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1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课件

关键在于什么?
提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考点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探究研析】
中国近代兴起于晚清,高涨于民国的社会 习俗的嬗变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它是由当时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诸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析材料得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 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 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 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 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 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材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 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 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 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 社会风尚研究》
A.大众传媒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更新
3.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
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
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 个时代的特征是(
C)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材料二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
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 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 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02
政治变革
洋务运动
总结词
清朝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而开展的改革运动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的改革运 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戊戌变法
总结词
清朝政府推行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
外交关系的变化
01 不平等外交
中国在近代史时期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导致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地位。
0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长期战败和割地赔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03 国际地位下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成 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06
人物与事件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民族危机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 矛盾日益激化。
历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共计70年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 计30年。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
科学技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 国,包括但不限于铁路、电报、电话等,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 旗,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对中国传统文 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白话文运动
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取代 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大众化。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思想文化复习课件使用(1)

( A )
C.《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聂耳
4.[2015·河北]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 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 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 键是( C )
A.创办学堂 C.兴办实业
B.编练新军 D.自强求富
5.[2015·连云港]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 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B )
2018/7/5
24
四、新式教育
开端——重要进步——重大变革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茅盾、赵树理、丁玲
五、文学艺术
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美术大师:徐悲鸿
当堂检测
1. 1909年全线通车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 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担任这条铁路建设 总工程师的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A )
C.张謇
D.范旭东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应 用 示 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厂矿,利用中 国廉价的劳力和原料,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在此情况下,1899年 5月,坐落在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了。这件事成为轰动 一时的新闻,因为纱厂的主人,是五年前夺魁的状元张謇。一个
基础回顾(五):近代文学艺术
人物 代表作 反映的背景
文学 家
鲁 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 批判封建愚昧 《阿Q正传》
音乐 聂 《义勇军进行曲》 家 耳 冼星 《黄河大合唱》 海 美术 徐悲 《愚公移山》 大师 鸿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间
第十一讲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 俗方面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人民愚昧落后的习 俗,颁布了 剪辫 、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 考点过关 1.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 ( D ) A. B. C.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7、(2017·广东)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 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 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 A 是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中考冲刺
1.(2014成都)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 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
时间 1911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10 资本(万元) 约600 日产量(万袋) 4.3
10.(2014河南)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 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 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C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2014贵州遵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 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 ( B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 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12.(2014广东珠海)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 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共度青年节,纪念五四 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 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 ( B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学堂 D.黄埔军校
主题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共37张PPT)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 一战后至 凋谢萎 土重来;日本侵华和国民党发 新中国成 缩 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立前夕 和美货的泛滥
总体特征:(1)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2)发展程度极不平衡,主要 集中在轻工业和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重工业落后; (3)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 张謇兴办实业[2014广安18题、2012自贡40
题已考] 张謇 ____是清末状元 实业家,在外国资本 主义入侵,洋货倾销 实业救国 的情况下,提出“________”的主张,先后创办了 南通大生纱厂 、面粉厂、通海垦牧公司、轮船公司、 ____________ 榨油厂、酒厂等18个企业,参加了9个公司的投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发展,20年代中期以后, 企业每况愈下。张謇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
间,参加了抗英斗争,编写了《海国图志》,是我 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各国情况的著作,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______________”思想,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 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
失败后,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开始系统
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经济学。译述了《天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进化论观点
商务印书馆:戊戌维新时期,中国近代民营出
版业出现,以____ 1897年创办于_____ 上海 的商务印书馆最负 盛名。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 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翻译英语读本和编辑英汉 词典等工具书。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
文化出版机构。近代出版业在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
想和科学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近代教育
时间段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③抗战胜 利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是比较落后的。 • (2)从行业上看,着重于轻工业发展。 • (3)从地区之间发展看,集中于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 族工业的发展,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5、[09滨州中考]第9题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 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
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
• C.《申报》
D.《人民日报》
• 6、[09黔东南州]第7题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 A. 辛亥革命时期 •A B. 洋务运动时期
•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北伐战争时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3 、[2011·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 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
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B
• 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电影:•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 近代中国最著名、历史最长的报纸的报纸:•《申报》
•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文化生活的变
迁
•装束变化:•剪•辫 、易•服 、废止 •缠足 ;
•礼节变化:•用 •鞠躬 、•握手 礼代替 •跪拜 礼; •称谓变化:•取消“老爷、大人”代以平等的•先“生 •君 、 ”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是比较落后的。 • (2)从行业上看,着重于轻工业发展。 • (3)从地区之间发展看,集中于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 族工业的发展,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5、[09滨州中考]第9题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 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
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
• C.《申报》
D.《人民日报》
• 6、[09黔东南州]第7题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 A. 辛亥革命时期 •A B. 洋务运动时期
•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北伐战争时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 思想文化
• 3 、[2011·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 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
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B
• 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电影:•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 近代中国最著名、历史最长的报纸的报纸:•《申报》
•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文化生活的变
迁
•装束变化:•剪•辫 、易•服 、废止 •缠足 ;
•礼节变化:•用 •鞠躬 、•握手 礼代替 •跪拜 礼; •称谓变化:•取消“老爷、大人”代以平等的•先“生 •君 、 ”
《中国近代经济史》课件

工业化的进程与问题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以及应对措施。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贸易概述
介绍了商业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以及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商业贸易的变革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商业 贸易逐渐受到冲击,开始出现一些变 革。
商业贸易的现代化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开始尝试引进西 方商业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推动商 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 深化,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 关键因素,应加大科技创新 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经济发 展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 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 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 投资计划,推动产业结构 向更加合理和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
产业扶持
政府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 产业给予扶持,包括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 持等措施。
04
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与思潮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思潮
总结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现代化改革运动,旨在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注重民生改善
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大民 生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未来中国经济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促进绿色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应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境 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以及应对措施。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贸易概述
介绍了商业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以及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商业贸易的变革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商业 贸易逐渐受到冲击,开始出现一些变 革。
商业贸易的现代化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开始尝试引进西 方商业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推动商 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 深化,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 关键因素,应加大科技创新 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经济发 展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 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 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 投资计划,推动产业结构 向更加合理和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
产业扶持
政府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 产业给予扶持,包括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 持等措施。
04
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与思潮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思潮
总结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现代化改革运动,旨在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注重民生改善
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大民 生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未来中国经济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促进绿色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应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境 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第十一讲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36页ppt

【图片精读】 【关键信息】实业救国,张謇
1.从张謇创办实业的过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和启示?
(1)认识: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 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又成 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要学习张謇的爱 国情怀、不惧世俗的务实精神。 (2)启示:国家的兴衰荣辱决定企业、个人的兴衰荣辱。国家 兴旺,才能企业兴旺,个人兴旺;国家衰落,企业和个人必然衰落。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 什么启示?
特点: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和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处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受双重压迫和剥削。 启示:要想实现中国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对外打倒列强, 对内推翻专制。
2.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A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社会习俗
【答案】A 【解答】题干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轮船、火车两种近代交通工 具传入中国的史实。
3. 1901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仅 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 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B )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3.(2018长沙)右图是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 《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 风”吹起船帆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船。该漫画表 达的主旨是(B )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 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4.社会习俗的变化(受辛亥革命影响)
装束 礼节 称谓
剪辫、易服、禁止缠足 用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代替老爷、大人等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点3
近代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1.近代科技 代表人物 侯德榜 詹天佑
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 学工业的奠基 人之一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冀 考 探 究
本课时中考时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近代民 族工业的发展、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大众传媒为考查 点。其考查角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角度一,通过相 关数据的分析,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原因。角度二,从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角 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影响。角度三,结合时政材料考查近代经济和 社会生活变化及大众传媒的作用。角度四,创设情境来 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等。
而丢掉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此题借助上海世博会来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和社
会生活的变迁及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审
题能力、再认再现史实能力、想象能力等。此题难度并
不大,第(1)问需审清题干中的时间:1910,地点:上 海,限定语:经济和社会生活,然后与教材的内容链接 即可作答。第(2)(3)问属于常规设问,熟悉教材便可正 确作答。易错之处为第(2)问只答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一战结束至新中国成立 (1)特点:民族工业凋敝、萎缩。 (2)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加紧对 中国的经济掠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3)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4)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设计“人”字形路轨、 京张铁路 ,这是中 修建__________ 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 一条铁路
杰出的桥梁、铁路工程 师
地位
考情分析
冀考探究
2.近代教育 (1)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 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2)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宣布废 除科举制度。 3.近代思想 人物 魏源 严复
主张
主要 贡献 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 编写《__________ 推动了国人向西方 学习技术的热潮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天演论 》等 译著《________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 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 封建顽固势力
冀考探究
4.文学艺术成就
类别 人物 鲁迅 丁玲 郭沫若 赵树理 作品 《狂人日记》《孔乙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屈原》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点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 这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 淞沪铁路 。 路——____________ 2.通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有线电报 。 ____________ 3.文化生活 (1)照相、电影等成为娱乐的时尚。 申报 》等报纸,成为 (2)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 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历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 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本题通过情境材料考查学生对严复思想的判断
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排查,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
制夷”主张的是魏源,而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
领导五四运动与严复无关。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4.[2010·河北]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 《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 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 士谔幻想的实现? 工业比较发达;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 电话等工具的使用;电影等娱乐方式的兴起;报纸等传媒 业的发展。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 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 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 中华民族实现振兴;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
的广告,便利了民众的生活,而大量出版教科书和字典 与《申报》无关。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2011·河北]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 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B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四位中国近代名人取 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1)崇高的爱国精神。他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遭受侵略 的岁月里,都有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先进、赶 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 (2)强烈的创新意识。魏源批判封建的锁国政策,破除 了封建顽固派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严复不仅翻译《天演 论》,而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警醒国人;詹天佑在京张 铁路的设计方面,大胆创新;侯德榜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 降低了成本。 (3)良好的道德品质。 (4)扎实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的深厚积累。
第17课时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 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 情 分 析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 以张謇的相关论述→“实 业救国”的内容 中国近代派遣留学生的情况 →中国教育的责任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大生 纱厂 近代思想→严复的主要事 分值
选择题
2013 选择题
14
15
2分
2分
选择题
2011 选择题
关条约》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末状元张謇主张实业
救国,由此可知答案。此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创办学堂、
编练新军属于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时期涉及的内容,自 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2.[2012·河北]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 D 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1.[2013·河北]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 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 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 键是( C )
A.创办学堂 C.兴办实业
B.编练新军 D.自强求富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抓住题干中清末状元张謇,链接教材可知《马
2009
33
2分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至清末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 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 民族工业在沿海地区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贷款, 扩大税源,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特点:短暂的春天。 (2)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 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2.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 (2)封建专制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受封建主义 压制、束缚和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 (3)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 予的各种特权,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 义始终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空间。 (4)缺乏正确的道路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文学
美术
音乐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冀考探究考情分析源自要 点 拓 展1.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最后被吞并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问题?从中获得哪些重要启示?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不能救国;中国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最大阻力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要使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张謇的艰苦创业、 报效祖国的民族精神,值得后人特别是当今一些企业家学 习。 启示: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工业化的前提;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 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国 家的繁荣和富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工业化的首 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 步伐。
12
13
2分
2分
迹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选择题 2010 学以致 用,探 究问题 学以致 用,探 究问题
12
中外煤企产量表→民族工 业“短暂”发展的原因
2分
33
借助陆士谔在1910年幻想 百年后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 6分 的情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近代工业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 解放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
4.社会习俗的变化(受辛亥革命影响)
装束 礼节 称谓
剪辫、易服、禁止缠足 用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代替老爷、大人等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点3
近代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1.近代科技 代表人物 侯德榜 詹天佑
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 学工业的奠基 人之一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冀 考 探 究
本课时中考时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近代民 族工业的发展、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大众传媒为考查 点。其考查角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角度一,通过相 关数据的分析,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原因。角度二,从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角 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影响。角度三,结合时政材料考查近代经济和 社会生活变化及大众传媒的作用。角度四,创设情境来 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等。
而丢掉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此题借助上海世博会来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和社
会生活的变迁及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审
题能力、再认再现史实能力、想象能力等。此题难度并
不大,第(1)问需审清题干中的时间:1910,地点:上 海,限定语:经济和社会生活,然后与教材的内容链接 即可作答。第(2)(3)问属于常规设问,熟悉教材便可正 确作答。易错之处为第(2)问只答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一战结束至新中国成立 (1)特点:民族工业凋敝、萎缩。 (2)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加紧对 中国的经济掠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3)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4)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设计“人”字形路轨、 京张铁路 ,这是中 修建__________ 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 一条铁路
杰出的桥梁、铁路工程 师
地位
考情分析
冀考探究
2.近代教育 (1)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 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2)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宣布废 除科举制度。 3.近代思想 人物 魏源 严复
主张
主要 贡献 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 编写《__________ 推动了国人向西方 学习技术的热潮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天演论 》等 译著《________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 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 封建顽固势力
冀考探究
4.文学艺术成就
类别 人物 鲁迅 丁玲 郭沫若 赵树理 作品 《狂人日记》《孔乙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屈原》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点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 这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 淞沪铁路 。 路——____________ 2.通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有线电报 。 ____________ 3.文化生活 (1)照相、电影等成为娱乐的时尚。 申报 》等报纸,成为 (2)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 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历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 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本题通过情境材料考查学生对严复思想的判断
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排查,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
制夷”主张的是魏源,而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
领导五四运动与严复无关。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4.[2010·河北]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 《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 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 士谔幻想的实现? 工业比较发达;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 电话等工具的使用;电影等娱乐方式的兴起;报纸等传媒 业的发展。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 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 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 中华民族实现振兴;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
的广告,便利了民众的生活,而大量出版教科书和字典 与《申报》无关。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2011·河北]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 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B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3.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四位中国近代名人取 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1)崇高的爱国精神。他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遭受侵略 的岁月里,都有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先进、赶 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 (2)强烈的创新意识。魏源批判封建的锁国政策,破除 了封建顽固派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严复不仅翻译《天演 论》,而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警醒国人;詹天佑在京张 铁路的设计方面,大胆创新;侯德榜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 降低了成本。 (3)良好的道德品质。 (4)扎实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的深厚积累。
第17课时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 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 情 分 析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 以张謇的相关论述→“实 业救国”的内容 中国近代派遣留学生的情况 →中国教育的责任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大生 纱厂 近代思想→严复的主要事 分值
选择题
2013 选择题
14
15
2分
2分
选择题
2011 选择题
关条约》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末状元张謇主张实业
救国,由此可知答案。此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创办学堂、
编练新军属于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时期涉及的内容,自 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2.[2012·河北]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 D 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1.[2013·河北]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 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 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 键是( C )
A.创办学堂 C.兴办实业
B.编练新军 D.自强求富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解
析
抓住题干中清末状元张謇,链接教材可知《马
2009
33
2分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至清末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 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 民族工业在沿海地区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贷款, 扩大税源,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特点:短暂的春天。 (2)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 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2.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 (2)封建专制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受封建主义 压制、束缚和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 (3)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 予的各种特权,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 义始终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空间。 (4)缺乏正确的道路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文学
美术
音乐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冀考探究考情分析源自要 点 拓 展1.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最后被吞并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问题?从中获得哪些重要启示?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不能救国;中国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最大阻力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要使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张謇的艰苦创业、 报效祖国的民族精神,值得后人特别是当今一些企业家学 习。 启示: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工业化的前提;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 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国 家的繁荣和富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工业化的首 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 步伐。
12
13
2分
2分
迹
考情分析
考点聚焦
要点拓展
冀考探究
选择题 2010 学以致 用,探 究问题 学以致 用,探 究问题
12
中外煤企产量表→民族工 业“短暂”发展的原因
2分
33
借助陆士谔在1910年幻想 百年后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 6分 的情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近代工业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 解放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