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皮 肤或头发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色素改变。针对皮肤不良反 应的推荐治疗包括皮质激素、 四环素、 甲硝唑和皮肤 保湿剂。
最新版整理ppt
3
EGFR TKIs相关皮肤毒性反应
最新版整理ppt
Hale Waihona Puke 4分级中国专家组推荐在NCI-CTCAE3.0版本基础上进行简 化,根据皮肤损害的范围,有无主观症状、对日常生 活的影响与否及有无继发感染来评定,使之更好地指 导临床的分级治疗,并将皮肤毒性分为3级。
生存(OS)显著相关性:在BR21研究中,与无皮疹患者相比,1度及2
度以上皮疹者总体生存明显延长(HR:0.41,P<0.001; HR:0.29,
P<0.001);而在PA.3研究中,出现中-重度皮疹与总体生存及无病进
展生存期( PFS)明显相关(P<0.001),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TRUST试验台湾地区中期分析结果亦显示无皮疹及1度皮疹者中位无进
I级(轻度):范围较局限(如丘疹脓疮疹病变范围主 要局限于头面部和上躯干部),几无主观症状,对日 常生活不产生影响,不伴有继发性感染。
II级(中度):范围比较广泛,主观症状轻微;对日 常生活产生轻微影响,无继发感染征象。
III级(重度):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 活影响较大,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抑制剂 (包括 抗
VEGF单抗如贝伐单抗、 MTKIs如舒尼替尼) 常见的不 良反应。各项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约为 30%。
最新版整理ppt
9
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病人应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中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 定的病人不应开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应用抗血管 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控 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的病人如果在接受抗血管生成药 物治疗后出现血压升高, 应考虑原有降压药加量或加

医学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医学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病人应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中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 定的病人不应开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应用抗血管 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控 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的病人如果在接受抗血管生成药 物治疗后出现血压升高, 应考虑原有降压药加量或加
用 另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高血压,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预防性治疗EGFR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性的主要 随机双肓研究的总结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8.手足综合征
MTKIs会导致手足综合征, 即肢端特别是手掌或足底的红 斑、 红肿疼痛等症状。通常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前6周。前驱症
状包括手掌或足底的麻木或感觉异常, 逐渐加重并伴随双 侧
对称的肿痛、 边界清晰的红斑, 进一步加重则会出现水泡 或脱皮, 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溃疡或继发性感染。接受舒尼
替 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病人中, 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 10%~28%和10%~62%。虽然手足综合征只局限于肢端, 并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所有接受VEGF抑制剂的病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 发现出血倾向, 监测周期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单抗 类药物应在治疗后2~3周, 而TKIs至少应在治疗后1周即 开始监测。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Cytoplasm
DNA
mRNA
2019/8/25
Antisense DNA
10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找到正常细胞 与癌细胞之间 的生化与分子 差异作为靶点
2019/8/25
癌基因、抑癌基因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蛋白激酶及信号传导通路 法尼基蛋白转移酶 端粒及端粒酶 DNA 拓扑异构酶 泛素化途径调控因子 DNA引物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
靶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包括Q⁃T间期延长、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 分数 (LVEF)下降、慢性心力衰竭等
1.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且与化疗联合时, 心脏毒性的发生 率明显升高 。高龄病人、 既往心脏病史、 胸部放疗史、 蒽环类等有心脏毒性的药 物使用史都会增加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
2019/8/25
27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 (VEGF) 抑制剂 常见的不良反应。各项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 血压发生率约为30%
2019/8/25
28
高血压的处理
1.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中定期监测血压情况。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定的病人 不应开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
2019/8/25
31
处理:
所有接受VEGF抑制剂的病 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 发现出血倾向,监测周期取 决于药物的半衰期,单抗类 药物应在治疗后2-3周, 而 TKIs至少应在治疗后1周即 开始监测
2019/8/25
32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6.伤口愈合延迟
伤口新生血管的测定结果表明,抗VEGF 药物会导致伤口愈合的延迟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3
妊娠危险
靶向药物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造成影响,从而引起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和病变,需要进 行妊娠风险评估和控制。
靶向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
药理学评估
靶向药物的安全性评估之前需 要做药理学评估,确保对目标 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 不对正常细胞和机体产生毒性 影响。
毒理学评估
靶向药物需要进行全面的毒理 学评估,包括对动物的毒性结 局、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发生 率、在体内溶出度、代谢和毒 性机制等。
糖尿病
靶向药物可能会导致血糖水 平的波动,导致糖尿病的发 生和不良反应的加重。
靶向药物生殖系统不良反应
1
性功能障碍
靶向药物可能会对睾丸功能造成影响或引起女性抵抗性的影响,导致性功能不全等问题的出 现。
2
生育能力障碍
不少靶向药物会影响某些生殖细胞的分裂或者造成DNA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双重损伤,从 而导致生殖能力的下降和不育问题的发生。
部分靶向药物可能会影响神经 细胞的功能,导致周围神经病 变等相关问题的出现。
精神或情感问题
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影响大脑 中的神经递质,导致精神或情 感问题的出现或加重。
靶向药物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
1
关节炎和肌痛
靶向药物可能会导致关节炎和肌痛等肌肉骨骼系统问题的出现,常常需要配合体育锻炼和物 理治疗深入治疗。
毒性效应的预测和评 价
靶向药物的药物设计和筛选, 需要用大型数据项目、化学信 息与生物信息的联合和治疗毒 性效应预测与评价,同时建立 新的毒性效应预测模型,提高 靶向药物的筛选和活性评价效 率。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实践案例
短短的故事情节,在无数次实践中丰富而细腻地演绎了靶向药物的实际应 用,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在实践中,中药的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 合治疗方案也不到位的目标是完全不能达成的。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ppt参考课件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ppt参考课件

4/5/2020
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一线治疗地位的奠定 4/5/2020
5
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缓解率
约70%
TKI
约30%
化疗
无进展生存
10-11个月
5-6个月
TKI
化疗
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TKI在缓解率及PFS上显著优于化疗
Trends Pharmacol Sci 2016;37(11):887-903
皮疹
4/5/2020
15
• EGFR-TKI类药物在对突变的EGFR产生作用的同时,也会影响 野生型的EGFR信号传导,而上皮组织中存在大量EGFR,患 者服用EGFR-TKI后,会影响上皮组织中EGFR信号传导,皮肤 代谢受阻,则会引发炎症,形成皮疹。
• 皮疹一般发生于服用EGFR-TKI后两周内。
4/5/2020
23 使用EGFR-TKI靶向药时,应注意:
• 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肝脏相关病史,有肝病病史 患者,谨慎选用吉非替尼。
• 避免合并使用抑制CYP3A4酶的药物,如:利福平、卡马 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等。
• 密切监测:肝损伤可发生于TKI治疗后7天-6个月内。用药 后,于第一个月每两周做一次肝功能检测,第二个月开 始每月检查一次肝功能。
疗,日常活动受限。
4/5/2020
21
处理策略
• 清淡饮食,避免可加重腹泻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的食物。
• 首次出现时即应开始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易蒙停和 泻特灵。对于中度腹泻患者,给予易蒙停首次剂量4mg, 维持剂量2mg,直到腹泻停止。
• 对症处理后仍不能缓解的则应减量或停药。需要注意的 是,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80岁以上患者,如果出现腹 泻,应当给予全身支持治疗。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19
胃肠道穿孔2

ECOG E2300试验,贝伐单抗的剂量是10 mg/kg 穿孔发生率 化疗联合贝伐单抗组 1% 单纯化疗组 0% 贝伐单抗单药组为 1.3% BEATrial研究 联合治疗组 原发肿瘤已行手术切除者为 未行手术切除者 穿孔发生率 1.5% 1.2% 3.6%

20
胃肠道穿孔3
末次给药后至少6周即2个半衰期后再行侵入性手术治疗 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并准备行肝转移灶 除的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23
伤口愈合综合征2
贝伐单抗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证 特别是对于一些急诊手术(如肠穿孔) 如需手术应立即停药,并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临床治疗过程中,新辅助治疗方案如FOLFOX方案联合贝伐单抗可在 计划行肝转移灶手术前略去最后一次或两次贝伐单抗治疗 一些小手术如导管插入等在贝伐单抗治疗期间是安全的
索拉非尼治疗后出现腹泻的患者至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腹泻23发生机制1氯分泌过多钠吸收减少导致分泌性腹泻egfr在正常胃肠道黏膜过度表达可抑制氯分泌egfr抑制剂增加氯分泌引起分泌性腹泻2药物直接损伤正常肠黏膜减少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包括脂肪的吸收引起腹泻3正常肠道菌群的改变导致腹泻4肠动力障碍可能是导致腹泻的原因之一盐酸洛哌丁胺可通过缓解过度肠蠕动来治疗腹泻5硼替佐米引起的腹泻与肠道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腹泻34临床特征及治疗临床特征大多较相似口服药物多导致慢性腹泻开始治疗几天后出现可持续整个治疗过口服egfr抑制剂出现首次腹泻的时间差异较大中位时间是14天多为中度减少药物剂量或应用盐酸洛哌丁胺治疗可很好地控制


5
腹泻3
3、发生机制
1、氯分泌过多、钠吸收减少导致分泌性腹泻
EGFR在正常胃肠道黏膜过度表达,可抑制氯分泌,EGFR抑制剂增加氯分泌引起分泌性腹泻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也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监测血常规 指标,必要时进行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治疗。
03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建议
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
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 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评估不良反应
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其严重程度、是否与靶向药物相关以及是否需要采取 进一步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皮疹是EGFR抑制剂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痤疮样皮疹,重者可能出 现脓疱、红疹、瘙痒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局部使用抗炎药和抗过敏药,以及必要时口服 抗炎药。若皮疹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案例二:TKI抑制剂引起的心血管毒性预防
监测方法
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
02
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可以采取分次给药、 调整给药时间等方法减轻 症状。
腹泻
腹泻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 良反应,严重时需要就医 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
案例三:BRAF抑制剂引起的腹泻管理
总结词
BRAF抑制剂可能引起腹泻,需注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腹泻是BRAF抑制剂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轻度腹泻, 重者可能出现水样便、腹痛等。处理方法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以及使用止泻药和抗炎药。若腹泻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ppt课件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ppt课件

化疗疗效已达到瓶颈
完整编
完整编辑EppGt 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一线治疗地位的奠定
5
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缓解率
约70%
TKI
约30%
化疗
无进展生存
10-11个月
5-6个月
TKI
化疗
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TKI在缓解率及PFS上显著优于化疗
Trends Pharmacol Sci 2016;37(11):887-903
• 普遍的不良反应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心率降低。 其概率大概是在1%~10%之间。
• 不常见不良反应是肾脏闭囊液。其概率大概是在0.1%~1% 之间。
完整编辑ppt
32• 一 服用前后注意事项 • 说明中告知饭前饭后均可。总结多位病友经验,要饭后吃。 吃药时多喝水,不要让胶囊在口腔或食道附着或融化,避免 影响食欲或发生食道炎。也可以吃完药再吃点食物,保证药 物快速进入胃内,尽快被包裹,减少胃内刺激。
• 危险因素:老年患者,WHO PS>=2分、吸烟、日本裔 (日本人发生率较高)、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既 往有间质性肺炎病史者。
完整编辑ppt
• 停29用EGFR-TKI药物
处理对策
• 支持治疗
• 吸氧
• 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经验性治疗:甲强龙起始剂量通常为120320mg/d(2-5mg/Kg/d),分2-4次静脉给药,3-7天;重症者需采用 激素冲击疗法:予以甲强龙1000-2000mg/d(20-30mg/Kg),分24次静脉给药,3天后减量。获得疗效后,甲强龙逐步减量,通常每3日 减少40mg/d,减量至40-80mg/d后改为甲强龙片剂32-40mg/d或强 的松40-60mg(1mg/kg/d)口服,3-4周后口服激素逐步减量,通常 是每月减5mg/d,低剂量维持至少一年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EGFR TKIs相关皮肤毒性反应
4
分级
中国专家组推荐在NCI-CTCAE3.0版本基础上进行简 化,根据皮肤损害的范围,有无主观症状、对日常生 活的影响与否及有无继发感染来评定,使之更好地指 导临床的分级治疗,并将皮肤毒性分为3级。 I级(轻度):范围较局限(如丘疹脓疮疹病变范围主 要局限于头面部和上躯干部),几无主观症状,对日 常生活不产生影响,不伴有继发性感染。 II级(中度):范围比较广泛,主观症状轻微;对日 常生活产生轻微影响,无继发感染征象。 III级(重度):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 活影响较大,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靶向治疗的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迥异。EGFR抑制剂的生物效应包括抑制角化细胞的分 化、 增殖和存活及细胞的过早分化和凋亡, 导致白细 胞聚集并引起组织破坏和炎症,皮肤毒性是EGFR抑制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发生率约为79%~88%,多表现 为痤疮样皮疹、 皮肤干燥瘙痒或甲沟炎。
7
2.血栓
血栓是一个较为少见但十分严重的不良反应, 包括心肌 梗死、 缺血性肠坏死、 休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 绞痛和静脉血栓 (包括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和门静脉 血栓)。贝伐单抗相关的血栓性事件多发生在胃癌 (达 28%) , 结直肠癌等其他肿瘤则相对较少。预防性使用 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可能能减少贝伐单抗相关的血栓 事件, 但是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11
5.出血
单抗类药物 (如贝伐单抗) 以及MTKI (如索拉非尼、 舒 尼替尼) 对VEGF/VEGFR活性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出血。许多 接受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治疗的病人都出现甲床出血、鼻衄 或皮下出血。上述出血症状多数是轻微的, 经过保守治疗后 即可缓解。但是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出现的肺出血 (约为 2%) 则可能是致命的 , 所有肺出血事件都发生在中央型鳞 癌病人, 研究者认为出血可能与治疗后肿瘤空洞形成有关。 因此, 美国FDA批准的贝伐单抗的适应证是不可切除的、 复发或转移的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5
预防性治疗EGFR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性的主要 随机双肓研究的总结
6
EGFR TKIs治疗相关性皮疹的临床意义
EGFR TKIs性皮疹除影响患者外观和少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外,皮疹严
重程度与药物疗效明显相关。多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皮疹的出现及其
严重程度可能是EGFR TKIs临床获益的标志,尤其在厄洛替尼治疗中此
10
4.心脏毒性
靶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包括Q⁃T间期延长、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单药曲妥珠单抗所致的无症状性LVEF下降的发生率为3%,
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为0.6%。而与化疗联合 时, 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高龄病人、 既往心脏病 史、 胸部放疗史、 蒽环类等有心脏毒性的药物使用史都会 增加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TKIs/MTKIs亦会导致Q⁃T间期 延长,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 在接受上述药物治 疗时, 必须监测心电图、 LVEF及心肌损伤标志物。
种相关性得到广泛研究。一项厄洛替尼治疗57例晚期NSCLC的Ⅱ期临
床研究结果显示,0度皮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度及2~3度
皮疹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个月及19.6个月(p<0.05)。随后两项Ⅲ
期临床试验:厄洛替尼治疗含铂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21)
及厄洛替尼联合吉西它滨一线治疗胰腺癌(PA.3),进一步证实皮疹与
12
所有接受VEGF抑制剂的病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 发现出血倾向, 监测周期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单抗 类药物应在治疗后2~3周, 而TKIs至少应在治疗后1周即 开始监测。
13
6.伤口愈合延迟
伤口新生血管的测定结果表明, 抗VEGF药物会导致伤口愈 合的延迟。Scappaticci等研究了贝伐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病 人伤口愈合的影响。所有病人分为两组: 一组病人在治疗前 28~60d进行手术, 另一组则在治疗期间进行手术。每组又 各自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为化疗联合贝伐单抗, 对照组为单独化疗。在治疗前28~60d进行手术的病人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和0.5%;
8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抑制剂 (包括抗 VEGF单抗如贝伐单抗、 MTKIs如舒尼替尼) 常见的不 良反应。各项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约为 30%。
9
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病人应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中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 定的病人不应开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应用抗血管 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控 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的病人如果在接受抗血管生成药 物治疗后出现血压升高, 应考虑原有降压药加量或加用 另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高血压, 则 应终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
展生存期为18.0周,而2度以上皮疹者36.0周(p<0.0001)。比较西妥
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关键性
随机Ⅱ期试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有效率显著
高于未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联合组25.8% Vs 6.3%,p=0.0005;单药
组13.0% Vs 0%)。
2
皮肤毒性同样发生于MTKIs如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 多 表现为皮肤脱屑、 斑丘疹或水疱疹, 主要分布于躯干 或四肢, 发生率为19%~40% 。c⁃kit抑制剂能够抑制黑 色素细胞, 小鼠接受c⁃kit抑制剂后毛发和皮肤发生显 著变化。有c⁃kit活性的MTKIs如舒尼替尼, 还会导致皮 肤或头发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色素改变。针对皮肤不良反 应的推荐治疗包括皮质激素、 四环素、 甲硝唑和皮肤 保湿剂。
总生存(OS)显著相关性:在BR21研究中,与无皮疹患者相比,1度
及2度以上皮疹者总体生存明显延长(HR:0.41,P<0.001; HR:0.29,
P<0.001);而在PA.3研究中,出现中-重度皮疹与总体生存及无病进展
生存期( PFS)明显相关(P<0.001),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TRUST试验台湾地区中期分析结果亦显示无皮疹及1度皮疹者中位无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