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学习知识情况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主要把握三点:一是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的主要成就;二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三是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诗歌、小说和戏剧】【三、电影与电视】(一)19 世纪以来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条件(背景):前提:19 世纪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2、技术基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3、动力: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
4、主观:科学家契而不舍、勇于创新。
电影的发展历程:诞生:1895 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默片时代(1895-1927):①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
②卓别林为最具代表的杰出演员,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有声电影时代(1927 年之后):1927 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星》;1935 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奥斯卡奖项的设立,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三)电视:1、诞生:1926 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2、发展:①1954 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②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了电视的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电视的特点: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是最普遍的大众媒体。
电视的功能:传播资讯(最重要)、远程教育、娱乐、展示优秀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的影响:电影和电视艺术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并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飞跃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学习总结人民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学习总结人民版必修31.十九世纪以来主要的文学流派2.(1)区别①从产生的背景看,现实主义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危机的结果。
②从表现内容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③从表现手法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虽然也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强调反传统,现代主义美术是反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2)联系①二者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②二者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例题(2014·浙江高考)“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老人与海》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
二抓关键:材料信息“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析选项变式训练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 C解析结合时间“20世纪30年代”及“孤儿”判断A项“重现繁荣”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前期,经济危机严重时,美国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不断,B项中的“淡定应对”不符合史实;结合“幻想型影片”分析,D项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不符合“幻想”的特点。
2.(2014·四川高考)如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1第一讲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时期:20世纪以来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2第二讲艺术一、音乐1、古典主义音乐时间:19世纪以前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学习总结PPT课件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二、主要的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 时间
主要特征
代表作品
政治上反对封建制 雨果的《巴
度,不再刻意突出 黎圣母院》、
18 世纪 人的理性,而是深 雪莱的《解
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本学案栏目开关
方法·探究区
[规范解题] 1.定考向:19 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成就。 2.抓关键:了解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注意关键词“英雄”。 3.找信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第三(英雄)交响曲》”。 4.辨选项:A 项中的“时代信息”符合贝多芬生活时代的特 点;B 项符合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特点,不符合《英 雄交响曲》的特点,符合题意要求;C、D 项符合题干中“英 雄”的特点。 答案 B
文 以后 糊不清,因果关系
待戈多》
学
不明,语言风格悖
离传统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三、主要的美术流派
流派
特点
画家及其代 表作
法国:大卫
选择重大题材;强调
新古典
《马拉之
理性,注重画面的严
主义
死》、安格尔
整与和谐
《泉》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浪漫 主义
注重情感表现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
和画面整体的 由引导人民》
网络·构建区
学案 5 专题学习总结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专题重点】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专题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023年高考复习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人们对“理性王 国”的失望,寻 求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 19世纪 义美术 中期
资本主义经济的 迅速发展;改革 成为时代的要求
注重表现人的感 情,运用鲜明色 彩和奔放笔法, 强调画面整体的 完整和统一
注重表现现实社 会,特别是对农 民生活的描述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 导人民》
米勒《播种者》、 《拾穗者》,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0世纪20年代伦敦诞生
发展
无声电影(卓别林)——有声电
影(华纳电影公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迅速发展
进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宽银幕电 发展 影、立体声电影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普 及和运用
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丰富了人类的 影响 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卓别林《大独裁者》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天鹅湖剧照
歌剧《茶花女》剧照 歌剧《卡门》剧照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 形象
现实主 义文学
工业革命的进行,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 暴露
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 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 会的罪恶
现代主 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 危机加剧了西方人精 神上的悲观和焦虑
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 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

多角度归纳总结文化发展的繁荣的前提条件
1、社会环境因素 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政治因素 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3、经济因素 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4、文化政策因素 当时社会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文化交往因素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中外之间的交往是否存在有利于经 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但二者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反映
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 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 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 由意味着责任”,这表明他( )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 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A
A
3、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 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 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 斯这一观点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约翰•克里斯朵夫》 4.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 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 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 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 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下哪 个作品类似: A.《拿破仑加冕》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 D.《日出•印象》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
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
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②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
③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等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历史影响: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四、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作品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浪漫主义美术: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3)现实主义美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印象画派:在描绘自然景色时,重视光、色和人物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作品充分表现光的强弱变化,大多用原色作画,色彩特别清新、明亮,努力去观察自然。
(5)现代主义美术: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五、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②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③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④它流通速度快,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⑤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
①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太大,导致对群众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②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退化。
③有些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误导。
④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大危害。
⑤不良的看电视习惯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