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收集—信息技术知识判断

合集下载

备考公务员行测常识:信息技术

备考公务员行测常识: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内容。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电⼦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技术,尤其是微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柱,以信息技术应⽤为⽬的的科学技术群。

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等内容。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是扩展⼈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

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

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

它⼏乎可以扩展⼈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

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的遥感技术,更使⼈感知信息的能⼒得到进⼀步的加强。

2.信息传递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

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

⼴播技术也是⼀种传递信息的技术。

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种活动,因⽽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种。

3.信息处理与再⽣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

在对信息进⾏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

信息的处理与再⽣都有赖于现代电⼦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技术。

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

它包括控制技术、显⽰技术等。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柱。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9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9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9(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人们对元素分类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五行”说,1869年3月,( )明确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制成了“元素周期表”。

A. 俄国人门捷列夫B. 德国人迈尔C. 德国人德贝莱纳D. 德国人纽兰慈2. 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物理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B. 阿基米德C. 伽利略D. 开普勒3. 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

A. 《山海经》B. 《天工开物》C. 《梦溪笔谈》D. 《永乐大典》4. 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法国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是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她的最主要成就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B. 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C. 霍金是传奇的物理天才,更是生活的强者。

他的伟大科学成就是在他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因此他的贡献对于人们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D. 陈景润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他的著名的“1+2”定理被命名为陈式定理,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5.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

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6.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郭守敬主持编订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B. 战国时期的《墨经》中已有对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说明C. 《水经注》是古代地理学著作,它与《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九章算术注》合称“四大名注”D.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7.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成功软着陆,次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判断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部分,其中科技常识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常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指南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科技常识知识点,提供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科技常识部分。

二、科技常识知识体系梳理基础科技概念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科技创新: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技术互联网: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大数据:海量数据的集合,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AI):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满足用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培育新品种或生产新产品。

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产品等。

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食品作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

新型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能源与环境技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

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技术:包括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旨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质量。

航空航天技术卫星技术: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为地球观测、气象预报、交通导航等提供重要支持。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

诉讼法是规定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的 法律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原则: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创新原则 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激励管理、沟通管理 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
汇报人:XX
语句表达:指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对语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句理解:理解语句的含义、情感、态度等 语句表达:表达语句的含义、情感、态度等 语句表达技巧:如使用修辞手法、句式变换等
数字推理: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找出答案 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平方、立方等基本运算 比例问题:解决比例关系,如比例、比例尺等 数列问题:解决数列问题,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XX,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考察考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测试考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数学 运算能力和推理 判断能力
评估考生的综合 素质和职业适应 能力

为公务员选拔提 供科学、客观、 公正的依据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考 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数量关系:考察考生的数 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数字推理的定义: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和 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数字推理的题型:包括数列推理、图形推理、逻辑推理等。
数字推理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归纳法、类比法、假设法等。
数字推理的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注意数字的排列 顺序和位置,注意数字的性质和特点。
比例:表示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比例与百分数的转换:比例可以转换为百分数,反之亦然 比例与百分数的应用:在行测中,比例与百分数常用于解决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等题型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的科技知识点涵盖面广,涉及众多领域。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常见的科技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信息技术。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例如,TCP/IP 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而云计算则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大量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大数据技术更是当今热门,它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说到通信技术,5G 无疑是当下的焦点。

5G 网络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等特点,这不仅使得我们的手机上网速度更快,还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卫星通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在偏远地区的通信、导航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为治疗遗传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的思考。

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生物技术研发的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能源技术方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降低;风力发电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其安全利用和核废料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谈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纳米涂料、纳米电子器件等。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等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复合材料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来说说航空航天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推进,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正确答案:D解析:蚯蚓喜欢穴居在低湿疏松的泥土里,如果从土里出来活动,则表明空气中水汽多,气压低,这是有暴雨的征兆。

所以,本题选择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我们感冒时,常会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太多B.鼻粘膜分泌液过多C.鼻粘膜充血肿胀D.声带充血肿胀正确答案:C解析:感冒时鼻腔炎症反应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道狭窄甚至闭塞,所以会出现鼻塞,造成呼吸不畅。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我国黑龙江北部1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因此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正确答案:D解析:水银,即汞,熔点一38.8℃,沸点356.7℃;酒精,即乙醇,熔点一114.3℃,沸点78.4℃,也就是说酒精在一114.3℃才会凝固,所以冬季低温中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就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高。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里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体B.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对准火焰的底部喷射C.火灾现场中首先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烟雾和毒气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打开门窗,关闭气源和大功率家用电器正确答案:D解析:发现室内燃气泄漏时:(1)应该迅速打开门窗;(2)迅速关闭气源总阀;(3)熄灭一切火种;(4)严禁开关任何电器或使用宅内电话。

关闭电器可能会导致火花产生,引发爆炸。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5.下列生活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60题集锦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60题集锦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60题集锦尚政公考研究院整理1.采油是海上油气开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终目的。

为实现该目的,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采油装置有四种:固定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系统、人工岛屿和海底采油装置。

其中,( )使用最广。

A.人工岛屿B.浮式生产系统C.固定式生产平台D.海底采油装置正确答案【C】2.激光的本意是通过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波放大。

受激发射的理论是( )在1917年提出的。

A.玻尔B.玻尔兹曼C.李政道D.爱因斯坦正确答案【D】3.前苏联( )1986年发生大爆炸事故后,世界上许多人对核电站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真有点谈核色变。

后来,许多人坚决反对再建核电站,甚至在核电站附近组织示威。

A.三里岛核电站B.巴库核电站C.北高加索核电站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正确答案【D】4.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这台计算机是386或486。

它们代表什么呢?简而言之,它们代表着:A.内存的级别B.芯片质量C.CPU的型号和级别D.磁盘空间正确答案【C】5.( )是激光唱机的简称,是当代激光应用技术最为成功的杰作之一。

A.盒式唱机B.“CD”唱机C.VCDD.镭射唱机正确答案【B】6.当前脑科学中最有意义的是对( )的研究,这一研究将弄清人脑是如何工作的,了解人的意识、情绪、意志、情感、理智、智力等是如何由脑神经细胞产生的,将有助于回答生命和智力的起源问题,也会为进一步用机器模拟人脑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A.认知活动B.感情活动C.意识活动D.神经中枢正确答案【A】7.( )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经过科学实践的验证和补充,逐渐成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A.罗蒙诺索夫B.法拉第C.门捷列夫D.柯塞尔正确答案【C】8.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A.4月22日B.12月1日C.3月12日D.5月11日正确答案【A】9.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是:A.《海洋公约》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C.《人类环境宣言》》D.《21世纪议程》正确答案【D】10.小孔成像的原理是: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折射原理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11.DNA是( )英文名称的缩写,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包含有遗传信息,担负着生命的遗传功能。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一、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 数字规律识别2. 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 百分比- 比例与相似- 单位换算- 利润与利率- 速度与时间- 工作问题二、判断推理1. 逻辑判断- 直言命题- 假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推理- 逻辑等价2. 定义判断- 概念定义- 概念分类- 概念关系3. 类比推理- 词语类比- 事件类比- 逻辑关系类比三、资料分析1. 图表阅读- 柱状图- 饼图- 折线图- 散点图2. 数据分析- 数据趋势分析 - 数据对比分析 - 数据综合分析3. 材料分析- 文字材料分析 - 数据材料分析 - 图形材料分析四、常识判断1. 政治常识- 国家政策- 法律法规- 时事政治2. 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财政税收3. 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历史事件4. 科技常识- 科学技术发展 - 信息技术- 生物科技5. 地理常识- 地理知识- 环境科学- 自然资源五、言语理解与表达1. 阅读理解- 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 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2. 语句表达- 语句连贯性- 语句完整性- 语句表达准确性六、判断推理题型解析1. 逻辑填空- 词语搭配- 语境分析- 词语辨析2. 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型介绍 -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 判断推理题实战演练七、备考策略1.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串联2. 练习题训练- 基础题训练- 提高题训练- 模拟题实战3. 考试技巧- 时间管理- 心理调适- 答题技巧八、附录1. 常见问题解答- 行测常见问题- 知识点疑惑解答2. 参考资料- 推荐书籍- 在线资源- 学习小组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和题目解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的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备考时应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语言、情景、现象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信息。

2. 信息的主要特征:可传递性和共享性、载体的可变换性、可处理性和可增值性;3.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

4.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化时代。

5. 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被称作ENIAC的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是主要设计者之一,他的理论的最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6.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主要部件为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主要部件为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主要部件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1971到现在)主要部件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主要就是以电子元件划分发展阶段的。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简称微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它是在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最早的计算机主要由电子管元件组成的,其用途主要是用于科学计算。

7.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惊人的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重要特征,除此以外还有很高的计算机精度、超强的存贮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自动控制能力。

8. 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应用在:数值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

9. 信息、物质、能源并称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三大资源,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最重要工具。

10.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的收集、加工、存贮和传输、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全过程。

11. CAI: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12.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规模大小可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五类13.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将向网络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14.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必须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15. 计算机硬件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6.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计算机的最主要部件,是计算机的“中枢神经”。

CPU的好坏、档次高低,基本决定一台计算机的好坏与档次高低,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主频是CPU的运算速度的标志,数字越大,运算速度越快,即CPU越好。

17.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辅存)组成;内存储器又由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部分组成;只读存贮器(ROM)存贮计算机本身特征,内部数据,不能修改,能长久保存内部数据,容量较小;随机存贮器(RAM)是CPU吞吐数据的场所,其存贮的内容可读可写,关机或停电后,存贮内容全部丢失。

内存条是计算机的主存中的RAM 部分。

辅助存储器主要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

18.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手写笔、麦克风、扫描仪(Scanner)、视频输入设备、条形码扫描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与指令的设备。

19.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向操作提供输出结果的设备。

20. 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的有:磁盘驱动器、触摸屏显示器等。

21. 存贮速度最快而容量最小的是CPU内部的寄存器。

访问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快存(寄存器)、主存、辅存。

22.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应用支持软件三大类。

23. 计算机是通过电信号来控制电脑操作的,这些简单的电信号及其组合被称为计算机的指令,这些指令用一系列的二进制符号表示(即0和1表示),计算机能直接读懂他们,所以称这些二进制指令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为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属于低级语言。

计算机所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就只有机器语言。

24. 1字节的空间能存贮一个英文字符的编码,而需2字节才能存贮下一个汉字的编码25. 文件是一个个的应用程序或一些数据资料,是计算机里组织信息的基本单元。

文件夹是计算机用来将一些列相关的程序和数据文件关联在一起的组织形式。

文件名的组成:主文件名. 文件扩展名。

主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中间用英文句点隔开。

文件扩展名决定了文件的类型。

计算机内的数据和程序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

文件的创建日期和最新修改日期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到。

在树型目录结构中,同一个磁盘的同一个文件目录下不允许出现两个文件名(包括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完全相同。

26. Windows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的重要内容,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管理软硬件资源的界面。

某些资源名前带有“+”号的方框,表示该资源可被展开并显示下属关系,点击该方框则展开;有的带有“-”号的方框,表示其下属关系已展开,点击则该方框折叠。

文件查找是资源管理器的一项重要功能。

两个通配符“*”和“?”的使用方法与区别,“*”可以代表任何多个字符,“?”只代表一个字符。

27. Windows系统启动后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空间,称做剪贴板。

28. Windows98中的回收站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夹,存放的只能是硬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从软盘或优盘上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将会被直接删除而不会放到回收站去。

29. 文件类型:.txt——纯文本文件(记事本生成的默认文件)、.doc——Word生成的文本文件、图像文件主要有:.bmp、.jpg、.gif等;声音文件主要有:.wav、.mid、.mp3、.wma等;视频动画文件主要有:.mpg、.avi、.mov等。

可执行文件有: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com 的命令文件、.bat的批处理文件三类。

如果在同一目录下存在两个或三个扩展名不同而主文件名相同的可执行文件,则计算机每次只能执行其中一个,其执行的优先顺序为:.com、.exe、.bat。

30. 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计算机病毒,实质上它是人为制造、蓄意编制的一种特殊程序。

其特殊性表现在隐蔽性、繁衍性、传染性、破坏性等方面。

3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大事件之一。

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计算机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字图象处理功能加强;④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71年,应用更广泛,很多核心部件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从1956年开始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3年研制成功1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巨型计算机,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1997年研制了每秒130亿运算速度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向微型化和巨型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新型的高科技产业。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32.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即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软件即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

(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存储信息。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①内存是半导体存储器(主存):它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ROM:只能读,不能用普通方法写入,通常由厂家生产时写入,写入后数据不容易丢失,也可以用特殊方法(如紫外线擦除(EPROM)或电擦除(EEPROM_)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内容全部丢失;Cache:因为CPU读写RAM的时间需要等待,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在RAM和CPU间需要设置高速缓存Cache,断电后其内容丢失。

②外存:磁性存储器——软盘和硬盘;光电存储器——光盘,它们可以作为永久存器;③存储器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存取速度和存储容量。

内存的存取速度最快(与CPU速度相匹配),软盘存取速度最慢。

存储容量是指存储的信息量,它用字节(Byte)作为基本单位,1字节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1KB=1024B,1MB=1024KB,lGB=1024MB(2)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的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①系统软件:为了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软件如,WINDOWS 95/98/2000/NT4.0、DOS 6.0、UNIX等;WINDOWS 95/98/2000/NT4.0是多任务可视化图形界面,而DOS是字符命令形式的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②应用软件:为了某个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主要有辅助教学软件(CAI)、辅助设计软件(CAD)、文字处理软件、工具软件以及其他的应用软件。

33、计算机的网络安全(1)、不同环境和应用中的网络安全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贮、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

包括信息过滤等。

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后果。

避免公用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

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网络安全的特征(2)、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

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

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