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业预案一懂教材1.地位和作用(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本专题的第一课。
涵盖黄帝、尧、舜传说时期至西周时期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总结了三个特点。
它体现了国家起源及形成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构成要素。
能够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2)本课涉及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尤其宗法制对后来历史影响深远。
对理解中央集权制度、谱牒文化等有极大帮助。
(3)按时序编写历史的原则、专题研究历史的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生产力决定论)、制度不断创新的规律等是师生共同研习的课题。
既符合新课标精神,又是发展学生的门径。
2.教材特点(1)以初中历史知识为依托,突出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抽象概念较多、归纳总结集中、佐证手段实用(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图片),总在彰显史论统一的历史科学内涵。
二备教材备概念1.中国早期:指秦朝以前的原始社会与夏、商、周三代。
2.政治制度: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3.农耕经济: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在距今大约5000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作物是北方粟麦为主、南方水稻为主。
农民饲养的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
4.国家起源: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的起源可分为合作说和冲突说。
合作说:国家是人类通过合作而满足其共同需要的产物。
冲突说:即内部冲突说和外部冲突说。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2宗法制
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
承权力 的制度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 最终确保王权的稳定。
2)、宗法制的核心和实质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实质:等级制
宗法制
3).体系:大宗和小宗(相对、双重) 4).特点: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5).作用: 对西周 对后世
尧 舜 商 后 后 后 代 代 代 (蓟) (陈)(鲁)
《周朝诸侯分类示意表》
2、根据材料并结合 教材说明,天子与诸 侯之间的关系。
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 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 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 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九鼎”对应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周
秦
清朝
让我们从今天的社会现象,开始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探索历程。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拒绝进入天一阁查家谱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商、周)
1、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 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根本目的是 A.保证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保证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 C.保证各级大宗的地位,维护内部稳定 D.保证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
A
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 是( ) 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C
(2009高考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 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解析】A“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 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 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 “封邦建国”的意思。 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 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1、分封制:(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层层分封给贵族,宗法制解决的就是贵族内部的财产和权力分配问题,因为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严格的嫡庶之分,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贵族分封所得的土地、人口就能有秩序的控制在大宗手裏,以此类推的传承下去,从而保证的了分封制下继承的制度性和有序性。
高中历史必修一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里
分封制
宗法制
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1)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2)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3)以血缘为纽带,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典型
(家国一体) (4)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
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为 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为
❖ 4.《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 得益于
A.周代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B.周代盛行“礼乐文化” C.周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 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 成为大宗的是:
尧 后 代 (蓟)
舜 后 (代陈)
商 后 代 (宋)
3.宗法制:(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
1)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 2)特点:
a.小宗服从大宗。 b.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的高低。 3)作用: a.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嫡长子
周天子
诸 子
周天子 周天子 嫡长子
A.财产 C.信仰
B.地域 D.血缘
❖ 2. 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 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 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挡 周部落的进攻 B.乙同学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为西周王室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很多,早期的国家起源方式也有很多种说法,小编整理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早期政治文明1.早期国家起源及标志⑴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⑵地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⑶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黄帝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尧舜禹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禅让制;基本的政治关系:民主推选。
二.夏商政治概况1.夏朝政治形式的特点⑴“家天下”制度。
该制度传亲不传贤,“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强调父系血缘关系,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
⑵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其本质是以“王”为核心的维护其统治的王权制度。
其方式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该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在夏朝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朝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到西周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秦朝时,王位世袭制演变为君主专制制度。
⑶夏的基本政治关系:宗族关系。
2.商朝的政治形式的特点⑴商朝实行方国联盟。
商朝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各方国不是商王所分封。
“方国”是指夏商周时期与中央王朝相对立的早期国家。
他们是一种不成熟的、与中原地区的王朝比起来还带有很大部族性质的松散国家,是独立于王朝之外的。
⑵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如甲骨文、“人牲”、占卜等体现这一特点。
⑷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之地,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
外服是王畿外臣服(被征服)商王方国,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由此商王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
三.西周分封制1.商亡周兴。
“周”本是商朝的外服方国,发源地在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亦称“关中”。
西周时期居民基本上由国人(平民和贵族)与奴隶构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贵族统治。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以贵族统治为基础,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
贵族享有特权和权力,他们拥有土地和人口,掌握最高决策权,通过世袭方式传承政治地位。
第二,封建制度。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封建制度,国家以封邑的形式赐给贵族,贵族对封地进行管理,享受封地收入,并向国家上贡。
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君主专制。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贵族统治者拥有最高权威和最高行政权力,他们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国家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官僚机构直属君主。
第四,宗法制度。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宗法制度是一个重要特点。
宗法制度强调家庭和社会的血缘关系和地位等级,通过家族制度来确立权威和社会秩序。
家族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家族关系在政治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第五,礼乐制度。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礼乐制度是基本的文化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礼教和音乐为核心,通过严格的礼节和音乐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维护社会秩序。
礼乐制度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贵族统治、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这些特点在早期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格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如,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以及自秦以后的中央集权制度。
那么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5)统治的残酷性;
(6)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这里提到了宗法制,宗法制作为古代政治鲜明的一个特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像。
主要表现在:
1)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姓名
李兴万
单位
富县高级中学
课型
多媒体
课时
1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点内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备注:字体统一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教师可根据所写内容自行调整表格宽度。
引起学生兴趣,初步了解古代早起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突出标志。
重点讲解
教师给出材料让学生归纳。
分封制: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特点、作用。
宗法制:核心内容、特点、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归纳形成结论,最终由每组学生代表发言讲解本组的成果。
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总结Βιβλιοθήκη 设问:通过学习谈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诸侯与天子是什么关系?
君臣;兄弟
(2)目的: 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通过宗法关系来防止内部纷争 ,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 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维护周天子地位。
(3)实质:
按照(父系)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 治联系。
(4)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 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
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三、西周宗法制:
阅读教材“西周的宗法制”,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宗法制的实质、操作过程、大小宗关系、影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现象:礼崩乐坏(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天子自诸侯出) 本质:分封制崩溃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朝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 始创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分封制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姬姓为主。②层层封授,等
级森严。③重亲缘、轻法度,对诸侯缺乏长效约束力 注意: 西周并未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 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材料三 中国的很多地名的简称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简称 鲁,山西简称晋;中国很多姓氏也起源古代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C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 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③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
里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西周政治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 基础,分封制是宗 法制在政治权力上 的体现。 分封制
表
分封制是按照宗 法制的等级秩序 严格进行的
•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关系图
宗法制是基础,是分配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关 系在政治权力上的体现。
•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出现:
①时间: 大约五千年前; ②地区: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③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 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政治特点: 王位世袭(家天下)制度的出现,宗族关系从此 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大宗 (宗主)
天子 諸侯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卿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其余嫡子及庶子
士 庶人
•
4、西周的礼乐制——周礼
材料一: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 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 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 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消极:③后期形成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周天子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
(2009北京文综)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 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C.分封制 B.井田制 D.郡县制
C
•
谁最有可能继承周王王位: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册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 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C
3、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 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A
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 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 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 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 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宗法制
C.君主专制
B.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A
•
7: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 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 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按照材料一中所记载与鼎有关的礼的规定,楚王能“问九鼎”吗? 这表明制定礼的目的是什么?
礼:泛指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有关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定义:礼乐制度就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秩序的典章等级制度和礼 仪规范。 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材料三: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 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 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 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 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 懂礼。
新中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清 秦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西周 (公元前2070年——公元 前770年)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课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
宗法制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 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当时 文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 致的文化。
周
礼乐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甲骨“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分封制、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制度之间相对稳定并具有传承性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哪种社会现象?
材料二:(楚庄王)八年,……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 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 “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 乃归。 ——《史记·楚世家》
材料解析题规范: 影响:可以分为积极、消极影响; 直接、深远影响。
(2)“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请举例说明?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定义
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中的宗谁是小宗? 谁是最大的大宗? 大小宗相对;周天子
参考答案:内容是授予土地和人民; 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周武王和周 公时期曾两次大举分封) 分封的目的是拱卫王室,巩固政治上的统治。
•
• 从地图中可看出周朝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人?
西周分封制与社会结构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不世袭) 平 民
奴 隶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对士分封。
(二)、分封制
1.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对象: 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 权利: 封地世袭统治权、拥有土地和人民
义务: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主要诸侯国: 燕、 鲁、晋、齐、宋、 5.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扩大了周的政治版图和文化影响;
2:根据教材指出,诸侯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3:从教材第三段中找出体现分封制积极作用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历史解题要领: 读题干,注意限定词
材料解析题规范: 概括即要求对材料进 行摘抄、提取和重组
1、周朝兴衰: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800多年
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都城:西周镐京(西安)、东周洛邑(洛阳)
材料解析题规范: 根据分数推测答案的条数
①对封建社会的专制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②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着任人唯亲等弊端,阻碍社会进步
材料二:
根据材料,概括宗法制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解析题规范: 意义:一般指积极的影响 有何重要意义
李老师的“全家福” ——2012年春节
体现:建祠堂、修家谱、重视亲情、扫墓等
(正妻所生的大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根据材料,概括宗法制的影响
材料一: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它表 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 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对理性, 经验守旧的倾向。
根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的影响(4分)。
本学期将要学习的知识板块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先秦
世界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清
近代 中国
古希 雅典的民主 腊 制度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制主义中央集 古罗 罗马人的法 中国 世界 权制 马 律 列强入侵与危机 西方 资产阶级代 议制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旧、新民主革命 东方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世界 新中国政治建设 二战 后的 新中国的外交 世界 美苏争霸 世界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