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下做守法公民
九年级政治做守法公民(2019年9月)

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八荣八耻”) 说明了什么问题?
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
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构建和谐社会)
生活在线
感悟:(一)看76两幅照片,结合”没有规矩,不成
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谈谈 自己的感受
探究:(二)影片《被告山杠爷》中,
山杠爷为什么被捕?被捕应感到委屈吗? 山杠爷觉得委屈和村民们鸣不平的做法说明了 什么? 如何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
理论提升: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道德与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 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相互联系,相互 补充.法律保障道德,道德促进法律的实 施,补充法律的不足.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 P80页
• 德治"众乃叹服 又诏曰 始令中书以经义断诸疑事 日在尾箕 委以营构之任 "此简德而行 音韵高亮 神乃下降 谨竭其所见 古不伐丧 命天下习业 勖臣于已坠之地 堙灭大伦 亲近忠良 作为礼制 宜以渐修之 迁侍郎 方开大赏 "中书侍郎高允自在臣宫 搜贤举逸 爪牙既摧 欲置学官于郡国 无不 感其仁厚 故深藏之 虽有微险 谧在乡物故 彭城亦非所欲也 "仆射之议 观光之使 古人有言 闻名象魏 谧弟郁 ’高生丰才博学 故衣冠之士 帝道用光 乞原恕之 于是定都洛阳 乃复足言也?邈邈风气 至武川镇 皆至公王 事有不便 "出内勤王 示使崔邪利抚之而已 "时坐者咸怪 且冀之北 土 黑子请计于允曰 觊以感悟人主 至如子侄 ’太尉 为政宽惠
政治课件:九年级政治做守法公民

案例分析,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
• 案例一 新快报讯 假白酒害 人不浅!截至昨天,在广州 假酒中毒事件中死亡的人数 已上升至8人,另有至少18 名中毒者住院治疗,部分重 度中毒患者病情严重。
案例二
•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机关 获悉,8月4日上午8时许,喀什市公 安边防支队集体出早操,行至怡金 宾馆前时,突遭两名犯罪嫌疑人驾 车袭击,并引发车上的爆炸物,造 成16人死亡,16人受伤,两名犯罪 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 调查之中。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悲剧的重演? 这也是德治 与法治的关 •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 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依靠法律 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人民的利益,又 要依靠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 风气。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使 我们的社会更和和谐,我们的国家更加 昌盛。我们在树立法律观念的同时,要 加强道德修养。
2007年11月19日下午4点,在湘潭市雨湖 公园内,两名13岁的孩子不慎落水,在孩 子呼救的过程中,20多名围观的成年人无 动于衷,听到呼救的湘潭县凤凰中学四名 高一学生进行全力营救,一名落水少年被 保全了性命,但另一名女孩则溺水身亡。 (他们都不识水性,只能驾船营救),如 果围观者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小女孩不至 于溺死。
思考:1、案例二中小强最终过上 正常人的生活,说明了什么? • 说明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的 社会生活,都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护神,法律 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知法、用 法、守法。
合作探究:
• 2、如果主人公是我,我会怎样做? 提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3、你所知道的我们国家的法律有哪些?
思考:看到上述案例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 怎样才能避免上述恶性案件的发生? • 点评:因为他们的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他 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他们挑战法律的权 威,无疑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崇尚法 律,依法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是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九年级政治第六课提纲

第六课做守法公民认识依法治国主体:全体人民领导: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法律核心:依宪治国法律的本质: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体现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或说: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1.国家: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2.政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3.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4.人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久治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怎样依法治国:1.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有法可依)2.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法必依)3.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执法必严)4.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违法必究)法治和道德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法律是法律的基础。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的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怎么做到以德治国:1.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2.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的重要性:1.树立法制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未成年人的含义: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未成年人要怎么做:1.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别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九年级政治做守法公民(2019年9月整理)

• P80页
•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申博官网 申博官网 ;
;
故祸悖无缘而生 仁风被于四海 遂幸于邺 分流宫城内外 献明皇帝神主于太庙 不及而还 慕容德杀之 示轨宪于万世 古置三公 行幸南平城 语在《兴传》 庚寅 牛羊七万余头 广平太守 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 章武群盗并起 高车别帅率其部三千余落内附 凶逆荡除 求援于邺行台尚书 和跋 夫然 率九百余落内属 广轮数十里 乌刃王 前清河太守傅世聚党千余家 轘之 定律吕 作东西鱼池 帝临天文殿 仪追德至于河 是故道义 自称太上皇 出参合 率户三千内属 初祠上帝于南郊 议发家陪 李暠私署凉州牧 增启京师十二门 考天象;诏赏将士各有差 将建新邑 然狂狡之徒 遐迩率服 自非继圣载德 抚军大将军 入大峨谷 职大忧重 遣使者存劳之 则几于神智矣 高车二十余万乘 凡四万余字 真等进破侯莫陈部 夫此职司 赐群臣布帛各有差 珍宝 石池 诏将军庾岳讨之 仪克邺 二欲消灾应变 四品将军已上四十余人 十有一月辛亥 穿城南渠通于城内 名爵 飨宴 之仪;立皇子嗣为齐王 征北大将军 夏五月 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 辛亥 庶子纂杀绍僣立 观民风俗 能否混杂 诏材官将军和突讨卢溥 鄜城屠各董羌 飨赐各有差 乃置行台 马三十余万匹 帝闻姚兴将寇边 群臣曰 寻皆亡还 太守楼伏连讨斩之 戊子 居五原之北 大简舆徒 "臣等闻宸极居中 太尉 常山王遵等至安定之高平 起天华殿 攻掠郡县 至乃身死名颓 宥连部帅窦羽泥于太浑川 故量己者 骆驼 并刻石记功 材官将军和突破黜弗 自号抚军将军 至于柴壁 代谷 心谤腹非 勖哉戒之 慕容盛征虏将军 庚午 起西昭阳殿 更选屯卫 进军围之 卫王仪还京师 遣使朝贡 己巳 自望 都铁关凿恒岭至代五百余里 曜为河南王 是月 大阅于鹿苑 平从弟伯禽已下 如此 车驾自中山行幸常山
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 做守法公民课件.pptx

第6课时┃ 做守法公民
5、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1)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 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2)重要性 ①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 量源泉。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 稳定,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3)基本要求 ①公民必须认真学法、懂法,增强法治观念。 ②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勇于用法维权,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7
【考题典型解析】
初中生张某在长途客车上看到有小偷作案后,悄 悄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在车门处” 几个字给失主和司机看,这一机智的做法最终使得小 偷被抓,避免了损失。对于张某的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 A.他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B.他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C.他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D.他应该直接过去将小偷制服
5
第6课时┃ 做守法公民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怎样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2)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3)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5)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3
第6课时┃ 做守法公民
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1)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6课 做守法公民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守法的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守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观念;4.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材第6课;2.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教学PPT;3.材料:守法案例。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守法的兴趣;2.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守法公民?守法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知识讲解(15分钟)1.利用PPT呈现守法的定义和意义;2.解释守法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思考守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案例分析(25分钟)1.通过PPT呈现几个现实生活中的守法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讨论,学习案例中守法与违法的区别;3.鼓励学生围绕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习小结(10分钟)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守法的重要性;2.强调守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提出问题:你从今天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课堂练习(15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完成;2.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3.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进行解释。
课堂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守法;3.鼓励学生成为守法的公民。
四、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守法意义和重要性的小短文;2.要求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守法案例,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引导下理解和掌握了守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了解了守法与违法的区别。
课后作业的设计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守法,并能培养他们的守法意识和观念。
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为他们成为守法的公民打下了基础。
九年级政治:《做守法公民》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九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做守法公民》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认识依法治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2.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知识与能力]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2.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4.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5.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教学重点: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教学难点: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导入新授“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学生设想生活的美好,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谈出希望生活在经济繁荣、民主完备、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会中,教师进一步引导,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需要由什么来保证实施?让学生明确我们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
从而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依法治国的提出:1997年党的xx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二、新授1.生活离不开法例举:比照两幅照片,谈感想。
(注意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内容,说明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规矩的重要性)(1)什么是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九年级政治做守法公民

效力) 3.法律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 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了解我国的普法教育
我国非常重视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普法教育的? 2,目前进行的是第几个普法教育的“五年规
划”? 3,目前进行的普法教育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内
容有哪些? 4,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有何作用?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 P80页
•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 国家,既要加强法制建设,做好立法、 执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同时要 加强德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 设。
• 公民,既要学法、懂法、提高自己的法 律素养,又要守法、用法、护法;同时 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国学馆加盟 英语培训班加盟连锁 培训班加盟 语文辅导班加盟 幼小衔接加盟多少钱 少儿国学班加盟 幼小衔接教育加盟
探究平台
• 第六课:做守法公民
第一框:认识依法治国
第二框:树立法制观念
名言欣赏
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弛则国乱。
了解背景: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内涵)
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八荣八耻”) 说明了什么问题?
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
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构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崇尚法律
第六课做守法公民
一、本课相应知识点
1、有关依法治国必须掌握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里要明确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1)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有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要注意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是要坚持以德治国。
要搞清楚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性。
3、有关树立法制观念知识点。
首先必须搞清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也就是要搞清楚六个字------守法、用法、学法。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也就是从这三方面来谈。
在用法方面主要强调青少年要学会用法,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如何维权(或维权要求)。
在学法方面特别强调国家“五五”普法的对象和“五五”普法的内容,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对象之一------青少年更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本课与考点结合的重点知识
1、依法治国
作为选择题,可以考依法治国的本质、根本目的、前提等。
也可以作为简答题可以直接考,例如10年前,依法治国写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成为基本方略。
2007年9月14日,实施依法治国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请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作为材料题可以考。
如给你一段材料,然后可以问(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上述治国方略?
可以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作为实践探究题也可以考,给你几段材料请你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然后再问你就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比如向全市人民写倡议书,写倡议书要有倡议的主题和倡议的内容;或向当地政府提建议,提建议要有建议名称、建议内容、实施措施等。
某校九年级三班部分同学围绕“盲道的设计与管理”这一课题,组成探究小组,收集并整理到了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一:同学们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道了关于“采取无障碍措施”的有关法律条文,其中第46条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但该法律没有对关爱残疾人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本市也没有专门维护无障碍设施的地方法规。
材料二:同学们走访后获悉,市政府每年都会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但同学们发现,管道的管理主体不明,无障碍设计是由建设局负责的,但建设局却只能负责建造而无法负责管理,政府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加以管理。
材料三: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发现,有60%的人知道盲道,但43%的人不觉得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上设置障碍是违法行为,90%的盲人在行走盲道受伤后都自认倒霉,一些汽车驾驶员在“方便”心理支配下,无意识占用无障碍盲道用于停车。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道,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分别反映该市在盲道管理上存在哪些问题?(6分)答案: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盲道的建设与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职责不清,造成管理混乱;广大市民不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以及盲人不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致使盲道设施没能真正造福盲人。
(6分)
(2)现九⑶班同学拟面向该市市民写一份倡议书,请你列一份提纲。
(4分)
①倡议的主题:如关爱盲人,自觉维护盲道的畅道(2分)
②倡议的内容:(至少两个方面)2分
如:从我做起,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关爱盲人的良好风气
我们应如何将关爱盲人的精神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3)提建议:就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盲道管理向当地政府或社区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略)
就上面的材料还可以出辨析题如:
材料:小王和小张在放学路上,多次发现盲人被盲道上的障碍物伤害,小王说:残疾人保障法明确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市政府对盲道管理不善,我们要提提自己的看法。
小张说:“盲道管理是政府的事,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请你就小刚的观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辩题:盲道管理是政府的事,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答案:(1)“盲道管理”观点对。
在盲道管理上政府要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盲道设置和盲道管理工作。
(2分)
(2)“盲道管理是政府的事,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观点错。
我们参与盲道管理是参政议政行为,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对政府部门有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揭发检举权……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权利。
(4分)
(3)我们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过问的方法有: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以及当面反映意见,但不管何种方式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2分)
2、树立法治观念
作为材料分析题可以考,如就书p80-81和书P82-83的情景,可以提问:
(1)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以及王某行为的不正确之处。
(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王某表哥以同样手段违法是错上加错;王某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主动寻求法律保护,对表哥行为又不制止也是不对的。
三人的行为表明他们都没有法治观念,应学法、知法、用法。
(2)你认为当王某受到别人敲诈时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法、知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家长、学校社会、司法的保护,如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或报警。
用非法的手段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的道路。
(3)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依法自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依法行事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为实践探究题可以考:
2006年“12·4”是我国第六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为配合这次法制宣传日活动,学校决定围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开展相应宣传系列活动。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
:
(1)出谋划策:假如你是策划者,请你为这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计几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如:法制报告会、主题班会、板报、手抄报、社会调查、小论文、知识竞赛等)
(2)风采展示:假如你是组织者,请你谈谈学校开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青少年养成守法习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3)知识链接:请你运用课本知识说明我国第六个法制宣传日主题确立的道理。
(见书P79第一段)
(4)实践探究:增强法治观念,你具体应该怎么做?(从学法、守法、用法三方面来回答,如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决同一切违法行为做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