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梅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年3月测试语文答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年3月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二、非选择题5.【参考答案】(6分)①钧瓷梅瓶是柳随风十年间的奋斗目标,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因此他执意买回梅瓶②给自己十年执着牵挂一个交待,柳随风买回去的已不是瓶本身,而是自己多年的辛苦与牵挂,了却了一桩心愿。
(每点3分,考生只要把握文中的“但是,一想起这十年中自己对于钧瓷梅瓶的执着牵挂,这十年来为了钧瓷梅瓶而过的苦日子,他还是想把钧瓷梅瓶拿到手”一句话,稍加提炼便可作答。
如果考生照搬原文,得分最多不超过3分。
)6.【参考答案】(6分)不适合。
①“悬崖上的那一朵鲜花”是文中对钧瓷梅瓶的比喻,但指向性不明确,用来作标题显得过于突兀。
②“钧瓷梅瓶”是小说的明线,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适合当作小说的标题。
适合。
①小说的标题“钧瓷梅瓶”过于朴实,缺少了文学内蕴,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性。
②“悬崖上的那一朵鲜花”是对钧瓷梅瓶的比喻,同时也暗示出柳随风仰慕、购买钧瓷梅瓶的艰难历程,适合作为标题。
(答适合或不适合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分;理由每个2分)9.【参考答案】(6分)①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要善于成为意见领袖,搭建多声部平台,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社会裂痕的弥合,并且要以平等身份与自媒体进行对话。
②对于国家来说,要建立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自媒体未来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③对于自媒体自身来说,要倡导行业诚信与自律,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
(考生需要综合四则材料,特别是后三则材料,从不同的主体与侧面进行分类回答。
每点2分,如果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应酌情得分。
)13.【参考答案】(10分)(1)不久,陈执中被罢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身份任徐州知州。
(2)然而吕溱又对自己很看重,在杭州接待宾客,不超过几句话,当时的人因此称他为“七字舍人”。
(1)题,“未几”,不久,1分;“去”,本意为离开,灵活翻译为“被罢免”“离职”,1分;“以”,介词,凭借……的身份,1分;“知徐州”,担任徐州知州,1分;句意通顺,1分。
2019年5月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大联考(河南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2019 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大联考【河南卷】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B(2 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 项:tiē/tiè;su/ìsuí;hè/hè。
B 项:ké/qiào ;biàn/pián ;xīn/shēn。
C 项:fǔ/pú;jiě/jiě;hài/gāi。
D 项:jiá/jiá;méng/mēng;xiān/xiǎn。
故选B。
2.【答案】D(2 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 项应为“等闲视之”;B 项应为“通缉”;C 项应为“乱蓬蓬”。
故选D。
3.【答案】(1)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1 分,若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衡”“做”“沧”“凌”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4.【答案】(1)①示例:太上老君将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用三昧真火烧炼,他却将身钻在巽宫位下,有风则无火,过了七七四十九日,猴王依旧活泼乱跳地蹦出丹炉,并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②示例:吴用欲智取北京大名府,解救卢俊义,命时迁火烧翠云楼为号,二更时分只见翠云楼上,烈焰冲天,火光夺目,十分浩大,梁中书逃走,城中大乱,梁山八路人马进驻城下,里应外合,救出卢俊义、石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满分120分)学校将进行“感悟宋朝,提升素养”的宋韵文化节活动,现组织学生会编写参与手册,请你帮助完成各个专题的准备任务。
专题一:宋迹清风(24分)【展板一】宋瓷简介1. 阅读展板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宋瓷是我国陶瓷文化的秀丽瑰宝,杭州的青山绿水(yùn)育了灿烂的陶瓷文化。
八百多年前,在南宋临安城的一隅,南宋官窑用恒久的炉火煅烧出精美绝伦的南宋官窑瓷品。
八百多年后,清风雅(y ùn)仍在留传,南宋官窑青瓷以其端庄大方的造型,精美内(yùn)的有色,匠心独到的开片,,树立起一座青瓷文化的精神丰碑。
(1)根据拼音写汉字yùn_____育清风雅(yùn)_____内_____(yùn)(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拼音瑰(A.guī B.kuì)宝恒(A.huán B.héng)久的炉火(3)请给横线上选择恰当的选项()A. 细致纯熟的工艺B. 工艺的细致纯熟【答案】(1)①孕②韵③蕴(2)①A ②B(3)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孕育:怀胎而生育;读音“yùn yù”;清风雅韵: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悠然自得的意思;读音为“qīng fēng yǎyùn”;内蕴:蕴蓄在里面的含义;读音为“nèi yùn”。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瑰宝:guībǎo,意思是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
比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比喻杰出的人才;恒久:héng jiǔ,永恒,长久。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由“匠心独到的开片”可知,语句的结构应该是定语加中心语;故选A。
【展板二】对联赏析2. 请帮助整理“南宋官窑博物馆”对联同学,在横线处选择恰当的选项()上联:明月千年,炼就冰纹玉骨。
下联:纤云数缕,成蟹爪梅花。
《钧瓷》阅读答案

《钧瓷》阅读答案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
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钧瓷》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钧瓷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河南是瓷器的原生地。
产于禹州的钧瓷以其品种繁多、造型独特、色彩瑰丽而名闻天下,自古以来,就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⑵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
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
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 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 。
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
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
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
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
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
⑶钧瓷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开片"。
出窑时,钧瓷会响起一种"噼噼啪啪"的声音。
之后,这种声音渐渐趋缓,一般来说,可以断断续续地响几十年。
伴着响声,钧瓷釉层下会出现纵横交错的冰裂纹路,而表面却依旧光洁如镜。
这就是钧瓷的"开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阅读《中国瓷器》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阅读《中国瓷器》附答案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阅读《中国瓷器》附答案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条理性极强的说明文,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明文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阅读《中国瓷器》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
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2020-202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古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古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
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
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
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
(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材料二1994年英美日三国瓷器进口来源及数量(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材料三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
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
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
传统创作的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
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
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开封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话,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钟嵘。
他模仿班固品评人物高下的《汉书·古今人表》,把五言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又模仿刘敌按照学术流派把书分类的《七略》,分别五言诗人的渊源流派,即所谓“九品论人,《七略》裁士”。
他结合分品和分流派来品评五言诗人,这是当时的一种风气。
《诗品》的价值不在于分品和分流派,在于发表的论诗见解。
当时有一派诗喜欢用典用事,堆砌成篇,毫无情味。
钟嵘竭力反对这派诗,称为“蠢文已甚”。
他提倡“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
要求作者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达到“自然英旨”。
这是他要纠正当时诗歌创作的流弊之一。
从刘宋以来,清谈风气影响到诗歌创作。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孙绰、许询、桓(温)、庚(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这派诗人把诗写得像理论文,是概念化的诗,钟嵘也反对,这是他要纠正诗歌创作的流弊之二。
当时学诗的人,“庸音杂体,人各为容”,“次有轻薄之徒,笑曹植刘祯为古拙”。
他们不分好坏,不辨真伪,“喧议竞起,准的无依”。
针对这种使诗歌庸俗化的趋向,这是钟嵘要纠正当时诗歌的流弊之三。
就这三点说,钟嵘在诗歌理论上确实有卓越见解。
他又从文学体裁的发展观点指出四言诗在当时作者“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诗歌的形式发展到汉魏六朝,五言诗已经取四言诗的地位而代之,比起李白说的“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的复古观点来,就显得高明多了。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此成为中国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钧瓷梅瓶
王吴军
柳随风在豫中地区的一个古镇上看到了一只钧瓷梅瓶,还附有一份鉴定证书,证明是北宋时期的钧瓷珍品。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柳随风结婚才两年,女儿刚刚出生。
现在,柳随风的女儿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
柳随风因为单位里的一桩公事,出差到那个古镇。
在这个古镇的一条小巷里,柳随风意外发现了一家古董商店,在这家古董商店不太整洁的橱窗里,他发现了这只淡红色的钧瓷梅瓶,感到异常惊奇,心想,要是能亲手拿着抚摸、欣赏一下,那该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呀!
进去问这个钧瓷梅瓶的价钱,回答是五千元。
五千元!对于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柳随风来说,这价钱实在是太高了。
“要是五百元嘛,倒是还可以……”
“您别说玩笑话了。
它可是非常古老的东西,是我们家一代代传下来的传家宝啊!”
柳随风一眼便看出来了,这位四十多岁的古董商店的店主人脾气很是执拗,即使让他在这个钧瓷梅瓶的价钱上减一分钱,他也是不会答应的。
说起来也许有点儿夸张吧,自从在那个古镇上见到那个钧瓷梅瓶
以后,直到如今,十年的时间里,柳随风简直像被那钧瓷梅瓶迷了心窍一般。
他曾经先后十次借口单位里有公事跑到那个古镇,站在一旁尽情欣赏这个钧瓷梅瓶。
他越看越是想买,然而,对于工资微薄的他来说,那个钧瓷梅瓶真的像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一朵美丽的鲜花,只能看着,却很难拿到手里。
最近一次去古镇,那是在去年夏天,也是柳随风第十次看到那只钧瓷梅瓶。
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那瓶依旧装饰在古董商店里的那个不太干净的橱窗里面,只是十年前五千元的价钱如今竟然涨到了十万元。
店主说,这十年,这里遭到过一次非常剧烈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商店附近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火灾,即便在这样危险重重的时候,最先被抢救出来的总是这个钧瓷梅瓶。
在狂风暴雨最激烈的时候,古董商店的店主说,他还专门把这个钧瓷梅瓶放在一座水泥防空洞里,在那里守着它过了三天三夜呢!
从去年夏天到现在的整整一年中,柳随风在生活中一直节衣缩食,还在业余时间找了两份工作去做,连旁人都觉得他实在是辛苦而可怜。
这是由于柳随风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他说什么也要从本来就非常拮据的生活开支中挤出十万元钱来。
为了古镇上的这只钧瓷梅瓶,柳随风的妻子连最便宜的雪花膏都舍不得买一瓶。
他的女儿竟然连学校组织的郊游都不能去了。
他自己也戒掉了烟酒,和同事之间的交际应酬之类的一切活动都给免掉了,为了能得到魂牵梦萦的钧瓷梅瓶,他什么都愿意牺牲。
柳随风好不容易凑了八万元钱,他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元,便
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古镇,把十万元钱摆在那家古董商店的柜台上。
“我也是前几天才听说的,这个钧瓷梅瓶是假货呀。
前几天,也就是我父亲去世十五周年那天,我母亲告诉我,父亲在世时说过,那东西是假的。
于是,我拿到了省城,请专家进行了鉴定,这钧瓷梅瓶果真是假的啊!”
十年前满头黑亮的头发如今却是谢顶得一根头发也不剩的古董商店的店主,仿佛有些过意不去,他跟柳随风说完这番话,脸上泛起了一丝难言的苦笑。
柳随风一听说那钧瓷梅瓶是假的,顿时觉得它黯然失色了。
但是,一想起这十年中自己对于钧瓷梅瓶的执着牵挂,这十年来为了钧瓷梅瓶而过的苦日子,他还是想把钧瓷梅瓶拿到手。
然而,古董商店的店主却执意不肯把钧瓷梅瓶卖给柳随风。
尽管已经知道它不是真品,心中却似乎依然对它怀着一种莫名其妙、难以言说的偏爱。
柳随风苦苦地恳请古董商店的店主把钧瓷梅瓶卖给自己。
结果,柳随风出五千元成交。
当天晚上,柳随风和古董商店店主把钧瓷梅瓶放在两个人的中间,坐在一起举起酒杯对饮。
不知为什么,柳随风和古董商店店主望着那个钧瓷梅瓶,只是默默无言地举着酒杯,谁也不说一句话,直到窗前的月亮冉冉西斜。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8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回忆了柳随风第一次出差到古镇见到钧
瓷梅瓶的情景,又顺叙了从去年夏天到现在发生的事情,这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小说中店主的性格也有重大转变。
从开头的“鉴定证书”推知店主并非诚信之人,但最终被柳随风的诚意打动,良心发现后将真相告知,体现正直善良的一面。
C.柳随风为了买到钧瓷梅瓶,不仅自己节衣缩食,戒烟戒酒,而且妻子和女儿也想尽办法节省开支,这是为了衬托柳随风对钧瓷梅瓶的爱慕之深。
D.这篇小说情节曲折,柳随风与钧瓷梅瓶的故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折,特别是钧瓷梅瓶由“真”变“假”,出乎意料之外,但又符合生活情理。
8.柳随风为什么要执意买下那只假钧瓷梅瓶?结合全文,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9.有人建议将小说题目改为“悬崖上的那一朵鲜花”,你认为这样的改动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答案】
7.B
8.①钧瓷梅瓶是柳随风十年间的奋斗目标,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因此他执意买回梅瓶。
②给自己十年执着牵挂一个交待,柳随风买回去的已不是瓶本身,而是自己多年的辛苦与牵挂,了却了一桩心愿。
9.不适合。
①“悬崖上的那一朵鲜花”是文中对钧瓷梅瓶的比喻,
但指向性不明确,用来作标题显得过于突兀。
②“钧瓷梅瓶”是小说的明线,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适合当作小说的标题。
适合。
①小说的标题“钧瓷梅瓶”过于朴实,缺少了文学内蕴,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性。
②“悬崖上的那一朵鲜花”是对钧瓷梅瓶的比喻,同时也暗示出柳随风仰慕、购买钧瓷梅瓶的艰难历程,适合作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