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治疗技术
内科胸腔镜的技术操作流程

内科胸腔镜的技术操作流程(一)仪器设备内科胸腔镜是一项侵入性较小的操作,仅需要在胸壁做一个检查切口,所用装置包括胸壁穿刺器套管(trocar)、胸腔镜或代用纤维支气管镜及其光源和图像系统、活检钳及术后所需胸腔引流等物品。
不同地区根据条件不同所用检查的胸腔镜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1、普通硬质胸腔镜,它及外科胸腔镜不同,它是将导光束、目镜以及活检孔道全部集于一根金属管中,当操作者在操作时可直接采用硬质活检钳对病灶区域进行活检。
通常由于工作孔道较粗,故活检钳也相对较大,活检组织亦较大,病理阳性率较高。
其不足是操作不灵活、不易变化方向多角度观察胸腔内改变。
2、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我国一些作者采用这种方法,它可在没有胸腔镜设备的地区进行胸膜疾病的诊断。
及硬质镜比较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气管镜在胸腔内的定位不易掌控,活组织取材较小。
3、前端可弯曲电子胸腔镜: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设备,它的硬质杆部具有普通硬质胸腔镜的易操作性,而前端可弯曲部分可多方向观察胸腔内改变,并且它及电子气管镜使用同一光源监视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操作过程1、选择穿刺点:胸腔镜操作的前提条件是足够的胸膜腔空间,至少6-10cm,通常对没有粘连的胸腔积液患者容易进行操作。
如果没有足够胸腔空间,则需要在胸腔镜术前或当时在X线引导下进行人工气胸来制造一个安全的穿刺空间,避免损伤肺脏。
Hersh等报道经胸壁超声选择穿刺点置入trocar 既安全有效,又不需要进行术前的人工气胸,同时超声检查节省时间,因此B超声定位穿刺进针可以替代内科胸腔镜前的人工气胸。
通常患者取健侧卧位,切口选择在患侧腋部胸壁第4-8肋间,常用6-7肋间。
2、局部麻醉:穿刺点处给予2%利多卡因5-20ml局部麻醉,疼痛明显者可给予肌注杜冷丁或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良好。
3、切口、置入胸腔镜和观察胸膜腔:在穿刺点行9mm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各层至胸膜,置入穿刺套管,将胸腔镜经套管送入胸膜腔,按照内、前、上、后、侧、下的顺序观察脏层、壁层、膈胸膜和切口周围胸膜。
内科胸腔镜检查步骤

内科胸腔镜检查步骤一、麻醉与体位1.麻醉:通常采用单侧肺通气麻醉,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2.体位:患者通常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方便手术操作。
二、切口1.切口位置:根据胸腔镜探查的需要,选择腋中线至腋前线之间的第5或第6肋间作为切口位置。
2.切口大小:切口长度通常为1-2cm,以便于插入胸腔镜和操作器械。
三、胸腔镜探查1.插入胸腔镜:将胸腔镜通过切口插入胸膜腔,观察胸膜、肺组织、纵隔等部位的情况。
2.观察与诊断:通过胸腔镜观察病变部位的颜色、质地、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诊断。
同时可以采集胸膜或肺组织标本进行活检。
四、活检与治疗1.活检:在胸腔镜的引导下,使用活检钳采集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在胸腔镜下进行切割、烧灼、冷冻等治疗措施,以消除病变组织或缓解症状。
五、结束手术1.取出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后,将胸腔镜和操作器械从切口取出。
2.封闭切口:缝合切口或使用医用胶封闭切口,避免气胸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和雾化治疗。
3.疼痛控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抗生素使用: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饮食与活动: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休息和活动,促进术后恢复。
七、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的指导:术后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2.注意观察症状: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疾病。
4.预防复发: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治疗和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八、复查与随访1.时间安排:在术后1-3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病情需要定期随访。
2.检查项目:复查时进行胸部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内科胸腔镜简介

开辟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新途径
内科胸腔镜的适应证
(一)胸腔积液: 1、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2、癌性胸腔积液 3、结核性胸腔积液 4、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
(二)脓胸 (三)自发性气胸 (四) 弥漫性肺疾病 (五) 临近脏层胸膜的局限性肺病灶 (六)特发性胸膜炎
内科胸腔镜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常见良性心律失常、轻度高血压或低氧血症:吸氧可纠正 • 活检后出血:多数可自行止血 • 活检后气胸、支气管胸膜瘘:不从脏层胸膜活检则少见 • 气体栓塞:发生率小于0.1%,人工气胸注气不宜太多 • 胸腔积液吸引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危险很小(注意预防) • 皮下气肿、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发热、切口局部感染、切口
2、建立人工气胸
1月28日上午,主管医师给予胸腔穿刺,引出胸水 800ml,并注入气体600ml,建立人工气胸。术前给予胸部 透视,观察右侧液气胸,无粘连。 目的:①使部分肺压缩以便术中视野更清楚。②观察有无 胸膜粘连以便选择最佳进镜部位。③进镜时不易损伤肺组 织。
开辟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新途径
3、体位
内、外科胸腔镜的区别
内科胸腔镜的适应证
• 一)诊断性胸腔镜术适应症: • 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 自发性气胸 • 胸膜占位性病变 • 弥漫性肺疾病 • 临近脏层胸膜的局限性肺病灶、
胸壁及膈肌病变 • 肺癌的分期 • 心包疾病 • 激素受体测定
(二)胸腔镜术的治疗适应症
• 松解粘连术 • 脓胸 • 胸膜固定术 • 血胸的治疗 • 乳糜胸的治疗 • 清除胸腔内异物 • 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 肺大泡的治疗 • 肺囊肿的治疗
内科胸腔镜禁忌证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安全的检查,胸膜腔闭塞 是本项检查的绝对禁忌证,主要为一些相对 禁忌证,包括:
内科胸腔镜

气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对于自发性气胸,在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前,用内科胸腔镜很容易观察到肺和胸膜 的病变。根据镜下观察,按照Vanderschueren分级分为以下4期:Ⅰ期为镜下肺正常; Ⅱ期可见肺胸膜粘连,Ⅲ期镜下可见小的肺大泡(直径<2cm);Ⅳ期镜下可见大量 的肺大泡(直径≥2cm)。
Step5 患者体位:侧卧位;健侧朝下;上肢举高与身体呈一直角,下胸壁垫圆垫,使上面脊 柱呈弓形,肋间隙变大。
Step6麻醉:
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 10-20ml皮内注射,不要打太多 (中毒、肋间隙不明显了),进针位置(紧贴下一个肋 骨上缘),麻醉皮下、肋间肌至壁层胸膜;
精神类药品:1-2mg咪达唑仑等。
胸腔积液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无发热;血性胸腔积液;胸部 CT提示恶性肿瘤。因此建议对具备以下特点者可积极进行胸 腔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断。
(1)胸部CT显示明确的肺部肿块影或胸膜结节病变,疑诊恶 性肿瘤,而痰、胸腔积液和气管镜检查不能确诊者;
(2)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肿瘤而全身检查未发现转移,特 别是CT影像不能明确胸膜病变者,可积极进行胸腔镜检查确诊 或初步除外胸膜腔转移,增加患者手术治疗的机会。
胸腔镜下胸膜疾病表现
腺癌
(白色颗粒)
腺癌
(小结节)
腺癌
(Medium 结节)
腺癌
(厚度不规则)
肺结核
恶性黑色素瘤胸膜转移(下图)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恶性间皮瘤(上皮)钙网膜蛋白(+) CAM5.2(+) EMA(+) 波形蛋白 (+) CEA (-) SP-A(-)
内科胸腔镜的操作方法

内科胸腔镜的操作方法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胸腔和腹腔内的各种手术。
它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胸腔外科和腹腔外科领域。
内科胸腔镜手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定位和准备:在手术之前,医生需要使用X光或者CT扫描来确定手术的目标位置,并进行准确定位。
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位,并双侧伸直臂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区域需要进行消毒和铺巾。
3. 手术工具插入:在确定好手术位置后,医生会先进行局部麻醉,在胸壁上做一个小的切口。
然后,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胸腔镜,胸腔镜有不同的直径和角度可选择。
胸腔镜一般包括镜头、光源和摄像器。
通过胸腔镜,医生可以观察和操作手术部位。
4. 通气和胸腔镜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胸腔镜对胸腔进行通气,以保持胸腔的正常解剖结构。
同时,还需要通过胸腔镜插入引流管,用于排放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和血液。
5. 血管和肺叶的处理:在进行胸腔镜手术时,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血管和肺叶。
对于肺叶切除手术,医生会使用胸腔镜切除掉病变的肺组织,然后进行血管的结扎和切断。
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组织和结构。
6. 恢复和结束手术:在手术结束时,需要进行恢复和整理。
医生会将引流管从胸腔内取出,并进行止血处理。
最后,医生会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总体来说,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熟练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良好的观察能力,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虽然内科胸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可以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可能会因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内科胸腔镜概念

内科胸腔镜概念内科胸腔镜概念•什么是内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医学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内疾病的方法。
–通过小切口或自然孔道,将胸腔镜插入胸腔,利用显微镜和摄像系统观察胸腔内部情况,并进行手术治疗。
–借助内科胸腔镜技术,医生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减少切口和组织破坏,有助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
•内科胸腔镜的应用领域–肺部疾病:内科胸腔镜可用于肺叶切除术、肺癌切除、肺结核和肺脓肿的治疗等。
–食管疾病:该技术可用于食管癌切除、食管狭窄病变切除等。
–心脏疾病: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等可通过内科胸腔镜进行。
•内科胸腔镜的优势–微创: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较少。
–视野清晰:通过显微镜和摄像系统,医生可以获得高清晰度的显像,精确观察和操作。
–恢复快: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内科胸腔镜的注意事项–操作专业:内科胸腔镜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适应症限制: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内科胸腔镜手术,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适应性。
–潜在风险:虽然内科胸腔镜手术创伤小,但仍可能存在感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风险。
结语内科胸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但仍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确定手术适应性。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内科胸腔镜技术有望在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内科胸腔镜概念•内科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兴起,内科胸腔镜技术开始被应用于胸腔手术。
–最早的内科胸腔镜手术仅能进行简单的胸腔活检和胸腔引流,技术水平有限。
–随着器械和摄像系统的不断改进,内科胸腔镜手术逐渐发展成为多种复杂胸部疾病的治疗手段。
•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常用技术与设备–腹侧入路:通过临床切口进入胸腔进行手术,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和胃镜胸腔镜等。
内科胸腔镜操作规程

内科胸腔镜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1.经多个无创方法仍不能确诊胸腔积液
2.肺癌和胸膜间皮瘤分期
3.对于自发性气胸局部诊疗
4.对恶性胸腔积液或良性复发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固定诊疗
5.其它适应症,包含需要在纵隔、心包、膈肌进行活检病例
二.禁忌症
1.胸膜腔闭塞是绝对禁忌症
2.相对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计数小于40×109/L。
(2)
低氧血症(3)严重心血管疾病(4)连续不能控制咳嗽(5)极度虚弱病人
三.操作方法
1.选择穿刺点:必需有足够大胸腔空间,最少6-10cm,不然必需于
术前进行人工气胸操作以制造一个安全操作空间。
胸腔积液病人常规进行胸壁B超检验以选择穿刺点。
2.局部麻醉:穿刺点处给以2%利多卡因5-20ml进行逐层麻醉,疼
痛猛烈病人可予静脉或口服镇痛药品。
3.切口、置入胸腔镜和观察胸壁:在穿刺点切开一个10-15mm切口,
逐层钝性分离直至穿透胸膜,置入穿刺套管,胸腔镜由穿刺套管送入胸腔,根据内、前、上、后、侧、下次序观察脏层、壁层、膈胸膜、切口周围胸膜,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
如遇胸膜粘连,
可用电凝或电切对粘连带进行松解,注意预防出血。
4.术后:拔出穿刺套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接床边引流瓶进行引
流。
内科胸腔镜的优点

内科胸腔镜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胸腔镜成为了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内科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胸壁上开3个1.5cm长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无需撑开肋间,减少了手术创伤。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胸壁上切开20cm以上的切口,切断胸壁各层肌肉,术后疼痛难以解决。
其次,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轻。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无需撑开肋间,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周可恢复正常工作。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因胸壁创伤大,术中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明显,胸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患者术后活动受限。
第三,内科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影响小。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
此外,内科胸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手术不同程度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手术创伤越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越大,胸腔镜和传统开胸相比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减少。
同时,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更美观。
最后,内科胸腔镜手术既可作为诊断性手术,也可作为治疗性手术。
它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内科胸腔镜手术可以清晰地全面的观察胸腔内情况,可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治疗性手术适应症包括胸膜疾病、肺部疾病、食道疾病、纵隔疾病以及其它疾病。
综上所述,内科胸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更美观等优点,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医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胸腔镜介入治疗技术
技术临床应用
山东省立医院林殿杰
一胸腔镜术历史背景
内镜技术自兴起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而胸腔镜应用于临床尚不足100年。
瑞典的内科医生Jacobaeus于1910年首次将胸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
胸腔镜术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随着胸腔镜各种配套设备的不断改进
胸腔镜术历史背景
我国的胸腔镜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二内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常用器常用器常用器械械
•
硬式胸腔镜或可弯曲电子胸腔镜•
硬穿刺套管针或软穿刺套管针•
冲洗吸引器•
干粉喷粉器•
活检钳•
胸腔镜电视显示器、摄像机、冷光源•引流管
三、内科胸腔镜的适应症
诊断性胸腔镜术适应症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
治疗性胸腔镜术适应症
常规消毒后铺巾局麻
局麻局麻
植入植入truck truck truck,,进镜
进镜观察
结核性脓性胸
•H:\20120702001-1 李长芸\20120702001-1\00000013.bmp
脓胸
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