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定义和内涵。
探讨人格尊严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和意义。
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人格尊严的必要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基本原则,如自由、平等、尊重等。
探讨保护人格尊严的必要性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基本原则。
利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保护人格尊严的必要性。
第三章:人格尊严的侵犯形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侵犯形式。
引导学生认识侵犯人格尊严的危害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侵犯形式,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等。
探讨侵犯人格尊严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侵犯形式。
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侵犯人格尊严的危害性。
第四章:保护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
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益。
4.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人格尊严的相关法律条款和规定。
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益。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保护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
利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益。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关于人格尊严侵犯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理解。
利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六章:人格尊严与社交媒体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交媒体对人格尊严的影响。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教案主题: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适用对象:初中生教案目标:1.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2.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形式和后果;3. 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方法;4. 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其含义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二、观看视频(10分钟)1. 准备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短视频,要求其中包含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观看视频后,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对被侵犯者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人格尊严相关的案例,包括言语欺凌、身体侵犯等。
2.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案例中的侵犯行为有哪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针对这种侵犯,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四、课堂活动(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境,编排一段小话剧,展示侵犯行为以及主人公的应对方式。
2. 展示完毕后,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的表演,讨论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讲解相关法律法规(10分钟)1. 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讲解其中涉及人格尊严保护的相关条款和义务。
2. 强调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同时指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的方法。
2. 结合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格尊严,并鼓励他们积极举报侵犯行为。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拍摄小视频,讲述关于人格尊严的故事或者生活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案 鲁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案鲁教版第二课时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情境活动一(教材P101页--“读图、感悟”)情境一:我的艺术照怎么在橱窗里?情境二:为什么某同学诬告我考试作弊?情境三:为了报复班长,我捏造事实说他有偷盗行为。
说一说:自己身边有类似的现象吗?议一议:你怎样对待这类事情?谈一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阅读P102教材内容,思考:1:什么是人格尊严?2、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①肖像权②名誉权人格尊严权③荣誉权④姓名权⑤隐私权3、青少年怎样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情境活动二:(读图P103页)议一议:犯罪嫌疑人有人格尊严吗?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二。
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情境活动二:(教材P103页--读图思考讨论)回想:我们身边有过这样的现象吗?讨论: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有哪些表现?1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2、隐私的具体内容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私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习性;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日记、照相簿、通信秘密等。
3、想一想:未成年人有没有隐私权呢?其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吗?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105页材料)议一议:(1)黄父是否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2)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黄父的行为?阅读P105教材内容,思考:青少年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练习:1、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A、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所有权C、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2、李某在购物完毕,准备离开商场时,商场的防盗监测器突然鸣响,商场保安遂强行将李某带入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和定义。
2. 讨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3. 强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它重要?2. 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定义。
3. 分享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的案例或故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5.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
2. 引导学生认识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讨论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分享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三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讨论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分享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四章:人格尊严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讨论面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的应对策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教案主题: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重点:1. 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公民的人格尊严的相关案例和权利;3.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认识和重视,引发他们的思考。
Step 2:讲解(10分钟)1. 根据导入部分的素材引发的讨论,教师对公民的人格尊严进行简单介绍和解释。
2.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生活中公民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违反原则和侵犯权利的行为。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对这些案例的看法和观点,引导他们认识到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Step 4: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总结,并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改。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概括,确保学生们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有全面的认识。
Step 5:练习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在练习册或活动手册上,完成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相关的题目或任务。
2.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理解和重要性。
Step 6:课堂延伸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扩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并演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具体行动方案。
Step 7:课堂结束(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或阅读材料作为个人扩展。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第一章:人格尊严的含义与重要性1.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人格尊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2 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包括个人自尊、自由、身体完整、名誉权等。
1.3 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和谐、个人发展、法治国家等。
1.4 案例分析:分析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严重性。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2.1 介绍我国《宪法》中关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2 讲解《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犯人格尊严的责任规定。
2.3 分析其他相关法律对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4 案例分析:分析法律保护人格尊严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章: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3.1 介绍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等。
3.2 分析每种行为类型的特点和危害。
3.3 讨论如何辨别和抵制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
第四章: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4.1 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保持自尊、勇敢维权等。
4.2 强调维权途径,如调解、诉讼等。
4.3 讲解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网络安全、谨慎发言等。
4.4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维护人格尊严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维权意识。
第五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5.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如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等。
5.2 分析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及其危害。
5.3 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如礼貌待人、换位思考等。
5.4 案例分析: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第六章:教育与引导6.1 讲解家庭、学校、社会在维护人格尊严方面的责任。
6.2 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引导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
6.3 讨论开展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主题活动、课程设计等。
6.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开展教育引导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第七章:家庭在维护人格尊严中的作用7.1 强调家庭在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教案

内容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
答案:B
二、多项选择
例2 、某洗衣机厂生产的洗衣机因质量伪劣,致使妇女王某在使用时触电身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厂行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B.该厂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王某家属有权向该厂及经销商提出索赔
D.王某死亡,纯属意外
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由材料归纳出对材料的评价。我们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与其身体不可分割的基本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部分,其中人格权中最重要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这一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生活中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现象很多,其中伪劣产品造成的伤亡事件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它不仅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而且该厂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弃真,以次弃好,经营者和生产者都应保证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等要求,显然该厂及经销商都未履行这一义务。故A、B、C是正确的。
4、为什么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通过讨论,让学生巩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板书)
学生活动(二):总结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板书)
2、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板书)
3、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板书)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的概念:人格尊严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尊严和价值,不容侵犯。
2. 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的基础。
3. 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方法:学会依法维权,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 难点:培养学生依法维权,勇敢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重要性和维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
2. 准备典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讨论题,以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引起学生对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关注。
2. 讲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3. 案例分析:分享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反对侵犯行为。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关于尊重人格尊严的标语,用以提醒自己和他人。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在遇到侵犯人格尊严时的应对策略。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同学对于人格尊严的认识和尊重情况,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⒈对此例你们有什么感想?
⒉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偷看子女的秘密的做法对不对?
教学方法
《今日说法》,教师点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的案例,并思考例中付某和王某侵害了六名学生的哪项权利?
⑵这六名国学的身体受到非法搜捕时,还有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
导入新课:
今天我同同学们一起学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板书)
⒊这种行为侵犯小英什么权利?
总结:隐私权的含义及法律的规定。见本书第9页最后自然段。小结本节内容:
见知识结构图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⒈人格尊严的含义。
⒉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侵犯公民这些权利,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⒈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
根据材料回答下班列问题:①小刘侵犯了小明哪些权利?②类似这样的实全例,你能举出一个吗?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名誉的含义以及法律规定:见本书第8页第二自然段。
[明确]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
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解答)
⒈人格尊严的含义(板书)
(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讨论,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将人格尊严的含义的理解)
[明确]人格尊严,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是最起码的尊重权利。
⒉人格尊严的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提问)
[明确](人格尊严包括肖象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实际上就在侵犯着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难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作业:分析第5页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营业员王某以及化妆品专柜负责人付某侵犯6名学生的哪些人身权利?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教师
学科
思想政治
年段
初二
课题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了解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并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它侵犯了公民的哪项权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明确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通过对动画的分析,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含义;通过辨别对错,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继续指导学生阅读第9页实例,要求学生寻找问题,找出疑点,然后老师进行解答:此案例说明了钟某为泄私愤,侵犯田某的姓名权。
[明确]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为此,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⒊依法维护姓名权(板书)
总结:通过上述事例,反映出公民的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公民享有隐私权。
出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七页的事例,并思考下列问题:
该摄影中心的行为是行为?曾某、王某夫妇的什么权利受侵犯?对此法律作出如何规定?
学生讨论:摄影中心行为是违法行为,它侵犯曾某、王某的肖像权。
[明确]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有用公民的肖像权。
[练习]
材料:小明和小刘是同班同学,有一次,他们在街上行走时小刘趁小明不注意,故意把自己身上的10元钱塞进小明的衣袋里,回到学校后,在班上宣言,小明是一个小偷。小明觉得很突然,真想大哭一场。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名誉权和荣誉权,D、姓名权和隐私权
⒉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有()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诬蔑他人,B、假冒他人名字做坏事,
C、嘲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和隐疾,D、私拆他人信件
二、要求学生再举出一个侵犯名誉权的事例,并说说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