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及培养基选用事项
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细胞用于实验研究。
正确的细胞培养方法对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准备培养基。
培养基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混合物。
常用的培养基有DMEM、RPMI-1640等,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其次,处理细胞。
从细胞库中取出细胞后,需要进行细胞的处理和传代。
处理细胞时,要注意细胞的密度和活性,避免细胞凝集和死亡。
传代时,要根据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密度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细胞的健康生长。
接着,进行细胞的接种和培养。
将处理好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比例接种到预先涂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时更换培养基,避免细胞过度生长或死亡。
最后,进行实验。
当细胞达到所需的数量和状态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皿的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同时,要注意细胞的处理和操作方法,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总之,正确的细胞培养方法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无菌操作,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细胞培养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动物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动物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实验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1. 培养基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
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培养细胞前需要了解所使用细胞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RPMI-1640等,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添加适当的补充物。
2. 细胞的来源细胞的来源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通常,细胞可以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得到,也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化的细胞株获得。
在选择细胞来源时,需要考虑细胞的纯度、稳定性和应用范围等因素。
3. 细胞的处理和传代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注意细胞的处理和传代方法。
细胞的处理包括细胞的分离、传代和冻存等步骤。
分离细胞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酶或缓冲液,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传代时要控制细胞的密度和培养时间,避免细胞过度增长或老化。
4. 培养环境的控制细胞的培养环境对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表达有重要影响。
在培养细胞时,需要控制培养箱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
通常细胞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CO2浓度为5%。
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的无菌操作,避免细胞受到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5. 细胞的检测和鉴定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对细胞进行检测和鉴定,以确保细胞的纯度和功能。
常用的细胞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析和免疫细胞化学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PCR和酶切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
6. 细胞的存储和传输细胞的存储和传输是细胞培养的常用操作。
存储细胞时,可以使用液氮冻存或干冰冻存等方法,注意选择适当的冻存液和冻存温度。
传输细胞时要注意包装和运输条件,避免细胞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7. 实验的伦理和安全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时,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和安全操作。
尊重动物权益,遵循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原则。
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细胞培养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1】细胞培养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
通过细胞培养,科研人员能够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进行药物筛选、生物学效应观察等实验。
然而,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步骤和要求,并且需谨慎对待各项注意事项。
在本文中,我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全面探讨细胞培养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技术。
【2】细胞培养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让我们来了解细胞培养的具体步骤。
通常情况下,细胞培养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分离、细胞计数、细胞传代、培养基准备、细胞接种、培养条件控制等。
具体来说,细胞培养的步骤包括收获细胞、细胞解聚、细胞计数、调整细胞密度、接种细胞、培养细胞、处理细胞等。
在进行这些步骤时,需要保持实验操作台面清洁整洁,常备所需培养工具、培养耗材和培养试剂,并且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和数据。
细胞培养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选择合适的细胞系,确保来源纯净、鉴定正确、培养活力好。
培养基的选用也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添加必要的生长因子、氨基酸、维生素等。
培养条件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风情况等。
细胞培养的灭菌和无菌操作更是必不可少,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任何污染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要保持室内整洁,操作台面、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工作台要保持干净,并且要经常消毒。
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手套、工作服等,避免人体细胞对培养的影响。
要定期检查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培养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细胞的培养时间、传代次数、细胞密度等也需要严格控制,不可随意增加培养时间或传代次数,以免细胞出现突变或异常。
【4】对细胞培养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事细胞培养工作多年,我深知细胞培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细胞培养如何选用培养基及培养细胞注意事

细胞培养如何选用培养基及培养细胞注意事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筛选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细胞培养之前,首先需要选用适合的培养基,并且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一、如何选用培养基1.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成分直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扩增。
常用的培养基主要包括基础培养基和补充物。
基础培养基一般是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盐类等,可以提供细胞生长需要的基础条件。
而补充物则依据不同的细胞类型而定,如生长因子、胰岛素、转录因子等。
2.细胞类型不同的细胞类型对培养基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选择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培养的细胞类型来确定合适的培养基。
细胞类型的不同可能表现为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的差异,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的培养基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3.应用目的培养基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实验所需的目的。
如若要进行细胞增殖实验,需要选择能够促进细胞增殖的培养基;若要进行细胞分化实验,则需要选择能够促进细胞分化的培养基。
因此,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根据实验的目的来确定合适的培养基。
二、培养细胞的注意事项1.无菌技术在细胞培养中,无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无菌条件能够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防止细菌、真菌等的污染。
培养器皿、培养基、耗材等都要进行高温、酒精消毒或紫外线照射等处理,保证无菌环境。
2.细胞的传代细胞的传代是维持细胞状态和增加细胞数量的重要方法。
传代时要注意细胞的生长状态,在细胞接近100%的融合程度时进行传代。
传代时可采用胰酶消化细胞,使细胞迅速分散,并避免细胞过度消化而引起的细胞损伤。
3.细胞密度的控制细胞密度的控制在细胞培养中非常重要。
细胞密度过低会导致细胞生长缓慢,而细胞密度过高则会导致营养不足和细胞之间的竞争,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
因此,要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来控制细胞密度。
4.培养温度和湿度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培养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细胞培养的温度为37摄氏度,湿度为95%。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随着细胞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目前有多种生物表达系统都能够大规模的生产重组蛋白,主要分为原核和真核两类。
真核表达系统又包括:酵母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昆虫杆状病毒。
相比之下,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促进蛋白的正确折叠和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从而保证蛋白的天然活性,目前已成为表达和生产部分蛋白药物、基因工程抗体等目的蛋白的首选宿主。
细胞培养基本原则1. 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合适的细胞培养基是细胞在体外生长最重要的条件,培养基不仅提供给细胞生长繁殖需要的基础物质,还维持细胞生长的整个环境,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2. 优质血清目前,多数的合成培养基都有添加血清,常用的血清有小牛血清、马血清等。
血清中含有细胞生长所必须的生长因子,作为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附加物,血清十分昂贵且存在多种问题,因此人们在不断寻找可以替代血清的物质3. 无毒无菌的生长环境体外生长的细胞缺乏对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抵御能力,一旦被污染,会导致细胞死亡,无毒无菌的培养环境是必要条件4. 温度与气体环境细胞生长需要恒定的温度,同时气体(氧气与二氧化碳)也是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所必须的物质,HEK293和CHO的细胞培养一般是37℃,5%的二氧化碳环境。
哺乳动物蛋白表达细胞的培养哺乳动物蛋白表达常用的细胞有HEK293(人胚肾细胞)和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这两种细胞的应用最为广泛,是在真核系统蛋白表达中最常用的细胞,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蛋白在任何方面都最接近天然状态2)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外源蛋白整合稳定3)具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表达水平较高4)CHO属于成纤维细胞,是一种非分泌细胞,自身很少分泌内源蛋白,有利于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5)HEK293细胞具有更高的生长密度更快的生长速度,易培养,易转染HEK293细胞培养1. 原代培养:用一定量的PBS缓冲液轻轻洗涤细胞,加入0.05%的胰蛋白酶消化,接种0.5x106个/ml的细胞密度于10ml DEME培养基中(含有10%的牛血清),37℃,180rpm震荡悬浮培养,培养2-3天后传代。
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以下是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步骤:
1. 细胞的收集:从组织样本中得到细胞,比如从动物、植物或
人类的器官中取得。
2. 细胞的处理:将细胞进行脱离、切割、分离等处理,从而得
到单个的细胞。
3. 细胞的培养基准备:选择适合细胞类型的培养基,加入营养
物质和生长因子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细胞的接种:将处理好的单个细胞加入到培养基中,并放置
于培养箱中,控制其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
5. 细胞的观察和维护: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速度、分裂情况等,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健康状态。
注意事项:
1. 保持无菌环境: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培养
基和细胞被细菌、真菌等污染。
2. 确保细胞的纯度:细胞培养需要保证细胞的纯度,避免异质
性细胞或细胞株的混淆。
3. 控制培养环境:细胞培养需要控制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4. 定期更换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5. 避免过度培养:过度培养会影响细胞的健康和生长速度,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培养,或将细胞进行冻存以备后续使用。
动物细胞培养及胚胎培养培养基的要求

动物细胞培养及胚胎培养培养基的要求动物细胞培养时对培养基的要求:培养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与细胞在体内所需条件比较接近,但就细胞在体外生存的环境来说,合成培养液也有其独特之处,譬如成分便于控制和标准化。
体外培养的细胞直接生活于培养基中,无论何种培养基都应该能满足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与生理的基本要求。
(1)营养成分:1)氨基酸合成培养液中的氨基酸以12种必需氨基酸为主,这些氨基酸不能由细胞自身合成,必需由培养液供给。
在氨基酸的成分中谷氨酰胺的作用特别重要,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在配制各种培养液中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
2)单糖葡萄糖是最常用和最好的单糖3)维生素维生素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主要可以提供辅酶和辅基。
生物素、叶酸、泛酸、核黄素、维生素B12等等4)其他成分:细胞生长过程中除需钠、钾、钙、镁、氮和磷等基本元素外,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铜、锰、钼等。
此外,为优化细胞生存环境,合成培养基中有时还添加些其他成分,包括核酸降解物、抗氧化剂等。
(2)促生长因子及激素各种激素、生长因子对于促进细胞生长、维持细胞功能、保持细胞的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泌乳素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
各种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更加明显并具有特异性。
(3)pH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为7.2-7.4,偏离此范围对细胞将产生有害影响。
造成培养基pH 波动的主要物质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用具有一定缓冲能力的培养基,如使用NaHCO3-CO2缓冲系统,二是采用开放式培养的方法,使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逸出培养皿。
(4)渗透压细胞必须生活在等渗的环境中,大多数培养细胞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耐受性。
注:天然培养基主要指来自动物体液或利用组织分离提取的一类培养基,如血浆、血清、淋巴液、鸡胚浸出液等。
合成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给细胞提供一个近似体内生存的环境,又便于控制和标准化的体外生存环境,但合成培养基尚未成为十分完全的培养基。
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步骤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生产生物学医学领域的许多问题。
下面是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1.细胞系的选择:选择适合研究目的的合适细胞系,如HeLa细胞,CHO细胞等。
细胞系应具有稳定的生长特性和易于操作。
2.细胞培养基的选择:根据细胞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RPMI-1640等。
3.预处理培养器具:将培养器具(如培养瓶、细胞培养皿)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确保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4.细胞的解冻:将冻存的细胞样品取出,快速解冻,并转移到预先加热的培养瓶中。
解冻过程应尽量避免温度和时间的过度变化。
5.培养细胞:将细胞培养物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细胞培养瓶应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并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培养基应每两到三天更换一次。
6.细胞的分离:当细胞达到较高的密度时,需要将细胞分离为新的培养瓶中。
这可以通过使用胰酶酶解进行细胞分离,或使用细胞刮刀进行机械分离。
7.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生长的饱和状态时,需要进行传代以扩大培养规模。
传代可以进行有限次数,直到细胞进入老化期。
8.细胞生长的监测:定期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增殖率和形态,以确保细胞在最佳状态下生长。
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染色实验来完成。
9.细胞的冻存:当需要保留细胞的长期存储或备份时,细胞可以通过冻存的方式保存。
使用适当的冻存液和冷冻方法进行细胞冻存。
10.细胞实验的应用: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将培养细胞用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实验研究。
总之,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细胞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监控,以确保细胞的良好生长和结果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50 年代末开始,组织培养技术应用进入了一个繁盛的阶段,广泛应用于生 物学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
诱变建立遗传缺陷细胞株、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发展细胞大量培养技术、利 用重组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已成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生产手段。
在连续灌注培养工艺方面,美国Ohashi,Ryo等人 2001 年报道采用 2L一次性生 物反应器灌注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以Becton Dickenson Cell Mab+10% 胎牛血清+1%聚醚F-68 为培养基,最高活细胞密度超过 1×107cells/ml;2001 年瑞士 Heine, Holger等人用带超声细胞分离器(UCS)的连续灌注搅拌罐生物反应器培养鼠 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稳态培养时活细胞密度超过 2×107cells/ml;2004 年德 国Thomas等人在 1L搅拌罐生物反应器中培养rCHO细胞生产人MUC-1 糖蛋白,采取 葡萄糖浓度限制的高产率灌注工艺减少有害代谢物,代谢转向TCA循环增加,活细 胞密度保持在(1~2)×107cells/ml。
在流加悬浮培养工艺方面,美国麻省理工Xie Liangzhi等人 2000 年报道在 2L生物反应器中 流加培养杂交瘤细胞,通过营养控制降低氨和乳酸的比生成速率,补充培养基包括营养成分、 胎牛血清和痕量金属,最大活细胞密度达到 1.7×107cells/mL。
二、细胞培养目的与用途
1.科学研究 (1)药物研究开发,如新药筛选,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
2.促生长因子、激素类物质 3.其它物质
基本元素、微量元素、促细胞贴附物质(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 laminin、 IV 型胶原、氨基多糖类) 4.水
主要成分和生存环境,要求高纯度水。 5.温度
哺乳动物及人源细胞最适培养温度为 35℃—37℃,对低温耐受力比高温强。 39℃以上受损→死亡;不低于 0℃时(0℃-34℃),细胞能生存,但代谢降低、 分裂延缓。 6.气体环境和 pH
综上所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制品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生产中,应该系
统、全面的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对生物制品成本的综合影响,不断追求最佳的细胞培养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物制品成本,提高利润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细胞生存条件
1.基本营养物质 (1) 糖 六碳糖主要能源、维持渗透压,含葡萄糖 1-5%。 (2) 氨基酸 维持生存需 12 种氨基酸(精、胱、亮、异亮、赖、蛋、苯丙、苏、色、 组、酪、缬)。谷氨酰胺需量最大,缺乏时细胞生长不良。 单细胞培养或细胞量少时,所需氨基酸的种类和量增多,细胞主要利用 左旋氨基酸异构体。 (3) 维生素 细胞大部分需水溶性 B 族维生素,Vitc 不可少,1-10mg/100ml 可促进 正常细胞生长繁殖。
研究与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2)基础研究,如药物作用机理、基因功能、疾病发生机理等研究。 2.生物制药 (1)疫苗生产:如病毒性疫苗(肝炎病毒疫苗、艾滋病疫苗等),多肽疫
苗(肿瘤疫苗)等。 (2)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如 EPO 等。 (3)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生产。 (4)细胞工程药物生产:生物细胞内的一些生物活性多肽,生物活性物质等。 (5)利用细胞法体外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并预测其在体内的药效和替
清大天一公司致力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开发和服务,跟随生物技术的发展, 针对各种生物制品特点不断开发针对性培养基新产品,建立多种细胞体系的疫苗、 抗体药物生产细胞培养技术平台,以提高相应细胞培养水平和生物制品表达水平, 促进生物制药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对生物制品成本的影响 1.表达量提高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大幅度提高生物制 品表达量,降低生物制品的单位制造成本;同时,由于产量提高并不新增固定 资产投资,也带来生物制品的单位固定成本的降低。 因此提高表达量可以有效降低生物制品的单位成本,既降低变动成本,也 降低固定成本,使得制品利润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2.培养液成本降低 在很多使用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为牛血清支付的成本远远高于培养液 中的细胞培养基等其它成分,因此通过采用低血清细胞培养基,降低牛血清用 量,可以降低细胞培养液总成本。
在培养技术方法方面,革新进展更为迅猛,Earle、Dulbecco 等于 1943 年创建 单层细胞培养法,首建长期传代的 L-细胞系。
1948 年 Sanford 创建单细胞分离培养法,获 L-细胞纯系。 1951 年 Gey 首建人肿瘤细胞——Hela 细胞系。 1961 年 Hayflick 首建人二倍体细胞系 25 种,开辟了应用新方向。
培养基手册 MEDIA HANDBOOK
(2005)
-0-
一、培养基的历史
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包括: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顾名思义,就是将活体结构成分(如活体组织、 活体细胞或者活体器官等)从体内或其寄生体内取出,放在类似于体内生存环境的 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发育的方法。广义组织培养与体外培养同义。
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 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B6、B12、泛酸、叶酸、生物素、C、烟酰 胺等。 许多维生素参与构成各种酶的活性基团的成分,没有它们,酶便没有活性, 代谢活动将无法进行。 VA 是细胞合成糖蛋白时寡糖基的载体,对上皮细胞有重要的维护作用。 VD 参与调节钙的吸收。VE 是抗氧剂,可防止组成生物膜的磷脂中不饱和脂肪 酸被氧化。VK 缺乏会引起低凝血酶原及凝血时间延长。 叶酸是合成四氢叶酸的重要原料,四氢叶酸在核酸的生物合成和蛋白质的
-3-
3.纯化成本低,制品安全性提高 牛血清的使用量不仅增加了细胞培养液的成本,更严重的是带来动物来源
成分、杂蛋白,以及不安全因素,这些成分越多,纯化的成本越高、生物制品 原液损失越大,生物制品的成本越大。因此采用低血清、无血清培养细胞可以 有效降低纯化成本何损失,提高生物制品成品率和利润率。 4.综合成本降低
-4-
溶液将迅速变酸,使用时应注意。 7.湿度和光
开放培养相对湿度控制在 95%。细胞培养需避光,紫外线或可见光可造成 核黄素、酪氨酸、色氨酸等产生有毒的光产物,抑制细胞生长,降低其贴壁能 力。 8.影响细胞生长的其它因素
接触橡胶用品、收集细胞时离心速度过大、细胞接种浓度过低等。
六、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2-
四、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平台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已成为生物制药领域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以其研究 的深入和进展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专家预言:蛋白治疗药物如糖蛋白、 抗体和多肽药物仅仅只是刚刚开始进入市场,预计在下一个 10 年或 20 年会有更为 快速的发展。届时,蛋白治疗药物的迅速增长和市场需求将远远超过全世界的生产 能力。
1.营养成分 氨基酸、单糖、维生素、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
2.促生长因子及激素 3.渗透压 4.pH 5.无毒、无污染
七、细胞培养基组成及作用
1.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胞对氨基酸的要求各异,但有几种
氨基酸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培养液提供,这几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 酸。其中谷氨酰胺是细胞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在缺少谷氨酰胺时, 细胞生长不良而死亡。
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是病毒、蛋白的表达载体,细胞质量直接影响蛋白的表达量或病毒的 滴度,故筛选、驯化优质细胞是关键。而只有好的细胞培养基才可能筛选、驯化出 优质的细胞。
细胞生物反应容器也在不断发展,以转瓶、反应器为主要细胞生产设备,配合 高密度培养、微载体培养、悬浮培养技术,均需要相适应的细胞培养基以充分发挥 作用,获得高表达、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需O2、CO2,通氧量过大对细胞有毒害。 CO2主要与维持pH有关,细胞培养最佳pH为 7.2—7.4,通过缓冲系统和调 节CO2含量,维持正常pH。 开放培养要求 5%CO2环境、HEPES(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10—50mmol/ml 可防止pH变化。 含Earle’s缓冲系统的培养基适合于 5%CO2的培养条件,Hanks’缓冲系统的 培养基仅含有 0.35g/L NaHCO3,不能用于 5%CO2的环境,若放入CO2培养箱,
动物细胞规模化生产重组蛋白和抗体的工艺选择可考虑使用当前较成熟的工 业化支持技术平台,以缩短产品工艺研发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当前已获FDA 批准的生物技术产品以及公开发表的生产工艺中,占有主流优势的是搅拌式生物反 应器悬浮培养,工艺设计是流加或灌注培养。其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所面临的挑战 是获得最大生产力的同时注重维持产品的质量;去除所有培养环境中外源因子的污 染;更为精确有效的工艺控制手段;规模化培养中氧气的限定与溶解CO2浓度累积 的控制等。
1996 年 1 月至 2002 年 12 月美国获得成功批准的不同的治疗剂和诊断剂产品共 31 种,其中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的就有 21 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一 个受到普遍信任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并逐步形成商业化操作水平。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集中在细胞系、细胞培养基和细胞生物反应容器三个 方面,构成生物制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代体内法检测其成品的生物活性。
三、细胞培养基的定义
人工模拟细胞体内生长的营养环境,维持细胞生长的营养物质,它是提供细胞营 养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物质基础。包括:
1.天然培养基 指来自动物体液或利用组织分离提取的一些培养基,如动物血浆、胚胎浸
出液、血清和人血清,水解乳蛋白等。 2.合成培养基
人工设计、配制的培养基,如 MEM、199、DMEM、RPMI1640 等。
体外培养已经历了约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发展初期进程比较缓慢,没有引起 很多学者的重视。直到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体外培养技术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 究的各个领域,使这项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现在体外培养已成为细胞工程、基因工 程、抗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