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017

合集下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46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46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4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热情,推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农村创业、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基层首创”的原则,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运行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为补齐“三农”短板、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任务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使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和服务覆盖全省17个市(州)及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全领域,发展省、市、县三级法人科技特派员300家,个人科技特派员5000人,建设“星创天地”50个,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合作社500个,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新机具、新产品1000项,直接服务、带动农户20万户,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运行机制较为完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和服务新局面。

我国四年内将建30个国家级农高示范区

我国四年内将建30个国家级农高示范区

我国四年内将建30个国家级农高示范区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4
【摘要】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表示,科技部将着力做好提升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的工作。

在总体布局上,到2020年,拟建设30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30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000个省级科技园区。

【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示范区;国家级;科技工作会议;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建设;科技部;负责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1.33
【相关文献】
1.现有国家级农高区的建设发展对丽水国家级农高区创建的启示 [J], 黄艳娴
2.打造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国家农高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J],
3.科技部:四年内将建30个国家级农高示范区 [J],
4.我国四年内将建30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J],
5.包头将建全国首个以稀土命名的国家级名牌创建示范区 [J], 那森宝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手册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手册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手册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发展背景 (2)1.2 目标定位 (2)1.3 发展战略 (2)第二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2.1 基础设施规划 (3)2.2 建设标准与要求 (3)2.3 建设时序与投资估算 (4)第三章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 (5)3.1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3.2 研发平台建设 (5)3.3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5)第四章产业布局与优化 (6)4.1 产业结构调整 (6)4.2 产业链构建与延伸 (6)4.3 产业集群发展 (7)第五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7)5.1 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 (7)5.2 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发展 (7)5.3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 (8)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8)6.1 生态环境保护 (8)6.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8)6.1.2 生态景观建设 (8)6.2 资源循环利用 (8)6.2.1 资源调查与评估 (8)6.2.2 资源循环利用措施 (8)6.3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9)6.3.1 绿色生产技术 (9)6.3.2 产业融合发展 (9)6.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9)第七章人才培养与引进 (9)7.1 人才需求分析 (9)7.1.1 人才类别 (9)7.1.2 人才需求特点 (10)7.2 人才培养与培训 (10)7.2.1 人才培养 (10)7.2.2 人才培训 (10)7.3 人才引进政策与措施 (10)7.3.1 政策支持 (10)7.3.2 措施保障 (11)第八章投融资与政策支持 (11)8.1 投融资机制创新 (11)8.2 政策支持体系 (11)8.3 项目评估与监管 (12)第九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12)9.1 国际合作策略 (12)9.2 国际交流平台建设 (12)9.3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13)第十章组织管理与运营 (13)10.1 组织管理体系 (13)10.2 运营机制创新 (14)10.3 监管与考核 (14)第一章总体规划1.1 发展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任务。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9.07•【字号】武农〔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新城区农委(农业局)、委相关处室、委属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2017年1号文件精神,培育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7〕29号)、《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17〕30号)精神,我委研究制定了《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区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迅速组织开展培育工作。

联系人:张薇联系电话:65683235电子邮箱:nyjkjc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2017年9月7日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引导农业从业人员走职业化道路,着力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紧紧围绕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立足产业、突出重点,分类培训、精准培育”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和培育工作基础保障能力,2017年全市计划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

二、重点任务和内容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创业培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农业龙头企业高管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计划,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提纲格式) (1)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提纲格式) (1)

关于批准北京顺义等27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通知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1年01月04日来源:科技部国科发农[2010]704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科技部决定启动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

经地方推荐和专家评审,科技部研究决定,批准北京顺义等27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见附件1),建设期为三年。

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科技主管部门,以及园区所在地(市)政府进一步重视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请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单位按照《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的要求,修改完善园区总体规划,编写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提纲见附件2),于2011年3月1日前将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一式四份)报送科技部审核备案。

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邮编:100045。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科技部农村司,王亚武,。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王强杨经学,(兼传真);电子邮件: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1 北京顺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 天津滨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 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5 辽宁海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6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7 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8 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9 安徽芜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 江西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1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2 河南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3 湖北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4 湖南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5 广西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6 海南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7 重庆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 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9 贵州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 陕西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1 甘肃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2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4 新疆伊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6 厦门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7 深圳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附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园区名称建设单位科学技术部编制年月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编写提纲1、基本情况表2、园区概况(包括园区建设地点、面积、时间、管理机构、主要技术支持与合作单位、主导产业(产品)、企业与农户等方面的总体情况)3、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包括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总体目标等)。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厅编制
年月日
编写内容
1.提要(对园区建设内容及规划作简要说明)
2.概况(包括所在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基础、园区基本情况、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优劣势分析等)
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创新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总体思路与目标
5.功能布局与建设定位
6.主要建设任务与考核指标(建设期内,各功能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创新创业、“星创天地”、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预期考核指标等)
7.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园区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具体管理形式,项目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园区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承包机制、技术推广机制等园区运行机制)
8.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园区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经营收入、运行成本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9.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10.建设年度任务与进度安排
11.有关附件(园区规划图、表格及园区规划、环评、基础
设施建设、管理机构等的批复文件)。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南第1章引言 (3)1.1 农业科技园区概述 (3)1.2 园区发展背景与意义 (3)第2章园区规划与布局 (4)2.1 园区总体规划 (4)2.2 功能区划分 (4)2.3 基础设施建设 (5)第3章产业发展战略 (5)3.1 产业定位与选择 (5)3.1.1 明确产业定位 (6)3.1.2 选择主导产业 (6)3.2 产业链构建 (6)3.2.1 产业链拓展 (6)3.2.2 产业集聚发展 (6)3.3 产业协同发展 (6)3.3.1 促进产业内部协同 (6)3.3.2 加强产业间协同 (6)第四章科技创新与转化 (7)4.1 科技研发体系 (7)4.1.1 建立多元化的研发主体 (7)4.1.2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研发 (7)4.1.3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4.2 技术引进与转化 (7)4.2.1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7)4.2.2 建立技术转移平台 (7)4.2.3 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 (7)4.3 创新平台建设 (7)4.3.1 建立科技创新中心 (7)4.3.2 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8)4.3.3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 (8)4.3.4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8)第五章农业生产与管理 (8)5.1 高效农业生产 (8)5.1.1 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8)5.1.2 推广高产优质品种 (8)5.1.3 发展设施农业 (8)5.1.4 节水灌溉技术 (8)5.1.5 病虫害绿色防控 (8)5.2 精准农业技术 (8)5.2.1 土壤检测与施肥 (9)5.2.2 植物生长监测 (9)5.2.4 农业机械化管理 (9)5.3 农业信息化管理 (9)5.3.1 农业大数据平台 (9)5.3.2 农业物联网 (9)5.3.3 农业电子商务 (9)5.3.4 农业智能化服务 (9)5.3.5 农业信息化培训 (9)第6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循环农业 (9)6.1 生态保护策略 (9)6.1.1 生态系统评估 (9)6.1.2 生态保护措施 (10)6.2 循环农业发展 (10)6.2.1 循环农业模式 (10)6.2.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0)6.3 资源利用与废弃物处理 (10)6.3.1 资源利用 (10)6.3.2 废弃物处理 (11)第7章农业品牌与市场拓展 (11)7.1 农产品品牌建设 (11)7.1.1 品牌定位 (11)7.1.2 品牌培育 (11)7.1.3 品牌保护 (11)7.2 市场营销策略 (11)7.2.1 市场细分 (11)7.2.2 渠道拓展 (11)7.2.3 促销活动 (11)7.3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12)7.3.1 电商平台建设 (12)7.3.2 物流配送体系 (12)7.3.3 电商人才培养 (12)第9章政策与金融支持 (12)9.1 政策环境分析 (12)9.1.1 国家政策背景 (12)9.1.2 地方政策环境 (12)9.1.3 政策需求与挑战 (12)9.2 政策制定与实施 (12)9.2.1 政策制定原则 (12)9.2.2 政策制定路径 (13)9.2.3 政策实施与监管 (13)9.3 金融创新与服务 (13)9.3.1 金融支持现状 (13)9.3.2 金融创新需求 (13)9.3.3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13)9.3.5 金融政策优化 (13)第10章国际合作与发展趋势 (13)10.1 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 (13)10.1.1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 (13)10.1.2 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 (14)10.2 国际合作模式与途径 (14)10.2.1 间合作 (14)10.2.2 企业间合作 (14)10.2.3 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 (14)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3.1 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4)10.3.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 (14)10.3.3 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14)10.3.4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14)10.3.5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 (14)10.3.6 农业科技园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15)第1章引言1.1 农业科技园区概述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开发方案

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开发方案

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开发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园区发展定位 (2)1.1.1 项目背景 (2)1.1.2 发展定位 (2)1.2 规划目标与原则 (3)1.2.1 规划目标 (3)1.2.2 规划原则 (3)1.3 规划范围与布局 (3)1.3.1 规划范围 (3)1.3.2 布局规划 (3)第二章科技创新体系 (3)2.1 创新平台建设 (3)2.2 技术研发与转化 (4)2.3 人才引进与培养 (4)第三章产业链构建 (5)3.1 产业结构优化 (5)3.2 产业链延伸 (5)3.3 产业融合发展 (5)第四章设施建设 (6)4.1 农业基础设施 (6)4.2 科技研发设施 (6)4.3 公共服务设施 (7)第五章生态保护与建设 (7)5.1 生态环境规划 (7)5.2 农业废弃物处理 (7)5.3 生态农业技术 (8)第六章市场开发与营销 (8)6.1 市场分析 (8)6.1.1 市场环境分析 (8)6.1.2 市场需求分析 (9)6.2 品牌建设 (9)6.2.1 品牌定位 (9)6.2.2 品牌核心价值 (9)6.2.3 品牌形象塑造 (9)6.3 营销策略 (9)6.3.1 产品策略 (9)6.3.2 价格策略 (9)6.3.3 渠道策略 (10)6.3.4 推广策略 (10)第七章投融资与运营管理 (10)7.1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10)7.1.1 投资估算 (10)7.1.2 融资方案 (11)7.2 园区运营模式 (11)7.2.1 运营主体 (11)7.2.2 运营模式 (11)7.3 风险评估与管理 (11)7.3.1 风险识别 (11)7.3.2 风险评估 (12)7.3.3 风险管理 (12)第八章政策与法规 (12)8.1 政策支持 (12)8.1.1 国家层面政策 (12)8.1.2 地方层面政策 (12)8.2 法规保障 (12)8.2.1 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法规体系 (12)8.2.2 强化法规执行力度 (13)8.3 政策宣传与落实 (13)8.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13)8.3.2 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13)第九章人才培养与交流 (13)9.1 人才培养计划 (13)9.2 人才引进政策 (14)9.3 交流与合作 (14)第十章监测与评估 (15)10.1 监测体系建立 (15)10.2 评估指标体系 (15)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5)第一章总体规划1.1 园区发展定位1.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2
编号
湖北省农业科技园区
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年月日
一、主要编写内容
(一)项目提要
对园区建设内容及规划作简要说明
(二)园区概况
1、建设现状:
主要内容包括:园区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内部动力;园区建设现状(园区基本情况、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状况、资金来源结构、主要技术开发成果及效益情况、示范带动作用等)。

2、自然资源概况:
(1)地理位置及条件
(2)地形、地貌及土壤
(3)气候条件及水资源
(4)物产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作物和畜禽品种资源等)
(5)交通状况
(6)其他有关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1)劳动力资源
(2)土地资源(园区土地面积及状况)
(3)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
(4)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园区建设所具备的条件
列出园区建设已经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对存在的不利因素作简要分析。

(三)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从园区建设的意义、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性等方面分析
2、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规划的指导思想
(2)规划的基本原则
(3)园区发展方向
3、规划目标
(1)园区的建设期限
(2)年度建设目标
(四)园区的布局与功能
1、功能分区现状及评价
主要说明园区目前的功能分区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园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1)功能分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2)功能分区方案:包括新建功能区及已建功能区的调整等方案
(3)项目区产业规划
包括园区主要产业的面积、产量、产值、经济效益等。

(五)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1、园区建设内容
详细说明各功能区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方案。

2、园区生产的技术方案
包括园区各产业生产的技术方案、简易流程等。

3、园区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
从园区的结构、规模、布局、实施时间安排及技术等方面对园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六)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
1、园区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园区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具体管理形式等内容。

2、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
主要说明项目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相互关系及联系。

3、园区的运行机制
包括经营管理机制、技术承包机制、技术推广机制及其与园区运行有关的各种机制。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附必要表格)
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园区项目投资等内容。

2、分项投资构成
即各建设内容的投资构成,应附必要表格并作出相应解释。

3、资金筹措
(八)效益分析
1、经营收入估算
包括园区各产业收入估算(应附必要表格)
2、园区运行成本分析
对园区运行的成本进行分析,应附必要表格。

3、效益指标的计算
对园区建设的有关效益指标进行相应计算。

4、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包括园区建设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等。

(九)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包括完成总体规划目标所需要的政策及措施支持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
2、附件中所列项目为基本内容,具体编写时可适当掌握;
3、本《规划》随《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一同上报;
4、本规划用A4纸找印,一式10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