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由护士来完成。
膀胱冲洗可以清洁膀胱内的异物和积聚物,匡助患者排尿,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膀胱冲洗的相关知识,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膀胱冲洗的操作步骤1.1 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准备所需器械和药物。
1.2 位置调整:让患者取仰卧位,露出下腹部,垫好防水垫。
1.3 清洁操作:用无菌技术清洁患者的尿道口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套。
二、膀胱冲洗的具体操作2.1 插入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至尿液流出。
2.2 注入冲洗液: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或者其他冲洗液缓慢注入导尿管,直至膀胱充盈。
2.3 排出冲洗液:轻轻按压患者的下腹部,让膀胱内的冲洗液排出。
三、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3.1 注意温度:冲洗液的温度应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灼伤或者不适。
3.2 注意速度:冲洗液的注入速度要缓慢,避免对膀胱造成损伤。
3.3 注意观察:冲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住手操作。
四、膀胱冲洗的常见并发症4.1 感染: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器械不洁净,可能导致膀胱感染。
4.2 损伤:冲洗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尿道或者膀胱黏膜,引起出血或者疼痛。
4.3 过敏反应:部份患者可能对冲洗液中的某些成份过敏,浮现过敏反应。
五、膀胱冲洗的禁忌症5.1 急性膀胱炎:患者患有急性膀胱炎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5.2 尿道梗阻:患者存在尿道梗阻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5.3 膀胱肿瘤:患者患有膀胱肿瘤时禁忌进行膀胱冲洗。
综上所述,膀胱冲洗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操作细节,及时观察患者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对于禁忌症患者应谨慎考虑是否进行膀胱冲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防备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尔溶液,2.5%醋酸等。
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心主腔进水,侧口出水。
防止气囊分裂、尿管脱出而加添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加添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1.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刻冲洗,以免耽搁时间。
2.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者的刺激大。
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1. 个体差别:患者的经受本领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常常会显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特别痛苦,不能搭配治疗而影响冲洗。
2.导尿管选择欠妥: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堵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整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护士)引言: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通过冲洗膀胱来清洁和治疗相关疾病。
作为护士,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膀胱冲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膀胱冲洗的定义及目的,并详细阐述膀胱冲洗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膀胱冲洗的定义及目的:1.1 膀胱冲洗的定义:膀胱冲洗是一种通过将液体注入膀胱并排空来清洁和治疗膀胱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技术。
1.2 膀胱冲洗的目的: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膀胱内的异物、感染物和结石,减轻疼痛,预防感染的扩散,并促进膀胱的康复和恢复。
二、膀胱冲洗的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护士应首先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确认冲洗的目的和液体配方。
然后,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冲洗液、注射器、导尿管等。
2.2 患者准备:护士应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位或半坐位,并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
在进行冲洗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冲洗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3 冲洗操作:护士应戴上手套,并采取无菌操作。
首先,护士应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患者的会阴部。
然后,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膀胱,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
接下来,使用注射器将预先配制好的冲洗液缓慢注入膀胱,然后通过轻轻挤压注射器排空膀胱。
重复该操作,直到冲洗液排出清澈为止。
最后,将导尿管从患者的膀胱中取出,完成膀胱冲洗。
三、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3.1 患者选择:膀胱冲洗适用于具有膀胱相关疾病的患者,如膀胱感染、结石等。
在进行冲洗前,护士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确保冲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 操作技巧:护士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应注意操作技巧,确保导尿管的插入和排空过程顺利进行,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3 感染预防:膀胱冲洗是一种有创操作,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冲洗前后,护士应对器械和材料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卫生。
四、膀胱冲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1 感染:膀胱冲洗可能引起感染,特别是在无菌操作不当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
膀胱冲洗的项原则

膀胱冲洗的项原则膀胱冲洗的 8 项原则膀胱冲洗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旨在清洁膀胱、预防感染、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等。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膀胱冲洗的 8 项原则:一、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操作是膀胱冲洗中最为关键的原则之一。
在准备冲洗液、连接冲洗装置以及进行冲洗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应洗手、戴口罩和无菌手套,使用的冲洗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冲洗液要在无菌条件下配制,以防止细菌和其他病原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
二、评估患者状况原则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必须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过敏史、泌尿系统疾病史、其他慢性疾病等。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
对于病情较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原则冲洗液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冲洗的目的来决定。
常用的冲洗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等。
如果患者存在感染,可能会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冲洗液;如果是为了止血,可能会选用一些促进凝血的药物溶液。
在选择冲洗液时,要考虑其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性、相容性以及治疗效果。
四、控制冲洗速度原则冲洗速度的控制对于膀胱冲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冲洗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和膀胱痉挛。
但也不能过慢,否则无法达到冲洗的目的。
通常,冲洗速度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冲洗液的性质进行调整。
在开始冲洗时,可以先以较慢的速度进行,观察患者的反应,然后逐渐调整到合适的速度。
五、保持冲洗通畅原则在膀胱冲洗过程中,要确保冲洗管道的通畅,避免出现堵塞、扭曲、脱落等情况。
定期检查管道的连接部位,确保紧密无渗漏。
如果发现冲洗液不滴或者流出不畅,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可能是管道堵塞,需要进行疏通;也可能是管道位置不当,需要调整。
膀胱冲洗课件

膀胱冲洗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结石盐的浓度,从而预防结 石的形成和促进结石的排出。
泌尿系肿瘤的治疗
对于部分泌尿系肿瘤,如膀胱癌,可通过膀胱冲洗来清除坏死组 织和出血。
膀胱冲洗的禁忌症
泌尿系感染
对于已经患有泌尿系感染 的患者,膀胱冲洗可能会 加重感染,不宜使用。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患者尿液排出 受限,膀胱冲洗可能会加 重肾脏负担,不宜使用。
尿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如发生尿 道损伤,应给予止痛药和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尿道 清洁。
膀胱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在冲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控制冲洗液的速度和 压力,同时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如发生膀胱出血,应立即 停止冲洗,及时就医。
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在冲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尿管 和冲洗液。如发生尿路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保 持尿道清洁。
未来膀胱冲洗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探讨膀胱冲洗技术的机制和效果,研究更加先进的冲洗方法和设备,以及如何更好地应 用于临床实践。
挑战
尽管膀胱冲洗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提高冲洗的安全性和效果,如何更好 地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膀胱冲洗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但如操作得当、对 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膀胱冲洗对于保持尿路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减轻尿潴留 症状等具有很大的收益。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权衡风险与收益,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膀胱 冲洗。
06 膀胱冲洗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膀胱冲洗名词解释

膀胱冲洗名词解释
膀胱冲洗是一种医疗操作,通常由医生或护士执行。
在该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使用一种称为膀胱冲洗器的器械,将温和的液体注入患
者的膀胱内部。
冲洗液可以是盐水、药物溶液或其他特殊配方的溶液,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膀胱冲洗的目的是通过冲洗来清洁膀胱内部,以去除其中的污垢、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
这可以帮助减轻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症状,并促进膀胱的康复和恢复健康。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还可以通过
膀胱冲洗来收集膀胱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查,以帮助诊断疾病或评估
治疗效果。
膀胱冲洗一般在医院或诊所的特定设备下进行,通常需要患者在
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体位,并留意医生给予的相关指示。
医生会
先行进行相关的消毒措施,确保冲洗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在冲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感觉或不适,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但仍需谨慎使用。
在接受膀胱
冲洗前,患者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与该操作相关的风险、禁
忌症和注意事项。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权衡利弊,决
定是否适合进行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膀胱冲洗注意事项膀胱冲洗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膀胱疾病,如感染、结石、肿瘤等。
在进行膀胱冲洗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过敏史、心血管疾病史、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排除潜在的风险因素。
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感染、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应慎重考虑是否进行膀胱冲洗。
其次,膀胱冲洗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感染风险。
医生和护士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佩戴干净的医用手套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冲洗器械和药物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处理,开封后及时使用,并严格控制冲洗药物的温度和浓度,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冲洗液的选择应谨慎。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对于特殊的患者群体,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需要特别注意冲洗液的选择和浓度的调整,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冲洗液的温度也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患者的膀胱造成不适。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医生应选择正确的冲洗方法和操作技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在操作时,需要准确插入导尿管或膀胱镜,避免插入过深或损伤膀胱壁。
冲洗液的注入速度需要逐渐增加,不可过快,以免刺激膀胱黏膜引发不适。
在冲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过敏反应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冲洗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最后,在膀胱冲洗后,医生应检查患者的尿液情况,观察有无血尿、尿频、尿急等异常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腹痛、尿痛等明显不适,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医生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调整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膀胱冲洗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进行冲洗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有效。
医生和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判断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膀胱冲洗操作流程

膀胱冲洗操作流程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清洁膀胱内的异物或者残留物,以及治疗膀胱炎等疾病。
正确的膀胱冲洗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膀胱冲洗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冲洗液、消毒液、手套、纱布等。
确保所有器材和药物都是干净的,没有过期,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患者准备。
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需要告知患者整个操作的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并且让患者排尿,以便清洁膀胱内的残留物。
在操作前,还需要让患者脱掉下身的衣物,保持腰部裸露。
3.操作步骤。
(1)消毒双手,并且带好手套。
(2)将膀胱冲洗器连接好冲洗液瓶,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
(3)用消毒液擦拭患者腰部和膀胱冲洗器的连接处,保持清洁。
(4)让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腰部稍微垫高,以便进行操作。
(5)将膀胱冲洗器插入患者的尿道,缓慢注入冲洗液。
在注入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感到舒适,避免过快或者过慢,以免引起不适。
(6)当冲洗液进入膀胱后,轻轻按压膀胱,帮助患者排尿。
排尿的同时,冲洗液会将膀胱内的异物或者残留物冲洗出来。
(7)重复注入冲洗液和排尿的步骤,直到冲洗液排出清澈为止。
(8)在冲洗完成后,将膀胱冲洗器取出,让患者擦干下身,穿好衣服。
4.注意事项。
在进行膀胱冲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冲洗液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者过冷,以免刺激患者的膀胱。
(3)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4)操作完成后,要对器材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膀胱冲洗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膀胱冲洗操作流程能够对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冲洗( bladder irrigation ):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
1. 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 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3. 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
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 %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
0.1 %雷呋奴尔溶液,2.5 %醋酸等。
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间主腔进水,侧口出水。
防止气囊破裂、尿管脱出而增加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
1. 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即冲洗,以免延误时间。
2. 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 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 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C,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
者的刺激大。
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
1. 个体差异:患者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经常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非常痛苦,不能配合治疗而影响冲洗。
2. 导尿管选择不当: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阻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 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 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 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节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
凝块堵塞导尿管。
六、如何预防膀胱冲洗堵管
1、安抚病人情绪,嘱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2、使用冲洗加温器,尤其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 C左右。
3、抬高冲洗液面距离。
4、正确的调节冲洗速度,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 滴/ 分钟。
5、加强巡视,护士定时挤压管道。
6、提高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及健康宣教。
7、医生干预:预防用药:消炎痛栓0.1g纳肛、托特罗定2mg口服。
8、科室加强质控管理。
七、堵管处理其实堵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术后出血,如果一旦出血增加,应如何处理?
1. 可能病人的引流管被血块或残留的前列腺组织堵塞,导尿管引流不通畅。
2. 可能是伤口局部有出血,形成的血块堵塞尿管。
处理导尿管堵塞一般有四种方法:
1、挤捏引流管数次,通过增加管腔局部压力将导尿管内的血块分解后引流
2、将三腔导尿管中的冲洗通道和引流通道互相交换,调快冲洗液速度,数分
钟后恢复细管冲洗、粗管引流,冲洗液的快速输入可以将原来堵塞于引流
通道口的血块和残留组织冲回膀胱,有时还可以将血块冲碎,重新调整位
置后,有利于引流。
3、协助医生使用冲洗器局部加压冲洗,冲洗器内液体的快速冲入增加了导尿管
内的局部压力,负压抽吸出膀胱内的血块。
4、以上方法无效,确认出血严重者可急诊膀胱镜下行电凝止血。
八、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 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
3. 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 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 滴/ 分钟。
4. 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C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 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九、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 、感染
(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2 、出血
(1)加快冲洗速度。
(2)术后医生予气囊压迫止血或者持续牵拉固定导尿管止血。
3、膀胱刺激症状
(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C,以防冷刺激膀胱。
4、膀胱痉挛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
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密切观察,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以20C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 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起痉挛。
(4)药物处理: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制剂, 可解痉松弛平滑肌使膀胱内压力下降起到止痉作用。
术后予消炎痛栓100 mg纳肛。
或口服托特罗定片2 mg。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酌情减少导尿管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7)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如深呼吸、屏气呼吸法等。
5 、膀胱麻痹
(1)重新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局部热敷、针灸等治疗。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