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三维影像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经验学习
口腔医院放射科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放射学在口腔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的口腔医学知识水平,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选择了口腔医院放射科进行实训。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口腔放射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2. 掌握口腔X光片、CT等影像资料的正确拍摄方法;3. 学会口腔影像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增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为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为XX市口腔医院放射科。
四、实训内容1. 口腔放射学基本原理口腔放射学是利用X射线等辐射源对人体进行成像,以诊断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一种医学影像学分支。
通过实训,我了解到X射线的产生、特性、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2. 口腔常用设备实训期间,我熟悉了口腔放射科常用的设备,如口腔X光机、CT等。
了解了设备的操作流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3. 口腔X光片拍摄方法口腔X光片是口腔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口腔X光片的拍摄方法,包括拍摄角度、距离、时间等参数的调整。
4. 口腔影像诊断实训期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口腔X光片、CT等影像资料进行了分析,学会了口腔影像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 患者沟通与交流实训过程中,我了解到口腔放射科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实训,我提高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实训,我对口腔放射学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拍摄方法、诊断技巧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口腔X光片的拍摄、分析、诊断等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沟通能力: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4.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体会1. 口腔放射学在口腔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重视口腔放射学知识的掌握。
口腔影像科出科小结医生

口腔影像科出科小结医生在这一段的口腔影像科的学习与实践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医生的角色可不仅仅是白大褂加口罩,背后是满满的责任与使命。
每一张影像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今天,就来聊聊我在这里的收获与感受。
一、影像的魅力1.1 理解与观察刚踏入口腔影像科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些许紧张。
初次接触CT、X光,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这些技术可真是神奇,瞬间可以看到牙齿内部的秘密。
每当看到影像上清晰的骨骼结构,心里那种惊叹之情难以言喻。
学会了如何分辨牙髓炎、根尖病变,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牙医侦探”。
影像就像一扇窗,透视出隐藏在患者口腔深处的问题。
1.2 细节的重要性每一张影像都是一个细致的拼图。
像是破译密码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那些微小的阴影,常常意味着潜在的问题。
医生的经验和直觉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能在影像中发现小问题,及时干预,避免大麻烦,真是一种成就感。
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埋藏已久的宝藏,心里满是欣喜。
二、与患者的沟通2.1 建立信任在影像科,和患者的沟通同样重要。
每一次的检查,患者都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来的。
作为医生,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建立信任,真是一门艺术。
轻松的聊天,友善的微笑,能够让患者放松不少。
看到他们的眼神慢慢放松,心里也跟着暖暖的。
2.2 解读结果影像结果出来后,向患者解释时,我总是尽量用简单的语言。
医学术语很多,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比如,告诉患者有牙周病的时候,我会说:“你的牙齿周围有点炎症,需要我们一起对付它。
”这样,他们就能更容易理解。
看到患者明白了我的解释,眼中露出的安心,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值。
2.3 给予关怀有时候,患者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帮助,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特别是一些需要治疗的病例,患者难免会感到焦虑。
那种时候,我会尽量陪伴他们,耐心解答问题。
毕竟,医生不仅是治病的,更是心理上的支柱。
小小的关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团队的力量3.1 密切合作在口腔影像科,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口腔ct原理

口腔ct原理口腔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获取口腔结构的成像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不同部分产生不同的吸收,然后通过计算机对这些吸收进行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
口腔CT在口腔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口腔CT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的吸收特性。
当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会与组织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其中一种作用是光电吸收。
不同组织的原子成分和密度不同,导致它们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通过测量X射线的吸收量,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组织的密度信息。
口腔CT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测量到的吸收量进行处理。
计算机通过对吸收量进行数学运算和重建算法,可以将吸收信息转化为图像。
口腔CT采用的是螺旋扫描模式,即X射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在扫描过程中不断旋转,从而获得多个角度的吸收信息。
计算机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
这种影像不仅可以显示口腔的外部结构,还可以提供口腔内部组织的详细信息。
口腔CT在口腔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口腔C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口腔结构信息,帮助口腔医生更好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这对于口腔肿瘤、颌面畸形和牙齿植入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非常重要。
其次,口腔CT还可以用于口腔手术的导航。
通过将口腔CT影像与实际手术过程相结合,口腔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手术目标,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口腔CT还可以用于口腔疾病的研究和教育。
口腔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使研究人员可以更详细地观察口腔结构和病变的微观特征。
这对于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新治疗方法的开发非常有帮助。
同时,口腔CT还可以用于口腔医学教育的培训和教学。
通过观察口腔CT影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口腔结构和疾病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
口腔CT是一种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获取口腔结构影像的成像技术。
它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的吸收特性和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能力。
口腔影像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影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口腔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口腔影像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包括常规的牙片、口腔全景片、颌骨X线片等。
X射线片可以观察到牙齿的形态、结构、根尖周围病变等情况,同时也可以观察到颌骨的形态、结构、骨量、骨密度等情况。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观察到口腔颌面部的骨骼结构、颌骨的三维形态、颌骨骨量及颌骨中的骨质疾病等情况,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种植手术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MRI检查:MRI可以观察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髓腔、腺体、血管等情况,对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口腔超声检查:通过口腔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情况,对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肿瘤、囊肿等疾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可以观察到颌面部血管的情况,对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等疾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6. 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可以观察到颌骨骨代谢情况,对于颌骨骨质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7. 荧光激光检查:荧光激光检查可以观察到牙齿的龋齿情况,对于龋齿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常见口腔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1. 牙片(Periapical radiograph):牙片是口腔影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单个牙齿的根尖周围情况,对于根尖周围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2. 口腔全景片(Panoramic radiograph):口腔全景片是一种全景式的口腔X射线片,可以观察到口腔颌面部的全貌,对于智齿牙胚、阻生牙、牙槽囊肿、颌骨骨质疾病等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3. 颌骨X线片(Cephalometric radiograph):颌骨X线片是一种用于观察颌骨的形态、大小、关系及功能等情况的检查方法,对于口腔颌面正畸、颌面外科手术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4. CT三维重建图像(CT 3D reconstruction image):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将颌骨的三维形态呈现出来,对于口腔颌面复杂病变的诊断和手术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口腔三维重建

[ 2010-10-23 17:03:00 | By: 恩典牙医 ]
口腔三维重建技术
在临床领域从一开始就被人青睐此技术常用于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种植正畸牙周牙体牙髓等学科
今初步从临床应用的角度
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外科拔除智齿
以上是二维全景片无法判断智齿方向及与神经管的关系以18 与48为例以下是三维截取的平面图效果
18从舌侧向颊侧斜上视角
18从上向下视角
18从后向前视角
48从后向前视角
48从舌向颊斜向后视角
48从前下向后上视角
以上是从三维的角度截取的一些代表性的平面
实际使用中能从360度改变视角
可清楚地判断智齿的三维走向及与神经管的位置关系二、表面模式帮助判断骨折或软组织外伤
三、确定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
以26与左上颌窦为例
近远中面
颊舌面
水平面
四、水平层层切面辅助确定根管数目
以36为例从冠顶端水平面
根向层层切取能达到0.3mm层厚图像
下面是代表性切面
后记:临床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待日后总结共同学习。
三维测量技术学习报告

三维图像测量技术学习报告309040630 韩 静2010年7月3日至4日,于学术交流中心第二报告厅听取了来自福冈工业大学的卢存伟教授的三场学术报告会,了解和学习了三维图像测量技术的相关理论及应用领域方面的知识,现将学习总结详述如下。
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三维图像测量技术的基本方法和现存问题;二、三维图像测量技术系统的开发;三、三维图像测量技术的技术应用。
最后卢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日本的教育情况和在日本留学所注意事项。
一.三维图像测量技术的基本方法和现存问题3D 图像测量技术,简而言之,即可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部分的研究:将现实的各种信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转化成图像数据;通过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方式提取出其中的有用信息;最后将输出的结果通过3DCG 、3DTV 等方式直观表现出来。
而卢教授所做的研究主要是输入方面的,即研制一相机设备,拍摄物体后形成三维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
三维检测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基于三角测量的原理,即相对被测点P 有两个测量点A ,B ,并相对的有两个测量角,如下图:图1 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3D 检测 故可得被测点距离βαtan tan Z +=d原理是相对简单的,但难点在于,如何让计算机寻找到被测物体上的对应点,即寻找点P。
一种方法是双目视差法,即利用两台或多台相机,拟人眼的双目视差原理得到3D信息。
但这样做的缺点在于,测量的图像匹配起来困难,并且只能测量特征点,而对于无特征点很难测量。
故卢教授想到利用投影测量法,即在图1中对应A点放置一投影仪,B点放置一相机,通过投影的方式在图像上找到点P,原理图如下:图2 投影法测量系统人们通过对投影测量法的不断研究,得到以下几种不断进化的方案:点投影、线投影、结构光投影、强度调制等等。
这几种方案实现了从零维到三维信息的不断推进,并且计算需时不断缩短,且能测量无特征物,但仍存在一定缺陷,需进行多次计算,时间长,无法测量非静止物,且需使用激光,有公害。
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放射技术是物理学原理开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开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
因此不难看出,医学领域中的放射影像技术包括了X线、CT,它们是窥测人体内部各组织、脏器的形态、功能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应用于口腔医学方面的放射影像技术也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X光机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r),在此根底上有了诸如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三维小视野照射CTN锥形束容积断层成像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它们不但丰富了口腔疾病方面的检查手段,更重要的是使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更加科“。
1 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1.1 概述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又称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是根据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利用体层摄影和狭缝摄影原理而设计的固定三轴连续转换的体层摄影技术,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使图像数字化的新型摄影方式。
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主要是更换了传感器(CCD),是一种以平板半导体探测器为媒介的电荷耦合器件。
它一般采用三段轨迹曲面断层X光设备,这是为了符合人体颌面部马蹄形结构而特殊设计的轨迹,其具有空间分辨力高、几何失真小、体积小辐射小等优点。
1.2 临床应用它一次曝光即可将全口牙齿、牙周组织及相邻解剖结构的体层摄影投照在一张胶片上,显示范围广,适用于颌骨多发病变,颌骨外伤,颌骨多发畸形,颞下颌关节、颅骨及牙齿、牙周疾患的诊断。
因此在临床上,根本已经作为一种常规的设备在应用。
首先,在牙周病方面,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较传统X线片机更能反映细小的病变,而且,传统X线片拍摄或投照时受投照角度、曝光时间和冲洗时间可复性差影响,造成X线片间密度和比照度有差异,使观察者不能准确判断牙槽骨的变化,不利于牙周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使人们观察到牙槽骨的细微变化,大大增加了X线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更可以长期动态监测病变情况,其次,在颌骨疾病和颌关节疾病方面,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只需患者配合一次便可以清楚显示两侧的情况,这样左右比照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的。
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工作原理和最佳用途

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工作原理和最佳用途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是一种先进的牙科设备,通过采集牙齿和口腔的三维图像,为牙医诊断、治疗和设计牙齿修复器械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该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和最佳用途。
一、工作原理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通过激光投射和图像采集,实现对牙齿和口腔的三维重建。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投射:扫描仪通过内置的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牙齿和口腔表面。
2. 图像采集:激光束照射到牙齿和口腔表面后,扫描仪会接收激光的反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
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字图像会经过数据处理,包括去噪、配准、重建等步骤,最终生成高质量的三维图像。
二、最佳用途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在牙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最佳用途如下:1. 牙齿诊断:三维扫描仪可以对牙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通过获取牙齿的三维图像,牙医可以准确地检测龋齿、牙齿不齐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牙齿修复器械设计:三维扫描仪可以为牙医和技工提供精确的牙齿数据,用于设计和制造牙冠、牙桥、义齿等修复器械。
这种数字化的工艺可以提高修复器械的适配性和美观度。
3. 牙齿种植:在牙齿种植手术中,三维扫描仪可以提供精确的口腔解剖结构和牙齿位置信息。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牙医规划种植手术,确保植入牙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定制矫正器械:对于需要矫正牙齿的患者,三维扫描仪可以扫描患者的牙齿,生成其口腔的三维模型。
基于这个模型,牙医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并设计定制的矫正器械,提高矫正效果。
5. 数据存储和共享:三维扫描仪的数据可以存储在计算机或云端,供以后参考和共享。
这对于患者的档案管理和跨院所协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牙科技工所三维扫描仪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牙科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投射和图像采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牙齿和口腔三维重建图像。
最佳用途包括牙齿诊断、牙齿修复器械设计、牙齿种植、定制矫正器械以及数据存储和共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I PS - 400
Color: None Noise: 30 Microns Scan Line: Adjust Range: 10-20mm Turntable: No
激光扫描仪
相机
激光发射仪
激光扫描仪工作场景
Point Cloud
Polygon Mesh
Texture Mappin
三维影像测量技术原理及 应用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经验学习
三维空间的概念,现实世界就是三维立体空间, 所有的物体都是三维对象,都具有三维空间的立 体造型,在旋转它或者改变视角时,所观察的内 容将有所不同。下面的这张图片,就是从不同的 角度看到的效果。
在旋转它或者改变视角时,我们所看到车的不同形状
Methods for 3-D Digitization
CT/MRI
HiSpeed QX/i
Micro CT
示意图
z y x
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埋伏牙分析
正颌外科手术评价
颞下颌关节分析
立体摄影测量技术 (Stereophotogrammetry)
该技术运用双目视觉的原理用照相 机或摄像机从不用角度摄取立体像,然 后对立体像进行技术处理,并输入计算 机,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三 维定量资料。
现实世界就是三维立体空间,所有的物体都 是三维对象。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二维空间。 我们所指的二维空间,只是由人类赋予的一个 概念。例如,一张纸上的画,它并不具有深度。 无论怎样旋转,变换角度,对于纸上的画来说, 它都不会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说,画是存在于 二维空间的。
画是存在于二维空间的
三维坐标系
C3D系统
C3D系统
唇腭裂面部分析
结构光技术(Structured Light Machines)
结构光技术是采用光阵列照射被测物体 表面。在物体表面的投射点与其原来位于 投射平板上的位置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 包含了建立物体表面三维影像的信息。通 过线阵列摄像机捕获变形的光点,经计算 机软件系统识别后,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 理计算确定每个光点的坐标 。
Noise: 20 Microns Scan Line: Fixed Range: 60-80mm Turntable: Yes
Minolta Vivid 700
Color: 8bit Color Per Vertex
Noise: 300 Microns Scan Line: Fixed Range: 60-8相机1
投影仪
结构光扫描仪工作场景
正畸治疗结果的评价
三维激光扫描(3D laser scanning)
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原理是三 角测距法。测出其到物体表面某点 的距离,根据检测部件的位置和距 离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
Minolta Vivid 900
Color: 24bit Color Per Vertex
层析扫描技术(3D-Destructive Scanning)
中国数字人
Invisalign®
Invisalign®
Invisalign®
颅面测量——实例MIMICS 模型测量——实例OrthoCAD
下颌前导前后的狗颅骨重叠-下颌种植体
三维重叠颅骨的水平剖面
下颌骨
牙列
上颌骨
下颌前导前后的狗颅骨重叠-颅底
下颌骨
牙列
上颌骨
发展方向
整合不同来源的三维影像 建立三维测量的标准
结语
三维影像为口腔医学开启了一个全 新的时代,但路还很长。