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及其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2.灵敏度3. 压电效应4. 动态误差5. 传感器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 )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 )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 )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等个五部分。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打印)

填空题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是指()。
A.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B.机械和电气之间没有联系C.机械和电气之间相互独立D.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不存在的联系答案:A2.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包括()。
A.提高生产效率B.节约能源C.减少人力成本D.增加设备的寿命E.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B、C、E3.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A.汽车制造B.航空航天C.电力系统D.农业生产答案:D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
答案:转型升级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
答案:信息集成三、问答题1.请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生产。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综合题某制造企业打算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列举该企业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技术难题: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2.成本问题: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投资回报周期长。
3.人员培训:现有员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了解有限,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解决方案:1.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与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司合作,共享技术人才和资源。
2.市场前景分析: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研究,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和潜在收益,以便更好地制定投资计划。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三、单项选择题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B 脉冲的数量C 脉冲的相位D 脉冲的占空比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s<2B.0<s 1C.-1<s<1D.-1<s<03.PWM指的是(C)。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 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 A )方法实现。
A.插补B.切割C.画线D.自动四、填空题1. 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2.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通道一般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
3. 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2.灵敏度3. 压电效应4. 动态误差5. 传感器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等个五部分。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可靠性C. 低效率D. 集成度高答案:C3.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A. 精确控制位置B. 产生大扭矩C. 快速启动和停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逻辑控制C. 人机交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5.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A. 检测外部信号B. 转换信号C. 执行控制命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电机D. 轴承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敏传感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液压缸C. 传感器D. 气动缸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成本B. 性能C. 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区别。
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和自动化。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外部信号,利用电子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伺服电机,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位置误差调整电机的输入,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机电一体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期末试题及答案导言:机电一体化是指将机械和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运行的工程技术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机电一体化期末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加深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产品质量D. 以上皆是2. 下列哪个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部分:A. 传感器B. 驱动装置C. 机械结构D. 运动控制器3. 以下哪种是机电一体化中常见的传感器类型:A. 光电传感器B. 温度传感器C. 压力传感器D. 以上皆是4. 机电一体化中常用的自动控制设备是:A. 电机B. PLCC. 电工元件D. 电缆5.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气”是指:A. 电机和电缆B. 电器和电缆C. 电子和电气设备D. 电机和电气设备......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将机械和电气控制技术________的工程技术领域。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产品________。
3. 机械部分是机电一体化的________,包括传动机构、机械结构等。
4. 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________等。
5. PLC是机电一体化中常用的自动控制设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描述一下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
2. 机电一体化的优势是什么?3. 请简述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的作用和原理。
4. PLC是机电一体化中常见的自动控制设备,请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
5. 请列举一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案例,并描述其实际应用场景。
四、综合题(共1题,30分)机电一体化是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分析并设计一个实施机电一体化的方案,可以包括如下内容:1. 企业当前的生产情况和面临的问题;2. 机电一体化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和优势;3.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机电一体化方案,包括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并描述其实施步骤;4. 分析该方案对企业生产效率、成本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新概念。
2.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3.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___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和智能化。
4.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和执行元件系统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构成。
6.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包括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和环境接口。
7.机电一体化系统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
8.机电一体化系统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和机电组合法。
9.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包括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包括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和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包括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和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包括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和双推—自由式。
15.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齿轮传动形式包括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包括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和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包括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和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包括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
2.灵敏度: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ΔY与输入的变化量ΔX的比值。
即为传感器灵敏度。
S=dy/dx=ΔY/ΔX3.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5. 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__内循环____,_____外循环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 PLC 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20mm 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_____位置和速度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增加而减小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前馈控制器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简单的直线运动控制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B)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A )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C )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C)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D )等个五部分。
?A 换向结构B 转换电路C 存储电路D检测环节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2、电气式执行元件能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力,并用机械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
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力矩电机、步进电机等。
(× )3、对直流伺服电动机来说,其机械特性越硬越好。
(√)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决定了系统的最小位移,步距角越小,位移的控制精度越低。
(× )5、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就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为电机提供电能的控制装置,也称其为变流器,它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波形和相数的变换。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步进电动机常用的驱动电路有哪几种类型答:单电源驱动电路双电源驱动电路斩波限流驱动电路~2. 什么是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答:步距误差步距误差直接影响执行部件的定位精度。
最大静转矩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某相始终通电而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加转矩,亦即所能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它反映了步进电动机的制动能力和低速步进运行时的负载能力。
启动矩一频特性空载时步进电动机由静止突然启动,并不失步地进入稳速运行所允许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启动频率。
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有关。
运行矩频特性步进电动机连续运行时所能接受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工作频率,它与步距角一起决定执行部件的最大运行速度。
最大相电压和最大相电流分别是指步进电动机每相绕组所允许施加的最大电源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
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大体上应包括哪些方面答:应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六、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答:1. 20KHz º2. 采用PLC设计二个电磁阀A、B工作的系统1) 按钮x1为A电磁阀打开,按钮x2为A电磁阀关闭(输出y1);2) 按钮x3为B电磁阀打开,按钮x4为B电磁阀关闭(输出y2);3) 只有B电磁阀在工作中,A电磁阀才能工作。
要求:画出梯形图,写出助记符指令程序。
2. (1) 梯形图:(2)助记符指令程序:STR X1@OR Y1AND NOT X2OUT Y1STR X3OR Y2AND NOT X4AND Y1OUT Y2$《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线性度:所谓传感器的线性度就是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又称为非线性误差。
2、伺服控制系统: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3、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
如A→AB→B→BC→C →CA→…4、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5、系统精度:指输出量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精确程度;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_操作指导控制系统_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_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___直接数字控制系统________。
…2. 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内循环反向器式。
3、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_单片机PLC 总线工控机_等类型。
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___。
5、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_____ CPU 存储器接口模块_____等其它辅助模块组成。
6.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 PLC ______。
7、现在常用的总线工控制机有STD总线工业控制机、PC总线工业控制机和CAN总线工业控制机等。
8、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_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_。
9.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20mm _______。
10. 采样/保持器在保持阶段相当于一个“______模拟信号存储器__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A B C DA 机械本体B 动力与驱动部分C 执行机构 D.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A B CA 开发性设计B 适应性设计C 变参数设计D 其它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A B C DA 取代法B 整体设计法C组合法D其它。
4、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A B C DA高速化B高精度C高效率D高可靠性。
5、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A B C DA屏蔽B隔离C滤波D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特性决定了控制电路的功率、响应速度、频带宽度、可靠性和等指标。
(√)2、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3、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4、数字式位移传感器有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自身的物理特征,制成直线型和圆形结构的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都是脉冲信号,每一个脉冲代表输入的位移当量,通过计数脉冲就可以统计位移的尺寸。
(√)5、FMC控制系统一般分二级,分别是单元控制级和设备控制级。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何用软件进行干扰的防护。
答:软件滤波用软件来识别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并滤除干扰信号的方法,称为软件滤波软件“陷井”|软件“看门狗”(WATCHDOG)就是用硬件(或软件)的办法要求使用监控定时器定时检查某段程序或接口,当超过一定时间系统没有检查这段程序或接口时,可以认定系统运行出错(干扰发生),可通过软件进行系统复位或按事先预定方式运行。
2、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答:如果滚珠螺旋副中有轴向间隙或在载荷作用下滚珠与滚道接触处有弹性变形,则当螺杆反向转动时,将产生空回误差。
为了消除空回误差,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
常用的调整预紧方法有下列三种。
垫片调隙式螺纹调隙式齿差调隙式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藕合器,光电藕合器的作用有哪些答:(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2)泄漏电流低,对于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无须提供偏流返回通路。
(3)共模抑制比高,能对直流和低频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准确、安全的测量。
利用光电耦合方式实现载波调制,可获得10kHz带宽,但其隔离性能不如变压器耦合。
六、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编写程序:单片机读的状态,把这个状态传到指示灯去,当为高电平时指示灯亮,低电平时指示灯不亮,采用中断完成这一输入输出过程,每中断一次完成一个读写过程。
【答:2. 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答:光栅此时的位移细分前4mm, 细分后1mm测量分辨率:细分前mm/线细分后:]《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五)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以系统为出发点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