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
儿童股骨干骨折课件

目录
•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方法 • 并发症与预防 • 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CATALOGUE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儿童股骨干骨折定义
• 定义: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涉及股骨干部位的骨 折,通常发生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
发生率及年龄特点
发生率
儿童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占 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儿童骨骼 的柔韧性较好,发生率相对较低 。
严重程度评估:根据骨折移位程度、粉碎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因素,评估骨折 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CATALOGUE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01
02
总结词: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轻度移位或稳定 性骨折
详细描述
03
04
05
牵引治疗:通过持续或 间断的牵引,使骨折端 保持良好的对位,促进 骨折愈合。适用于轻度 移位或稳定性骨折,常 需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 。
• 治疗效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血管神经功能基本恢 复正常,行走无明显受限。
案例讨论与经验分享
案例讨论,经验分享
•·
• 讨论重点:针对不 同类型的儿童股骨 干骨折,如何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 经验分享:手术治 疗与保守治疗的适 应症、禁忌症及注 意事项;术中、术 后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及其预防、处理 方法;康复治疗的 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
年龄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多发生在学龄前 和学龄期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 活动量大,骨骼发育尚未成熟, 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原因及类型
骨折原因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跌倒、交通事故、运动伤等 。其中,跌倒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2页
。术前
。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3页
术后1周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4页
一期髋人字石膏固定
适应症:6岁以下单纯股骨干骨折固定时间:固定姿势:屈髋、屈膝90度、外展30度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5页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6页
牵引和髋人字石膏固定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3页
骨折特点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4页
治疗标准(儿童骨折.洛克伍德.威尔金斯.)
(Rang.小儿骨折 潘少川)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5页
新生儿—6月龄
.稳定股骨近端或中1/3骨折:Pavlike支具、双下肢悬吊牵引、夹板.移位>1-2cm或成角>30度:髋人字石膏固定多发伤:支具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7页
第24页
加压钢板固定
主要使用于多发伤或伴有颅脑损伤儿童股骨干骨折;也适合个年纪阶段儿童股骨骨折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5页
并发症
肢体不等长;成角、旋转畸形;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肌肉力量减弱;异位骨化;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6页
参考资料
1.Rang 小儿骨折,潘少川,人民卫生出版社2.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第12版,第三卷3.洛克伍德.威尔金斯_儿童骨折 第五版4.临床小儿骨科学,潘志军,严世贵弹性髓内针操作手册
适应症;缺点固定时间:2-3周后;再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7页
儿童股骨干骨折

•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儿童大腿骨干骨 质的断裂。
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 起,如交通事故、跌落等。由于儿童 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折愈合速度较 快,但治疗不当易导致畸形愈合。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可能导致大腿疼痛的疾 病进行鉴别,如肌肉拉伤、生长 痛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悬吊牵引
对于年龄较小、骨折程度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悬吊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种方法是通过在患肢上施加适当的牵引力,使骨折部位逐渐复位。
石膏固定
对于某些稳定性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通过将患肢固定在适当 的位置,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对于较为严重的股骨干骨折,可能需要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 进行治疗。手术时将钢板插入骨折部位,用螺钉将钢板与骨 骼固定在一起,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对位。
髓内钉固定
功能恢复。
逐渐增加活动量
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二次伤害 。
心理支持
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疼痛和恐惧,积极配合康 复训练。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05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成功治疗
详细描述: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造成缺血性坏死。治疗成功后 ,患儿通常能够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预后良好。
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式

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式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四岁儿童是一个充满童趣和活力的阶段,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比如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附件 1: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一、定义:股骨干骨折包括小转子下 2--4cm 之间的股骨骨折,患者以10 岁以下儿童多见。
二、诊断依据 1.多有明显外伤史。
2.伤后肢体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小儿哭闹。
3.局部严重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大多数病员可有明显缩短、成角及旋转畸形,可扪及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下1/3骨折时,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4.X 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症候分类(1)上1/3骨折:骨折近端因髂腰肌和臀肌、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呈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则向上、向内、向后移位。
(2)中1/3骨折:若断端有重叠,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常因暴力作用方向而变化;若断端有接触时,仅折端有前屈外展倾向,远端因受内收肌的牵拉,其下端向内上方移位,故骨折折端多向外侧成角。
(3)下1/3骨折:骨折近端多呈内收向前变位,远端因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后倾斜移1/ 8位,有压迫血管神经的危险。
四、入院指征凡需行皮牵引、骨牵引、手术治疗或需用外固定架固定者。
五、治疗常规儿童骨折,因其骨生长速度快,塑型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复位要求稍低,一般主要防止成角和旋转。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②持续牵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③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 (一)整复方法适用于横断、斜行骨折,碎片不多者。
1、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方挤按,术者握远端由后向前提2、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用手自断端外侧向内推挤,再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
3、下1/3骨折有两种方法:(1)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两手置于腘窝内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2)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平放,膝屈曲位牵引。
小儿股骨骨折的治疗与护理讲课文档

• (3)水平皮牵引法 适用于5~8岁的患儿,用胶布贴于患肢内、外两侧,再用螺
旋绷带包住。患肢放于枕上或小型托马夹板上,牵引重量为 2~3kg。如骨折重叠未能牵开,可行两层螺旋绷带中间夹一层 胶布的缠包方法,再加大牵引重量。对股骨上1/3骨折,应屈 髋、外展、外旋位,使骨折远端对近端。对下1/3骨折,需尽 量屈膝,以使膝后关节囊、腓肠肌松弛,减少骨折远端向后 移位的倾向。注意调整牵引针方向、重量及肢体位置,以防 成角畸形。4~6周可去牵引,X线片复查骨愈合情况。
• 3、强调维持正确牵引体位的重要性及保持有效牵引的方 法。
•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尿、粪浸湿的床单告知医 务人员,以便及时更换。
第十七页,共18页。
• 5、告诫病人畸形愈合的危害,取得病人的合作, 成人骨钉牵引时,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自己不 可随意减轻牵引重量。
• 6、由于股骨干骨折后的愈合及重塑时间延长,因此需较 长时间的扶拐锻炼,扶拐方法的正确与否与发生继发性畸 形再损伤,甚至臂丛N损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教会 病人正确使用双拐。
第十五页,共18页。
小儿股骨骨折的护理
健康教育
第十六页,共18页。
• 1、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股骨干骨折常采用保 守疗法,因大腿周围的肌肉丰富,不适于石膏固定,因 此多采用牵引方法,对于成年人需要做骨牵引,老人及 小儿一般做皮牵引。
• 2、3岁以内的小儿股骨干骨折必须行双腿悬吊牵引, 一条腿骨折,健腿也要上牵引。
第十三页,共18页。
小儿股骨骨折的护理
功能锻炼
第十四页,共18页。
• 1.(1-7天)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以卧床为主不负重,指导练习股 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方法:患肢伸直绷紧足尖收缩每次3-5分钟 后放松,反复练习10次,3-4次/天,同时练习踝关节的背身吗,避 免足下垂,开始功能训练时,强度以让患者感到疼得但又可以忍受 为宜,蹬床尾2次/天,5-10分钟/次。
骨科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骨科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骨干。
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
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
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凸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
股骨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远断端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
【病因】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
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
【临床表现】股骨干骨折多因暴力所致,因此应注意全身情况及相邻部位的损伤。
1.全身表现股骨干骨折多由于严重的外伤引起,出血量可达1000~1500毫升。
如系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可能更大,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休克的表现可能更明显。
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应首先测量血压并严密动态观察,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
2.局部表现可具有骨折的共性症状,包括疼痛、局部肿胀、成角畸形、异常活动、肢体功能受限及纵向叩击痛或骨擦音。
除此而外,应根据肢体的外部畸形情况初步判断骨折的部位,特别是下肢远端外旋位时,注意勿与粗隆间骨折等髋部损伤的表现相混淆,有时可能是两种损伤同时存在。
如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足背动脉可无搏动或搏动轻微,伤肢有循环异常的表现,可有浅感觉异常或远端被支配肌肉肌力异常。
3.分类瑞士内固定学会(AO/ASIF)制定的分类方法比较实用。
股骨干骨折可分为A、B、C三类,各类又分为1、2、3三个亚型。
【辅助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于严重的病例,X线检查早期可发现骨折的损伤情况;而轻度的骨折,或特殊类型的骨折(如应力型骨折),X线检查可有以下表现:早期X线无异常征象,在2~4周之后可见骨膜反应和/或骨痂生成,呈平行状或丘状,增生骨膜和/或骨痂与骨皮质间可见平行状的低密度间隙,少数在增生骨膜和/或骨痂的中间平面最隆起处可见横行致密带和/或横行的锯齿状骨折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增生骨膜完全演变成骨痂,密度逐渐增高,与皮质间低密度间隙消失,上下两端与骨皮质相移行,至完全修复时密度等同于骨皮质,X线表现为局限骨皮质增厚。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语音版)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语音版)简介:虎群盛,博士,主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SCI 论文1 篇,中文核心论文5 篇。
编译英文文献超100 万字,全网阅读量超200 万人次。
个人学术公众号「老虎讲骨」获得15000名骨科医生喜爱NO.70 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鲁迅点击收听今日内容的语音音频作者:虎群盛平台:老虎讲骨(laohujianggu)儿童股骨干骨折占儿童全部骨折的1.4%~1.7%,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
儿童股骨干骨折有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以及弹性髓内钉固定等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患儿年龄、体重、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和合并伤存在密切联系。
不同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
现将2015年AAOS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简要介绍如下。
1.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推荐进行局部疼痛控制以改善围手术期舒适度。
推荐等级:有限 2.对11岁至骨骼成熟阶段儿童的股骨干骨折,推荐使用经转子开口的刚性髓内钉、接骨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但是要避免选用经梨状窝或近梨状窝开口的刚性髓内钉。
推荐等级:有限3.对5~11岁的股骨干骨折,推荐选用弹性髓内钉治疗。
推荐等级:有限 4. 对6个月以下的股骨干骨折,推荐使用Pavlik支具或髋人字石膏固定。
推荐等级:有限5.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可以使用防水石膏衬垫髋人字石膏固定进行治疗。
推荐等级:有限 6. 对6个月至5岁患儿、短缩小于2 cm的股骨干骨折,推荐使用早期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后延期换用髋人字石膏进行治疗。
推荐等级:中等7.强烈建议对年龄小于36个月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应评估了解致病原因是否是虐待。
推荐等级:强烈由于儿童骨骼发育的特点,儿童股骨干骨折缺少高质量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因此,AAOS本次更新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里仅包含1项强烈推荐的建议。
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引用本文: 陈伟, 李佳, 张英泽.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 [J]. 中华外科杂志,2017,55( 1 ): 44-48.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7.01.012 儿童股骨干骨折占儿童全部骨折的1.4%~1.7%[1,2,3],其发病率高达19/10万人年[4],且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4,5]。
儿童股骨干骨折可选用小夹板固定、悬吊皮牵引、水平皮牵引、骨牵引、Pavlik 支具、髋人字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或外固定、弹性髓内钉固定、接骨板固定等手术方法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患儿年龄、体重、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和合并伤等有关[6,7],如何确定不同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
2009年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制定了《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8],该指南包含14个不同强度的推荐建议。
根据新的指南制定标准,2015年AAOS循证医学专家组按照原指南文献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审阅了新发表的文献,使用系统的循证医学方法对原指南进行更新以消除偏见、提高指南表述的明确性和可重复性。
新版指南根据现有文献未增加新的推荐建议,剔除了原指南中'尚不能确定的推荐意见' ,保留了7项推荐的建议,并进一步丰富了支持的证据[9]。
现将2015年AAOS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简要介绍如下,以期为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AAOS指南诊治建议推荐强度及分级1强烈推荐:其依据的证据强度为'强' ;基于2项或以上高质量且结论一致的研究,均推荐或反对某项干预措施。
2中等强度推荐:其依据的证据强度为'中等' ;基于2项或以上中等质量且结论一致的研究,或者是依据1项高质量的研究,推荐或反对某项干预措施。
3受限强度推荐:其依据的证据强度为'低强度证据或互相间有冲突的证据' ;基于2项或以上低质量的且结论一致的研究,或单项研究的证据,推荐或反对某项干预措施或诊断性检验;或者证据不充分或互相有冲突而不能支持或反对某项干预措施。
4专家共识:没有证据支持;由于缺乏可信的研究,AAOS指南制定工作组基于专家经验做出的推荐;专家共识性推荐意见仅有当不遵循该治疗建议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时才制定。
二、致伤原因(一)推荐意见对年龄<36个月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应评估是否由虐待导致(推荐强度:强烈)。
(二)推荐意见解读不同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的致伤原因不同,常见原因包括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4]。
文献报道,股骨干骨折的常见病因和年龄明显相关[4,5]。
对于低龄儿童,主要由坠落伤和虐待导致[10];对于学龄儿童,主要由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导致;对于青少年,主要由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导致。
Hinton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黑人骨折发生率高于白人,Rewers等[5]认为与种族无关,但是这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可增加骨折风险。
在分析儿童股骨干骨折致病原因时,尤其需注意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否由虐待导致。
在本指南中,AAOS工作组根据3项人口学研究结果[4,5,11]指出,36个月以内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需要评估是否由虐待导致,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推荐强度:强烈)。
这3项研究分别为3个不同注册管理机构记录的由于虐待导致的儿童股骨骨折。
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0~1岁儿童患者中,14%股骨骨折由虐待导致;在0~3岁儿童患者中,12%股骨骨折由虐待导致[4,5]。
评估儿童是否受虐待,最重要的是完整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与虐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AAOS 指南制定工作组强调,尚不能行走的儿童发生股骨骨折,很可能是虐待导致[10],骨科医师接诊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时需特别注意。
虽然我国由于虐童导致的股骨骨折非常少见,但是在诊治0~3岁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时,也应考虑这一致伤原因,并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伤害,及时诊治,避免虐待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三、治疗和术后处理(一)推荐意见推荐1:对<6个月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使用Pavlik支具或髋人字石膏固定(推荐强度:受限)。
推荐2:对6个月至5岁、短缩<2 cm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使用早期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后延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推荐强度:中等)。
推荐3: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推荐使用防水石膏衬垫行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推荐强度:受限)。
推荐4:对5~11岁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选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推荐强度:受限)。
推荐5:对11岁至骨骼成熟阶段儿童的股骨干骨折,推荐使用经转子开口的刚性髓内钉、接骨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建议避免经梨状窝或近梨状窝开口使用刚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推荐强度:受限)。
推荐6: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推荐进行局部疼痛控制以改善围手术期舒适度(推荐强度:受限)。
(二)保守治疗的推荐意见解读1.婴儿股骨干骨折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股骨干骨折,基于1项回顾性对照研究[12]和1项病例系列研究[13]推荐使用Pavlik支具或髋人字石膏固定,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似。
0~6个月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及时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完全愈合。
由于儿童股骨干骨折可快速愈合,且骨折愈合后再塑形可纠正15°以内的成角畸形和2 cm以内的短缩畸形,所以诊治重点是方便照顾患儿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使用Pavlik支具和髋人字石膏治疗股骨干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2,13],而且并发症少。
Stannard等[13]使用Pavlik支具治疗16例儿童股骨骨折,5周后骨折愈合牢固。
在Podeszwa等[12]进行的对比研究中,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皮肤并发症显著多于Pavlik支具,但是两组疗效相近,在其他方面亦无区别。
2.早期或延期髋人字石膏固定:对于年龄6个月至5岁、短缩<2 cm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基于2项高质量研究[14,15]推荐使用早期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后延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
Rasool等[14]、Burton和Fordyce[15]分别报道了2项高质量研究,对比了早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和牵引后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股骨短缩程度、力线不良和旋转畸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4,5,6,7,8,9,10,11,12,13,14,15],但是牵引后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组的患者感染率明显较高,早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组患者的石膏软化及破裂的发生率较高[14]。
Wright[16]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早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可缩短住院时间。
AAOS工作组推荐在该年龄段早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使用牵引治疗。
对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及主治医师的经验,由患儿监护人和主治医师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目前没有针对4~5岁年龄组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研究,Wright等[17]比较了使用外固定和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4岁儿童患者的疗效,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发生畸形愈合的风险较高。
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时,应密切随访患者,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严重畸形应早期更换为外固定或内固定矫正。
3.防水衬垫石膏固定:基于1项高质量研究[18],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时推荐使用防水石膏衬垫,便于照料患儿。
Wolff和James[18]报道的一项高质量研究显示,制作髋人字石膏使用防水衬垫可显著降低皮肤并发症,并减少不必要的石膏更换。
但是,使用防水石膏衬垫可能会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鉴于其优点且便于家庭护理,因此总体获益可抵消使用防水石膏衬垫增加的费用。
尽管该研究[18]纳入的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但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使用石膏固定也有借鉴意义。
(三)手术治疗的推荐意见解读1.弹性髓内钉:对于5~11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基于1项高质量研究[17]、6项中等质量研究和[19,20,21,22,23,24]和8项低质量研究[25,26,27,28,29,30,31,32]推荐选用弹性髓内钉治疗。
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已近40年,其具有微创置入、不损伤骨骺、弹性固定、可较好地分散应力、术后患儿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2,5]。
除年龄外,影响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效果的因素还包括体重。
Moroz等[33]报道了一项纳入了229例(234侧)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研究,对其中230侧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年龄>11岁的患儿,其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是<11岁患儿的3.86倍;体重超过49 kg的患儿,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增高,是体重低于49 kg患儿的5倍,但是体重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年龄的预后因素,其提示预后较差的灵敏度仅59%。
AAOS工作组分析了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与疗效相关的100个指标。
与外固定相比,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在恢复全膝关节活动的时间和重返学校的时间上有优势[9]。
Barlas和Beg[26]报道无论是儿童股骨干稳定骨折还是不稳定骨折,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与外固定相比并发症更少,而且患儿可以更快地重返学校。
与牵引然后使用石膏固定相比,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在早期辅助行走、独立行走、重返学校、成角畸形和Flynn系统评分等指标效果更佳[9,19,24,26]。
此外,Buechsenschuetz等[25]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比牵引后使用石膏固定总体治疗费用更低。
但是,与弹性髓内钉相比,使用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功能丧失更少,使用牵引然后石膏固定可以避免弹性髓内钉进钉点的刺激症状。
Wright等[17]完成的一项高质量研究比较了外固定和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外固定治疗在术后畸形愈合,包括向前成角和向后成角方面优于髋人字石膏固定。
部分医师使用刚性髓内钉和桥接接骨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有针对性的文献,该指南未纳入这两种治疗方法。
2.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11岁到骨骼成熟阶段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基于1项高质量研究[34]和4项低质量研究[33,35,36,37],推荐使用经转子开口的刚性髓内钉、接骨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不推荐经梨状窝或近梨状窝开口刚性髓内钉固定[9]。
因为后者治疗骨骼发育未成熟的患者会增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的发生率至少达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