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十六章-儿科基础及儿科疾病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儿科学——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教学教案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儿科学常见儿童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常见儿童疾病的治疗方案
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方法
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儿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教学难点
儿童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儿童疾病的心理护理: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儿童疾病的预防:需要向家长和儿童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父母的关爱和付出
3
教学内容
儿童常见疾病概述
发烧:症状、治疗和预防
腹泻:症状、治疗和预防
过敏:症状、治疗和预防
肺炎:症状、治疗和预防
麻疹:症状、治疗和预防
感冒:症状、治疗和预防
咳嗽:症状、治疗和预防
皮肤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哮喘:症状、治疗和预防
手足口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儿科学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教学教案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 儿科简介 • 儿童常见疾病 • 儿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儿科研究与发展
01
儿科简介
儿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阶段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 与治疗以及促进儿童健康。
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儿科医生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留观30 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较高。
饮食搭配
应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适量摄入肉类、蔬菜、水 果等,避免偏食或挑食。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影响宝 宝的消化系统和牙齿健康。
03
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促进患儿
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04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疫苗接种与预防
疫苗种类
包括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等,用于预防结核病、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接种时间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接种时间不同,家长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 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等。在生长过程中,儿童会经历不同的敏感 期,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听觉、视觉、触觉等。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儿科医生更好 地照顾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02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发 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 ppt课件

编辑版ppt
22
1.脑瘫:
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年内,因各种原 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 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综合症.出现 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反射异 常,可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癫痫、行 为异常,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编辑版ppt
23
(1)脑瘫的致病原因可分为:
①产前:孕期受病毒感染、中毒、射线 照射、外伤、吸烟、酗酒,影响中枢神 经系统发育。
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
编辑版ppt
1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识记儿童残疾的一级、二 级、三级预防概念
掌握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儿童护理特点
理解和掌握各种儿童残疾的定义和基本特
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传染病基础知 识
编辑版ppt
2
儿童残疾的预防及措施
(一)儿童残疾的预防原则
1.孤残儿童残疾需要预防为主:开展三级预 防,重点一、二级预防,对已发生的残疾,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轻残疾程度。
1.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群,避免和减少残 疾发生过程,控制致残原因,减少致残风险
(1)提高全社会公共卫生状况
(2)做好婚前医学咨询和优生优育咨询, 加强围产期预防保健。开展风疹疫苗注射, 合理正确用药。
编辑版ppt
5
(3)建立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监测 管理,防止疾病发生。 (4)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产时监护。 (5)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6)加强0-3岁婴幼儿的保育和管理
到18个月,还不能讲几个单词,或者 发音不清楚,或较多的使用手势。理解和交 往能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他在其他领域或 整体的发育落后。
编辑版ppt
19
(四)言语障碍
1.定义: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 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 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
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害羞心理 和自尊心。
编辑版ppt
32
儿科学基础
编辑版ppt
1
提纲
小儿年龄分期及保健重点 儿童计划免疫 儿科体格检查要点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编辑版ppt
2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编辑版ppt
3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 40周
新生儿期 (neonatal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易患感染性疾病
编辑版ppt
7
小儿年龄分期
幼儿期
智能与语言 能力发展
意外创伤和中毒 消化紊乱/营养不良 传染病
编辑版ppt
8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前期
智能发育快 可塑性强
各种意外 免疫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小儿年龄分期
学龄期
接受教育的 重要时期
近视眼/ 龋齿 良好的生活 \学习习惯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3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编辑版ppt
24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平衡膳食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 进行法制教育
编辑版ppt
25
青春期保健
心理教育 性教育 疾病筛查
儿科学教学课件及教案

儿科学教学课件及教案教学课件: 儿科学导论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内容,为未来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培养其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科学基本概念(1) 儿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 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3) 儿童时期常见疾病的特点2. 儿科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1) 儿童感染性疾病及治疗(2) 呼吸系统疾病及治疗(3) 消化系统疾病及治疗(4) 泌尿系统疾病及治疗(5) 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6) 其他常见疾病及治疗3. 儿童预防接种(1) 疫苗种类及接种时间(2) 疫苗的作用及意义(3) 疫苗接种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三、教学目标1. 熟悉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
2. 熟悉常见儿科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3. 掌握儿童时期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作用及意义,掌握疫苗接种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具详细介绍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2. 互动讨论:通过案例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实验操作:通过模拟接种等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考试成绩评估:通过期末考试来考察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平时表现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儿科学》等相关经典教材。
2. 多媒体教具: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具。
3. 实验室设备:模拟接种装置等实验室设备。
七、教学安排周次 | 内容 | 含义---|---|---第一周 | 儿科学基本概念 | 熟悉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
第二周 | 儿童感染性疾病及治疗 | 熟悉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第三周 | 呼吸系统疾病及治疗 | 熟悉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临床医学概要PPT课件

临床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临床医学的发展历程
自古代医学至今,临床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在 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临床医学的未来趋势
未来,临床医学将朝着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将为临床医学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医生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 加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临床医学将更加注
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临床实践经验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而学术研究的结果又可以指导临床 实践。医生应该注重将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诊疗能力。
典型病例分析
01
典型病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是进行病例分析的关键。这些病例可以是成
功的案例,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和警示意义的案例。
改进建议
根据诊疗效果评估结果,医生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优化治疗方案、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医 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措施。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医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 度。
PART 06
临床医学伦理与法律规范
临床医学伦理原则
尊重自主性原则
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包括 知情同意、自主选择治疗方案
重预防和保健,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PART 02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
总结词
对人体结构的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详细研究了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结构 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器官、血管、神经等。对于医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 学知识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前提。
儿科学基础与儿科疾病

儿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
与基础医学的关系
儿科学以基础医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基础医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疾 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 联系。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急救流程与团队协作
了解儿科急危重症的急救流程,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紧密 协作,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营养评估与指导
通过对儿童饮食状况的调查和营养 评估,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和建 议。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
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 不平衡性等特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 的心理发展任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通过心理测验、观察和行为分析等方 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与预防医学的关系
儿科学与预防医学密切相关,预防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在儿科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预 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02
儿科基础知识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
儿童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 生长曲线,包括身高、体 重、头围等指标的增长趋
势。
生长速度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速 度不同,通常婴幼儿期生 长速度最快,青春期次之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 作用于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和 组织修复,缓解疼痛和炎症。
饮食治疗
根据儿童的病情和营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调 整饮食结构改善病情。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 法,以及音乐疗法、艺术疗法
中医临床概论中医儿科疾病绪论教案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儿科疾病的范围。 2、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3、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发病学要点。 4、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学要点,儿
科常用内治治法。 5、熟悉中医儿科疾病的用药要点。
绪论—中医儿科疾病的范围
小儿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易患外感疾病和肺、脾、肾三系疾病。
外感:感冒 肺系:咳嗽、哮喘 脾系:泄泻、呕吐、厌食、疳证 肾系:遗尿、五迟五软、解颅
• 代表方剂——桃仁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桃仁承气汤等。
• 9、补益健脾法 • 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的病证,临
床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 溏等。
常用方剂——四君子汤、异功散、七味白 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 10、培元补肾法 • 适应症——小儿素禀不足诸证。如五迟、
五软、解颅、遗尿等。
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小儿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举例:
肺—常不足—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
“发病容易”
脾—常不足—疳证、食积、泄泻诸症
肾—肾精不足—解颅、股怯胎弱、五返五软
“发病容易”
心、肝:生理上为充实; 病理上常有余―易受惊吓、易发惊风
二、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灵枢·逆顺肥瘦》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小儿药证直诀》
“稚阴未充,稚阳未长”——清·吴鞠通 “稚阴稚阳”学说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生机——生命力、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
难 点
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授课班级
-
授课日期
月 日
月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
月 日
月 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督促同学们把手机收起来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考勤。
【导入课程】
第四节 婴儿腹泻
一、病因
(一)内在因素
-
1.消化系统特点: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2.机体防疫功能差
3.药物治疗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维生素D及钙剂摄入不足
(3)先天性维生素D储备不足
(4)&
(5)生长过速、需要量增加
(6)疾病影响
(7)药物影响
2、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对钙磷代谢和成骨局部都产生不良影响。
3、临床表现
(1)初期
(2)激期
。
1.骨骼系统改变
2.全身肌肉松弛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36次课
授课课题
第十六章 儿科基础及儿科疾病 第四节 婴儿腹泻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六节 小儿高热惊厥
授课时数
2
课 型
理论课
】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 、掌握婴儿腹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熟悉婴儿腹泻的辅助检查;
3、了解婴儿腹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
3.高热惊厥持续状态的诊断标准
4、治疗要点
(1)处理原则
(2)控制惊厥的方法
(3)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问题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具:
参考资料:1、唐省三 郭毅主编 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教具:教材、多媒体、板图、模型
3.其他
(3)恢复期
(4)后遗症期
4、诊断要点
5、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
(3)维生素D
(4)钙剂
(5)后遗症期
6、预防
第六节 小儿高热惊厥
1、病因 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均可导致小儿发生惊厥。
2、临床表现 典型高热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3、诊断要点
)
1.典型高热惊厥的诊断要点
2.不应诊断为高热惊厥的情况
3.人工喂养:感染率高于母乳喂养
4.肠道菌群失调
(二)感染因素
(三)非感染因素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泻
·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二)慢性腹泻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要点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
五、治疗要点
。
1.饮食疗法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