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

h u Pv
式中,u——物质的内能,J/ kg P——压力,Pa v ——比容,m3/ kg 关于焓的绝对值是无法测量和计算出来的。通常都选择某一个状态作为焓 的起点,其他状态点的焓值均是与该点焓的差值。在制冷工程中,一般取0℃ 时饱和液体的比焓为200.00 kJ/ kg。关于比焓的绝对值是无法求出的,实用中 也没有必要求出,因为只要知道同一种物质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时 ,比焓的变化量就可以了。
1.1.2.2表压力
表压力也称相对压力,通常用P(或Pb)表示,其单位常采用MPa或Kpa。 绝对压力与表压力有以下关系:绝对压力 = 表压力 +当地大气压(约0.1MPa)
1.1.2.3真空度
真空度也称负压力,以Pz表示,其单位常采用Pa或Kpa。 真空度与表压力有以下关系:真空度=当地大气压(约0.1MPa)―表压。
温度
1.1.1.1热力学温标 : 热力学温标也称绝对温标, 通常用T表示,其单位用符号K(读做“开尔文”) 表示。 1.1.1.2摄氏温标 : 国际单位制(SI)规定摄氏温标 为实用温标,摄氏温度用t表示,其单位是℃。摄氏 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冰的融点是0℃, 纯水的沸点为100℃,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 格就是1℃。摄氏温标的每1℃与热力学温标的每1K 相同。 摄氏温度T(K)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1.2热力学的定律
▍ 1.2. 1热力学第零定律表述为 :如果两个物体分 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一 定处于热平衡。 在温度的测量中,温度计即为第零定律中的第三个物 体。
▍ 1.2.2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 : 在任何发生能量转换的热力过程中,转换前后能量的总量维持恒 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创造成功的。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热量的传递、热力学规律以及热力学系统的性质等。

在学习热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广,它表明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

2. 什么是热容?如何计算物体的热容?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

计算物体的热容可以使用公式C = Q/ΔT,其中C表示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什么是等容过程?等容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等容过程是指在恒定体积条件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在等容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功为零,因为体积不变。

等容过程的特点是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即ΔU = Q。

第二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这个方程表示了理想气体的状态与其压强、体积、物质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有何关系?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即U ∝ T。

当温度升高时,理想气体的内能也会增加。

3.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有何区别?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绝热过程是指在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什么?它有哪些等效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它有三个等效表述:卡诺定理、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熵增原理。

《热力学1章》课件

《热力学1章》课件
热量
热量指的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能量,单位是焦耳。热量是能 量转移的过程,表示物体之间热 能传递的多少。
热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热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如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等。热力学第 一定律指出,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
研究环境中的热力学过程和能量 转换规律,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
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恒。
推导过程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 还包括:热量、温度、功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应用领域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能源、 化工、环境、航空航天等 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应用
如燃烧过程、蒸汽机工作 原理、制冷技术等都遵循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 的转换与守恒。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 到能量的损失和效率问题 ,以及如何提高能量的利 用率。
02
通过分析分子运动和热传导等现 象,我们可以推导出热力学第二 定律,它限制了热量自发地从低 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的可能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能源利用、制 冷技术、空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 源,例如在发电站中,通过提高 蒸汽机的效率来减少热量损失,
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是热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如空调、冰箱和工业制冷等
。制冷技术利用物质的相变和热力学原理实现物体的冷却和温度控制。
03
化工生产
化工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涉及到热力学原理,如蒸馏、萃取、结晶和
化学反应等。了解和掌握热力学原理有助于优化化工生产过程,提高产

热力学第一章课件

热力学第一章课件
开口系 Open system Control volume 闭口系 Closed system Control mass 绝热系 Adiabatic system 孤立系 Isolated system
热力学第一章
§1-1 热力系统
1 开口系
1
m
2
1+2 闭口系
WQ
1+2+3 绝热闭口系 1+2+3+4 孤立系
热力学第一章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设 z =z (x , y)
dz是全微分
Total
dzxzy
z dxyx
dy
differentials
充要条件:
2z 2z xy yx
可判断是否 是状态参数
热力学第一章
强度参数与广延参数
Intensive properties Extensive properties
4
3
非孤立系+相关外界
=孤立系
热力学第一章
热力系统其它分类方式
其它分类方式
均匀系 物理化学性质
非均匀系
工质种类
单元系 多元系
相态
单相 多相热力学第一章
简单可压缩系统
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最重要的系统
只交换热量和一种准静态的容积变化功
Moving Boundary Work 容积变化功 Compression Work
氟化锂晶体的实验发现负的开尔文温度
3) T=0 0.5mw 2=0 分子一切运动停止,
零点能
热力学第一章
温度的热力学定义
热力学第零定律(R.W. Fowler in 1931)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

《热学》期末复习用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热学》期末复习用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
29 × 10 3
)
485������
(4) 空气分子的碰撞频率为
√2������ ������
√2
6 02 × 10 × 22 4 × 10
3 3
×
(3
7 × 10−10)
× 485
(5) 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7 9 × 109
������
485 7 9 × 109
6 1 × 10 8������
(������ + ������ )������������ ������ ������������ + ������ ������������
(4)
联立方程(1)(2)(3)(4)解得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n
������������ ������
ln ������
������ + ∆������
ln
Hale Waihona Puke 133 101000ln
2
2
+
20 400
269
因此经过 69 × 60 40 后才能使容器内的压强由 0.101MPa 降为 133Pa.
1-7 (秦允豪 1.3.6) 一抽气机转速������ 400������ ∙ ������������������ ,抽气机每分钟能抽出气体20������.设 容器的容积������ 2 0������,问经过多长时间后才能使容器内的压强由 0.101MPa 降为 133Pa.设抽 气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

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基础 -1

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基础 -1


H nC p ,m dT
T1
T2
应注意:下面的两式使用条件。
dH = CpdT = nCp,m dT
和 δQp = dHp = Cp dT = nCp,m dT
封闭系统的理想气体
封闭系统的定压过程
热容是系统的状态函数,与系统的物质性质、量、温度有 关。摩尔热容的单位是 J· -1 · -1。 K mol
空气 真空 (p 2MPa) 图1-3 空气向真空膨胀
U U ( )T 0 ( )T 0 p V
(1-11)
严格地讲,式(1-11)只对理想气体成立。 结论:物质的量不变(组成及量不变)时,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 U 只是温度的函数。 U=f(T) (1-12)
例:设绝热箱内有一电炉丝浸于水中,接 上电源通电,如图所示。 若以水为系统,则ΔU > 0,Q > 0,W = 0; 水
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可观测到的 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此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学
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态应同时有: ⑴热平衡:系统各部分T 相等;若不绝热,则T系统= T环境。 ⑵力平衡:系统各部分p 相等;边界不相对位移。 ⑶相平衡:系统各相长时间共存,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变。 ⑷化学平衡:系统组成不随时间改变。
异途同归,增量相同;周而复始,增量为零。
描述系统的状态不需要罗列所有的热力学性质。 对组成 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只需 2个独立变化的热力学性质就可
以完全确定系统的状态了,如理想气体 pV=nRT。其体
积 V = f (p,T ),体积的微小变化可由下式表示。
V V dV ( ) p dT ( ) T dp T p
系统内所有粒子的动能+势能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经验 总结 总结归纳提高 引出或定义出 解决 的 能量效应(功与热) 过程的方向与限度 即有关能量守恒 和物质平衡的规律 物质系统的状态变化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1.1.1 热力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热力学理论基础热力学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宏观理论,是研究各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由此得出各种自发变化、自发进行的方向、限度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

⇨ 热力学四大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Mayer&Joule :能量守恒,解决过程的能量衡算问题(功、热、热力学能等);热力学第二定律——Carnot&Clousius&Kelvin :过程进行的方向判据; 热力学第三定律——Nernst&Planck&Gibson :解决物质熵的计算;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热平衡原理T 1=T 2,T 2=T 3,则T 1= T 3。

2、热力学方法——状态函数法⇨ 热力学方法的特点: ①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各宏观性质的关系,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p 、V 、T etc ) ②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而不追究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节,也不研究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局限性: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

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3、热力学研究内容热力学研究宏观物质在各种条件下的平衡行为:如能量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等,以及各种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所以热力学研究是从能量平衡角度对物质变化的规律和条件得出正确的结论。

热力学只能解决在某条件下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它的结论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可靠性,至于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动力学方面知识的配合。

1.1.2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 系统(System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微粒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部分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普通化学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普通化学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 1 (91.8kJ mol-1 ) 30.6 kJ mol-1 Δr H Δ H m,2 3 r m 3
(3)
NH3 ( g )
Δr H m,3
3 1 H2 ( g) N2 ( g ) 2 2 1 1 (91.8 kJ mol-1 ) 45.9 kJ mol-1 Δ r H m 2 2
体系由始态到终态,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称体系经历 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 在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若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温度
相等并且等于恒定的环境温度,称为“恒温过程”;同
样,若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等并且等于恒定的环境 压力,称为“恒压过程”;若体系的体积保持不变称为 “恒容过程”。若体系变化时和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 则称之为“绝热过程”。
“生成”之意。例如:
1 H 2 ( g ) O 2 ( g ) H 2 O(l ) 2
1 Δr H ( 298 .15 K) 285.8 kJ mol m
普通化学
1.3.2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对任一个化学反应来说 dD eE gG hH 其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原子种类和个数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用同样 的单质来生成反应物和生成物,如图1.5所示。
与Q之和。
U Q W
(1.2)
式(1.2)为封闭体系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普通化学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1.1 设能量状态为U1的体系,体系输出200 J的热量,
Q 200 J
环境对体系做了350 J的功,求体系能量变化和终态能量U2。 解: 由题意
W 350 J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
目 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基础 制冷能效比EER
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称为制冷能效比,表示空调器单位功率下的制冷量。 计算公式如下: EER=Qc/W 其中Qc指单位时间内的名义制冷量,单位kW,W表示单位时间内空调器所消耗的功率, 单位kW 制热能效比COP COP是空调器的制热性能系数,称为制热能效比,表示空调器单位功率下的制热量。 计算公式如下: COP=Qh/W 其中Qh指单位时间内的名义制热量,单位kW,W表示单位时间内空调器所消耗的功率, 单位kW


热力学基础 温度
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的结果,温度的高低用温标表示。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在标准大气压下,以水的结冰温度作为0℃,沸腾温度作为100℃,中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为一摄氏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以水的结冰温度作为32℉,沸腾温度作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 每一等份为一华氏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
是能量守恒定律,即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然产生一定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必然出 现与之相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能自动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但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 高温物体转移。
热力学基础 显热
物质被加热或冷却时引起物质温度上升或下降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里物质的物态并未发生变化。 常用单位:卡(cal)或大卡(kcal)
热力学基础 表压力
在工程中用压力仪表检测出来的密闭容器内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密闭容器内压力与 外部大气压力的差值。 当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大气压时,压力表的读数为负值,此时称密闭容器内部处于负压 状态或真空状态。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力时,压力表的读数为正值,此时称密 闭容器内部处于正压状态。
绝对压力
结晶
当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时,由于溶质溶解度的降低,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量减 少,出现溶质分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热力学基础 浓度
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溴化锂溶液的浓度通常以质量百分数表示,即溶质溴化锂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热量与冷量
热量是指由于物质间温度差别而引起转移的能量。 冷量的物理含义和热量相同,只是物体温度高于周围介质温度的习惯上称为“热”, 其向周围介质放出的能量称为“热量”,而物体温度低于周围介质温度的称为“冷”, 其向周围介质吸收的能量即为“冷量”。 常用单位有卡(cal)或大卡(kcal)。
热力学基础 空调的选购
人们在选购空调器时都十分关心如何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确切地讲,空调制冷量的大小是由房间的面 积、高度、朝向、房间密封程度、居住人口以及房间内其它家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 的功率、 数量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为了方便读者计算起见,这里只把基本的空调制冷量的估算方法做一介绍。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 ,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 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 160W×15=2400W。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挂 壁式空调器。 节能型空调器,即制冷量相对较大,而耗电量较小的空调器,是人们所希望选购的较为理想的空调器。 在选购时,可以根据空调器铭牌上标出的功率指标计算出能效比,来分析一下是否是节能型空调器。所谓 能效比 也称性能系数 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 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KF-20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KF-25GW型分 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 第一台空调器的制冷能效比(EER):2000W/640W=3.125 第二台空调器的制冷能效比(EER):2500W/970W=2.58 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热力学基础 饱和溶液
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质溶于溶剂中达到最大值时的溶液。
二元溶液
两种互相不起化学作用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这种均匀混合物其内部各种物理性质,如压力、温度、浓度、密度等在整个混合物中 各处都完全一致。不能用机械的沉淀法或离心法将它们分离为原组成物质。 例如:溴化锂溶液就是一种二元溶液,溴化锂是溶质,水是溶剂。在标准大气压下, 溴化理溶液中水的沸点是100℃,而溴化锂的沸点为1265℃,两者相差甚大,因此, 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几乎不带溴化锂的成分。
能效等级共分五级, 具体为: 额定制冷量<4500W 1级:EER≥3.4w/w;2级:EER≥3.2w/w;3级:EER≥3.0w/w;4级:EER≥2.8w/w;5级:EER≥2.6w/w。 4500W< 额定制冷量 ≤7100W 1级:EER≥3.3w/w;2级:EER≥3.1w/w;3级:EER≥2.9w/w;4级:EER≥2.7w/w;5级:EER≥2.5w/w。 额定制冷量>7100W 1级:EER≥3.2w/w;2级:EER≥3.0w/w;3级:EER≥2.8w/w;4级:EER≥2.6w/w;5级:EER≥2.4w/w。 例如,一空调的制冷量是4800W,制冷功率是1860W,制冷能效比是:4800/1860≈2.6;制热量 5500W,制热功率是1800W,制热能效比(辅助加热不开)是:5500/1800≈3.1。因此我们应该选择 相对省电的空调,不可买时只图价格低,长期使用会适得其反。
热力学基础 营造清凉的硬件环境
1、空调尽量安装在不受日光直射的地点,并应加装遮篷,避免日晒雨淋,减损机器寿 命。 2、分离式空调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配管短且不弯曲,制冷效果好且不费电。即 使不得已必须要弯曲的话,也要保持配管处于水平位置。 3、室内、外的出入风口前如有障碍物时,会降低冷气效率,应予排除。 4、对一些房间的门窗结构较差、缝隙较大的,可做一些应急性改善:如用胶水纸带封 住窗缝、在玻璃窗外贴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采用遮阳窗帘、室内墙壁贴木制板或塑 料板、在墙外涂刷白色涂料等,以减少通过外墙带来的冷气损耗。 5、开启空调时,应确保门窗紧闭,空调房间不要频频开门,以减少热空气渗入。同时, 对于有换气功能的空调和窗式空调,在室内无异味的情况下,可以不开新风门换气, 这样可以节省5%~8%的能量。 6、应避免使用电炉、燃气炉等发热器具。
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知识
德玛仕技术部 主讲人:印定兵 2018年08月15日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
空调
一般理解即空气调节,指为满足人们的生活或生产的需要而对特定的空间内的 空气温度、相对温度、清洁度、噪音或空气流动速度等参数的适当调节和控制。 对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舒适性空调,远大的理解是空气调和。“和”是中华文 化的顶点,而空调顶点是“六度皆优”(依重要性排序)。 空调顶点的“六度皆优”: 1)、温度:与自然气候抗衡,将室内温度调节到符合人体要求; 2)、鲜度:将新鲜空气有效引入室内,让人呼吸到足够的氧气; 3)、净度:将空气中有害物质和细菌捕集并排除; 4)、静度:将设备噪音调低到用户听不见; 5)、湿度:将空气温度调节到符合皮肤需求; 6)、速度:使吹到人身上的风慢到用户感觉不到。 要实现“六度皆优”,必须做到“四优”:设计优化、设备优质、施工优良、保养优 秀。
热力学基础 制冷制热
现在的空调器一般同时具备制冷和制热的能力,因此空调的能效比也分制冷能效比和 制热能效比两种,为了区分这两种能效比,分别采用不同的简称,EER一般指制冷能效 比,COP一般指制热能效比。就中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 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人们常说的空调能效 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热力学基础 能效比值
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器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 使用时能源转换效率越高,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器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空调上的能效标识”,只要看清 标识右侧箭头上标注的产品等级便可做出判断:1级产品最节能,5级最耗能。还要提 醒一点,只有标识标注1、2级的才算节能空调,其他等级的空调仍属耗能产品。
热力学基础
制冷
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内制造出比周围环境温度低的“冷”环境。 所谓“冷”环境,是要求“特定环境”中空气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比如要求室 内温度26℃低于室外温度38℃等。
压力
在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称为压强。压强是物理学中定量表示压力产生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压强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1帕表示垂直作用于每平方米(m2)上的力 为1牛顿(N)。 1Pa=1N/m2 ,1mmHg=133Pa。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人们通常习惯于把压强称为压力。
比热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5℃时水的比热为1kcal/kg.℃。 比热是计算显热的一个重要参数。
制冷量
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法定计量单位W(瓦)。
热力学基础
能效比
能效比是指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耗电量)的比值。 能效比越大,节省的电能就越多。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 用电量的多少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 疑是精明的选择。在这方面涉及两个技术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 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 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
热力学基础 大气压力
指环绕地球的空气层在地球单位表面积上形成的压力。 大气压力不仅与海拔高度有关,还随季节、气候的变化稍有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