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疆葡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

文章分析了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形成了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 + 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体系,为葡萄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基础。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1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1.1 炭疽病葡萄炭疽病主要发生于葡萄成熟期,因此通常在每年的月便有发病迹象,伴随着季节的更替,葡萄炭疽病发病盛期为8-9月。

在这段时间葡萄炭疽病迅猛发展,病害控制难度高。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粒,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逐渐引起葡萄果粒萎缩甚至直接腐烂。

在葡萄着色期,葡萄炭疽病的扩散速度达到最快,可见葡萄粒上附着病斑,并且逐渐覆盖果实表面直到果实腐烂。

葡萄炭疽病传播媒介为风或雨,因此在果实成熟时若遭遇雨季,发生炭疽病的风险较高。

1.2 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在葡萄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春季发生最重,秋季植株发新梢后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主要以菌核和菌丝在发病的新梢、卷须或枝条上越冬。

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嫩叶、嫩梢、卷须等,先侵染新梢和嫩叶,然后扩展到果实和卷须上,果园低洼潮湿、多雨、排水不良、偏施氮肥,造成徒长,通风透光差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病斑呈乌鸡眼。

1.3 霜霉病与葡萄炭疽病一样,葡萄霜霉病的传播媒介也是风和雨,因此该病在夏季雨季时发生率较高,并且传播速度快。

葡萄霜霉病通常在6月上旬便可发病,7月为发病盛期,该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新芽与叶片。

感染霜霉病的葡萄枝蔓,叶片可见半透明的病斑,然后逐渐由半透明的斑点发展成褐色的三角状病斑。

而感染霜霉病的新芽通常会形成一层乳白色的霜层,并对新芽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如果霜霉病感染未成熟的果实,会导致葡萄逐渐萎缩并脱落。

即便在寒冷的冬季,霜霉病的病菌依然能够凭借卵孢子在患病的病枝上存活。

1.4 白腐病葡萄白腐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夏季的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秋季果实转色后盛发。

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

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

果农之友2023.12绿色植保葡萄栽培具有成形容易、结果早、见效快的优点。

近年来,由于葡萄种植比较效益高,葡萄面积发展迅猛,已成为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果品,现将葡萄园绿色防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应用。

1基本原则葡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勤检查、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

从葡萄的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

2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图1)、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斑病等。

虫害主要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斑叶蝉、金龟子、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图1葡萄霜霉病叶片危害症状3防治措施3.1农业防治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

主要措施有: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害组织,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穗、病叶,带出果园集中深埋;加强夏季栽培管理,避免树冠郁蔽。

3.2物理防治主要方法有: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粘虫板(图2)和树干涂白诱杀害虫;搭建防虫、防鸟网、树上挂废弃的碟片等措施预防鸟害;采取果实套袋,既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又可避免鸟危害果实。

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杨红蕾,董维新,王晓军(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陕西宝鸡721300)摘要: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斑叶蝉、金龟子、透翅蛾、吸果夜蛾等;自然灾害主要有冷害、风害、鸟害、日灼等。

葡萄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科学防灾减灾。

关键词:葡萄园;病虫害;自然灾害;绿色防控图2葡萄园悬挂粘虫板,诱杀葡萄白粉虱76果农之友2023.12绿色植保3.3生物防治使用BT 、白僵菌等真菌及其制剂防治葡萄透翅蛾。

低纬高原葡萄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低纬高原葡萄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低纬高原葡萄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葡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水果之王”。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壤环境、病虫害等问题的影响,葡萄种植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病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葡萄的生长和品质,绿色防控技术在葡萄种植中变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的影响和常见类型1. 病害的影响葡萄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黑腐病、灰霉病等多种病害,这些病害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降低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葡萄凋零、逝去。

2. 常见病害类型(1)霜霉病霜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霉状物,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严重时影响果实的发育,降低产量。

(2)黑腐病黑腐病主要发生在葡萄果实上,会导致果实烂熟、褐变,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3)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主要影响葡萄果实和花朵,使果实腐烂、变色,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

二、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1.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益生菌、真菌等生物因素对病害进行控制,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对环境安全、人畜无害,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低纬高原的葡萄种植中,可选择一些适宜的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如拮抗性细菌和真菌,通过改变环境微生物组成,减少病原菌的感染率,保护葡萄健康生长。

也可以利用昆虫类天敌对葡萄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2. 植物免疫调控技术植物内源性免疫机制是抵御外界病原侵染的重要保护机制。

通过调控植物内源的免疫途径,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提高其免疫力。

这种技术在葡萄病害的绿色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 精准施药技术通过精准施药技术,在葡萄病害发生的关键期段,精准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害的传播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共 1 页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随着经济进展,生活提高,人们对绿色葡萄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成为生产绿色食品的关键。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主要有5条:1、植物检疫:选用抗病性强品种,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均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危急性病虫害的集中。

2、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对肥水管理,合理掌握负载量,避开大小年,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反抗力量;准时绑蔓、摘心,修剪副稍,改善园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生存环境;清洁田园,刮除老蔓老皮,中耕除草,病虫枝叶果实一律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压低病虫发生基数。

3、物理防治:诱杀成虫,于4月上旬在果园内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糖醋液诱杀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葡萄叶蝉越冬代成虫。

人工捕杀,于傍晚金龟子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人工振落捕杀。

4、生物防治:最重要的是爱护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现已查明我地葡萄园内天敌种类超过40种,推行不施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使用生物农药,如:灭幼脲、苦参碱、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

5、化学防治:在做好病虫害猜测预报的前提下,虫害要确定发生期和发生量,如:绿盲蝽防治把握在卵孵化盛期,叶蝉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后施药。

病害要以防为主,施药不脱节,在发病前期,视气候条件定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

选准药剂,留意选用生产绿色食品的葡萄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杀虫、杀菌剂,不得使用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不任意加大用药量,喷药时认真、周到,留意果穗、叶片和枝条间紧靠部位,药液要喷透。

连片果园最好能实行统一防治,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果实采收前,视平安间隔期停止施药。

绿色食品(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绿色食品(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绿色食品(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1. 生产概况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葡萄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著名水果作物,其营养丰富,鲜食或制成葡萄干或酿酒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除香港与澳门外,各省区均有露地和设施葡萄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以xx 种植面积较大。

目前,葡萄绿色生产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绿色防控技术不科学完善或某些高效防控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等,影响了葡萄的产品质量,因此为服务葡萄绿色生产,制定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2. 常见病虫害2.1 病害主要病害:霜霉病(病原为葡萄生单轴霉)、白粉病(病原为葡萄钩丝壳菌)、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病毒病(病原为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LRaV、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扇叶病毒GFLV等)。

次要病害:炭疽病(病原为炭疽菌属)、白腐病(病原为白腐盾壳霉)、黑痘病(病原为痂囊腔菌)、根癌病(病原为葡萄土壤杆菌)等。

2.2 虫害主要害虫:蓟马(优势种为烟蓟马)、螨类(优势种为葡萄短须螨)、鳞翅目类Lepidoptera。

次要害虫:蚜虫、蚧壳虫类(优势种为葡萄粉蚧)、金龟子类(优势种为白星花金龟)等。

2.3 草害牛繁缕、狗尾草、牛筋草、香附子等。

3.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在做好田间监测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实现控制葡萄病虫害和达到葡萄安全生产的目的。

4. 农业防治4.1 抗性品种各地依据栽培条件和区域适应性,结合市场需求,选用对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等具有较好抗(耐)性品种。

抗霜霉病可选择:金星无核、醉金香、黑美人、阳光玫瑰、北醇、克瑞森、信浓乐、京亚等。

抗白粉病可选择:“瑞都”系列品种、无核翠宝、北冰红等。

抗灰霉病可选择:巨优2号,烟葡一号、新雅、红宝石、小芒森、巨峰等。

抗炭疽病可选择:巨峰、红巴拉蒂、美人指、阳光玫瑰、夏黑等。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课件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课件

葡萄常见病害之八 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
为害对象: 主要为害葡萄的果粒、叶片、 新梢及卷须等绿色幼嫩组织,以 果实受损失最大;叶片老熟和果 实着色后很少发病。 发病特点: 高温干旱的夏季闷热天气有 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栽植过 密,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良等 都有助于发病。
穗轴褐枯病
为害及发生特点 为害幼嫩的花蕾、穗轴和幼果,使其萎缩、 干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巨峰葡萄一般减产 1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病菌在结果母枝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当花序伸出至开花前后,病菌借风雨传播, 侵染幼嫩穗轴及幼果。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 病害停止侵染发病。
最初褐色,水渍状小病斑
4 、 近 成 熟 期 , 用 好 力 克 3000 倍 液 喷 雾 或 者 喷 凯 润 2000倍进行治疗,重点喷果穗,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非 常理想。
5、套袋葡萄套袋前和摘袋后,用好力克4000倍液浸 穗,预防果穗病害效果很好。
炭疽病药剂防治方法
萌芽前:波美5度石硫合剂 落花后:喷安泰生800倍或福美双600倍液 套袋前:用安泰生800倍液+施保功2000倍单独喷 果穗后套袋 幼果膨大后:喷安泰生800倍液和福美类农药交 替使用。天气旱20天一遍,降雨多10~12天一遍。 着色后:用好力克3000倍液单喷果穗。叶面喷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 3次。 摘袋后:用好力克3000倍液单独喷果穗。
葡萄常见病害之三 白腐病
白腐病为害特点
危害最大,造成损失 最重的病害。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 害新梢、叶片。
常年发生,一般年份 减产15-20%,流行年份达 60%以上,甚至绝收。
白腐病发生特点
1、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 : 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 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就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遇 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 2、发病早晚、轻重与栽培方式关系密切: 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重。 3、发病早晚、轻重与组织成熟度关系密切: 不能在幼果上发病,只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 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发病越重。 4、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

葡萄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葡萄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葡萄绿色防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葡萄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葡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虫害防控措施。

1.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寄生性昆虫对葡萄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利用瓢虫、蚜虫天敌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对葡萄的危害。

2. 农药防治。

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根据葡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农药防治,避免农药残留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3. 防治措施整合。

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三、病害监测与预警。

1. 定期巡视田间。

定期巡视葡萄园,观察葡萄叶片、果实等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及时发现病害,进行防治措施。

2. 利用监测设备。

利用病害监测设备,对葡萄园内的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发展情况,提前预警,采取防治措施。

四、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

根据葡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葡萄的抗病能力。

2. 土壤消毒。

定期进行土壤消毒,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滋生,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五、环境调控。

1. 合理灌溉。

根据葡萄生长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避免因过湿或干旱而引发病害。

2. 剪枝整形。

定期对葡萄进行剪枝整形,保持葡萄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总结。

葡萄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物防治、农药防治、病害监测与预警、土壤管理和环境调控等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为葡萄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地葡萄种植者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该方案,共同为葡萄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葡萄常见病害之四 炭疽病
炭疽病为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流 行年份易引起果实大量 腐烂,造成丰产不能丰 收。
病菌在病果、穗梗 及一年生枝蔓上越冬。
幼果期开始侵染, 但不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软腐脱落。 发病特点:前期侵染,潜育期长达20多天,近成熟 期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进入盛发期;成熟期侵染,潜育 期4天左右;高温、高湿和有雨、雾、露水时发病重。
葡萄常见病虫害
穗部病害:穗轴褐枯病 果实病害: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 黑痘病、白粉病 叶部病害:霜霉病、褐斑病 虫害:蓟马、蚜虫、夜蛾、介壳虫、绿 盲蝽等
葡萄常见病害之一 霜霉病
霜霉病为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 畸形;果实瘦化酸涩,降低当年产量;枝条不充实; 冬芽不饱满,降低次年产量;诱发黄叶病。
霜霉病防治方法(一)
预防为主:一般年 份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 雨多、雨早年份可提早 到6月上旬
安泰生700倍,每隔 10~14天一次,连喷3~ 4次,防效达95%以上。 喷后叶片浓绿不老化。
霜霉病防治方法(二)
见病治疗:发现 零星病斑可以喷施常 规治疗剂。如25%甲霜 灵500倍、霜脲锰锌800 倍等。
安泰生800倍液,同时防止 大小粒。
2、花后一周再喷一 次 安 泰 生 800 倍 或 3% 多 抗 霉素水剂 500倍。
3、田间发现病情后, 及时治疗,切记连续2次以 上治疗!!
葡萄常见病害之七 黑痘病
黑痘病为害发生特点
1、果实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病害。 2、为害幼嫩绿色部分。 3、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4、枝梢干枯,萎缩,甚至死亡。 5、自发芽开始,到采收后期均可为害。 6、幼果感病是从落花后开始至浆果膨大期结 束。 7、病菌在病叶、病枝蔓上越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常见病虫害
穗部病害:穗轴褐枯病 果实病害: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 黑痘病、白粉病 叶部病害:霜霉病、褐斑病 虫害:蓟马、蚜虫、夜蛾、介壳虫、绿 盲蝽等
葡萄常见病害之一 霜霉病
霜霉病为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 畸形;果实瘦化酸涩,降低当年产量;枝条不充实; 冬芽不饱满,降低次年产量;诱发黄叶病。
银法利尤其对抗 性霜霉病防效优异, 杀菌速度快,持效期 长达半月以上。
葡萄常见病害之二 灰 霉病
灰霉病症状
花序感病,初呈淡褐色 水浸状,后变暗褐软腐,最 后萎缩、干枯、脱落。
落花后,侵染果梗和穗 轴,形成褐色的小型病斑。
果实成熟期感病,且随 后空气干燥,病菌潜伏在果 实内,果面不产生霉层,并 使果实外皮变薄,果实失水 皱缩、不腐烂且糖分增高。
葡萄炭疽病防治方案
1、花前、花后用3000倍施保功(50%咪鲜胺锰盐) 铲除病原菌。
2 、 前 期 预 防 保 护 用 安 泰 生 600 ~ 800 倍 或 者 成 标 (80%硫磺干悬浮剂)400倍+500倍多菌灵。
白腐病危害症状
果梗、果柄上生有褐色、 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 粒蔓延,造成果实变褐腐烂。
果面生有灰白色小粒点。 受振动时,病果甚至病 穗极易脱落。 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 有土腥味。
葡萄白腐病
发病特点: 该病为高温高湿病 害,靠风雨传播,7、8 月份多雨季节,特别是 遇冰雹或暴风雨后,极 易引起大流行。
白腐病药剂防治方法
1、萌芽前 对植株喷一次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2、开花前 喷安泰生800倍 3、落花后 喷安泰生800倍加上5000倍好力克 4、未发病前定期喷保护剂预防
①安泰生800倍液(喷后4小时降雨不需重新喷药) ②50%多菌灵600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或者甲托 1000倍。 ③50%福美双500~600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 5、发现零星病斑及时喷治疗剂铲除 ①好力克3000倍液(喷后4小时降雨不需重新喷药)或 者拿得稳3000倍或者世高2000倍液或者凯润6000倍或者(10% 赚实乳油(戊菌唑)3000-5000倍效果非常好专业登记)或者 24%噻呋酰胺悬浮剂1000-1500倍。 ② 50%福美双600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
发病特点:中温高湿病 害,多雨雾、露水天气易发 病,潜育期短,仅 4 天左右。 多雨天气,防治不及时病害 易迅速蔓延,引起大流行, 造成早期落叶。
霜霉病防治方案
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病害发生前,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注意用保护剂进 行预防:科佳(10%氰霜唑)1500-2000倍或安泰生(丙森 锌)700倍或喷百泰1500倍或品润(代森联)在800倍,雨 季喷龙克菌500倍或1:0.7:200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同时 可有效防止葡萄大小粒。 初见病斑或在病害多发期,用治疗兼保护药剂进行治 疗 和 预 防 : 如 用 安 克 ( 50% 烯 酰 吗 啉 ) 2000 倍 或 凯 润 (25%吡唑醚菌酯)2500倍、霉多克、氟吗锰锌等进行治 疗。 发病较重时,用银法利或者瑞凡(双炔酰菌胺)喷雾, 间隔10天左右,连续喷施2次。
葡萄常见病害之四 炭疽病
炭疽病为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流 行年份易引起果实大量 腐烂,造成丰产不能丰 收。
病菌在病果、穗梗 及一年生枝蔓上越冬。
幼果期开始侵染, 但不表现症状。
葡萄炭疽病
为害对象: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软腐脱落。 发病特点:前期侵染,潜育期长达20多天,近成熟 期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进入盛发期;成熟期侵染,潜育 期4天左右;高温、高湿和有雨、雾、露水时发病重。
葡萄常见病害之三 白腐病
白腐病为害特点
危害最大,造成损失 最重的病害。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 害新梢、叶片。
常年发生,一般年份 减产15-20%,流行年份达 60%以上,甚至绝收。
白腐病发生特点
1、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 : 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 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就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遇 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 2、发病早晚、轻重与栽培方式关系密切: 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重。 3、发病早晚、轻重与组织成熟度关系密切: 不能在幼果上发病,只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 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发病越重。 4、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
葡萄白腐病防治方案
1、发芽前用3~5度石硫合剂喷布全园,铲除病原。 2、病害未发生时注意预防,可用安泰生800倍液、福 美双、炭疽福美等。 3、病害发生初期,用好力克(43%戊唑醇)5000倍 进行治疗。 遇暴风雨或冰雹后及时用好力克3000倍进行治疗和铲 除,防止病害暴发流行。 4、果实近成熟期,用好力克3000倍液喷雾,重点喷 果穗。
霜霉病防治方法(一)
预防为主:一般年 份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 雨多、雨早年份可提早 到6月上旬
安泰生700倍,每隔 10~14天一次,连喷3~ 4次,防效达95%以上。 喷后叶片浓绿不老化。
霜霉病防治方法(二)
见病治疗:发现 零星病斑可以喷施常 规治疗剂。如25%甲霜 灵500倍、霜脲锰锌800 倍等。
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或随落叶在土中越冬; 潮湿、冷凉、多雨、多雾露的天气发病重。
霜霉病症状
叶片:染病初叶片上有半透明油渍状。
果实:幼嫩果粒高度感病。果色变灰色,并生 有白色霉层,后期皱缩脱落。
霜霉病
为害对象:主要为害叶 片,也可以为害幼果。
葡萄灰霉病
套袋果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病穗 及孢子萌发
灰霉病 危害穗轴
葡萄灰霉病防治方法
侵染及发病条件:属真菌性病害。以菌核和分生孢子越 冬。
低温高湿易发病。 葡萄花穗形成后,迂连续阴雨天气发病严重,果实成熟 期形成再次发病高峰。 开花前后对花序和幼果喷药保护,可只喷花序或果穗。 常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500 倍液。初发病时可喷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 50%扑海因(50%异菌脲)1500倍液,20%腐霉利400-500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