V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2)假如用链路状态算法获取的通信子网络结构如下所示,请给出结点5的路由表和汇集树,要求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五、现通过某网络嗅探器软件截获到一以太网V2帧,具体字节如下:00 1a a9 1c a0 2b 00
50 8d b3 c2 62 08 00 45 00 00 28 49 8a 40 00 40 06 e0 67 c0 a8 71 d0 c0 a8 71 01
05 74 00 50 d3 eb 74 d3 ac c1 ff d6 50 10 b5 a6 10 f9 00 00 问:
(1)目的主机和源主机MAC地址分别是什么?
(2)找出IP数据报头信息以下字段并进行说明:总长度、生存期、上层协议、源IP地
址、目的IP地址。
该IP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有多少个字节?
(3)若源主机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如何获取目的主机MAC地址?
六、综合题(10分)
题目略,综合设计题,主要内容参考局域网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