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90例常考的古今异义词及解题技巧

90例常考的古今异义词及解题技巧一、90例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第一组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2.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3.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4.兵古义:兵器。
5.居古义:停留、过了。
6.去古义:离开。
7.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8.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10.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猩自枉屈,..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品质恶劣;魏晋。
..无论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也。
..出入与非常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副词(今义:很、大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慕君之高义也。
而事君者,徒..例句:臣所以去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小儿辩日》)人近(《两.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今义:到见蔡桓公》)十日,扁鹊复见(《扁鹊.例句:居今义:居住、住所。
甲已足(《出师表》).例句:兵今义:士兵。
刿论战》)一战,战则请从。
(《曹..例句:可以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花源记》),落英缤纷。
(《桃..例句:芳草鲜美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人间隔。
(《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与外..邑人来此绝境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第二组1.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2.左右古义:侍卫人员。
3.烈士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4.扶老古义:拐杖。
5.留意古义:考虑。
6.一毛古义:①一很小草。
②一根汗毛。
7.不好古义:不美。
8.操持古义:拿着。
9.山东古义:①指战国时泰国蜡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10.把握古义:手掌内。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例句: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兵先下山东例句:晋矣。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例句:山东今义:山东省;族尽落。
,节..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今义:料理、筹划;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古今异义词大全200个

古今异义词大全200个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微小、较少。
3.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4.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至于:古义,到了,达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7.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足下: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8.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怀抱:古义,胸襟、抱负,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随化:古义,“听任自然的安排”,随,“依附”;化,“造化、自然”;今义:随从变化。
10.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1.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1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
13.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吾从(之)而师之。
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1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用不着。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所以:古义,①缘故(名词)。
②表示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靠它来,表凭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19.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0.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尘埃:古义,监狱;今义:尘土。
2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1.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2.义: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意义、含义。
例句:引喻失义
3.异同:古义:差异。
偏义复词,只有“异”起表义作用,“同”只起陪衬作用。
;今义:不同与相同。
例句:不宜异同。
4.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5.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6.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例句:由是感激
7.奖:古义:劝勉、鼓励;今义:奖励、嘉奖;例句:当奖率三军8.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例句:临表涕零。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1.当不复记忆古义:再,义。
今义:重复,往复。
2.吾去汴州古义:离开。
今义:往……3.汝不果来古义:成为事实,实现。
今义:植物的果实。
4.毛血日益衰古义:渐渐,逐渐。
今义:利益。
下文“日益微”中“益”同此。
5.而齿牙动摇古义:这里指牙齿松动。
今义:指不稳固,不坚定。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这里是成长立业。
今义:指开始存在或有根据。
7.灌水之阳有溪焉古义:河流的北边,山的南边。
今义:太阳,日光8.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古义:可,可以;以,用来。
合译为“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表示许可。
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向上报告,诉说。
今义:让别人知道。
10.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汉代选择人才的一种科目,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今义:一般指古代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考中者。
1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12.至于成立古义:至•动词:于,介词。
今义:连词,提及,另外。
1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古义: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
今义:发怒。
1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春天林泽间的雾气。
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1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饱的样子。
今义:指与事实相符。
16.蟪蛄不知春秋古义:指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
1 7.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连词。
1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义:忘记立功。
今义:没有功劳。
19.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古义:分部安排。
今义:安排。
布置。
20.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古义:作几案。
今义:进行犯罪活动。
21.既而将诉于舅姑古义:公公婆婆。
今义:舅舅和姑姑。
22.言讫,欺欷流涕古义:流眼泪。
今:流鼻涕。
23.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古义:到达。
今义:通行无阻。
24.负载珍重,不复言矣古义:保重。
今义:爱惜。
25.毅不告其实古义:其中实情。
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6.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古义:意见不合。
古今异义词大全表

古今异义词大全表在汉语中,同一意思的词有时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则是指在古代和现代用法中存在差异的词语。
以下是古今异义词大全表:1.手机/通讯器-在古代,人们使用通讯器与远方的人进行交流,而现代人则使用手机;2.洋葱/葱白-古代人们把葱叶代用洋葱做菜,现代人将葱白和洋葱区分开来;3.裙子/袍裙-古代女性穿的裙子与现代女性的裙子略有不同,古代裙子比现代的长,也可以被称为袍裙;4.公路/道路-古代人们走的道路并不像现代公路那样宽阔,可以称为小道或道路;5.灯笼/手电-古代人们用灯笼照明而现代人用手电筒照明;6.豆腐/腐乳-古代常常食用腐乳,而现代人则多食用豆腐;7.门/户-古代房屋门与现代的门有所不同,可以称为户;8.螺丝钉/螺栓-古代人们使用螺栓来固定东西,而现代人则使用螺丝钉;9.首饰/珠宝-古代首饰多为简单的金饰,而现代的珠宝种类较多;10.婚礼/结婚-古代的婚礼不如现代的喜庆隆重,而现代人则很注重婚礼仪式;11.曲剧/京剧-古代有曲剧这种戏曲形式,而现代熟悉的戏曲则是京剧;12.书法/字画-古代人们常常用书法来表达自己,而现代人则更喜欢收藏字画;13.丈夫/老公-古代丈夫是指已婚成年男子,而现代则使用老公一词代替;14.夫人/妻子-古代夫人一词通常指的是高贵的女性,而现代则用妻子一词代替;15.露天/户外-古代的露天是指未经遮蔽的室外地方,而现代则使用户外一词。
以上是古今异义词大全表,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虽然某些词语的使用发生了改变,但是通过这些古今异义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的演变历程,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文语境。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成语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成语1. 手到擒来- 轻松地抓住机会;或者:轻松地就能解决问题。
2. 马到成功- 迅速、顺利地取得成功。
3. 不可思议- 难以理解或解释。
4. 自相矛盾- 说话或行动中有矛盾的地方。
5. 目瞪口呆- 因为惊讶或震惊而呆立不动。
6. 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声音。
7. 如鱼得水- 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感到舒适或得心应手。
8. 七嘴八舌- 大家都在喧闹、不分青红皂白地说话。
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断应对提升挑战的过程。
10. 杀鸡取卵- 不顾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的好处。
11. 虎头蛇尾- 开始时势头很猛,但最后懈怠或未能完成。
12. 放马后炮- 事后采取措施,以补救已经发生的事情。
13. 排山倒海- 风声水起,势不可挡。
14. 妙手回春- 通过巧妙的手法,使病情迅速好转。
15. 三顾茅庐- 多次请才,表示对才能的高度认可。
16. 一石二鸟- 一举两得;或者:一个行动带来双重效果。
17. 凤毛麟角- 非常罕见或稀有。
18. 心不在焉- 精神不集中,不专心。
19. 眼高手低- 表达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但能力却不足以实现。
20. 捧心无语- 心里非常伤心或苦闷,但无法表达出来。
21. 百发百中- 做某事特别准确无误。
22. 漫不经心- 不以为意,对某事或某人不关心。
23. 触类旁通- 通过类比法,将知识应用于相似的情境。
24. 缩手缩脚- 对问题或挑战胆怯或胆小。
25. 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却故意继续。
26. 不可或缺- 非常重要,不能够被忽视或替代。
27. 亡羊补牢- 在事情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将来再犯同样的错误。
28. 知人善用- 了解人的优点和能力,并恰当地运用。
29. 因陋就简- 根据条件有所限制,采取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
30.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非常紧张或焦急的状态。
31. 一字千金- 一句话或一篇文章非常有价值。
32. 起早贪黑- 早早起床,晚睡。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示例: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丈夫。
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亲戚:古义为父母兄弟等亲人,今义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天下:古义为普天之下、全国,今义为地球天空之下。
至于:古义为到了,今义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不过:古义为不超出,今义为不过如此。
从而:古义为跟随、追随,今义为连词,表因果关系。
以往:古义为从前、以前,今义为以前或至今。
于是:古义为在这时、这个地方,今义为对于这件事或这个事物。
即使:古义为即使如此,今义为即使。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示例,实际上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还有很多。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这些词的古今意义的不同,以避免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高考文言文的实际考查情况看,古今异义词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
因此,应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对古今异义词多加留心,在文言知识的复习中,应对古今异义词加以分类整理,牢固掌握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古今异义词的主要类别有:
1、词义扩大。
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这是词义的扩大。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般的河流。
“竟”古义有:①动词。
完毕,结束。
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鸿门宴》)②副词。
终于,最后。
例:“或竟成痼疾。
”(《狱中杂记》)今义有:①完毕。
②终于。
③居然。
④全。
“竟”的今义比古代的意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某些古代词语随着时代的变化应用范围变小了,或程度减弱了,这是词义的缩小。
如“狱”古义有:①名词。
监牢。
例:“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狱中杂记》)②名词。
官司,诉讼案。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其今义是监牢。
“金”古义泛指金属或兵器。
例:“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其今义专指黄金。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其今义专指女子的配偶。
“狱”“金”“丈夫”的词义缩小了。
3、词义转移。
某些古代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已赋有新的意义,而不再是原来的意义了,这是词义的转移。
如“涕”古义指眼泪。
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其今义是指鼻涕。
“更衣”古义是上厕所。
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其今义是换衣服。
“牺牲”古义指为祭祀宰杀的猪牛羊。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强化。
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原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加深了。
这是词义的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
例:“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其今义则表仇恨、怀恨。
“诛”原义是责备。
例:“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义了。
5、词义弱化。
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原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减弱了。
这是词义的弱化。
如“怨”古义表仇恨、怀恨,程度很重。
例:“举公义,辟私怨。
”(《尚贤》)其今义是抱怨、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二章》)其今义是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6、褒贬变化。
某些词包含的情感色彩发生变化,原来表示肯定满意的褒义色彩的变成了不满贬斥的贬义色彩,原来表示不满贬斥的贬义色彩的变成了肯定满意的褒义色彩。
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今义是“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贬义词。
“卑鄙”古义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是自谦之辞,无贬义。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妄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其今义指言行恶劣,不道德,或形容品行败坏,是贬义词。
7、名称改变。
随着语言的演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现在已换了说法。
其原有意义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
如“目”现改称“眼睛”。
例:“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成语“目不识丁”中还保留“目”的原义。
“寡”现改称“少”。
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章》)成语“寡不敌众”中还保留着“寡”的原义。
依据上述古今异义词的分类,应在复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牢固掌握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1、识差别。
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牢记好。
如“除”古义是“授予官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指南录〉后序》)今义是“除去,去掉”。
“去”古义是“离开、距离”。
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为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义是“到……去”。
“除”“去”的古今词义相反。
2、析微殊。
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
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约束”古义是“盟约”,今义是“限制”,古今义有联系又有细微区别。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绝境”古义是“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今义有微小差别。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中“爱”古义是“吝惜”,与“爱惜、爱护”意思接近,但又有根本的区别。
3、辨音节。
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
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本纪》)中“地方”是两个词,“地”指土地,“方”指方圆。
现代汉语“地方”是一个词,有三个义项: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妻∕子”、“祖∕父”、“指∕示”、“交∕通”、“其∕实”、“卑∕鄙”、“无∕论”、“致∕意”、“山∕东”等。
古文中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词,如“参差、仿佛、睥睨、仓皇、窈窕、琵琶、可汗”等,还有少数双音节合成词,如“斋戒、布衣、社稷、审视”等,这种双音词应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拆开当作两个单音节词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