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案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种类及作用,掌握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学习重点】:1、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2、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三大宗教不同建筑风格的画面,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营造一种有宗教特色的氛围,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
活动一:2个即兴表演师:同学们的才艺如何?那我们就来2个即兴表演。
第一个即兴表演:一个同学扮演来深圳旅游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一个同学扮演不懂外文的出租车司机。
扮演外国人的同学,请把你想去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然后擦掉。
生:(表演略)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通,给交流和沟通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第二个即兴表演:一个同学扮演阿拉伯人去一个中国人家里做客,一个同学扮演接待这位客人的中国人,看看这位同学怎样接待这位客人。
生:(表演略)师: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如果你对宗教一无所知,也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77-P78并结合图4-9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种类及作用、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1、世界上共有________多种语言,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4、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其发源地国家。
5、结合图4-9,填写下表: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二)阅读课本P79,了解三大宗教发愿及主要分布地区1、、和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其中,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
3、填写下表:宗教产生地方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二、自主探究结合图4-11,完成活动第1题,三大宗教的建筑有何特点?。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以及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地图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宗教的起源和传播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疑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区域。
2.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域。
3.理解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以及宗教的分布情况。
2.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宗教的起源和传播。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地图和相关地图,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说明和展示。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地图和实例,分析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分布情况,总结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地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识,但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宗教节日和习俗,但对宗教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掌握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信仰,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传播和影响;2.难点: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以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3.小组讨论话题和问题解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多样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如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以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地图和图片中的实例,分析世界各地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的基本地理格局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语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相对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差异性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掌握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语言和宗教的传播和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增强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理解和包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难点:语言和宗教传播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语言和宗教的传播和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地图: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图。
3.案例材料:有关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实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世界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哪些?2.这些语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有哪些?4.这些宗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案例中的语言或宗教是如何传播的?2.传播的原因是什么?3.传播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4.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并在黑板上板书重点内容,如语言和宗教的传播途径、传播原因和影响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a. 请学生运用GIS软件,分析并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b. 请学生结合地图和图表,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
c. 请学生选择一个国家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进行研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该国的语言和宗教信仰的分布情况、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等。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技能。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技能。
- 宗教的分布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关,宗教的发源地往往成为宗教信仰的中心地带。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语言和宗教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GIS可以用于地图的查看和编辑,帮助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 GIS可以用于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如查询某个地区的语言和宗教信仰情况。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②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①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图文分析能力;②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初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使学生学会关心世界,进而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的兴趣;②通过联系身边的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探究式学习法和读图填表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当你们想要向他人表达你们的想法时,你们会怎么做?学生:纷纷回答表达方式,最先提到说话。
教师引导:说话的书面表达方式是什么?学生:语言教师:随着我们国家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同学们也有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想和他们畅通无阻的交流,首先得要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语言。
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特征,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信奉宗教,宗教自诞生以来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宗教文化,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导学结合,图文结合,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语言播放不同语言的音频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五种不同的语言,知道世界上共有多少种语言吗?学生:略教师:据估计有3000-4000种,我们今天只需了解六种世界主要语言,这六种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他们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板书:1.世界主要语言多媒体展示图片-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教师:刚才我们听到了不同的语言发音不同,同样,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也会有差别。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语言和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和宗教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宗教习俗和信仰有所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地理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掌握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观念,提高人文地理素养,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4.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展示材料,日本年的3.11地震与中国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傲人。
《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延续囧系列搞笑风
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有趣,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决定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较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如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下列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示人物图片:1奥巴马 2齐达内 3普京 4阿拉伯人 5梅西 6姚明
提问: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探究步骤:
1、在“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的图例中,找出本组语言的代表颜色;
2、根据颜色在图中找出本组语言的分布范围,并用彩笔在导学案上的“世界轮廓图”中画出该语言的大致分布地区;
3、参照“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用大洲名称及方位词归纳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完成课本P79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给予学生明确的探究步骤,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分布范围画在导学案空白图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直观印象。
)
活动5【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分小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画出的语言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小组代表结合展示画出的示意图说出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示,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记忆。
)
思考: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
过渡:边展示泰囧电影中关于佛教的图片,边提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泰囧中反映了哪一个宗教的文化?——佛教。
世界上共有3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两个。
.com
(设计意图:借泰囧电影中的佛教文化过渡到世界的宗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跟课堂导入时的情境相呼应,也可以再次借泰囧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
)
活动6【讲授】二、世界的宗教
播放视频:关于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及一些习俗的介绍学生边看视频,边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教师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更直观,便于学生记忆这部分知识,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好。
)
总结:1、世界主要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建筑特点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智勇大闯关
1.选择去教堂结婚的人多信仰 (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到西亚、北非去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最好会 ( )
A.法语
B.德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3.下列国家中,主要信仰基督教的是 ( )
A.伊拉克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4.下列国家不是以英语为主的是 ( )
A.澳大利亚
B.美国
C.加拿大
D.日本
5.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 俄语
D. 葡萄牙语
6. 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是 ( )
A.犹太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7.看投影出的人物图片,他们分别信仰什么宗教?
8.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解释这三部电影分别在中国内地、泰国和中国香港拍摄的原因?
9.结合“世界语言的分布”,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为下一部“囧”系列电影剧组推荐理想拍摄地。
闯关形式:学生抢答,教师给小组加分,最后算总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借由闯关抢答进行课堂练习,再次活跃课堂气氛,思考题的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并且第8、9题的设计不仅紧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还与本节课一开始创设的“囧”系列电影的情境巧妙的贴合起来,首尾呼应。
)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并能够用表格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
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目标
培养唯物主义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
新授:
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①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②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③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④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过渡:这些语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请在图上找到。
活动二:
学生分组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课后活动题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活动一: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提供有关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补充。
教师: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响。
我们对信徒们都应该十分尊重。
你能说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吗?你信仰宗教吗?你周围有信仰宗教的人吗?
学生看资料后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影响及区别,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活动二:组织学生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到其分布地区。
小结: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
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
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而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信仰。
结束: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谈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始至终做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