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九年级政治教案.doc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九年级政治教案.doc

一、什么是人格尊严(板书)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板书)学生活动:(一)分析动画,判断他们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二)分析案例,判断公民的哪项权利被侵犯。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此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三)在学生对案例能大致分辨所侵犯权利的类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辨别如下问题:1、小李参加爱心募捐活动,某新闻媒体为宣传此事,拍摄了一些照片,并广为刊登。

其中有一张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李。

小李认为这是侵权。

你怎么看?2、某照相馆为了招揽顾客,将一张效果不错的照片挂在橱窗内。

照片的主人听别人说起此事方才得知,他认为照相馆的这种行为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你怎么看?3、王涛爱给同学起外号,有些外号倒也无伤大雅,可有的外号却让被叫的同学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去学校上课。

老师批评王涛,他却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玩笑而已。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4、父母偷偷看过你的日记吗?如果他们说这是为了关心你,怕你思想出问题,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四)明确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一些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事例。

学生小结。

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点公民的政治生活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我国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补充说明】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国家的性质也叫国体。

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教案主题: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适用对象:初中生教案目标:1.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2.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形式和后果;3. 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方法;4. 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其含义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二、观看视频(10分钟)1. 准备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短视频,要求其中包含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观看视频后,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对被侵犯者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人格尊严相关的案例,包括言语欺凌、身体侵犯等。

2.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案例中的侵犯行为有哪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针对这种侵犯,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四、课堂活动(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境,编排一段小话剧,展示侵犯行为以及主人公的应对方式。

2. 展示完毕后,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的表演,讨论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讲解相关法律法规(10分钟)1. 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讲解其中涉及人格尊严保护的相关条款和义务。

2. 强调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同时指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的方法。

2. 结合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格尊严,并鼓励他们积极举报侵犯行为。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拍摄小视频,讲述关于人格尊严的故事或者生活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设计(二)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设计(二)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了解公民的人权和人格尊严的保护法律法规。

3. 增强学生对于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什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即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的体现,不受侵犯。

讲解人格尊严的基本原则和内涵。

3. 讨论与案例分析(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方面?b) 你有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事件?请分享并进行分析。

4. 法律法规探究(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并让学生查找相关法规中对于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条文。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到的相关规定。

5. 角色扮演(15分钟)根据学生查找到的法规条文,让学生自行分组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公民、侵权方、法律人等),通过扮演来强化学生对于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6. 总结(5分钟)请学生就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反思。

教学资源:1. 相关的法律法规材料。

2. 案例分析材料。

3. 角色扮演任务卡。

评价与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对于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口头回答问题等方式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小论文,进一步巩固和展示所学知识。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和定义。

2. 讨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3. 强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它重要?2. 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定义。

3. 分享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的案例或故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5.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

2. 引导学生认识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讨论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分享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三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讨论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分享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四章:人格尊严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讨论面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的应对策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教案主题: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重点:1. 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公民的人格尊严的相关案例和权利;3.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认识和重视,引发他们的思考。

Step 2:讲解(10分钟)1. 根据导入部分的素材引发的讨论,教师对公民的人格尊严进行简单介绍和解释。

2.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生活中公民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违反原则和侵犯权利的行为。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对这些案例的看法和观点,引导他们认识到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Step 4: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总结,并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改。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概括,确保学生们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和权利有全面的认识。

Step 5:练习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在练习册或活动手册上,完成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相关的题目或任务。

2.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理解和重要性。

Step 6:课堂延伸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扩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并演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具体行动方案。

Step 7:课堂结束(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或阅读材料作为个人扩展。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第一章:人格尊严的含义与重要性1.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人格尊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2 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包括个人自尊、自由、身体完整、名誉权等。

1.3 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和谐、个人发展、法治国家等。

1.4 案例分析:分析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严重性。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2.1 介绍我国《宪法》中关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2 讲解《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犯人格尊严的责任规定。

2.3 分析其他相关法律对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4 案例分析:分析法律保护人格尊严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章: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3.1 介绍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等。

3.2 分析每种行为类型的特点和危害。

3.3 讨论如何辨别和抵制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

第四章: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4.1 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保持自尊、勇敢维权等。

4.2 强调维权途径,如调解、诉讼等。

4.3 讲解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网络安全、谨慎发言等。

4.4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维护人格尊严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维权意识。

第五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5.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如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等。

5.2 分析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及其危害。

5.3 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如礼貌待人、换位思考等。

5.4 案例分析: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第六章:教育与引导6.1 讲解家庭、学校、社会在维护人格尊严方面的责任。

6.2 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引导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

6.3 讨论开展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主题活动、课程设计等。

6.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开展教育引导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第七章:家庭在维护人格尊严中的作用7.1 强调家庭在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设计(二)-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设计(二)-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的保护。

下面请同学们就下面具体实例谈谈看法。

(学生谈。

)某企业为了实行“严格管理”,防止财物丢失,对下班离开企业的职工进行搜身检查。

根据此材料,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

该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该企业的职工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简言之,该企业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因为公民有人身不被搜查的权利,被搜身的职工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么,我国法律还保障公民的哪些人身权利呢?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材料。

材料一:四川省内江市一小学老师因个别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又都不肯承认,就逼迫全班学生在教室里下跪。

材料二:小学教师李某检查作业时发现小芳没做完,就命她站在教室外背书以示惩罚。

不服气的小芳站在教室外但就是不背书,气愤至极的李某就命小芳自己脱裤子。

小芳不愿脱,李某又命令一名学生来脱。

这两位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呢?请同学们结合“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的内容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这两位老师的行为是非法的,他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那么,什么是人格尊严?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讲授新课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板书)提问:人格尊严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板书)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内容。

2、人格尊严的内容(板书)(1)肖像权提问:肖像的准确概念是什么?肖像权是指什么?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肖像权?哪些行为不构成侵犯肖像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案例]河北省乐亭县某村刘某死后,其父母、兄长、侄儿在未经其妻子张某同意的情况下,将张某及张某与前夫所生女儿的照片放在刘某的骨灰盒内,并将骨灰盒放在祭奠死者的公共场所。

张氏母女发现后,向法庭提起肖像权诉讼。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尊严。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如何处理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课堂活动用品:如白板、记号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尊严。

2.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并分析其危害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4. 情境模拟: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法律专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 开展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尊重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治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九年级政治:公民的人格尊严不
受侵犯(教学方案)
Studying politics can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society earlier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九年级政治: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
学方案)
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提到或听到人格尊严这样的词语,那你能否说一说你所认为的人格尊严蕴涵的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更正、补充,指出人格尊严的正确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容。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板书)
一、什么是人格尊严(板书)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板书)
学生活动:
(一)分析动画,判断他们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二)分析案例,判断公民的哪项权利被侵犯。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此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三)在学生对案例能大致分辨所侵犯权利的类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辨别如下问题:
1、小李参加爱心募捐活动,某新闻媒体为宣传此事,拍摄了一些照片,并广为刊登。

其中有一张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李。

小李认为这是侵权。

你怎么看?
2、某照相馆为了招揽顾客,将一张效果不错的照片挂在橱窗内。

照片的主人听别人说起此事方才得知,他认为照相馆的这种行为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你怎么看?
3、王涛爱给同学起外号,有些外号倒也无伤大雅,可有的外号却让被叫的同学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去学校上课。

老师批评王涛,
他却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玩笑而已。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父母偷偷看过你的日记吗?如果他们说这是为了关心你,怕你思想出问题,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四)明确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一些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事例。

学生小结。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